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48章

冠绝新汉朝-第648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像拓跋六修提议的那样,这次是三家一同出兵,扫灭了盘踞在这里的一个小部族,然后再顺势驻扎。

    那个小部族,本来是属于慕容氏麾下,算是一个附属,甚至和慕容本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只是如今慕容部大乱,新上任的慕容翰不称单于,而称东胡校尉,并且将重点集中在收拢势力,加强掌控上,于是原本外围的附属部族,就解脱出来,无人问津。

    他们纷纷将原来慕容部的土地窃据下来,想要作为根基发展。

    但这个小部运气不好,因为地理位置远离棘城,本以为是个安全之地,没想到却被三大部看重,沦为了炮灰。

    赶走了原来的主人,三家约定了时间后,并没有急于碰面,而是各自巩固兵马,彼此防备。

    到了第二日的午时,三家首领才真正出来。

    他们在三军的中间,搭建了一个棚子,摆上兽皮,便各自出面。

    拓跋六修、刘曜、刘虎,作为三巨头,坐在最里面,还有其他零零散散的小部族首领,作为添头,围坐在外。

    人数不少,但真正能做出决定的,还是最里面的三个人,他们的决定,将影响整个草原的走向。

    但另一方面,三家这般调动兵马,闹出的动静,当然瞒不住幽州的情报部门,所以回忆当天,就有几个玄甲斥候在周围探查,而且并未隐匿踪迹。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志不同者,分道扬镳() 
    对玄甲斥候的到来,参加会议的各方都听之任之,无论是哪一家,都没有提出任何对策,仿佛那些穿着黑色皮甲的人并不存在。

    不过,他们明显不敢掉以轻心,每天负责巡逻和守卫的兵卒,是越来越多了,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被上级下达了不要和玄甲斥候起冲突的命令。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这次草原各部头领大会,便这般召开了。

    只不过,过去没有这种碰头传统的各大部族,实在不是很擅长进行这样的事,所以在大会的第一天,就爆发了严重的暴力事件。

    据说铁弗部的一名将领,与拓跋部的一名将领,当场就打起来了,双方甚至拔出了兵器,在诸多将领的围观下,真刀真枪的比划了一阵子,最后直接见血。

    于是第一天的会议,并没有取得任何建设性的成果,放到有些增加仇恨的意思毕竟在场的诸多部族,他们之间很多本来就存在着仇怨,那拓跋部与铁弗部最近还有几次冲突。

    不过,想到陈止给出的最后日期临近,他们却已经浪费了一日时间,另一方面,考虑到这里靠近幽州,周围还有玄机斥候窥探,多待一天,就多一份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那张方就带着兵马,效仿奔袭慕容棘城之事,将他们也给一锅端了,因而这不少人的心里都生出了焦急之意。

    虽说他们这次聚集起来,人数众多,可一样不敢自信能顶得住玄甲军多长时间,毕竟那支兵马的名声,是匈奴、慕容、宇文、高句丽等势力的血脉铸就的。

    而当天晚上,就有三个小族,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连夜离开了,其中有一个部族朝着北边跑去,另外两个则直接南下。

    消息传到三大首领的手里,他们马上就意识到,往北边跑的那支部族,显然是要逃到最北边的贫瘠荒漠之地,那里更加寒冷,食物更少,要承受更多的危险,可能一个冬天下来,那般小族就已经彻底崩溃了。

    至于往南边而去的两个部族,更是无需多想,显然是直接去幽州投奔陈氏了,可谓一了百了,再无烦恼。

    只是,小族过去投奔,或许只是被圈养起来,但大族的头领却不敢做这般奢望,这也是他们会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所在。

    三个离开的小族,终于让他们更加认识到情况的紧迫性,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了,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他们浪费了。

    于是这第二天,三位大族头领不得不以身作则,严格控制手下的秩序,第一天闹出事端的两位将领,都被勒令反省,没有再次参加会议。

    不过,这一天的议论同样不好,因为三大头领的意见并不统一,那位铁弗匈奴的刘虎,居然有意同意陈氏提出的要求,建议其他两人,也去往蓟县,见过征北将军之后,看清楚局面,再说其他。

    “我等过去,但部族尚在,若是生出什么意外,就是一场混乱,玄甲军固然强横,但人数有限,要是整个草原都乱了,他们也会十分头疼,况且我等为首领,为的终究还是族群,如今只要亲身赴险,便可以解族群之危,自是义不容辞。”

