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37章

冠绝新汉朝-第637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动静,自是让人意外。

    北宫纯看着,走上前去,找了个走过身边的庙仆,询问起来。

    “上面突然来了消息,说是将军他老人家最近几日,就要回返蓟县,还会来庙中拜祭,到时候赵染、匈奴酋首等人,都会被拉过来,给天子为祭,是以这庙里庙外都在忙碌,省得到时候让将军不快。”

    “陈将军要回来了?”这个消息让北宫纯和张宾等人也颇为意外,后者更是补问了一句:“不知那出征的玄甲军,是否也要归来?”

    庙仆面露难色,摇头道:“这事就不是我一个小小庙中杂役能知道的了。”这边说完,他赶紧告罪,然后匆忙离去。

    留下三人感慨起来,末了,张宾对莫安节道:“既然是将军要归,那我等也该准备,到时定有大事,当谨慎以对。”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断虬龙,慑群雄,斩仇祭龙() 
    张宾的话一说,北宫纯就点头,觉得很是在理,但莫安节在意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知那三王,到底有没有动手,关中兵马是否杀回来了。”

    听得此问,北宫纯下意识的看了张宾一眼,却见后者轻轻摇头。

    随后,见周围忙碌,张宾也只得压下原本的念头,不多问莫安节,防止适得其反,而后便要与之同归驿馆。

    未料莫安节却是不愿意离开了,其人说道:“我乃天子奴,既然来了此地,便该为守天子,便不回去了。”

    听得这般说法,北宫纯有心要劝,但见着老宦官的神色,却知道便是说破嘴唇也不见得有用,最终还是应了下来,然后跟张宾一起去与那几个庙仆商议。

    那几人虽然感到为难,却还是向上通报过去,毕竟莫安节的身份非同一般,论陪同真龙的资格,其他人还真就比不上这位老宦官。

    最后,几次通报之后,甚至上报到了将军府,被陈梓等人拍板定下来。

    而在此期间,莫安节都是呆呆的盯着那个小泥塑,出神、失神。

    ………………

    “那关中两王,终究还是没有敢动手啊。”

    坐于马车之上,陈止摇头叹息,语气中有一股遗憾,但周围的人听着,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无论自家主公是如何想的,对玄甲军有多大的信心,可在这周围的人眼中,能一战而灭匈奴,已经是不得了的大胜了,若是朝廷完好,只是这一场功劳,就足以封侯拜相了。

    说到底,不少人已经是满足了,并不想要继续扩大战事。

    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觉得,虽然拿下匈奴国的速度很快,但这毕竟不是单纯的攻破,还要考虑治理,要消化并州的土地,这就需要后续的投入,若是兵马再进,就要和地方上的投入发生冲突,彼此争夺。

    而且,这玄甲军一路强攻,打到这里看似轻松,但后勤压力却越来越大,军中恐怕也会有一些疲惫之声,再要打一场,对兵马而言也非上选。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关中到底还有着正统名分。

    哪怕这幽州内外上下,都知道陈止与先皇的感情,也知道这位主公想要打那关中兵,实际上是为了给先皇报仇,但说到底,没有一个正统名分,几百年的刘氏天下下来,这里里外外的心里,还是有些疙瘩的。

