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89章

冠绝新汉朝-第89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止就道:“贵静书院传承久远,我只是去了两次,只感底蕴深厚。”

    “哈哈,贵静书院藏书众多,我就等着你这看过之后,再来一篇名教文章!”

    徐辉与陈止随意的聊着,话中透露出看重和欣赏。这几天,徐辉给了陈家诸多实利,他并非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在给了许多便利后,才登门拜访的。

    事实上,徐辉之所以这么做,不单纯是因为陈止的名声响亮,徐州名声响亮的人也有不少,论名士更有诸多,徐辉也去拜访过,多是体现姿态,但陈止的《师说》,直接让徐辉免了许多烦恼,令很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是实打实的帮助。

    更不要说,随着《师说》的流传,文章的文教光辉逐渐显现,名传千古的气息越发浓烈,任谁都能看出价值,作为文章诞生之地的郡守,徐辉当然起了沾光的心思,才会下了大力强拉拢陈家,间接示好陈止——他并不是不能直接给陈止好处,但那样太过露骨,有损其人官威。【零↑九△小↓說△網】

    这边两人说着,陈停、陈息陪在一旁脸色涨的通红,看着自家兄长和郡守谈笑如常,心里佩服无比,至少他们一见徐辉,就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后堂中,陈蔓借着缝隙,在往外面张望着,她也知道今日郡守拜访,好奇大官威严,但明白自己不方便露面,所以就在这里偷窥。

    陈蔓的母亲刘姨娘则在一旁小心的劝着:“看几眼就赶紧走吧,不能仗着你兄长宠你,就这么没有规矩,你兄长如今不一般了,以后府里越来越兴盛,你也得多听话,才能让你兄长看重你,只要他开口了,将来定能找个好婆家……”

    劝着劝着,刘姨娘脸上满是憧憬和担忧,复杂的情绪表现在脸上,更萦绕在心间。

    由于陈止地位的提升,刘姨娘最近仿佛生活在云端一样。

    这刘姨娘嫁给陈止之父时,也曾有过憧憬,以为从此能过上舒心日子,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陈迈一死,情况急转之下,加上嫡子不学无术,本以为此生也就这样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如今这府中上下对她恭敬有加,却更让刘姨娘坚定了想法,不敢做让陈止不快的事,连带着对一对儿女也如此要求。

    好在陈止对陈息看重,对陈蔓宠溺,这让刘姨娘大为放心,在她看来,只要一双儿女能有出息,那自己的后半生就有了保障。

    她在劝女儿的时候,也忍不住偷窥堂屋里的情景,见自己的儿子陈息坐于郡守之侧,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格外欢欣,对陈止更是满心敬佩。

    “大郎真个有本事,但越是这样,息儿、蔓儿越不能恃宠而骄,以后大郎家大业大,飞黄腾达,肯定还要靠着兄弟帮衬,这好日子还在后面呢!不能因小失大!”

    这么想着,刘姨娘半拖半劝的带着陈蔓离开了后堂,行走之间,能看到一名名仆从走来过去。

    “快快快!茶水!水果!你们这速度太慢了!”

    后院中,陈觉正在指挥着,因为太过焦急,额头上都有汗水流下来了,不过他这心里却仿佛藏着一团火,满身干劲。

    他现在已经是陈止府上的管事,除了陈辅外,就数他的权势最大,不过陈觉很清楚,自己能得到这个位置,靠的是占据先机,若论和陈止的亲近程度,不说陈辅,连那书童陈物都比自己要高。

    正因如此,陈觉做事的时候才越发卖力,他很清楚,陈止未来前途似锦,只要能抱紧这条大腿,好处不知道要有多少,这此郡守来访,正是表现的机会。

    由于这府宅的人都是新近调来的,缺乏配合,碰上这样的大事,难免就出现些许问题,而居中调度、处理问题,正是体现一个管事价值的时候。

    “我在亲近程度上比不上陈辅和陈物,但只要有用,表现出忠心,成为少爷真正的心腹,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忙里忙外,前堂是陈止和郡守交谈,后面就是一众仆从穿行,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空隙,陈觉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这个时候,陈辅从旁边走来,看着陈觉微微点头,笑道:“陈觉,真是辛苦你了,这种事,我这个老头可是忙不来的,没见过这么大的世面,还是交给你放心啊。”

    “辅叔,你说哪里话呢,”陈觉闻言欣喜,可嘴上还是恭谦的很,更是一副尊敬的样子,“咱府里少了谁,也不能少了辅叔您啊,谁不知道,只有您才能让少爷安心。”

    陈觉这话可不是奉承,莫说是这座府宅,整个陈家都知道陈辅的分量,连陈迟和陈边等人,谈及陈辅都要夸赞一声忠仆,除了陈辅在众仆散去之后,还坚守陈止一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陈止的影响力。

