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68章

冠绝新汉朝-第668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彻底崩溃,唯独这蜀地,乃是以反叛起家,窃据一地,而且国主还非中原苗裔。”

    “这在气运上先天就有劣势,若是中原大乱,最后汉家衰退也还罢了,若是大乱之局,那蜀地可以偏安,南北各自争斗,彼此削弱,只要没有那足以横行一方的决定性势力出现之前,都可以慢慢积攒力量,但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就是最为不利的!”

    “非正统、反叛起家,北地出现决定性的势力,而且还摆明了要来攻伐,那这结果……”

    张玄正在想着,猛然之间,一阵狂风吹来,直接搅动了正堂中的气流,便见那烟气凝聚而成的版图,猛然间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那北方一块骤然压迫过来,直接将东南和西南的两家都覆盖过去,其中东南碎裂了一半,而西南则是整个都被覆盖了!

    见到了这一幕,张玄先是一愣,继而叹息,最后摇头。

    “看来你是已经看出这蜀地的气运了。”

    苍老的声音随之响起。

    张玄循声看去,然后恭敬行礼。

    说话的人,正是那老道士范长生,他睁开了双眼,叹了口气。

    “老师,不知蜀地之局,可还有改变余地?”张玄走过去,垂首询问。

    老道士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是在北地待过的人,而且时日不短,甚至还见过那位冠军侯,那依你之见,这改变余地还有多少?”

    他这个土地张玄,曾经去往北地。

    当时还是李雄过来拜访,请求范长生出山辅佐,当时范长生就提出了几个要求,其中就是让人将张玄送去北地。

    张玄去往北地,本就是这老道士的一步算计,是他看出了那边气运有变,这才有所吩咐,而张玄过去之后,并未久留,只是随后又去过几次。

    期间,他与那北地道教的传人孙秀有了一定的交情,接着这个关系,在北地也经营出了一些人脉网络这道教的主张,倒也让一些北地的士人、官员有了认同的地方,况且那炼丹、诵经,本来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这些关系网,着实有不小的用处。

    甚至在幽州改制的中间,靠着这个关系网,张玄也向陈止表达了一些看法,甚至被邀请过去,征询了意见。

    回忆了一番后,张玄如实回答道:“学生在北地所见所闻,皆可洗涤道心,见了那位冠军侯,始知有生而知之者,更有天生圣贤。”

    “便是如此了,”范长生叹息摇头,“那位冠军侯是个厉害人物,吾观他这一路走来,不断积势,这气运更是水涨船高,期间更有几次危局,不仅安然度过,更是掠夺了北地群雄的气运,如今此人大势已成,积蓄了百年之运,还不满足,要吞拿天下,这如何能够抵挡?”

    “难道真这般厉害?”张玄也是吃了一惊,他是知道自家这位老师,其实有一些玄妙之术,涉及玄虚气运之道,更有通幽手段,那李雄这些年能这般顺利,便有此番功劳,结果现在老道士也是一筹莫展的样子了。

    “也不是没有办法,”老道士沉吟了一下,“但却不能治疗根本,最多是拖延一下,让李家有个选择的时间吧,那李雄到底恭敬,我合该为他谋一次。”

    张玄却从这话中听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不由担心起来,正要说着,却见老道士摇摇头,只是让他去将人领进来。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 
李雄早就有些等得不耐烦了。

    当年李雄可以有耐心登上许久,但今时今日毕竟不同了,他已然不是当年那个造反之后,稍微有些根底,但还是有诸多欠缺的军中头目了。

    经过几年国主位格的蕴养,此刻的李雄已是名副其实的蜀地之主,手握权柄和兵马,习惯了颐指气使。

    所以哪怕知道天师道在蜀地的影响力,更在心里敬畏老道士,但时至玄甲军南下、蜀地危局的这个关键时刻,李雄放下了手头上急待处理的事,甚至没有第一时间聚集兵马,反而来到这里,就是对老道士抱有极大的期待。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他很清楚,靠着自家的那些兵马,面对原来关中朝廷的兵卒还能抵挡一二,甚至荆州王敦攻伐过来,也是不惧。

    但是玄甲军和他们可不一样,就算靠着地理优势,能够抵挡一阵子,但也不过只是暂时的,索性他便不求兵马,寻鬼神之助了。

    只是这么一等半天,难免让他在心里嘀咕,想着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放着那么多正事不做,来到这里。

    而他的亲兵,已经和那拦路的几个道士争执起来,想要为自家主公争取一些时间,换成其他时候,李雄早就出言制止,然后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了,但这次,他却是沉默以对,这无异于是在默认亲兵的行为了。

    当两边因为争执,以至于气氛都开始有所转变,越发凝重的时候,那道观原本紧闭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了,随后张玄走了出来。

    “王上,请随我进去,老师有请。”

    “见过师兄。”李雄摆摆手,那些亲兵便停止了争论,然后随着这位蜀地止住,一起走进了道观。

    “不知老师做了什么准备?”