    刘虎的宣言,自然是大义凛然,只是拓跋六修和刘曜却很清楚,这话只能信一半。

    那刘虎的部族铁弗匈奴,本来就距离幽州很远,幽州如今连并州都没有笑话,自是无力顾及并州往西、过了大河的河套之地,当然要采取羁縻手段,况且那刘虎和陈氏之前没有接触,也无仇怨,征北将军府就算再怎么狠辣霸道,也不至于下太大的死手。

    可余下两大部族就不一样了,先不说柔然如何,就看拓跋部那拓跋六修,之前就得罪过陈止,其部族还几次毁诺,再加上和六修抢夺过单于之位的拓跋郁律,现在就在陈氏麾下,怎么想,他去投奔,都不会有好下场。

    至于刘曜,当初更是和陈氏直接结仇,几次面对面的厮杀,也不是那么容易放下心结的,更何况,他本是匈奴贵族,虽然最后被逼着北走,可终究留着一个正统名分。

    现在,整个匈奴国都被幽州灭了,他真要是一声不吭,就直接过去投降,事后亦没有脸再以匈奴正统自居了。

    说到底,这次的事还是玄甲凶焰滔天,说灭匈奴就灭匈奴,说打慕容就把人家单于给抓了,换成其他时候,单纯几封信,一道传言,这草原上的诸多部族哪里会当一回事?真要是打不过了,跑了便是。

    就像是那北去的一支小族一样,最多是日子难过一点。

    只是大族人多口杂,往往还沾染了汉化,文明开化,过了一些好日子,有了既得利益阶层,就不是那么好游牧的了,但这就难免被玄甲军克制。

    三大族长谈不拢,下面的人再怎么表态,一样毫无用处,于是这第二日的会议,最终就演变成了争吵,也是不欢而散。

    当天夜里,那刘虎甚至考虑过,直接带人离开,只是三家兵马皆在,虽然能互相支援,但也在彼此监视,最终还是没有走成。

    只是,任谁都能看出三家之间的不愉快来。

    纷纷扰扰之间,时间来到了第三天。

    “之前两日,我等议事,皆无成果,若是今日还无结果,那某家可就没有时间与几位在这里继续耗下去了。”

    刘虎一开始,就挑明了态度。

    其他两位族长听了,纷纷点头,毕竟他们的耐心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在这里呆了三天,在他们看来,已经是足够危险了,如果还不能有结果,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有了这个共识之后,这次的会议就顺利许多,三人虽然意见依旧不和,却没有太多争吵,而是彼此协商,想要相互说服。

    在拓跋六修和刘曜看来,只要能说服刘虎,三家合在一起,至少有了和幽州谈判的底气,至少可以争取到一个对话的机会,不至于被直接呼来喝去。

    可在刘虎的立场来看,一同前往幽州才是统一立场,进而才有了和玄甲军讨价还价的机会。

    这样巨大的分歧,这第三天的会晤终究还是徒劳。

    所以当日头西沉之后,刘虎便带着自己人南下。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 
    “刘虎看来是铁了心,一定要过去了。”看着兵马远去后,逐渐跌落下来的尘土,拓跋六修脸色严肃,他看了一眼距离自己不远、被几名亲兵护卫着的刘曜,“刘君可是想好要如何了?”

    刘曜笑道:“我自是只能呆在北边不南下了,以期待能躲过这次危难,倒是拓跋兄弟的,你们拓跋部就在这幽并交界之处,那可是想要躲都没地方去能去,真要是玄甲重兵云集,不用亲自攻伐,光是那重压,就足以撼动民心,不知到时你要如何抉择。”

    “我拓跋部无论如何,都是有退路的,”拓跋六修的脸色更加不好了,正像刘曜所言,三大族中,唯独他们拓跋部是最为不利的,“只需要挺过最初的压力,便可无虞。”

    “我知你想法,”刘曜叹息一声,“那玄甲军总不能处处出击,否则咄咄逼人,要将众人都给逼到一起,但当前来看,还真不知何人能抵挡玄甲兵锋,若是无人可挡,便是他穷步黩武,亦无隐患啊!”

    说着,刘曜独臂挥手,就此告辞。

    留下了拓跋六修一人,立于山丘之处,看着下方缓缓而动的各方部族,陷入了沉思。

    那些小族,都各自有了行动,既然三位大族长没有谈拢,那他们自然也就无法顺势而为,只能随着自己的判断而行,于是不少族群不再犹豫,走上了追随刘虎的道路,也一并南下去了。