    现在,陈辅在宅院中根本不必干活,但没人敢出声质疑,甚至还想方设法的巴结他,连陈觉也不例外。

    所以陈辅这一夸赞,就让陈觉心花怒放,连连谦虚。

    陈辅笑了起来:“你小子别谦虚了,我这么大的年纪,什么没见过,你那点心思我能不懂?但只要你忠心为主,我就会帮你美言……”

    这边还在说着,却有一人急忙过来,到了陈觉耳边说了两句,这位新晋管事神色微变。

    陈辅也关心起来了,就问:“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别看他刚才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其实心里也很着紧,毕竟是郡守来访,相当于后世的市长临门,他一个老仆,过去接待的最高人物,不过是其他世家的家主,骤然碰上郡守到访,也很忐忑,所以看到陈觉指挥有度的样子,才会出口夸赞。

    “郡守和少爷说着说着,两人在府中漫步,结果到了南院,看到了那些物件。”陈觉一边说着,一边就要离去,“辅叔,城中最近有些传言,您多少也有耳闻,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少爷如今声名鹊起,不知道多少人妒恨,难免有背后嚼舌头的,咱们自然知道少爷品行高洁,可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郡守老爷误会了,可就不妙了。”

    陈辅一听就明白过来,他也知道那南院收拢的是什么物件,就催促起来:“传闻我也听过,确实不地道,你见识多,赶紧过去帮衬。”

    “我先过去了……”陈觉不敢耽搁了,急急忙忙的离去,直奔南院。

    等他到了地方,正好看到郡守正指着一件事物,询问陈止。

    “好叫郡守得知,此物为‘曲辕犁’的一个部件,将这十几个部件组合起来,方才完整。”

    徐辉听了介绍,故作好奇的问:“这东西可是和陈侯犁相似?”

    陈止摇摇头,说着:“两者区别不小,以曲辕犁劳作,犁身可以摆动,轻巧方便,更易深耕,也容易回旋,还能调节耕作的深浅。”

    徐辉口中的陈侯犁,乃是陈止前世所做,他当时靠着签筒,得了些农家知识和墨家机关造诣,尝试组合,想提高生产效率,不过手上军务繁重,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完善,因此只做出了一个基础,想等日后慢慢完善,可惜这一天没有到来。

    徐辉本来只是随口一问,他听说了陈止最近为了养望,有心在农事上作为,有心配合。

    这也不算奇怪,封建社会,名士多为地主,靠体恤佃户、关注农耕,获得名望是常有的事,就是他徐辉,这次也抱着提及农事的想法,想借着陈止声名鹊起的东风,在劝农诏的工作上加分。

    不过,徐辉并不认为,陈止真能在这方面捣鼓出什么成果,问的时候只是例行公事一般,没想到陈止对曲辕犁的介绍竟这般特殊,其中几个要点,就算徐辉不擅农事,都听得出厉害。

    “你说此犁可以回旋、摆动?还能调节耕作深浅?”他的神色中有着狐疑。

    陈止点点头,笑道:“郡守大可一试,这犁的部件都已完善,拼装起来就可使用。”曲辕犁是他结合了机关术和农家学,又综合后世记忆完成,按原本的历史,要到唐代才会出现。

    换句话来说,此物虽然是农具,却蕴含着领先几百年的高科技!

    “不知道这样的农家机关器具,是否也能算得绝学?”(。)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 
这位郡守徐辉,本就记挂着农事,在陈止这里看了这等稀罕物,又听了介绍,便有心一试。

    正好陈止的宅院在城外,院外走上几步就是农田,还都是陈止名下的,徐辉也不客气,催促了几声,就要亲眼看看。

    陈止也有心展示,看看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就不推辞,叫了人手,找了地方演示起来。

    “奇妙,当真是奇妙之物!”

    看着组装完毕的曲辕犁,被一个人掌着在地中耕耘,灵活、轻巧,比之陈侯犁更为方便,其中价值,徐辉这样有过为政一方经验的人,又怎么会看不出?

