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27章

冠绝新汉朝-第627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若是将这个消息告知有幽州,那会如何?”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 
    平州,辽东郡。

    正有两军交战。

    说是两军,其实也不尽然,盖因这一方军中一看,就知是混合了多方,不仅是身上战袍不同,连那发型都有很大区别。

    一阵冲杀过后,两边各自扔下几百具尸体,皆鸣金收兵。

    军争一停,马上就有诸多传讯兵,冲到了后方的一座大营中。

    与此同时,之前与人鏖战的、那支一看就是混合了诸多族群的兵马也顺势归来,收拢在兵营周围

    这座兵营明显是按汉家兵法设立下来的,远远看过去,就能感到法度森严,前后左右皆有其理。

    但在兵营外面,还有高高矮矮的营帐散布,但正因为太过零散,在形式上亦不统一,所以倒是不显得这大帐周围还有兵营了。

    等那些所属各不相同的部族兵卒归来,都入了外侧的低矮营帐,这才显露出来。

    就在这些兵马归来的时候,在那中央军营的大帐中,张方已经坐定,左右皆为副将、幕僚,就听着传信之人说着情况。

    “禀报张将军,高句丽的兵已经退去了。”

    “总算让这些人退去了,若是他们再忍着不退,咱们的人就要亲自出马了。”张方说话的时候,朝几位幕僚看了过去,“诸君,你们给我老张分析分析,高句丽的新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慕容部的人,知道了主公玄甲军的厉害,都主动退兵了,怎么高句丽还敢攻伐,难道不怕我玄甲之力?”

    “启禀校尉,属下认为,高句丽根本无心再打,只是他们国内局面不稳,才不得不动兵锋,想来是要以打促和,只要将这冲突再持续一段时间,其新王必定主动求和,到时候校尉东征,便可得全功了。”

    一个幕僚说完,又有一人站出来,继续道:“当前的情况,还是得维持局面,咱们在此处鏖战,令平州西边得了空闲,慕容部的人马退去,高句丽除了认输,别无他选,未来平州或可安宁,以陈公如今的威势,若是传令平州,或可得一州归附。”

    “恐怕那位邓刺史未必肯啊。”听了两个幕僚的话,张方却冷笑一声,“那位的骨头可是硬得很,对胡人硬,就是对本将也硬!”

    就有幕僚说道:“邓刺史为朝廷守护平州,职责所在,有些异议倒也正常。”

    “可惜,就怕这人不知好歹,想要趁机谋夺土地!”张方对那位刺史似乎有些成见,“你说我等未来之前,他连一个郡都不能完全掌控,如今却想着要整顿半个平州,未免也太不知进退了吧?”

    对于主将的看法,他的幕僚却有不同意见:“平州说是归朝廷之制,其实是当初王浚王自己脸上贴金,还是胡汉杂居,诸部交融,校尉这些日子征伐此地,该有发现才是。”

    张方轻轻咳嗽了一声。

    幕僚很明智的略过此事,继续道:“邓刺史来时,先受王浚掣肘,又有诸胡欺压,其实是孤身一人,也无兵马,能拉拢一批人,维持基本的架子,就算不容易了,更难得的是能慢慢掌握一郡,最后让几大部族皆承认其名,这就是本事。”

    张方直接摆摆手,很是不快的道:“行,就算他邓飞有本事,那之前我与他见面,那人的傲气你们也见了,话里话外可是半点不客气!莫非这人还能知道进退,不谋土地?”

    幕僚却道:“属下却觉得,邓刺史是聪明人,知道局势变化,只要将军能稳住当前局势,等陈公归幽,一切水到渠成!”

    说到这里,几个幕僚忽然出面,就帮着张方梳理起他入平之后的种种作为和战功来了。

    原来,这个大营正是张方安营扎寨的地方,里面驻扎着被他领来东征的三千兵马。

    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张方在平州内的攻伐经过几次波折,步入了正轨,取得了很多的战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将平州西边,除半岛上的几个郡之外,土地上的诸多部族不是被驱逐,就是被收编。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他着实费了不少的脑子,一边攻伐,一边派人过去威逼利诱,拉拢一家打另外一家,实在拉不动的,就是麾下的多部兵马出马,与之鏖战,消耗其战力

    这些多部兵马,在张方刚刚带着军队进入平州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的,但等他平定了宇文部的“叛乱”之后,马上有了第一批兵马。

    然后,他就用这第一批宇文部的兵马作为主干,吸纳了许多小部族,最后拉出了一支几万人的协从军。

    这部分兵马的战斗力,是比不上玄甲军的,但架不住人多,如果拉出去和已经建立制度的匈奴国打,或者和在冀州站稳了脚跟的石勒军交手,对方骑兵一个冲锋下来,协从军就要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系了。