    几日之后,本来作势要南下的柔然部,骤然改变了方向,迁徙到了漠北深处。

    那铁弗匈奴则很快就接受了收编,他们依旧驻扎在原本的部族之地,只是河套那边,却是开始逐渐有了将军府的官吏。

    随着慕容部的离散族群,也慢慢被梳理清晰,那慕容翰身边有幽州派过去的官吏帮忙,何况就将人心惶惶的慕容部,重新带回了正轨,并且开始与幽州体系对接。

    算上已经被直接吸纳的并州和平州,北地的局势已经彻底清晰,再无悬念。

    那些离散的小族,要么是北去,要么就直接归顺,他们的族长,也和刘虎一样,前往蓟县拜见了那位新任冠军侯。

    相比之下,拓跋部更显得与整个北地氛围格格不入,这样让其族内部,掀起了诸多波澜,很多人开始外逃,而部族上层同样动荡不安,暗流涌动。

    被拓跋单于直接带人剿灭了几起还未壮大的叛乱,这情况才算是被大体控制下来。

    但是随着陈止定下的月底之期过去,这拓跋部上上下下,越发显得心浮气躁,难以镇定下来,不少人更是认定族部,已经是大祸临头了。

    便是那位性子坚毅的拓跋单于,也越发暴躁起来,每日里疑神疑鬼,动辄便训斥一二,让周围的人苦不堪言。

    就在这种环境之中,这拓跋部却迎来了一位使者、访客。

    “可是那王构、卢谌中的一个?”

    一听到这个消息,拓跋六修立刻便显得有些担忧,先就询问起来。

    随着慕容部那边的情况逐渐清晰,现在这两位有名的幽州使者,却在各大部族都不怎么受到待见了,都说二人乃是瘟神、灾星,二人去了哪里,哪里便不得安宁。

    “回禀单于,那人名为张宾,并非王、卢。”

    听到回答,拓跋六修微微放心,可等听清楚了名字,便又疑惑起来。

    “这人我倒是知道,原本是那石勒的谋主,听说早就没了消息,没想到也投奔了幽州陈氏,唉……”

    这个几年前还锋芒毕露的拓跋单于,如今却已经满身的暮气,原本以为中原大乱,乃是部族崛起的良机,但却怎么都没有料到,最后却是玄甲军异军突起,彻底称霸北地,其他各方都只能臣服。

    “这北地几大势力的谋士武将,都赶着去投奔幽州,其他各家,拿什么与之对抗呢?”

    他显然已经看出了未来几年,这北地的大致风向。

    只是目前摆在眼前的,却不是未来要如何,当务之急却是要怎么应对那位使者。

    “张宾此来,肯定是为了劝我归顺,只是不知那陈氏会开出何种条件,又会给出什么保证。”拓跋六修招来了文臣武将,询问他们的想法。

    只是这众人互相看了几眼,根本拿不出来真正有用的建议。

    时间紧迫,这拓跋部可不敢让张宾等太久,到了最后,拓跋六修虽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建议,却还是不得不先见了人再说。

    不过,等他见到了张宾,却没有预想之中的劝阻,那张宾仿佛只是过来询问的。

    “不知道单于打算何时与玄甲军交战?”

    这般开场白,倒是颇为符合纵横家的套路,若是换成从前,曾经在洛阳留过学的拓跋六修自可驳斥,只是如今那玄甲重压在头上,他却是不敢轻易得罪张宾,只能低头,略带排斥的道:“我拓跋部起于漠北,而今驻扎于此,却是与人无争,哪里有要和玄甲交战的意思?”

    “这北地游牧物产不足,若是不与南边交战,便难以维持部族扩张,莫非单于可以解决此事?”张宾先是问了这么一句,而后话锋一转,“况且我家将军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今单于之部族,位于幽并之交,又扼守草原要道,我家将军自是难以放心,于是才有之前那道消息,结果单于却未曾回应,那边说明要在将军之侧安眠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拓跋六修心里蹭的一下就有了火气,如果不是考虑到张宾背后的幽州势力,当场就要让对方把这话收回去。

    但到了最后,他却只能硬压着火气,问道:“这般强行逼迫,难道真以为玄甲军兵力强横,冠绝天下,就能为所欲为?”

    没想到张宾却一本正经的点点头,然后说道:“是这样的,兵力冠绝天下,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这般回答,直接让拓跋六修半天说不出话来。

    旁边陪同的诸多文武从属也都露出怒意,很多人伸手摸向刀柄。

    张宾却笑着说道:“单于也莫要用这般道义之言说事,若是两方易位,怕是单于会做的更绝,若是不信,便看单于这些年做了什么,便可知之。”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单于不可降?() 
    “那莫深部,只不过是因为在草场上与贵族的一个小头领发生了口角,事后单于立刻就兴起大军,以此部不敬为由,灭了其族,男女老幼、牛羊马匹尽数都被抢夺;”

    “还有半年之前,有一部南迁而至,尚未落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