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51章

冠绝新汉朝-第51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老爷越打越带劲,状若疯狂,看得一旁的皂隶都是一愣,过了两三息的功夫才回过神来,赶紧过来将两人分开。

    “白……白老爷……”这一分开,陈阿三捂着红肿的脸颊,不知所措的看着白青。

    啪!

    杨永一拍惊堂木,适时的怒喝道:“泼皮陈阿三,你可知罪!”

    陈阿三猛然一挣扎,要从皂隶的控制中挣脱,却未能如愿,忽的心中灵光一闪,脸上青筋暴起,就朝陈止喊起来:“陈家子!你个婢养的!你他娘的想要陷害老子!我……”

    嘭!

    话未说完,就被皂隶一拳头打在嘴巴上。

    杨永也指着陈阿三道:“不学无术之徒,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简直有辱斯文!来人呐,将这陈阿三压入大牢,以待后审,再派人去他家中里里外外的搜查!不可放过一处!”

    ………………

    “打上了!”

    公门之外,人群沸腾。

    “这白老虎、陈阿三一起来告官,说是陈家少爷纵火,原来是贼喊捉贼啊!”

    “陈家少爷能把许公拉来当证人,那肯定是理直气壮啊。”

    “许公一来,连县令老爷都要行礼,我看了这么多公案,这还是头一遭。”

    “难怪白老爷生气,养了个白眼狼啊,你听听,这是蓄谋已久了,纵火的人是他陈阿三,还嫁祸给陈七少,换了谁,谁不生气?”

    ……

    议论声中,几个陈府家丁终于放下心来,赶紧分出一人去给两位老爷报信。

    “这怎么搞的,真凶成陈阿三了?还和白老虎打起来了?”陈迅一脸莫名其妙,觉得这场公案真是变幻莫测,自己的思路已经跟不上变化了。

    “既然陈阿三才是纵火真凶,那小七肯定是没事了,今日也能结案了。”还是陈边抓住了重点,一下就说到了关键。

    陈迅也反应过来,笑道:“是啊,是啊,这下好了,嗨!你说我们这心惊胆战的,从昨晚忙到现在,结果人家小七不声不响的,就把事情摆平了。”

    “瞎说什么!”陈边眉头一皱,“什么叫把事情摆平了?分明就是陈阿三那泼皮无赖诬陷了小七!”

    “对对对!”陈迅赶紧改口,忙着转移话题,“二哥,要不要给八弟通报一声?也好让他放心。”

    “八弟还要你通报?”陈边摇摇头,“他在衙门里,知道的比咱们出清楚。今天这案子稳了,不光案子稳了,小七的名声也有了,还有那白老虎,招惹我们陈家,哼哼……”

    冷笑两声,陈边叫来一名仆从,吩咐道:“去旁边的郡衙门,将这里的事告知卢采访,就说我等会就去拜访他,再请一篇品状。”

    “二哥,你这是要?”陈迅闻言,眼中一亮。

    陈边抚须笑道:“这次算是因祸得福,给小七的品状加上戒赌诗之事,那过去的恶名,就成了铺垫,今日的转变才显得难得,过去说他恶名的人都要念叨他的转变,这可是省去了养望的过程,再快马加鞭的送去留县,一切顺利的话,年前就该能定品了,争取今年就把事情定下来。”

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 
后堂。

    “厉害啊厉害!”刘仰忍不住称赞起来,“三老为证,我以为已是妙笔了,结果连陈阿三这边也有神来之笔,小小年纪就考虑到了这些方面,这已经不能当成是未来种子了,分明已经是你们陈家的支柱之一了,真是令人羡慕啊。”

    他对陈止的评价很高,没有半点遮掩。

    陈远也不由微笑起来,他对这个侄子了解不多,但看到自家子弟有成材的,家族有了再兴的机会,当然欢喜。

    刘仰又道:“另外,矿场的事,弗如你给陈老大传个话,就说等过年后,我刘家会摆上一桌请他详谈,这事是杨县令的意思,可他毕竟是流官,早晚要走,咱们两家却是世家,总不能因此伤了和气。”

    陈远一听也明白过来,知道这是刘家有心要修好了。

    “这真是意外收获了,没想到陈止的异军突起,将家族目前最大的问题解决了。”

    陈家在下邳那边虽然还有一支,可彭城一支能当官的人越来越少,到了陈迟这一代,只剩下陈迟一人,而后下一代却没有什么合适人选。

    世家世家,没有为官之人,如何能传世?一旦如此,话语权当然会减弱,其他家族有想法也在所难免,可一旦后辈子弟中出现个有手段的,情况就又不同了。

    “陈止的这场堂案,让家中当前的危机有了解决的契机……”

    正当陈远、刘仰在这边交谈的时候,公堂上的情况再次变化——

    “陈阿三,你纵火烧楼,诬陷忠良!你可知罪!”