    这种种原因放在一起,使得军中上下,并不是十分情愿和关中开战。

    只是一战灭了匈奴后,陈止的威望已经登峰造极,这幽州体系内部,哪怕心里存着其他念头,也不敢直接出言违逆。

    现在两王接连派出使者过来,表示愿意让出两郡之地,还会为陈氏加封官职、给予名爵,甚至连特地派过去找事的王构和卢谌,都没能发挥作用,终究还是让这一场仗没能打得起来。

    陈止为之遗憾,其他人则感到庆幸。

    幸亏,两王怂了。

    如今,出征的玄甲军并没有归来,只是派出了两千人护卫着陈止归去,一同回去的还有同行的文官,至于几个武将,尽数留在了并州。

    同时,在南边,和关中军的交涉,依旧还在进行中,虽然两边的上层已经定下了调子,但依旧还有许多细节有待完善。

    不过,虽然这同行的众人心情不错,只是一路上见陈止并不出声说话,以为这位征北将军心中恼怒,所以没人敢上前触霉头。

    他们并不知道,陈止看似坐在马车上不言不语,事实上却是在感悟着幽州、并州,乃至大半个北地的气运变化。

    广袤大地之上,云气袅袅,原本盘踞在并州之上的虬龙,已然断裂,龙首更是被黑色锁链捆绑着,直接拖拽到了幽州之上,悬于那蓟县之顶,兀自挣扎不休,却怎么都难以挣脱出来。

    再看那蓟县,却是一派聚拢八方的气派,不仅是幽州各地气运凝聚,更是开始抽纳并州的气运,是以越发浓烈起来。

    除此之外,这草原之上,断断续续的各有氤氲气流聚集过来,只是尚且断断续续的,还被其他几个气团所影响着。

    陈止知晓,那几个较大的气团,其实就是慕容部、拓跋部、柔然匈奴等较大部族了,在他西征之前,这几个部族的气运,都是锋利、尖锐,有如三颗小太阳,其中孕育虬龙,宛如湿卵,一副一旦破开,便要气吞周边的架势。

    但现在一个个却都收敛了锋芒,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位子上,显然是被匈奴国崩的消息吓着了,同时也意识到了差距。

    不过,陈止还是能够轻易感觉到,这三家看似收缩,其实并未真的臣服,而是将力量收拢起来,想要行那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之道,真正的目的是闷声发财,以期未来还有崛起之机。

    但陈止既然看出来了,自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而且并非是今日决定,相关的念头和策略,早就已经制定出来了,并且在几年中不断修改完善。

    除了这草原上的变化,更大的变化,来自平州。

    这平州自从陈止入主幽州之后,便就算半放弃了,随后几年平州之中诸多争斗,除了一个宇文部守门,与幽州关系不大,但现在其中一大半的气运,也遥遥输送过来了。

    陈止自是明白,这是张方一行在平州的战绩所致,而除此之外,能得大半气运,也是因为那平州名义上的刺史邓飞,无心与自己为难。

    想来平州彻底纳入掌控的日子,也不远了。

    到时这并州、幽州、平州,连成一线,北地彻底坐稳,中原和草原的分界就掌握在手,可以更好的调配资源了,未来南下之日,可得全功。

    而且,当下那南边的中原之地,也有不少气运汇聚过来,潺潺如细流,而且不止源于冀州,其他各地皆有。

    “这大概就是名望传播之故了,只是不知我若是与关中两王动了手,这些气运又会是何等局面,但这些都是后话,当务之急还是斩仇祭龙,以全情谊!”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追悔莫及难为事() 
    整个幽州都忙碌起来了,不光是作为权力中心的蓟县,也包括了代郡境内的其他郡县,尤其是作为陈止起家之地的代郡,更是兴高采烈。

    对于代郡的官吏们而言,当前这局面,用拨开云雾见青天都不足以形容,完全称得上是冰火两重天,从原本的担忧,迅速变成了狂喜,前后的间隔,甚至不足半个月。

    如今,那些之前因为幽州西征消息传出,而匆匆逃离的商贾,又匆匆忙忙的跑了回来,上下寻找门路,也好让他们重新在代郡有一席之地,只可惜这局面却截然不同了。

    “唉,今日去那理藩衙门,前前后后等了几个时辰,都没有见到一个管事的人,真是晦气啊!”

    “可不是么,我等也是找了几个衙门中的吏胥,其中还有一个是我的亲戚,大部分都是文举出身的,结果个个都不愿意见我,这下可是真麻烦了,我那些个货物,可是等不起了,过了时节,如何还能再卖的上价?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谁说不是啊,我这边也不容乐观啊,原来较好的几家,现在都避而不见不说,还有主动去告发我的,说我行贿赂事,真是冤枉透顶,好在代郡官吏还算秉公,否则诸位现在可就看不见我了。”

    代县的酒馆中,正有不少商贾聚集在一起,围做一团,互相倾吐苦水,隐隐有抱团的趋势。

    这里的酒馆,在代郡也算颇有有名,属于这四年里面,新近崛起的几个产业之一,据说后台乃是唐家。

    现在,稍微有些资财的商贾和宗族士人,都会光顾此间,因而也算是一处便于积攒人脉的地方。

    这些商贾当前深陷困境,很多人甚至在资金上出现了问题,却依旧还来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环境,能聚集许多人物,想要来这里碰碰运气。

    不过,目前看来,他们遇到的、愿意过来攀谈的,往往都是身处同样局面的“沦落人”。

    一开始,这些商贾还有些失望,于是便简单的倾吐一下糟心事,只是说着说着,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就有精明的人看出了可以利用的地方,于是逐步将这谈话的倾向,朝着一同聚集,相互扶助的方向发展了。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商贾明白了里面的意思,彼此之间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很显然,他们打算联合起来,跟官府交涉一下。

