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571章

冠绝新汉朝-第571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惠互利,相互利用之举,但陈氏行事不同,如他麾下七品鲜卑已然不是结盟,而是附庸,我宇文部此时力量大衰,哪里有条件和陈氏谈判,自是要抓住对方还未站稳的机会……”

    “你都说了,此时陈氏还未站稳,而我宇文部也是损伤惨重,双方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岂不就是最好时机?”莫浅浑却得理不饶人,抓住对方话中的漏洞发挥起来,“再看周围,慕容崛起,如今城下之盟乃是耻辱,必然渴望反击,但自己力量不足,只好服软,而段部原本背靠王浚这座大山,号令东北无人不从,而今却损兵折将,与我等一样逃遁此地,肯定也不甘心,你要去出使两家,这两边一听,肯定是一拍即合,然后派咱们宇文部当个先锋,咱们这不是有病么?明明想要动手的是他们,我等却主动去联合?”

    “对啊!”

    众人品味之后,皆觉得此言不虚。

    莫浅浑笑了笑,继续道:“反之,陈公初得幽州,正是需要人手帮衬的时候,乃是雪中送炭的良机,其人又未站稳,正是咱们讨价还价的时机,此时不抓住,反而要联合他人以兵争,争斗过后也未必能胜,万一再败,咱们宇文部就真的要散伙了!”

    话到此处,他不再去看宇文端德,直接冲宇文逸豆归行礼,说道:“属下愿往幽州,面见陈公,说服他接纳我部,再争取让我部能留在东北,开疆拓土!”

    此言一出,众人顷刻禁声,总算知道,为何这位新晋谋士,会称呼“陈公”了,原来早有这投靠打算,只是这也未必是坏事,于是都将视线投到宇文逸豆归身上,这位宇文部的临时首领沉吟片刻,看了那神色难看的宇文端德一眼,点点头,吐出一个字来

    “准!”

    ………………

    几日之后,慕容部的消息传入了更多势力耳中,立刻暗潮汹涌。

    而正主陈止,却已率军南下,抵达上谷。

    “暂时压服了慕容部,北地的问题就只剩下两个了,便是拓跋部和北地秩序,”陈止身后,兵马正安营扎寨,他却站在军前,与人议论,“这北地秩序,要等各方势力自己站好位置,一时也急不得,至于这拓跋部,却要先从眼前的卫将军入手。”

    话音落下,他抬头朝前看去,视线尽头,乃是一座被夯土城墙围起来的城池。

    城墙低矮,很多地方显得简陋,显是新近建成,那城中没有多少百姓,多为兵卒身影。“

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 
    看了好一会,就有几名探子、斥候模样的男子被带到了陈止跟前。

    “那城中可曾有消息传出来?”陈止看着几人,询问起来。

    前方的那座城池,其实算不得县城,乃是上谷郡北边边疆驻守屯兵的一处聚居点,里面原本多为屯兵,而今被拓跋部的卫雄所部占据,原本的屯兵要么四散,要么就沦为俘虏,所以陈止还未抵达之前,就派出探子,联络城中,探查情况。

    几名探子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城中颇为忙碌,四处警戒,而将军书信送达之后,卫雄那厮却不愿意出来,只是说将军远来,无法相迎,让您恕罪,就将使者驱赶出来,想来使者也快到了。”

    听着这话,陈止微微眯起眼睛,不等他开口,身旁就有一人愤而出声

    “这卫雄真个无礼狂悖之徒,他乃番邦外臣,入寇中土之地,私据以抗天兵,还敢说出如此无耻之言,罪该万死!”

    这个说话之人看上去年纪颇长,有着一张国字脸,长须垂胸,但须发皆有参差白色,穿着一身儒服,即便是这般愤慨之时,依旧保留着些许儒雅气息。

    陈止看着这人,笑着道:“卢老何必动怒,卫雄既占城以对,就是存着敌意的,这敌人能有这般话语,我是半点都不意外的。”

    被称为卢君的男子,年五旬,名卢墨,乃是范阳卢氏一员,是卢家在上谷分支的主要人物,本坐镇居庸,但一直关心陈止行踪,加上边疆屯镇被卫雄带人占据,知道陈止将至,提前做好了准备。

    等陈止兵马一至,他立刻带着上谷大大小小五六个家族的领头人物前来求见,并带来了诸多军中补给。

    对这般识趣之人,陈止自无理由冷面相对,于是命人接洽,在辨别敌我之后,以卢墨为首的几人如愿进了兵营,准备观赏陈止击败卫雄的一幕

    他们地处上谷,靠近塞外,消息灵通,知晓慕容氏低头的消息,在惊叹和震惊之余,对陈止越发敬畏,更多了莫名信心,抵消了他们对战场、沙场的畏惧,觉得陈止必胜。

    此时听得陈止之言,卢墨马上就道:“连那强势的慕容部族,都不是将军对手,要割地求和,以全其势,这卫雄却不知天数,着实可恨,等将军将其擒拿,一定要好好惩戒,按理说,卫家也算幽州大族,虽然破败,也有些名声,没想到传到今日,后世子弟不仅投靠蛮夷,更这般自大,着实令人唏嘘啊。”