    杨永威严的声音传过来,让脸色苍白的陈阿三一下子失去了理智,拼命挣扎着,但马上就被两个皂隶抓住,硬是给压下去了。

    即便被抓着,他还是挣扎着疯狂的叫了起来:“我不认罪,不是我干的!白青,你好狠毒的心啊,明明是你联合他们说要陷害陈止的,把因为意外起火的事,说成是陈止纵火,现在想一口气都推到我得身上,想得美!”

    “你……你胡说什么!”

    白青也紧张起来,刚才形势突然转变,他只顾着将自己摘出去,却忘了陈阿三本身知道不少隐秘,这一到关键时刻,这无赖什么也不顾的捅了出来,登时就让局面复杂了。

    哗然!

    这公堂外面的百姓再次哗然起来。

    “这……这又是个大消息了,这次的事简直没法说了!”

    “白老虎和其他人一起陷害的?这下有的瞧了。”

    “听陈阿三的意思,青远庄竟是意外着火,真的假的,那就是说,从头到尾都没有陈家少爷的事?”

    ……

    声声议论传入公堂,不说白青如何,和他约定的赌坊档主都害怕起来,他们本就不够情愿,还是被半强迫着威逼利诱才入伙,眼看东窗事发,哪里还能镇定,那个昏倒的罗档主这时一醒来,就痛哭流涕,说自己鬼迷心窍,信了白青的鬼话。

    这一下子不要紧,等于是不打自招了,那陈阿三反倒平静下来,转头朝陈止叫着:“陈少爷,您救救我,咱们都姓陈,以前指不定还是一家人,你只要救我,我把白老虎干的那些缺德事都说出来。”

    白青一听,身子晃了晃,也乱了阵脚,知道这场闹剧,自己是控制不住了。

    见陈止不理会他,陈阿三眼中露出悔恨之一,又转而看向许志,喊道:“许公,许公,您从来慈悲为怀,我以前还给您问过好,您救救我吧!”

    许志也有点蒙了,这老人本以为是过来帮陈止证明一下,没想到事情这么曲折,牵扯了这么多人进来,他到现在都没理清头绪呢。

    “住口!”

    杨永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惊堂木,看着这满公堂的烂摊子,是一个头两个大。

    要说今天这事,接连的峰回路转,现在不光陈阿三完了,连白青等档主也给完全扯进去了,这可就不是小事了。

    白青等人固然不是世家,可也有宗族,掌握了诸多产业,彭城县里县外,不知有多少营生牵扯其中,真都按着诬陷的罪名拿下来,这牵连有多大?就算是依法办事,可彭城此地灾祸才过去多久,刚有起色,就来这么一下,百业定要受到冲击,那他杨永还要不要政绩了?

    尤其值得担心的是,他杨永身为流官,担心的是政绩,可是手底下的官吏多为本地人,这些人考虑的不是政绩,而是看到白家和其他几家的肥肉,肯定乐于将这几家的老底都剥出来,毕竟这次是有着正当理由的!估计消息一传开,从上到下都要开始磨刀做准备了。

    可你要是说不依法照搬,这事被这么多人听着,连三老都扯进来了,你不给个说法,能行么?到时候人家传出去,说你有包庇之举,找谁说理去?考评更是问题。

    “头疼,这陈止真会给我找麻烦啊,先前是徐方的事,这次是白青,简直是个灾星啊。”

    心中哀叹,杨永强打精神,决定先拖一下,不然一锤子定下来,事后就不容易更改了,要知道这堂上的事,都要录入具狱卷宗的。

    “此案错综复杂,难以当堂判决,先暂时到这里,容本官再派人查实,皆入牢中等候,当然,许公长者,自然不在其列,陈家陈止也已证明清白,也可离开。”

    “嗯?”

    白青先是一惊,然后又稍微放心,只要不是当堂宣判,就还有回旋余地,他们都不是缺钱的人,事后银子一使出去,上下疏通,情况当然要好转,再不济也得保住一条命。

    后堂的刘仰、陈远也不意外,他们听到白青等人牵扯进去的时候,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白青等人想要完好的出来,那是想都不用想了,这样的宗族,累积了这么多年,这是多大的财富,过去几家眼热、官府胥吏惦记,可碍于律法和规则无法下手,现在可就没有这个顾忌,论起破家的本事,白青他们这些档主恐怕不及胥吏的一半功力。