    走在路上,李雄忍不住就问了起来,这关系到他当前的基业安危,实在由不得他不重视,自是忍不住要详细了解。

    张玄并不隐瞒,直接说道:“老师有一套法门,或许能有作用,只是还要与王上说清楚,让王上亲自抉择才行,只是这具体之法,便不是我能知晓的了。”

    李雄点了点头,稍微安定了一些,知道老道士不是毫无办法就好,只是张玄口中的“抉择”两字,却还是让这位蜀地之主忍不住皱眉,思量着这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不过,他并不需要思考多久,就得到了答案

    老道士亲自告诉他的

    “玄甲来袭,蜀地是无法阻挡的,只是老道却可以做法,削减那冠军侯的一些气运,让他此次攻伐不顺,从而为蜀地延长两三年的国祚。”

    老道士坐于蒲团,见着李雄,并不弄什么玄虚之言,直接就交代了方法。

    张玄听了,不由神色黯然。

    “只有两三年?”

    李雄拜师老道士后,也了解一些阴阳家说和天师道藏,自是明白这削减气运的意思,只是听着这老道的意思,根本不是一劳永逸之法,而是拖延之术。

    “这两三年的时间,便是某家再怎么做准备,恐怕也难以再次抵挡啊……”李雄轻轻摇头,“除非能拉拢一些盟友,只是那江左朝廷,和陈氏固然有矛盾,但双方联系更多,远非某家能够利用,要么就是那王敦……”

    他这边说着,无非还是想要请教范长生。

    老道士虽然是个倒是,学的是长生之术,但学问渊博,通涉百家,过去无论是政务还是兵家事,都给了李雄不少有用的建议,而且往往言语不多,却能一针见血。

    此刻,这蜀地之主无疑是想要像过去那样,希望老道能给个提醒。

    没想到范长生却只是摇了摇头,然后轻轻说道:“老道能做的,便是这般了,王上这些年对老道士不薄,自是要与回报的,若是能阻挡玄甲南下,王上自有威望,可以借此而行,只是今后是要对抗,还是寻求其他之法,就非老道能管得了。”

    李雄从这话里面听出了其他意思,不由皱眉。

    老道士所说的其他之法,大概就是投降了,只是李雄到底是当年生生从一介流民,靠着造反,生生割据一方的,那朝廷他投靠之后,不合心意便复叛之,今日若说向陈氏低头,这心里难免会有些抵触。

    只是,仔细一想,这确实是个法子,毕竟要抵抗玄甲军实在是不容易的,不过按着老道士的说法,若是这次能抵挡一次,那玄甲军战无不胜的名号,也就折在自己手上了,那这个意义就太大了,足以借题发挥,做很多事了,说不定还能开创新的局面。

    只是一个不好,也是身死族灭的结果,毕竟前车之鉴可不少。

    另一方面,若是投降了,至少荣华富贵开始能够争取的,也能让自家安稳下来。

    这么想着,李雄左右权衡,一时之间却是难以确定想法了。

    但就在这时候,老道士却幽幽开口,用有些告诫的语气说道:“陈氏以正立足,堂堂而行,灭国破势,乃成大势,气运浓烈,这是天地正道,今日老道若强行折其气运,其实有违天和,日后必有反复,是以两三年后,玄甲再来,或十倍于今日之势!”

    李雄的脸直接变了颜色,越发忧愁起来,他沉默许久,终于还是问道:“不知老师要如何为之?”

    老道士看了他一眼,说道:“虽是旁门左道,但要制堂堂之兵,还是得借兵家气血,王上回去之后,整顿兵马于沙场,点将之时,老道自为之。”

    李雄神色严肃的点点头,也不多问了,匆匆而去。

    等这人一走,张玄才一脸担忧的走过来,低语道:“冠军侯气运正隆,承乾坤正道,行人教之法,老师若是要强行削减他的气运,怕是要折寿许多,不如学生代劳……”他看着老道的老态,越发不忍。

    老道士却笑道:“人谁无死,我为道矣,你艺不精,不可。”

