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580章

冠绝新汉朝-第580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原因,跟着就是表明心迹。

    先前那个传令兵,毕竟只是兵卒,他们不听其劝,执意要去,事后也有说辞,但陈京表明了身份,乃是陈氏族人,手持将军令牌,那就很难蒙混过关了,于是秃发轨也就熄了心思,愿意退让。

    乞伏准眉头一皱,心里老大不情愿,他这次领兵过来,本来还有谋划,但见此情形,也知道难以如愿,权衡利弊,也知进退,于是拱拱手,便也认了。

    对于二人为何离营,陈京心知肚明,无非就是见局势不妙,逃命要紧,这样在关键时刻都不知道护主的,忠义之心能有多少可想而知,但他在拓跋部待过,知道是正常现象,联想到陈止要用七品鲜卑,却不加信任的做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胡人异族,果不可信!

    心里想着,但话中却显亲近。

    “两位有心了,主公也知你们的用心,派我过来给两位带个话,说他知道两位忠义,但眼下局面已平,无需担忧,屯镇地方小,要将原本逃散出去的兵卒、百姓重新安置,诸事繁杂,人要是多了,兵马粮草都要消耗,所以两位先带着族人归于草场,正好慕容氏让出的地方还需要整顿,两位回返,正好梳理。”

    陈京一开口,先是表扬和肯定,然后就是驱离,话虽委婉,但一点都不拐弯抹角,听在两位鲜卑头领的耳中,就让他们有些不快了。

    看着二人的表情,陈京猜到了其人心中所想,就道:“两位,此时退去,便是遵令,先前所为,亦可诉说,若还一味要去护驾,被主公误会了,前面种种说不定也要弄巧成拙,被人追究,大做文章,毕竟主公周围,也有不少人,是不解两位苦心的。”

    你们现在走,还是那么回事,也就不追究临阵脱逃的责任了,如果还坚持带兵过去,那就是违抗军令,就得大罪小责一起算了。

    乞伏、秃发而人并不愚蠢,一听就明白过来,知道确实不好再坚持了。

    他们当然不想就这么离去,可陈京说的也有道理,况且二人此来,本意是要讨好陈止,得到垂青,现在又是逃跑,又是带兵挺近,说不定反而弄巧成拙,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一个不好,说不定还要追究二人罪责,那可就让七品中的段氏渔翁得利了。

    于是二人想了又想,最后接连叹息,留下个场面话,就要带着人回去。

    未料陈京这时又道:“两位豪帅这般知晓大局,想必我等今后相处起来,必然顺畅,甚好。”

    这话,直接让两个鲜卑头子懵了,秃发轨更是忍不住问:“使者此言何意?”

第一千章 节操何在?() 
    在领着兵马回去的路上,乞伏准的心情颇为沉重,脸色一直不好,期间有几个亲近的护卫不小心有了一点疏漏,立刻就会引来他的呵斥,毫不留情。

    对于这样的情况,众人并不陌生,知道是乞伏准碰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有积郁,是以容易暴怒。

    过去碰到这样的情况,没人敢轻易上前打扰,但这次不同,眼看着走了几日,已经快要抵达新得的草场,就有一人主动过来攀谈。

    这人有些来历,名叫出连哈,是自陇西之地而来。

    陇西亦有鲜卑占据,便是鲜卑中的乞伏部,部中分几个大姓,除了最为强势的乞伏氏之外,出连亦是其中之一。

    这个出连哈,就是自陇西鲜卑出来,过来投奔乞伏准的,因其背景不凡,颇得乞伏准看重,二人时常交谈,交情甚佳,旁人不敢靠近,他却看出乞伏准的担忧,主动过来攀谈。

    “豪帅可是担心那陈京来了后,逐渐架空部族,夺权争利?”出连哈一过来,也不客气,看着乞伏准的脸色,就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原来,几日前,乞伏准带着兵马想要入境幽州,被陈京挡住之后,听了对方一番说辞,就打算带人归去,没想到最后时刻,陈京却抛出一个事来,便是陈止有意让他前往七品鲜卑,主持七品鲜卑的事务。

    说白了,就是钦定此人,作为七品部的大管事,代替陈止行驶权力,如此一来,乞伏准哪能顺心?