    “这次是白青自己找死,估计他白家几十年的积累,这次要消耗的差不多了,陈家首当其冲,不知道能得到多少好处,怕是借此续命都说不定,而且这些收货中的一大部分,必然会交给陈止,以巩固他和陈家的亲情啊。”刘仰一边想,一边看着陈远,暗暗摇头,对于白青来说,白家被人分食,恐怕比杀了他还严重,可惜他自己能不能脱出牢狱都难说,毕竟陈家是不会放过他的。

    想到白青等人未来的凄惨,刘仰也不禁感慨。

    白青等人也懂这个道理,这位彭城巨富此时已经没了神采,仿佛瞬间老了十几岁,失神的站在原地,气息萧索,宛如风中残烛。

    倒是堂外的百姓觉得有些扫兴,在他们看来,这就改当堂弄个什么铡刀之类的,一下子都剁了,那才带劲。

    茶肆中,陈边、陈迅也准备离开,过去迎接陈止了,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人群后面传来——

    “琅琊王氏家仆王引,求见杨县令,我家主人想请陈家七公子一见,还请行个方便。”

    这话一说,登时就有人嘀咕着:“这谁啊,好大的口气,跑到衙门来让人行方便。”

    “小声点,你没听到么,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

    这个四个字,让公堂内外安静下来。

第八十三章 贵门一言,怀中拓石() 
琅琊王氏。? ?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就是显赫千古的豪门世家,衣冠南渡、东晋稳定皆赖王氏之功,在新汉朝虽有失色,可同样是天下有数的大族,在青州、黄淮的影响力极大。

    王家自谏议大夫王吉以来,出过七位皇后、太后和追封皇后,遍及北边的曹魏、袁赵,以及后来的司马氏,连南边的新汉刘氏也不例外,当今圣上的两个兄弟之母王媛姬,就是出自琅琊王氏。

    除此之外,王家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书监、中书令者众多,距今最近的孝圣王祥,历经三国五朝屹立不倒,曾大治徐州,虽然人已作古,但徐州等地还有他的名声流传。

    如今,王家更是隐隐要成最顶尖的几个世家之一。

    这样一个家族,对彭城县的百姓来说,当真是如雷贯耳,即便是县令杨永,听过之后,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一扬手,道:“有请!”丝毫也不在意在外出声的只是一介家仆。

    这边话音一落,公堂门外的人群自觉的让开了一条路,让说话那人过去。

    人群这一让开,就露出了两道身影,其中一人做仆人打扮,一身青衣,但神色从容,留有长须,不见下人的卑微,反而身姿挺拔,神采不凡;此人身边还有一人,身子纤细,但骨架很大,穿着锦服,白面无须,有着一双细长的眼睛,正盯着公堂里面打量。

    “两位请进……”刀笔吏亲自过来邀请,仆人打扮的男子拱拱手道:“有劳了。”他就是王引,径直走了过去,而那白面无须之人站在原地看了几眼,微微皱眉,这才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公堂,看着这一片混乱的景象,也觉怪异,可他们奉命而来,不愿意节外生枝,并不多言。

    只不过,这两人的目光扫过陈止的时候,微微停顿,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除此之外,连许志都没让这两人的目光有所停留。

    跟着,就听王引对杨永道:“见过县令,您当还记得我,冒昧前来,希望没有惊扰到公案。”

    “记得,记得。”杨永连连点头,“年初的时候我去琅琊,见过你。”

    杨永的家族虽有些势力,却不能跟琅琊王氏相提并论,而且杨家也在青州,很多时候还要抱王家的大腿,杨永这样有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怎么会跟王家计较。

    王引又道:“是这样的,还请县令能行个方便,我家主人说陈家的七公子学问精湛,有心请教,所以才遣我等过来,我等也知道这公堂之上,说这些有些不合时宜,可上有所令,还望通融。”

    这就是公然要干涉司法了,不过当今世家之盛,前所未有,莫说干涉一个衙门的办案,就是那朝堂正事也时常扭曲,杨永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况且眼下案子其实已经了结,根本不用愁,倒不如说,这个事情还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可是,不等杨永应答,那白面无须的人就皱眉说道:“我知道这个陈止的事牵扯了几家,但既然我等出面了,这案子就先告一段落吧,不要耽搁了我等时间,你吃罪不起!”他的声音略显怪异,有些高亢,而这口气则是清清楚楚的训斥了,口气更是大的惊人,让堂外的百姓啧啧称奇,只觉得今天是开眼界了。

    一个看似没有官职的人,训斥一县之长,可谓荒唐,但此人是王家之人,而且不是仆从打扮,杨永摸不清他的根底,不敢随意应对,可被这话一逼,已经进退两难了,毕竟这么多人看着,总不能下不来台。

    还是那王引清楚,赶紧就道:“县令息怒,我这同伴心急为主分忧,还望你不要责怪,只是陈公子的事,还望您能卖个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