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61章

冠绝新汉朝-第661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两个人说着,外面忽然就有人过来禀报,说是颍川王过来拜访,正在进来。

    “便让人来吧。”

    听到这话,两王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出了无奈之色。

    当前在这关中,他们确实是要依仗颍川王了,否则根本治不住那些势力逐渐膨胀的胡人兵卒势力。

    但这些变化实在是太过突然,不久之前,他们才与那颍川王对垒沙场,结果转眼之间,便又用着同族的名头,将人给请来了。

    而随着这位年富力强的年轻宗室来到关中,这个朝廷的局面便有了变化,原本涣散的人心,略有收拢的迹象,以至于两王的权柄迅速缩水。

    但他们却无可奈何。

    其实严格算起来,他们这些年要维持关中这么一个摊子,确实是劳心劳累,自从那次科举前的一场叛乱过后,整个关中果然如陈止所言一般,大小叛乱不断,想要安稳下来都十分艰难,更不要说发展了。

    二王为此伤透了脑筋,偏偏因为权力欲与求生欲又不能放手,如今权柄流失了一些,倒是不知道是好是坏了。

    不说二王这复杂的心情,却说那颍川王走进来之后,也不啰嗦,直接就说起来意:“今日来此,乃是因得了消息,据说那幽州陈氏有心要取关中之地,两位可有对策?”

    几年下来,这位年轻的宗室已是沉稳许多,看着格外英武稳重,此人如今很有城府,之前甚至传出假死消息,诱敌深入,大败蜀军,这才站稳了汉中地盘,逐步发展壮大。

    但他的话一出口却将那两王吓了一跳。

    “消息可靠吗?”

    这边楚王问着,那边淮南王则是怔怔不语。

    “称不上可靠,只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次玄甲军再动,必然不会只灭一国就会满意!”颍川王神色严肃,“当初灭匈奴一战,玄甲军虽然震惊天下,但现在回想当时的局面,其实看得出来,当时的幽州并未准备完毕,是因为皇兄驾崩,才临时征伐的,但这次却不同了,幽州一切准备完备,轻而易举的就灭了赵国,还不见颓势,更无什么后勤压力,所以继续征伐是极有可能的。”

    他没说一句话,两王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但到了最后,楚王却还是强调道:“但是皇上可是坐镇关中啊,难道他陈氏真要犯上作乱?”

    颍川王冷笑道:“最近江左可是准备举行登基仪式了,他们几年不换年号,所图为何,莫非两位不知?”然后,他话锋一转,“而且那陈氏自诩为我皇兄的知己、忠臣,当初一怒而性兵,在祭龙大典上,杀了刘聪等人,便能看出此人目的,你们可不要忘了,那个老阉货可是一直都说,我等三人也是害死先皇的元凶!”

    一听他提到了那个“老阉货”,两王顿时露出了痛恨之色。

    淮南王痛骂道:“那老家伙还不死,整日在陈氏面前进谗言,若是听我的,早就该派人将那老货宰了,也就没有今日的烦恼了!”

    楚王却没好气的说道:“又不是没派人去过,结果一入幽州就被发现了,最后还不是要割地赔款,这等事,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可在做!”

    “两位,如今还是商讨那应对之策吧!”颍川王眉头皱起。

    两王点点头,正要再说,忽然就有人过来禀报——

    “不好了,三位王上,那蒲洪带人造反了,如今已经带兵马朝着长安而来了!”

    “什么?”

    三王一听,都是神色大变。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杀,便被彼伐() 
“蒲洪这个贼子,枉费本王那般信任于他,居然敢在这个时候作乱!”

    听到了这个军情消息,三王哪里还有心思理会那可能存在的玄甲军威胁,若是不讲那蒲洪的乱局镇压下去,恐怕这关中的朝廷根基,顷刻间就要崩塌,也不用玄甲军来攻伐了。

    说起蒲洪,也是有些来历的,其人自幼便生活在西北,那是氐人的一支首领,其父颇有将才,打下了一片土地。

    蒲洪继承了首领之位后,便积极对外扩张,利用战争和联姻,将诸多氐人部族联合在一起。

    随后,这蒲洪又带人投奔了朝廷,暗中联络匈奴汉国,左右逢源,发展壮大。

    等天下大乱,三王入关中后,此人立刻投诚,表示臣服,并且带着自己的族人兵马,为三王平定了诸多羌人部族的叛乱,慢慢积蓄实力,同时得到了两王的信任,以为此人的兵马,是目前唯一可以控制的武装力量。

    基于这个判断,这两王居然让蒲洪带着兵马,守备在关中北部,看守门户。

    如今,这人作乱,带着大军南下,直扑长安,顷刻之间三王都难以调动足够的兵马来防守。

    “蒲洪多受皇恩,不该有这般作为,何以此时作乱?说不定消息有假,又或者有人在中间挑拨离间,还是先派人过去探查清楚才行。”淮南王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明显不愿意相信这个战况。

    若是真的如此,那局面真是太糟了,所以三王本心里,都希望事情不要这么发展。

    可惜,当派出去的使者,被蒲洪直接斩了首级送回来后,三王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那蒲洪是怎么回答的?他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这般犯上作乱,以为能得好处?”

