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625章

冠绝新汉朝-第625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就能恢复统治。

    另一方面,在知晓匈奴情况后,石勒的兵马隐隐有要撤退的迹象,下一步朝廷的势力,自关中回归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如此一来,陈止的玄甲军,就面临着和朝廷势力直接接壤的情况,玄甲军这样一支强军,朝廷里面那些人没有想法是不可能。

    那么玄甲军,又要如何应对朝廷之令呢?

    这个问题,陈止不给出一个明确的指示,将领们如何能够安心?

    “朝廷?”陈止轻轻摇头,“那不是朝廷。”

    “什么?”

    杨宋等人闻言愕然,随后表情各异,尤其是那陈午,更是面露兴奋之色。

    跟着就听陈止说道:“皇上之所以遭难,归根到底还是三王护卫不利,无故让皇上离京入关,又在危难关头胡乱指挥,致使兵马大败,在兵败的当头,他们所想的不是护持皇上,而是独自逃命,最终造成一切,可以说当下局面,都是三王一手造成的!他们与赵染一样,都是国贼!”

    三王,国贼!

    有了这句话,众将领的心思定了下来,明白陈止面对朝廷的态度了,也就少了很多顾忌。

    但接下来,陈止所说的一番话,让这些平日里执掌刀兵的将领,一个个也都听得后背发凉

    “皇上蒙难,凶手有几,背叛之人赵染已让石勒送往幽州,匈奴酋首与其子,亦被擒拿,一并送去幽州,待得将三王一并擒了,正好聚齐了祸首,祭祀先皇。”

    霎时间,一个个将领面面相觑,他们都从那话中品味出一股浓烈的杀气。

    如何祭祀?

    好家伙,这是要把人都杀了祭祀啊!

    那匈奴国主父子二人,杀了也就杀了,毕竟算是战俘;那赵染之流,杀之天下皆会称赞;可汉家三王,若是抓了就要有风波,如果当众宰杀……

    想到要害之处,便是喜好军争的陈午,都不免感到有股血雨腥风将要袭来。

    “将军,”在这股沉重的气氛中,杨宋主动出言,“并州刚下,诸事繁多,怕是要牵扯精力和兵力,若再和朝廷的人起了冲突,后勤辎重怕是难为,还会给并州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可乘之机,要先稳住南边的。”

    “不错,”陈止点点头,“先安稳下来,南边的三王兵马不挑衅,我等也无需与其冲突,若是对方不知好歹,也不用客气!至于并州境内那些心怀不满的人,无需担心,莫说并州,就是幽州也有不少,我早就有了布置,若是他们可以一并蹦出来,倒是省了事!”

    这一番话,众将听在耳中,却感到了浓烈的肃杀之气,不由暗暗嘀咕,希望那些世家不要自讨没趣,否则怕是要直接撞在刀口上。

    ………………

    另一边。

    就在晋阳城中,玄甲军诸将得了陈止之令的时候,西南方向的关中,一支军队也已经集结完毕,即将开拔。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两王有谋() 
    “匈奴害先皇,天地不容!尔等当谨记此仇,必报之!”

    宽敞的沙场中,几千兵马列阵其中,最里面的高台上,楚王与淮南王立于其上,正在高声宣讲,下面的兵马听闻,尽数振奋起来。

    “如今,孤等已令征北将军陈止,自幽州出兵攻伐匈奴,其麾下兵马连战连捷,已破匈奴之胆,尔等出了关中,自南向北攻,与幽州兵合为一股,自可横扫北地,让那匈奴土崩瓦解,报仇雪恨!”

    楚王又是一番话说出来,沙场兵卒的呼喊之声更加高亢。

    尤其是那些消息灵通的,知道玄甲军消息的,更是兴奋起来。

    诸多军中小官更是两眼放光。

    “原来如此,我道幽州本来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出兵了,原来是宗室下令!那玄甲军何等强横,听说半个月就拿下来一郡,有他们与我等开道,战功还不是手到擒来?”

    “你这消息太老了,殊不知而今连拓跋部与铁弗部的人,都被玄甲军所败,估计很快就要攻破太原郡了。”

    “尔等还是先镇定镇定,莫被这些言语所惑,想那陈征北是何等人物,岂会听从两王之令?”