    “幽州卫家……”品味着这四个字,陈止若有所思,随后对卢家长者道:“卫雄还是有能耐的,有兵家之才,深谙兵家声东击西之道,此番行军,虚实结合,先说要袭广宁,领兵马绕过边疆守备,在广宁郡中现身,结果等北边屯兵都朝广宁集中过去,他反倒又是反手一枪,打在上谷边上,拿了这座屯镇,也算精妙,有所自傲难驯亦是正常,毕竟是中原世家出身,本事摆在那里,是有底气的,还是得等一等,才能让他明理。”说罢,他又朝远方看过一眼,然后拨转马头,顺势回返。

    跟在后面的卢墨露出诧异之色,忍不住问:“将军不即可攻伐此人?”

    陈止说着:“先礼后兵,既然卫雄不愿意出来,就先让他待着,等我这边将事情处理完,再论其他。”

    听得此言,卢墨固然疑惑,却不敢在怎么打仗上置喙,再说了,他来这里的目的本不是催着陈止打卫雄,犯不着太过着紧,于是紧随其后,就想与陈止约个面谈的时间。

    但陈止很干脆的用军务为缘由,拒绝了对方请求,然后在卢墨充满遗憾和无奈之意目光的注视下,从容离开。

    等陈止回了临时搭建的营帐,自有诸多部将过来禀报军情,更有将情报整理完毕、到帐前听令的佟海等情报特务禀报细则。

    不过,陈止一坐下,首先来禀报的,却是名看上去颇为凶悍强健的汉子,其人虽然扎着汉家发束,但从细节和衣衫上却能瞧出几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明眼人一看,就知是番邦异族。

    这人一出列,就恭恭敬敬的就给陈止行礼,说着自家兵马的情况。

    “我部族人如今引弓马八千人,已抵北线,只要主公您一声令下,立刻就能冲锋,将那城池拿下,献给您!”

    陈止听闻,便说着:“你倒是来得及时,人带的也不少,若是有战,当可为助力。”

    大汉一听,立刻露出喜色,又表忠心道:“我秃发部乃是真心归顺,要在主公麾下做出一番大业,为您开疆拓土,自是忠心耿耿,不畏死伤!”

    原来,这人名为秃发轨,乃是秃发鲜卑的一支。

    秃发鲜卑大部分位于西北,与乞伏鲜卑相邻,论名望声势,以及实力和影响力,这两部比不上东北的段部、宇文部,更不要说是实力强大、位于中原北边的慕容部与拓跋部,尤其是那慕容部,本在东北势力就大,如今渐渐西迁,诸部来投,更是名声远扬。

    不过,在鲜卑诸部中,秃发部和乞伏部占据了西北的一片土地,也算是一方势力,与慕容吐谷浑的部族一同被称作西北鲜卑三部。

    先前诸部攻打代郡的时候,诸小部族里面就有乞伏部东支一脉,首领乞伏准投降陈止,如今在七品鲜卑之中算是一大氏族,排名第二,除了这一姓之外,还有几个大姓,构成七品根基。

    而自西边而来,又与本地小族融合而成的秃发部东支,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了七品鲜卑之中的第三大姓。

    在两个姓氏之外,这第四大姓乃是段氏。

    七品段姓,其首领段常曾随段文鸯攻代,在段文鸯兵败身死后,投靠陈止,便也列入七品鲜卑之中,因段部鲜卑本身强势,所以身在七品鲜卑之中的段常族人时常外逃,这段常的实力在七品鲜卑里面,实力只能位列第四。

    至于这排名第一的姓氏,乃是陈氏,虽然人数最少,也没有多少族人,甚至都难以成军,却是七品之中的最高品,无人档案挑战。

    不过,七品鲜卑秉承陈止之念而生,结合了后世种姓制度、八旗制度等管理制度的精髓和糟粕,本意是树立起一个方便统治的模板,让他能遥控掌握塞外的鲜卑附庸,是以内部竞争格外激烈,促使几姓打仗时格外拼命,正因如此,先前三路攻代时,七品部族才能在没有多少操练的情况下,逼退北路的宇文部大军。

    此刻,秃发轨刚刚禀报完,就有人进来通报,说是乞伏准来了,在帐外求见。

    秃发轨神色微变,而陈止则是直接传令,让人进来。

第九百八十一章 “七品单于”() 
    乞伏准一进营帐,感受到两边部将的目光,随后就看到了单膝跪地的秃发轨,露出警惕之色,但动作上却不见半点迟滞,径直来到陈止面前,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口中说着充满着崇拜之言的话语。

    “奴首见过主人!”