    这样做,其实颇有风险,但只要控制好度,还是有可供发挥的空间的,最重要的是,单纯一家去交涉,影响力十分有限,但如果一起过去,这涉及到的商品各不相同,有些还事关民生,想来官府也要有所考量。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这些人一想到抱团取暖,就难免会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

    只是他们这说着说着,旁边也聚集了几名士人,听着就不是个味了。

    “你们这些商贾,一个个都是势利眼、墙头草,当初西征之时,幽州上下万众一心,皆从将军之念,唯独你们这些商贾,一个个的存着他念,不是脚底抹油的跑了,就是消极以对的拖着,现在一看情况不对了,马上就回来抱团,还想让官府给你们个说法?要我说,将你们这些商贾拖出去砍了,几乎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张兄说的是啊,商贾之人,为了钱财铜臭,那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华夷之辨的想法,只要胡人给的钱,他们就能贩卖任何物件,这次是官府反应及时,将大部分的商物都临时扣押下来,也不是抢夺你们的,就等战后再放行,否则的话,你们说不定都要将幽州的粮草,贩卖给那并州的匈奴!”

    “现在知道厉害了?早做什么去了?居然还想靠着人多,让官府网开一面,我差点笑出了声,你们几个贩夫走卒般的玩意儿,比之匈奴如何?那匈奴几十万大军,一州之地,钱财粮草无数,尚且不是一月之敌,就你们这几个东西,也想逼着我幽州官府退让,还是赶紧回去安眠吧,那睡梦之中,什么没有?”

    ……

    士人对商贾,似乎多有厌恶,一开口,便是好不容情,几句话过后,那些个商贾的面子就有些挂不住了。

    最后更是做不下去了,纷纷起身,掩面而去。

    不过,他们虽然走了,却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而是聚集起来,找到了另外一家茶肆坐下,继续之前的话题。

    但这一次,就涉及到具体的目标了。

    其中就有一人提议道:“不如去找周都尉。”

    他一提起这个名字,众人马上就知其意。

    “可是周傲周都尉?”

    “正是!”提出此言的那人,马上分析起来,“周都尉看着只是一郡官,但其实与寻常官吏大不相同,和将军他老人家关系密切,听说先前关中使者来此,也是靠着他的引荐,才能见到将军,否则那关中如今已经易主,哪里还有两王立锥之地?”

    在场的不少商贾,其实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但多数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听着有人讲解,不由心潮澎湃。

    可也有那头脑清醒的,小声的提醒道:“但是我等上门,恐怕周都尉不会见啊。”

    “正是,其他衙门都不愿意招待咱们,这周都尉还不是要避嫌啊?”

    “其他衙门不愿意见我们,是怕被将军误会,但周都尉什么身份?”那人又出了个主意,“周都尉他可是将军的自己人,岂会被误会?而且我们也不是去都尉府上拜访,而是巧遇,你们可知道,代县的这位都尉,有个嗜好,便是喝茶听曲儿、听书,或者是去那戏堂里面听戏!”

    他这么一说,众人马上就都明白了。

    “如此说来,是让咱们去给那戏家捧场去的。”

    那人又道:“说来也巧了,今日正式那位都尉听戏的日子,诸位,机不可失啊!要知道,将军他老人家已经归来,等过了代郡,咱们可就没机会翻身了!”

    众人闻言,相互看着,最后一人咬牙道:“干!”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给举报了() 
    周傲如同往日一样,带着自己的仆从,悠然走向戏馆。

    他现在格外喜欢看戏。

    说道这戏曲,同样绕不开那位征北将军,因为这戏曲,其实也是通过将军的说法,这才能最终成型,并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

    本来,这北地只有一些百象之事,其中多为摔跤、杂耍之类,更间杂歌舞,大部分还是源于古事与胡人习俗。

    不过,陈止却是抽空给出了改良意见,并且结合了大街小巷的说书之人,将那单纯的杂耍和舞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能讲故事的歌舞之品,着实让人迷醉。

    这代郡上上下下,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升斗小民,对此都很是喜好。

    对于周傲这样有一定身份的人,当然不会像寻常小民那样,在街头坐在露天之处,听那原来耍把式的,一转身边做了唱戏的,于是就会到这戏馆里来。

    走进去之后,沿途之人多有问候,其中不乏那些大族子弟,让周傲很是虚荣了一把,但他还是懂的拿捏腔调的,于是装腔作势的点点头,便朝着老作为走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