    话落,闭幕不语。

    当日,玄甲军势如破竹,已入蜀地,李雄则沙场点兵,然后着人来请老道士。

    范长生缓缓而行,走出道观之后,回首一观,默然不语。8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封师而吞气,劫来走一遭() 
午时之后,天气就有些阴沉,一如众人的内心。

    校场之上,兵卒成列成排,但这列也不直、排亦歪斜,而其中的兵卒更多无精打采之人,相互之间交头接耳,显得军纪散漫。

    在众多兵卒的前面,搭建起了一座高台,包括蜀主李雄在内,几位国中重臣、大将皆于其上,看着那台下人群,李雄不由皱起眉来。

    旁边他的侄子李光见了,已经明白原因,就找了一个将领,询问这军纪之事。

    那将领苦笑道:“前线消息如今已经传来,虽然有人封锁,但闹出这般事来,着实是捂不住的,在加上民间谣言四起,等我等反应过来,封锁兵营,禁止内外出入的时候,已经是制止不住了,于是这兵卒知道了情况,便有了各种猜测,以至于军纪涣散,难以收拾。”

    李雄听了这话,终于开口道:“这是军中管制的还不够,同时过去孤也忽视了那民间之口,传闻那幽州密谍司无孔不入,而陈氏用兵,往往兵马未动,舆论先行,此番先是借那王导面见之机,泄露消息,让蜀地人人自危,现在兵马来临,马上又有诸多流言蜚语,很难不让人想到,是否那密谍司事先已经安排了人马!”

    听他这么一说,周围有相关的官僚,马上就过来请罪,并且表示未来一定要严加管制。

    “你们心里有数就好,但现在再管,已经有些晚了,只是至少这军中,不该再有反复,只是今日聚集兵马,却不是为了出征,可以先放一放。”

    李雄说着,语气放软,这是他想到,今日的主角还是自己的那位老师,所以不便太过插手,防止节外生枝,影响了最后的效果。

    这边说着,那边就有人过来传讯,说是老道士已经到了。

    范长生如今的地位,乃是蜀地国师,更有隐隐有帝王师的位格,他这番过来,当然不是寻常之行,光是随行的道士就有不少,一个一个的,宛如护卫和开道官,就这么护持着人走了校场。

    随后,李雄就领着诸多官员武将迎了上去。

    因为天师道在蜀地的影响力,以及这几年道教在整个蜀地的扩张和发展,便是那些文武百官多数都是精通道教之法的,就算不是,至少也不会抵触,否则根本走不到这个位置,除此之外,更有直接就是道观出身的。

    现在被领着过去迎接,是没有半点抵触之情的,反而不少人抱着希望他们也或多或少的知道这位老道士的本事,期待着他能够力挽狂澜。

    而原本正在窃窃私语,表露出败坏军纪迹象的兵卒中,老道士过来的消息也迅速传播起来,一下子就让不少表露出担忧之情的兵卒安定下来。

    这就是随着道教的发展,开始逐步深入到民间,因为兵卒大部分都是自民间而来,而民间对老道士的推崇,亦格外浓烈,甚至隐隐有老道为仙的说法。

    面对来势汹汹的玄甲军,兵卒心中担忧害怕,不知道如何应对,但一听说老神仙过来,这心里当然就不同的感觉了。

    就在这和谐的气氛中,范长生和几个学生、弟子来到了李雄等人的面前。

    不过等李雄真正见到自己这位名义上的老师时,立刻就愣住了,然后露出了意外和担忧之色

    比起不久前见过的那一面,老道士似乎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范长生的岁数本就不小,原本也能看出老态,那须发皆白,只是因为长期练功养气,依旧面色红润,看起来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得很。

    但此刻出现在李雄等人面前的老道士,却是佝偻着背,被张玄搀扶着,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几乎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剧烈的喘息一下,似乎只是单纯行走就耗费了莫大的精力和力气。

    联想到之前见面时,老道士还不是这幅模样,李雄终于意识到,那争取两三年的手段,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老道士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于是他这心里也难免闪过一丝愧疚,但转瞬即逝,毕竟是做了许久国主的人了,个人的情感,早就让位给了权势本能,所以他虽然在口头上,表示了愧疚和担忧,但当老道士表示这些并不碍事,而是要立刻开始做法的时候,他还是马上就安排了起来。

    对于李雄的举动,张玄能够理解,但心里难免还是心存芥蒂,他扶着老道士往前走着,嘴里就道:“这般同玄之术,本就忌讳血勇之气,今日却要借此而为,实际上是倒行逆施,对人损害最大,老师为了王上,可以说是豁出去了一切!”

    李雄心里也不免有触动,看向老道士的目光微微一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