    看着使者收集,淮南王气急败坏,接连痛骂,污言秽语不绝,听得其他两王都不由脸红,却也不好多说,知道是此王情绪崩溃了,毕竟是年岁不小了。

    果然,大骂过后,淮南王便直接病倒,被人送回府中修养。

    只是他到时一病了之,但其他两王还要面对这个问题,于是分工合作,那楚王在朝中稳定人心,控制局面,而颍川王则是召集了自家人马,准备抵挡一番。

    两天之后,长安被蒲洪的氐人兵马团团围住。

    期间,颍川王派出两支兵马想要突围,更是事先埋伏了一支人马,想要效仿当年的棘城之战,却都未能如愿,不仅接连大败,更是损兵折将,将自家的一点底牌,都输了一半,以至于产生了畏惧,不敢再派兵出去了。

    毕竟颍川王如今能在汉中、关中站稳,就是靠着手中兵马,如果都葬送在此,那他这个人也就毫无价值可言了。

    但如今被蒲洪重兵围困,却必须想个办法。

    城中更是人心惶惶,连朝中大臣,都个个忐忑,难以心安。

    楚王好不容易安顿了人心,却还是一筹莫展,总不能对城外的胡人投降吧?

    “还是要等那边送来条件,”颍川王倒还不至于慌乱,“蒲洪不会无故起兵,必有所求,只要能让他先退兵,解决当前的危难,不妨都允了,事后再计较。”

    楚王无奈叹息:“只可惜我等根本没有援军可以求助,那凉州张氏,如今也和幽州暗通曲款,靠着那个北宫纯,颇有收获,只要幽州不点头,他们绝对无法出兵,只是希望那位征北都督,还能顾念朝廷香火之情,愿意出兵!”

    “这样最好,只可惜,就怕是引狼入室……”颍川王摇摇头,没有深入探讨。

    很快,城外就传来消息,说是那蒲洪要与城中宗室对话。

    “总算是等来了,”颍川王闻言精神大振,“先前斩杀使者,无非是表明态度,借机施压,他还是有所求的!不怕他有求,就怕他无欲!若是无所求,就是欲壑难填,怕是轻易不会退去的。”

    “还是你看得清楚,”楚王点点头,“那这事还是要你去处理才行,其他人怕是难以掌控。”

    颍川王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没有推脱的意思,在他看来,此时能够力挽狂澜的,可能真的只有自己了。

    只是等他登上城头,看着下面那些叫嚣的氐人兵卒,还是不由心神动摇,尤其是听到下面的一阵叫喊声,被那血煞之气一冲,差点没有站住。

    靠着旁边亲兵的搀扶,颍川王勉强恢复镇定,然后就问左右:“哪个是蒲洪?”

    就有人朝着下面的人群指了过去。

    颍川王定睛一看,就人群中有一人坐于马上,虎背熊腰。

    “果是猛将,奈何心有贼念!”

    颍川王说着,便吩咐左右道:“此人若是再前进几步,就让弓手准备,瞅准机会将这人射杀!”

    旁人听着,记在心里,便都成诺。

    随后,颍川王便让一大嗓门的兵卒过来,朝着下面喊话:“蒲洪,你受朝廷之恩,不思报答,今日反而作乱,是何道理?莫非不知礼义廉耻?若是如此,与禽兽何异?”

    这一开场,就先是一顿指责和叫骂,算是今日的规矩了,也好激发了蒲洪心中怒火,让他靠近几步。

    果然,蒲洪一扬马鞭,抽打之下,靠近了几分,然后直接高声呵斥:“少言此语,我效忠先皇,而先皇被尔等害死,今日攻破长安,捉拿尔等,送去幽州,为先皇报仇!”

    这话却将颍川王吓了一跳,不由问左右:“这蒲洪莫非投靠了幽州陈氏?”

    左右连连摇头,皆言不知虚实。

    但有了这般言语,颍川王却是不得不多了些顾虑,本来想好的一些话,就都无法提起了。

    正当他这边犹豫不决的时候,城下的蒲洪却是忽然拍马加速,径直冲了过来!