    不过,平州这里的兵马,可没有什么建制,大部分都是部族民聚集而成,相比较而言,反倒是以宇文部为主干,组合而成的协从军,在战力上更胜一筹。

    于是,张方以协从军开路,若是碰上难啃的骨头,就玄甲军亲上,果然打开了局面,将平州的情况彻底改变。

    甚至连远遁至此的段部,都派人过来接触张方,有投诚之意,并且主动出马,与高句丽交战几次,献上了投名状。

    这般功劳,伴随着军情传递回去,让张方还颇为自得,以为可以成为幽州有数的战功了,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陈止忽然亲自领兵,带着人马朝着并州杀了过去。

    这一番变化,不仅出乎了周围势力的预料,也让张方好一阵疑惑,但他还来不及发信询问,就不得不应对起忽然恶化的平州局势

    随着幽州兵走,周围势力认为幽州的兵力缩减,大概率不会支援平州的张方部,那么张方部也就成了一支孤军,可以图纸。

    这种情况下,慕容部的人终于入局,进入了平州。

    他们一来,原本眼看着有些清明的平州局势,马上就重新混乱。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进兵快!() 
    这边正在梳理战局,忽然又有传讯的兵卒进来。

    “怎么了?莫非高句丽又有动静了?真是不让人省心。”张方便就问道。

    传讯兵则答:“回禀校尉,慕容部运送的第二批军粮到了,是否接收?”

    “当然接收!”张方眼睛一亮,“尽量的拿,还怕他们下毒不成?那慕容部现在最想要的,就是让老子心情舒畅,省得在主公面前给他们上眼药!对了,别忘了给运送物资的慕容族人说一句,他们那马料不怎么好,下次得送来最好的来!”

    传讯兵称诺而去。

    张方就对左右的副将和幕僚说:“咱们说了慕容部,他们的人就来了,这些慕容部的人,是真会装孙子,因为害怕主公,马上就能变脸,仿佛当初那些事都不存在了,但也不得不佩服他们,能装孙子就是本事,能多活几年啊,老子当初就是不会装孙子,所以让洛阳那帮孙子给暗算了,差点没命!”

    听着这话,下面的副将和幕僚都不敢轻易接口,只是这心里却不由默默嘀咕:您现在也不怎么会装啊!

    确实,在部下和同僚眼中,张方无论是做人还是打仗,那都是一条路走到黑,没有装孙子的时候。

    之前一鼓作气的征伐,令平州局面大改,连段部都臣服了,逼着高句丽王亲自过来督战,而张方一听说消息,就想着来个直接擒王,结束这次东征。

    但这边刚有一点战绩,那边慕容部忽然入局,局势瞬间变化,朝着不利的情况发展,尤其是被张方收编的宇文部,也因为那宇文开的号召,而生出反复,一时之间,内忧外患。

    反观慕容部,本就是平州势力,经营扎根许久,可谓树大根深,影响力一直没有散去。

    他们既将那宇文开从囚禁中解救出来,又说反了部分宇文部的兵马,马上就掌握了大势,将被张方梳理的平州局势打乱,而且隐隐要彻底盘踞。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张方为了一鼓作气的将高句丽击败,又打算逼迫段氏成为协从军,为此大举压上,就让后方的后勤十分吃紧,而更大的问题,是后防空虚。

    所以当慕容部忽然袭来,一下子就断了张方的后路和补给,让他的处境艰难起来。

    不过,张方到底是打过多年仗的人,放得下面皮,危急时刻,硬是逼着诸多小族交出了粮草,供养自家兵马,同时还带着协从军去劫掠高句丽的兵马,勉强维持了一阵子。

    但是,慕容部养精蓄锐多年,养的兵马虽然比不上玄甲军,但比起一般部族的兵卒,那是强上太多了,他们这一出马,几次大败被张方留在后方的协从军,声势大涨的同时,还让一些小族惊恐起来,纷纷倒戈,归顺到了慕容部旗下。

    如此一来,这平州的战局马上颠倒过来,慕容氏断绝了张方的后路,那高句丽也卷土重来,在前面和张方拉锯,连本来已经说好要投诚的段部,也模棱两可起来。

    便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中,张方靠着三千玄甲军,突破了几次围攻,在辽东郡扎下跟来,大有要转攻为守的势头。

    另一边,慕容氏的势力急速扩张,在击退了一次想援救张方的邓飞军后,几乎彻底掌控了平州西部。

    就在这时,潜伏在邓飞麾下许久的一支兵马现身,赫然是祖逖率领,这支军队甫一出现,就展现出非凡的战力,打乱了慕容部的布局,使得张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胜利的天平,没有完全倒向慕容部。