    “却也未必,你等也知陈征北与先皇关系,先皇遭遇不测,他得朝廷之令,讨伐贼寇,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要是算起来,先皇之所以失陷,不也是……”

    这些话说到一半,就不敢继续下去了,因为已有队主过来制止。

    不过,随着两王的动员之言传达出去,尤其是提及幽州之兵,士气确实越发高涨,淮南王、楚王看着也是欣慰,停下宣讲,转身就与领兵的将领交谈起来。

    “此番出关中北上,尽量与玄甲军取得联系,最好能搞清楚陈守一的虚实,但切莫嚣张,省得生出误会。”

    几个将领抱拳领命,然后领兵而去。

    等人走了之后,两王带着百官回宫,向宫中的那位幼年皇帝汇报工作

    几日之前,太子登基,但因未归都城,礼仪难全,年号亦不见修订,只是先匆匆的占了个名分,因为关中朝廷的人,已经听说琅琊王在江左,被几大世家推崇,又有那扬州的王敦作为后盾,因此感受到了压力。

    此刻,送走了北上的兵马,又在形式上跟新皇帝汇报了一下情况,两位宗室便到了政务堂中,坐定商议。

    他们第一件关心的事,还不是北伐的大军,而是关于江左的消息。

    “江南那边可有回信?他们可知新皇登基的消息,有多少人愿意来关中拜见圣上?”淮南王先问了这句。

    楚王则问起了汉中的情况:“颍川王可曾回话?听说蜀地李贼,最近要攻伐于他,这般情况,莫非他还不愿意带着兵马来关中?”

    得了两位宗室的询问,负责情报分析的官员和吏胥,马上就整理了文书,然后派出一名看上去颇为精明的青年过来,与两王对答。

    “回禀王上,江左群臣答曰,都城未复,南北断绝,若要来关中观礼朝拜,着实不便,于是提议,要等皇上还都洛阳,再来觐见。”

    “岂有此理!”淮南王一拍桌子,“长安乃是西都,亦是都城所在,关中更是大汉龙兴之所,江左那些世家,居然借口还都洛阳,以作拖延,必然是心存异志。”

    楚王也道:“此话不假,朝拜新皇,礼之重也,岂可拖延,借口不来,失礼之大,莫过于此,当记其责!”

    新皇帝登基,你作为臣子,都不来朝拜,还找出了个借口,干脆不来了,就算是借故慢来,都比这个回答要强。

    青年官员不好多说,只是低头,这种话轮不到他插嘴。

    淮南王又道:“不过,以当前局势来看,我等出关中,归于洛阳的日子不远了,唯一可虑者,就是洛阳城被那石贼攻破了,必是祸患!”

    楚王也叹息起来:“石贼凶残,又是卑贱出身,入得洛阳,哪能空手而归,唉,可惜我大汉精华之地,居然被这等胡人攻破,那守城兵卒,没有死战到底,而是中途投降了,真个可耻!”

    “对!可耻!”淮南王也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

    两王的这幅模样,连旁边的几名官员、吏胥都有些看不过去了,他们这心里着实有些不快。

    当初石勒的兵马还没来到,你们两位、连同那位颍川王,就纷纷动身,裹挟着皇帝跑了,最后更是见死不救,害得皇帝蒙尘,遭遇不幸。

    这样的事,上上下下的大臣、官吏都记在心里,心有不满,只是他们没有陈止那样的实力,更没有玄甲军那样的战力,当然也就没有底气表达出不满。

    但是多少还是有些鄙夷的。

    或许是两位宗室也觉得这番表演,着实没有什么趣味,于是话题迅速带过

    “想来石勒贼军,如果碰到了玄甲军,定也是不堪一击,”淮南王主动将话题引到到了这个上面,“若是可以说动陈止,让他出兵,必然可以击破石贼兵马!”

    “不错,”说到此处,楚王忽然露出不悦之色,“说到底,这次的事也有他陈氏的责任,既然有这般强军,为何还甘愿隐匿,若是早就献给朝廷,哪里还有这许多问题?皇上也不会……”

    说到这,他自知失言,当下玄甲军之强,名震天下,他们连石勒军来都要退避,如何敢招惹玄甲军。

    好在,那玄甲军得了并州,与朝廷接近,既然如此,就总有办法能谋夺权柄!

    楚王与淮南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意念,不由相视一笑。

    紧接着,楚王再次问起颍川王的事来。

    “暂时未有消息,不过也没有听说蜀地的李贼有什么动静,还要等些时日,才有详细回报。”

    得了回话,楚王有些不满,正要说什么,手下一名亲兵忽然过来,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句,马上,这位宗室的表情就变了。

    “消息确认了吗?可靠吗?”他厉声问道。

    亲兵点了点头。

    “怎么了?”淮南王看出不对,问了一句。

    楚王深吸一口气,这才说道:“先前派出的探子,在并州南界与玄甲军发生了冲突,双方似乎打起来了。”

    “什么!”