    同来的张集一直都是沉默不语,观察着陈止,此刻见了曲辕犁的效用,也忍不住称赞起来,又来到徐辉跟前,小声道:“郡守,这曲辕犁若能在境内推广,就算今岁您在农事上颗粒无收,又来旱涝之灾,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错!不错!”徐辉咧嘴而笑,“这陈止当真是有大才,本官若有他相助,这政绩根本就不用担心,哪怕他不受招揽,只要留在彭城,我时时资问,也有助益!”一想到这般能人,才刚刚有名气,未来几年都要留在自家辖下,可以时常求助,徐辉心头越发欢喜,差点笑出声来。

    朝廷每年几乎都会下达一次劝农诏,农耕乃天下稳定之根本,不容有半点忽视的,所以每年的兴农政绩都是考评的重点,前几年徐州屡遭灾祸,徐辉半途而来,纵有通天之能,也是无从施展,一直都是劣势。

    不过,农事并非只有耕种,若能拿出改良农具,增进生产,惠及各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是朝廷一直提倡和不吝嘉奖的。

    “有陈止之助,我考评无忧,等陈止名声大起,估计彭城也留不住他了,可我也该升迁了。”

    看陈止拿出的这个曲辕犁,让徐辉看到了背后的价值,态度顿时热切起来。

    “都说你陈守一为了养望,在农事上故作姿态,可今天看来,你哪是故作姿态,分明就是有大才啊!了不得,有了这曲辕……这陈止犁,一旦推广开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其功之大,不下于先前的教化之功啊!”

    徐辉立刻对陈止大加称赞起来,为表明态度,更直接以陈止犁称呼,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表明,无论如何这名声都是你陈止的。

    这也是陈止本身的名望、同他的世家身份在起作用,有了这两样东西,纵然是一郡太守,也不敢私吞功劳,要表明态度,他徐辉只拿政绩,这名望还是陈止的,没有人会窜名冒认。

    听得此言,陈止也不由叹息起来,前世他一介白身,来历不明,更无背景,莫说投奔什么诸侯,就连得罪个督邮,都不得不东躲西藏,即便扬名也不安稳。

    “果然还是要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才能省去诸多麻烦。”

    徐辉又拉着他,谈论着陈止犁的事,询问了不少细节。

    这个时代,百家复萌,农家和墨家的本事,不会受到太大排斥,徐辉也没什么顾忌,问了几句过后,就笑道:“既然如此,我回去就让农官做好准备,过来听你的指挥,由你来安排,可惜以守一你的志向,必是看不上区区郡守幕僚的,不然我说什么都要将你招募。”

    “郡守说笑了,在下当下还需为学,确实没有出仕的念头。”陈止顺水推舟的说着,两人又笑着往宅院走回去。

    不过,跟随两人的众多仆从却是心思转动,各有计较。

    不说张集等人对陈止犁的看法,就说陈觉跟在边上,本以为郡守见了那些物件,会受到传闻影响,看低自家少爷,没想到现在却赞不绝口,十分看重那些东西。

    “莫非这什么曲辕犁,真的十分重要?难怪少爷会沉迷于此,也对,少爷那是什么人物,他做的事,我要是能明白,那我不就厉害了么!”

    等回到府宅,听徐辉三句话不离曲辕犁,哪怕陈觉不通农事,也看出点端倪了。

    “估计真是个宝贝,我记得,少爷让工匠弄的东西,可不止这个曲辕犁,不是还有其他东西么?为何不都拿出来?一个曲辕犁就让郡守这般看重了,再算上其他的东西,岂不是更要引起风浪?”

    尽管陈觉心潮澎湃,可作为一个职业家丁,他还是谨守本分,主子没说的话,自己绝对不会透露半点。

    很快,在谈笑之中,徐辉还是恋恋不舍的要告辞了,只是他走的时候,已是一副长辈自居的样子,对陈止嘘寒问暖。

    这可不是徐辉倚老卖老,他乃彭城郡郡守,为此地百姓的父母官,不知多少人想攀附交情,现在以长辈自居,就是和陈止建立私人友谊了,是很多人求都求不来的。

    果然,这消息一传到城中陈府,几位老陈登时就惊讶了,然后就是欢喜,可也有疑惑。

    他都知道,郡守去拜访陈止,打的旗号是访贤,因陈止有了彭城名士的名头,顺理成章,背后的原因则是名教文章,对兴学诏的作用。

    可无论怎么想,都不至于让郡守在头次拜访,就表现的如此亲近。

    “除非,我这个侄子,有郡守急于求得的东西!”陈边心思活络,猜出了缘由,“算了,不用想这许多,有这么个侄子,省去了多少烦恼,我们这群老家伙,以后就安心在家争权夺利就好。”

    他其实看出来了,陈止无意在陈家发展势力,处于超然位置,这对陈边而言是个好事,如果陈止有心在陈家争权,就凭他现在的名望,陈家谁都不是对手。

    “不过,这七侄子虽不争权,可影响力在那,以后陈家立足都靠他的威望,必须得和他亲近,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陈迟又算得了什么?”

    他正盘算着呢,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谁这么慌忙?”陈边略显恼怒的问起来,门外则传来新晋管事陈恰的声音——

    “老爷,不好了,出事了!”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焦急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