    他的样子,不仅让在场的诸多部将、僚属意外,更让秃发轨眼皮子直跳,暗骂这乞伏准真个不要面皮,这等谄媚的话都说得出口,只是在暗骂过后,心底又萦绕着淡淡的担忧和后悔,觉得被人抢先一步。

    乞伏准低头等待着陈止的回应,他并不理会自己在七品鲜卑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怎么想,因为在这位乞伏姓头领的心里,能决定自己在部族中地位的,只有面前这位汉家将军,根本懒得去和秃发轨搞什么勾心斗角,毕竟当前七品鲜卑的第一大姓,就是他乞伏氏。

    陈止跟着就让乞伏准起来,说道:“乞伏君,跟你提过几次了,你的这个称呼,有些不合时宜。”

    乞伏准却是摇摇头,一脸正色的道:“奴首知道中原规矩,礼仪之邦就要有上下之别,平时的言语称呼也是关键,岂可随意?”

    陈止摇摇头,但知道劝阻也是无用,眼下也不是合适的时间地点,就略过不言,只是问道:“你的族人勇士也来了?”

    “不错,”乞伏准马上就进入状态,开始汇报工作,“我部五千勇士已到北地,只要主人一声令下,立刻就可以拿下卫雄一干人等!”

    他的话与秃发轨别无二致,却让后者一阵不自在,忍不住皱眉道:“乞伏准,主公并没有让你来援,你未听号令,便擅自做主,这可是兵家大忌。”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对兵权都看的极重,没有调令擅自行动,肯定是被抵制和禁止的,毕竟这般发展下去,到了最后,手下的人直接带兵来叛逆,这边可能都还不知道。

    不过,在场的众人,包括冉瞻和陈罗在内,都很清楚,陈止在建立七品鲜卑的时候,就严格规定了这个附庸鲜卑部族的活动范围,没有兵符、调令是无法进入代郡地界的,考虑到如今的幽州易主,恐怕这部鲜卑未来也无法轻易进入幽州范围。

    但另一方面,塞外草原上存在着种种特殊情况,部族之间的迁徙、攻伐非常频繁,所以陈止对七品鲜卑在塞外的行军,给予了一定的自主性,否则一味强压,反倒可能适得其反,不够灵活的结果,就是被其他部族屯兵。

    因此乞伏准带兵过来,只要没有擅自入幽州地界,其实算不上太严重的问题。

    果然,乞伏准好整以暇的道:“我部奉命巡弋,监督慕容撤军,一部分人接受西边的草场,正好空出部分族人,知晓主人攻伐之事,又距离不远,于是过来助阵,何罪之有?倒是你秃头部,与拓跋氏可是渊源颇深,卫雄乃是拓跋爪牙,你放着西边草场不去占据,却第一时间将全部族人都带来此处,到底存着什么心思?抵抗宇文兵马的时候,都没见你这么尽力!”

    “休得血口喷人!”秃发轨一下子就急了,这话可谓诛心,要真在陈止心中埋下了灾祸,那他们秃发东支的崛起希望,可就被掐灭了!

    眼看这七品两姓就要上演一场撕逼大战,陈止却摆摆手,轻飘飘的说了一句:“两位率军远来,又有兵马驻扎,还是先用心在这上面,其他的不要在这里闹起来,都先下去休息吧,若有需要,自有命令。”

    顿时,两位鲜卑头领都悚然一惊,匆忙领命,然后颇为恋恋不舍的退去了,显然对这次在陈止面前的交谈机会,二人是颇为在意的,可惜未能达成所愿。

    等这边走了,陈止便处理起军务和政务,与众人议事商谈,很是忙碌。

    传来的军务,不光有眼前卫雄占城一事,还有幽州各地的军事行动,以及塞外撤军的后续工作,可谓繁杂;而比起军务,政务就更是繁重,毕竟新近接收了幽州,这州府各郡的卷宗、政事、军事,乃至世家人脉、官吏升迁等等,都要一一梳理,哪怕不能亲自过目,也得有所了解。

    因此,聚集在陈止面前的,分管兵事的部将其实只有一半,另外一半则是将军府下诸多办事的吏胥、幕僚,他们汇报之事,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幽州方方面面,若能旁听一二,便是无数钱财机会,只是与会的毕竟还是少数人,这让留在军营中的卢墨等人空自焦急,却无可奈何,只能派出人手,出去打听一二。

    相比之下,两位鲜卑头子那边的事就简单多了,他们想的不是怎么从幽州首脑议事会上得到商机、预测政治局面,而是如何在七品鲜卑中做大做强。

    尤其是第一个赶到的秃发轨,更是热衷于此道。

    “二老帮某家分析分析,单于是不是对咱们部族会生出不满?”秃发轨一回到临时落脚的营帐,就招来两位年龄颇大的族人,将在陈止面前发生的一幕复述了一遍,尤其提到了乞伏准那最后一句话,“乞伏小儿在单于面前中伤于我,暗藏祸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