    “慕容部出兵时的想法,我很清楚,”听到几个幕僚,在梳理这部分的情况,张方忍不住插嘴,“无非就是要速战速决,造成既定之事。”

    一个幕僚接过话来,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他们是看到陈公亲自带兵西进,以为有了机会,便想占据平州,这手段更是十分直白,就是要趁着玄甲军主力与并州匈奴鏖战时,抢下其他地盘。”

    “是啊,但是他们慕容部的人,没有想到啊,主公短短时日就把那并州平了,以至于慕容部的兵马,还没有完全调动好,又急匆匆往回调动,那个狼狈的架势,可真是难堪啊!”

    张方说到这一段的时候,表情可谓精彩,既有解气,又有痛恨,更有股难言的不甘心,显然这最后围困得解,让他不至于陷入危险境地,没有折损多少玄甲军,保住了名声,也保住了玄甲军战无不胜的招牌。

    但没有亲手击败慕容部的人,终究还像是一根刺一样,扎在张方心头,难以拔除。

    事实上,并州的消息传来,不光吓坏了鲜卑人,也将这位玄甲军校尉都吓了一跳,本以为自己的战绩已经足够彪悍,虽然在慕容部的围攻中略有失色,但大体上还是说的过去的。

    况且,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张方也支持下来了,还制定了一个略显疯狂的反击计划,打算来一出长途奔袭,直接绕道北边,奇袭慕容本部,以此破局。

    结果不等他有动作,慕容部就主动撤了兵马,然后将宇文开的人头送了过来,更是接连派出使者过来认罪、服软。

    “慕容部这帮孙子真敢干,听说连他们的王子都给绑了,送去幽州,说是任凭主公发落,还发了书信,让慕容翰回去继承单于的位置,还给我送钱送粮食,支持我打高句丽,听说这个消息传过去,高句丽的老王在弥留之际,硬生生的给气得吐血,也不知道是不是给气死的。”

    就有幕僚说道:“高句丽寇边,本就是受慕容部蛊惑,结果慕容部却这般为之,当然恼怒。”

    “但现在却是这般情况!那高句丽还要打,真是不胜其扰,今日我兵力不足,不能灭之,他日若有大军在手,定要擒了那高句丽王,拿鞭子抽他!”

    说完之后,张方站起身来,唤来一名兵卒。

    “给我向慕容部传个信,就说这粮草他不用送了,先借我一万兵马,攻打高句丽!”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先有陈氏,后有玄甲() 
    “简直是异想天开!”

    慕容部的驻地,亲自领兵而出的慕容皝听到了下面的人,将张方的要求报上来之后,立刻忍不住恼怒起来。

    “张方是越来越过分了,放任他这么胡乱提议,早晚是要出事的,莫非真的以为我慕容氏怕了他?”

    手下的将领都看得出来,慕容部未来的单于其实非常不甘心,以至于只能在言语上发泄一下。

    因为无论是慕容皝,还是这些手下部将都很清楚,自己一方是真的怕了对方,不是张方,而是玄甲军。

    站在人群之中的何经,还清楚的记得,当初,在得知幽州军出发,征伐并州,还是陈止亲自率领的时候,整个慕容部上下,可以说是欢欣鼓舞,都觉得陈止这是昏了头,要陷自己于不利境地。

    就连何经这位与陈止见过多次,主张学习幽州经验、借鉴幽州制度的、私下里被称为慕容奸、精幽分子的人物,都为之欣喜。

    事实上,就在几年之前,慕容内部的部族势力越发强横,尤其是在被陈止领兵迎头痛击之后,慕容部不得不退让的时候,对汉家的仇恨与谩骂,就逐步成为了慕容部的主流,催生最朴素的排外势力。

    最浓烈的时候,何经这样汉家出身的官员,很多都萌生了去意,甚至谋划着要离去,乃至何经自己都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关键时刻,慕容皝主动出面,对他们进行了挽留,并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了汉家出身官员的庇护之人。

    但随着慕容部内越演越烈的鲜卑至上主义蔓延,原来模仿汉家的一些制度,被纷纷废除,开始全面朝着军国主义转变,部族表面上是在恢复传统,但实际上还是为了强兵。

    这方面,慕容廆的纵容也是一种策略,丢掉了汉家规矩之后,慕容部不再对周围的部族讲什么礼义廉耻,恢复成了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为了强军几乎是不择手段了,连依附于自己的小部族,都增加了压迫和压榨。

    “族中为了这一战,诸多准备,没想到最后,却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