    “出连,也就你敢在这个时候问我,”面对询问,乞伏准的脸色更黑了,他没有立刻回答,先摇摇头,随后苦笑道,“七品鲜卑的前身实是诸多战败小部,被那位生生捏合起来,塑造成有诸多小姓和三个大姓的一部,已然俱备强部雏形,我等氏族在七品里面,不仅摆脱了过往的困窘,反而还有争霸机会,自是欢喜,因而渐生归心,也就滋长了念头,想要做一番事来,谁料终究还有钳制。”

    “我懂,我懂,”出连哈就笑了起来,说道:“乞伏兄弟,你虽然有个乞伏姓,但和陇西那边毕竟不是一起的,以前独自支撑一个小部,确实辛苦,现在有了护佑,用他们汉家的话说,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当然舒心,不过毕竟不是一枝独秀,之前你们三个大姓争夺,看的是哪家人多、控弦勇士勇猛,谁厉害,谁拳头大,谁就说话算数,但陈氏一旦来了人,种种争夺可就没用了,都得给人家让路。”

    “这事,我早就有准备了,也理解,”乞伏准轻轻摇头,“别看我们三个大姓斗得不亦乐乎,但三家加起来,也就堪堪超出其他几个小姓之和,但问题是,我等三姓彼此之间就不对付,只要那位征北将军一开口,根本都不用从幽州抽调人手,单纯靠着七品部里面的人,就足以压下任何一家,所以陈氏才是一霸!何况,征北将军战无不胜,慕容低头、拓跋退避,段部、宇文远逃,我七品上下都觉得沾了光,也没人敢动心思,都怕将军!”

    说着,他忽然话锋一转,道:“但知道归知道,真到了这个时候,却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啊,可也没有办法……”

    “多虑了,多虑了啊,”出连哈不等对方说完,就哈哈一笑,指着乞伏准摇头道:“要我说,你这是当局者迷啊,其实根本就不用担心,陈氏来了一个人,就是让他当单于,又能如何?更何况,真正的单于乃是伟大的征北将军,陈京也就是将军的一条狗,来了,就是替将军发号施令,咱们遵从征北将军的命令,天经地义,有什么不对?再者说了,他陈京只有一个人,而乞伏兄弟,你有一个大姓,人口近万,只要谨遵命令,还担心没有机会?”

    他说到“征北将军”这四个字的时候,情绪明显亢奋起来,但提及陈京,又有一丝不屑,这话中之意让乞伏准若有所思。

    过了好一会,乞伏准点点头,松了一口气,道:“出连兄弟,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他显是想通了,脸色好看了许多。

    旁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朝出连哈投去了感谢的目光。

    不管再怎么习惯,也没有人会喜欢被人反复呵斥。

    这边乞伏准脸色好转,那边就有消息传来,说是陈止安排了上谷屯镇的事务后,又调了两千代郡武卒在当地驻守,就领着余下人马返回蓟县了。

    “主上既然走了,那这北地风云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等就只能恭候那陈京的大驾,然后尽量借助他的到来,壮大我族。”乞伏准叹了口气,做出了判断。

    出连哈点点头,正要再说,话还未出口,又有一人骑马疾行而至,一看就是传递消息的,可与先前那人一比,着第二人就显得颇为慌乱、急切。

    乞伏准看出不好,便问其故。

    “蓟县那边的人传来了个消息,说是征北将军抵达蓟县之后,就有人过去拜访,据说是宇文部的人,等了好几天,上下打点关系,似是请求归附!”

    “什么!”乞伏准顿时龇牙咧嘴,“宇文部的人想要投靠将军,这还得了?”

    说完这些,注意到自己的失态,他勉强压下心中慌乱,还是忍不住道:“宇文部这是一点脸都不要了么?堂堂大族,被征北将军击败,不思报仇,反而想要投靠,是何道理?有何居心?节操何在?简直岂有此理!”

    此言却让不少亲近护卫掩面摇头,他们可不会忘了,就是自家这位头领,在陈止面前自称奴首,以主人称呼,要论不要脸,您也不落下风。

    “他宇文部再怎么样,也是六大部族之一,实力雄厚,若真归入将军麾下,如何应对?这宇文部又想要怎么投靠,是独立于外,还是也来七品鲜卑之中,与我等争权?若是后者,那可就糟了,我等对付其他大姓都很吃力,哪里对付得了宇文部?当务之急,还是确定真假,来人呐,速速将消息打探清楚!”

    几乎同时,另一边的秃发轨,以及留守在七品本部的段常,也都得到了消息,皆有担忧与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毕竟是否接纳宇文部,根本轮不到他们操心。

    因为此时,代表宇文部前来交涉的莫浅浑,正在蓟县大将军府正堂,对着陈止三跪九叩,口称单于。

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 
    “我可不是单于,而是大汉的征北将军。”陈止一听,先就摇头,更正了对方的称呼,又让其人起来。

    那莫浅浑站起来,马上就改口说道:“将军说的是,实是下族小臣平时叫惯了,见着将军英姿,一时没有转过念来,顺势就叫了,恕罪,恕罪。”

    “你这奉承的本事,倒是不着痕迹,”陈止轻笑一声,摇摇头,“阁下如此抬举于我,我又怎么会见怪?赐座。”

    陈止一挥手,莫浅浑连忙致谢,却没有坐下,而是郑重道:“外臣这般话,可不是什么奉承之言,句句发自肺腑,将军您的战绩,如今草原内外,哪个不知晓,谁人不晓?又怎么能说是奉承?”