    他这个突然举动,自是逃不过城墙上的一众兵卒,当即就有人喊道:“王上,此人已入射程,是否射杀?”

    颍川王却是犹豫不决,担心蒲洪真的投靠了幽州陈氏,若将之射杀,就等于落人口实,说不定玄甲军马上就杀来了!

    只是他这边由于,下面的蒲洪却是干脆利索,拉弓搭箭,然后直接射出来。

    那箭矢划过长空,在一阵惊呼中,刺入了颍川王的胸口!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 
颍川王惨叫一声,仰头便倒。

    他这一倒下去,可着实是让周围的人惊恐万分,一个个什么都顾不上了,赶紧就过来探查情况,生怕有个好歹,自己担着责任不说,这城里更要进一步的大乱了。

    下面,那蒲洪却是哈哈大笑,然后迅速拨转马头,在城头上的箭矢射下来之前,就回到了本阵,然后指挥着兵马,便继续攻城!

    那城头上,因为颍川王倒下,已然是乱成一团,因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直接射中,想要隐瞒都做不到,而那位领头的宗室倒下来了,其他人也根本无法发号施令,于是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守军就都知道了,顿时人心惶惶。

    这人心一乱,就算建制尚在,但人心一动荡,这命令也就不好使了,若不是家人亲眷还在城中,恐怕这守城的兵卒,已经散了去了。

    就算如此,依旧是守卫艰难,那氐人的兵马一度攻占了几个城头,眼看着就要占据优势,但关键时刻,或许是想到了胡人破城后的悲惨景象,这守城的兵卒又爆发出了一阵精神,生生顶住,又给打回去了。

    这一场攻城仗,从早上打到了晚上,双方都是死伤惨重,当那氐人退去的时候,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反观长安的小朝廷,更是凄惨,守城的兵卒几乎个个带伤,死者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一个个心中煌煌,不知明日如何,大部分人的心思,还在那位宗室的生死之上

    颍川王中箭之后,就被人送到城中医治,据说是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只是却未曾再次露面,估计是受伤不轻,而且这种时刻,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种说法,无非是为了安定人心,说不定颍川王已经重伤不治。

    而且即便没死,但如今重伤,也无力维持军政,再加上之前便病倒了的淮南王,关中宗室三去其二,已是残缺,那楚王如今维持朝政都十分勉强,若是再一肩挑事,怕是更为艰难。

    更不要说,之前还可以用守城兵卒的兵力作为理由,安抚人心,但现在一天打下来,损兵折将,连主持兵事的颍川王都倒下了,谁人还能再有信心?

    是以这城里城外的气氛,都是越发凝重起来,甚至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逃兵,至于那想要潜逃出城的百姓,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不过,这关中朝廷面对城外围困的大军,或许一筹莫展,但要对付这些想要逃跑的兵民,还是得心应手的,这也是得益于长期以来,关中叛乱不断,这三王的人手,早就知道该怎么逼迫民力、截断他们的逃路。

    一晚上下来,就有近百人被关进大牢。

    这城里随后又有诸多谣言兴起,一时之间,当真是四处漏风,那朝堂上更是兴起了诸多派别,这个说要向凉州求援,可以给予张氏高官厚禄为代价;那个说要去请幽州救兵,说只要幽州动兵的消息一来,蒲洪保准第一时间就夹着尾巴跑了;还有说要去联络江左朝廷的,说是两边本是一家,应该相互扶持。

    甚至还有说去蜀地借兵了,那蜀地李氏早就坐实了反贼之名,只是经营几年,已经是根深蒂固了,颍川王坐镇汉中,几次南征,都是无果,现在说要借兵,等于是给予对方一个名分了,这问题就有些大了,是以这个提议,很多人都不会附和。

    只是讨论来讨论去,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难以执行,每一个提议都有人反对,也都能说出一二三四个不利来。

    闹到最后,还是白白耗费时间,以至于那楚王都有些心灰意冷。

    但这位宗室心里清楚,留给自己和长安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的长安城,和几年前可不同了,为了增加人口,引进了不少胡人,这些人平时就有许多异动,但靠着朝廷威名还能镇压,如今城池被围困,各种不利因素汇聚在一起,眼看着城池难守,这些人就成了隐患。

    好在楚王到底还有些理智,没有弄出将这些人抓出来砍杀的举动,而是加紧了巡查力度,同时让人在城池之中宣扬,说是长安粮足,而且城池坚固,那氐人更是不擅长攻城,即便现在被人围困,但足以支撑上一年!

    这个消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到底是让守城继续了下去。

    不过,围城持续了半个月之后,随着几大粮仓的粮食不多,以及诸多关中世家、勋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