    得知此事,不光淮南王,满屋子的官吏尽数色变,面白如纸。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 
    “怎么会发生冲突?”淮南王很快镇定下来,追问起来。

    “这事,还要等详细的情报送过来,才能知晓啊,”楚王眉头一皱,露出了凝重之色,“不过,很可能是玄甲军将我们的人误会成匈奴探子了吧,现在并州境内还有许多散乱的匈奴兵马,弄错的话也是正常。”

    一说到这里,两位宗室的心里,又经不住回想起之前听到消息时的惊讶了。

    那可是匈奴国啊!

    过去,匈奴国可谓大汉心头大患,便是整个天下还算不上四处烽火的时候,这匈奴国就格外嚣张,独立于外,自成体系。

    几年下来,匈奴国依旧存在,倒是他们这新汉天下有了混乱的迹象。

    结果,就是这么一个眼中钉、肉中刺,忽然之间就土崩瓦解了,速度之快、之彻底,让两位宗室在第一次听闻的时候,几乎以为是假消息,让人反复确认。

    可等确认的信息汇报回来,却说连那位匈奴太子都被抓住了,先皇的龙体已被幽州兵给带回去了。

    这一番消息,让两王在震惊之余,又有庆幸,又有恐惧,心里五味杂陈,实在难以说尽。

    不过,这些复杂的念头,在经过反复沉淀之后,终究还是输给了争夺权力的政客本能,使得他们再次开始对玄甲军起了念头。

    但到底还是惊惧于玄甲军的战力,因而打算先占点便宜,才会趁着匈奴国崩溃的当头,派出一支军队北上,想把司州被匈奴占据的土地先拿回来,再伺机在并州南边占领一两个郡。补充实力的同时,作为前哨之地。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想要和陈止交涉一下,看能不能让对方将并州让出来,毕竟名义上,陈止的管辖范围就是幽州。

    不过,考虑到陈止还有一个征北将军的名头,所以二王暂时忍耐了下来,想要一步一步的来,可现在得到了消息之后,淮南王先有些犹豫。

    “若是连一二斥候都会被误会,那我等派出了一支军队,万一也生出误会,岂不是糟糕?”

    淮南王的话,让楚王也不得不思考起来,最后他摇了摇头,说道:“无需这般担心,或许这只是一个误会,毕竟咱们与幽州方面的通讯,断绝了有一段时间了,两边会出现这等情况,不算意外,但咱们派出的兵马,是明明白白的打着朝廷旗号的,幽州玄甲军不该不认识。”

    “怕就怕……”淮南王还是表现的颇为犹豫,他说了一句,但中途就停下来了,可话里的担忧,楚王十分清楚。

    “不会的,”楚王还是摇头,但语气坚定了几分,似乎是为了增加说服力,但更像是要说服自己,“征北将军这番突然出兵,就是为了给先皇报仇,说明他是心向朝廷的,只要咱们还是朝廷,征北将军总归不会违逆的。”

    听到这里,淮南王也只得点头。

    这时候,楚王又接过一名刚刚过来的属下送来的书册,眉头一皱:“现在最该忧虑的,还是江左那边啊。”

    “又怎么了?”淮南王看着,就知道是有关江左的最新消息。

    楚王就道:“先前让庾亮出使江左,一直没有消息,你可还记得。”

    淮南王点头说道:“不错,这件事还是他毛遂自荐,你我之前不是谈论过么,当是中原战乱,以至于满了车马。”

    “哪里是满了车马,”楚王露出了一丝怒意,“你我都被这人给耍了,还以为人还没有到江左,现在才知道,这位是当了江左的官了!依旧还是御史,真是好算计,好威风!”

    淮南王听罢,也露出了怒意:“庾亮竟敢如此?当真是岂有此理!”

    “不仅如此,”楚王冷笑起来,“看来此人是很不看好我等这正统朝廷,反而去投奔那江左的琅琊王,就是不知道,当他们知晓匈奴已崩,刘聪、刘粲尽数被擒,不知道又有何等想法。”

    “不错!”淮南王也振奋起来,“庾亮这等人的心思,也能猜出一二,无非就是觉得这北方局势已经难以收拾了,石勒和匈奴势力迅速扩张,我等难以施展,他们却没有想到,玄甲军异军突起,令情况大为不同了!”

    楚王点头,随后冷冷说道:“等消息传到了江左,就该这群人有所表现了,说不定这次拒绝过来朝拜新君的人,又要急赶过来了。”

    因为距离的关系,地处关中的两王可以很快得到并州的消息,但这些消息传到江左、江南,却还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随着玄甲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天下间的势力早都将目光聚集过去了,即便是地处江南之地,这部分江左世家,还是有意加快了有关并州的消息传递。

    所以,在晋阳陷落之后的第十天,有关并州和北方最新的消息,就陆陆续续的传到了江左之地。

    扬州,丹阳郡,琅琊王府。

    已然有了青年轮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