    陈止还是摇头,见对方不愿意坐下,也不催促,反而顺势问道:“你此番过来,有何用意?”

    “之前就让人通过诸多渠道跟将军传达了,”莫浅浑很快就整理了心态,说起此番来意,“将军大概有些不信,其实外臣此来,乃是代表了我家豪帅,想在将军麾下谋个安稳,得将军您的护佑。”

    此言一出,立于陈止左右的杨元、陈梓便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的眼睛里看出了惊讶——

    当前,在蓟县负责这里主要事宜的,其实是张亢等人,他们毕竟有着北地世家的背景,协调起内外关系来格外方便,之前陈止虽也吩咐了此人其他任务,但张亢在将手头上的事情大致处理后,就借口家族之事,说是想要帮助陈止处理燕国境内的事。

    当时陈止尚在追击慕容仁,得了请求之后,略作思索,就顺水推舟的应下来,让张亢很是兴奋,抵达了蓟县之后,其人果然干劲十足,利用家族在北地的影响力和人脉,迅速将蓟县内外的局面稳定下来,也让陈止得以从容调动那些投降的卒子。

    此番,陈止先攻慕容,又擒卫雄,将慕容部和拓跋部的威胁拔除,肃清了外部威胁,再次抵达蓟县,局面已大为不同,可以说是真正稳固下来,幽州内外,皆畏其威。

    陈止来到,对张亢等人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宇文部派来了使者,便将张亢一同叫上,配合负责防务的杨元,一同面见来人。

    此刻,听到莫浅浑的提议,张亢和杨元当然惊讶,那宇文部再怎么说,也是东北一霸,虽说在四方围困慕容后,势力有所收缩,但架子摆在那里,结果因为陈止反击王浚,令宇文部受到波及,不说是分崩离析,但也四散迁徙,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就是莫浅浑背后的宇文逸豆归率领,逃到了平州东部边疆,可谓凄惨。

    这般背景之下,莫浅浑却代表着这部分宇文鲜卑人来,说是想要投靠陈止这个始作俑者,自然让人怀疑和意外。

    陈止却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只是笑道:“我与贵部之间,说有仇都不为过,先生此来却说要归顺,你说我会不会放心?”

    “将军当然不会放心,”莫浅浑倒有几分光棍气息,很是直言不讳,“换成是我,亦不会放心,更很难相信,只是当前情况不同,我宇文部与将军之间的仇冤其实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陈止眯起眼睛,看着面前这人,眼底闪过思索之色,旋即明白过来。

    果然,正像他想的那样,莫浅浑提到了一个名字——

    “之前围攻慕容棘城,乃是宇文乞得龟领头,推动和王浚等人联合的,也是此人主导,当下这人带着一部分人不知去向,分明是抛弃了族人,畏罪而逃,我家豪帅却不愿族人受苦,在苦寒之地忍饥挨饿,这才派了外臣过来,找到将军,以期能在平州得一块安身立命之地,为将军、为朝廷,守卫边疆,维持秩序!”

    “宇文乞得龟?”

    听着这个名字,陈止就明白了几分,知道了这个莫浅浑、以及此人背后的宇文逸豆归,是个什么意思,却不说破,而是沉默以对。

    他一不说话,屋子里的气氛就凝重起来,原本莫浅浑说话之时,颇有成竹在胸之意,觉得把握住了陈止的心思,掌控巨节奏,也找到了可供利用的细节,十拿九稳,不仅在这里能与陈止有个联系,完成任务后,回去还能得到重用,就等着陈止答应。

    可陈止这么一沉默,便连莫浅浑都不由有些担忧起来,但旋即就被自己的种种推断说服,重新镇定下来。

    过了好一会,等屋子里的几人、乃至负责守备的亲兵,都感到重压在身的时候,陈止终于再次开口了——

    “宇文部说是要投奔我,其实也就是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口惠,能在平州安稳的待下去罢了,未来我若是要让宇文部出兵征伐他人,恐怕你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吧?”

    莫浅浑松了一口气,摇头回应:“此言怎讲?我家豪帅是真心投靠,要效仿那七品鲜卑,为将军守卫东部,只要将军命令下达,我部无有不从,便是攻伐我族叛逆,亦不会有半点迟疑!”

    陈止点点头,又道:“先生挑选在这个时候来,是看出了我幽州虚实,暂时无力出征平州,也威胁不到贵部,否则又怎么会费尽心思的往东边跑?”

    这话说的身张亢、杨元眼皮子直跳,后者甚至有心出言阻止,觉得这话透露兵力虚实了,但转念一想,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