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92章

冠绝新汉朝-第492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过来之前听闻了考评的事,却也知道不是考校琴棋书画,就猜测是考校学问,又或是具体的事物。

    现在先听前一句,不少人暗道不是学问经义,那必然是具体事物了,没想到这个事物竟然这般笼统,直接跨过了繁琐的细节,单刀直入,直指核心,干脆就问他们如果为征北将军,要如何作为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

    陈止身边的矮桌上,嵇倔忽然轻笑一声,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和院子里那些怀揣着目的世家士人不同,他嵇倔不用表面保持欢愉、轻松,内里却要忧虑筛选,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大半年来,在代北新城的表现已经得到了陈止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每个月都会亲自来代县一次,借着与陈止回报进程的机会,探讨一些话题,有的时候是经义文章,有的时候是轶事传闻,双方已经有交情了。

    这次陈止大老远的把他和阮清叫过来,肯定不是让自己过来过来看一场的,必然要委以官职,否则的话就有轻慢属下的嫌疑了。

    有着这个前提,他此刻见院中世家人的表现,就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优越感,像是在看他人粉末唱戏,可以更为轻松的评论。

    他的声音,却被身旁的冉瞻听去了,这后者不由就问道:“嵇君,此话怎讲?我觉得这问题挺正常的,这次主公要招募的,就是将军府的僚属,那问这个,不是十分点题么?正好也能分辨出谁是可堪造就之人。”

    听着提问,嵇倔沉吟了一下,这才笑道:“冉君,这里面是有缘故的,关键问题就是主公人在此处。”他不动声色的看了看陈止。

    其实对于冉瞻,嵇倔、阮清等人的态度还是比较矛盾的,因为他们这般人物,其实都是出自世家,而且是诗书传家的大家族,有着自身传统和骄傲,对于武夫自然有着一定的批偏见。

    更不要说冉瞻的出身其实并不好,虽然身手惊人,但根源乃是兵户,连算作寒门都非常勉强,所以若无必要,嵇倔他们是不喜欢和冉瞻打交道的,和冉瞻比较亲近的,其实是杨家兄弟。

    只不过,陈止或明或暗的,都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并隐隐有着告诫。

    冉瞻因为觉悟比较低,并没有注意到什么,但嵇倔却很清楚,陈止并不希望冉瞻被过度排斥,这和异论相搅、相互制衡不同,属于阵营隔阂的苗头,有鉴于此,他们也都在试着与冉瞻正常相处,至少在陈止面前的时候如此。

    “莫非是他们担心,把自己作为征北将军的打算和盘托出之后,会冒犯了主公?让主公觉得他们心怀不轨?但这乃是主公所选的题目,不就是要看看他们的能耐么?”冉瞻对背后的人际关系看的不怎么通透,还是满是疑惑。

    旁边的苏辽此时也凑过来,笑道:“冉君,你这人平时都是粗枝大叶,很多事没看到背后的深意,你觉得在将军府为僚属,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能耐!将军府哎,一听就是要骑马打仗,要是没有能耐,如何能站得住脚?”冉瞻想当然的说着,但说到一半,忽然回过神来,又补充一句,“当然,忠诚同样重要,必须要对主公绝对忠诚!”

    嵇倔听着,不由摇头失笑,而苏辽则笑道:“你说的虽然没错,但真正需要的却远非如此,除了能力和忠诚之外,还有许多东西要考虑,其中之一,就是上下相处之道,而主公所出的这一题,其实分为内外两个方面,题目本身是考校能力,看其人能否胜任将军府的职位,这就是在内。”

    “那在外呢?”冉瞻跟着就追问起来。

    苏辽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嵇倔。

    嵇倔会意,就接着说道:“这在外,就是借着这个题目的定位,来看看这答题之人,能否恰到好处的把握答案,他们的回答,既要表现出自己的水平,如果能与主公意见相似,自然是大好,除此之外,却还要清楚的知道,他们只是建议,而不是在制定规划,这就让他们表现出分寸,因为一旦成为僚属,便是辅佐,在将军府的统辖发威内有着决策之权,但涉及到整个势力的发展方向,真正拍板的,还是将军本人!”

    “哦?就是说这答案得表现学识,还要会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好复杂啊。”冉瞻的回应,却让嵇倔有些意外,他其实没有指望简单一段解释,就能让冉瞻明白里面的深意,没想到对方这一开口,便说到了关键。

    苏辽则道:“其实我倒是觉得,这种考验内外能力的考评,有着一定的推广价值,而且算上在洛阳所为,主公已经不是第一次推行此法,显是情有独钟,未来这样的局面,大概是会经常出现了,就是不知道主公打算推广到什么层面。”

    嵇倔听罢,不由陷入了沉思。

    另一边,在几人交谈的时候,那坐下的众人里,已经有人开始奋笔疾书了,那样子似是胸有成竹。

    这番动作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苏辽、冉瞻等人看了过去,立刻就认出是唐家的唐资。

    “这唐资是有真本事的。”冉瞻看清了人后,就这般评价起来,“我与他也打了几次交道,实在是个能人,和我手下的高并比起来,也是不逞多让。”

    这话一说,倒是让旁人不由撇嘴。

    那高并什么出身,唐资什么出身,后者虽是唐家支系出头,但如今在唐家越发受到重视,已然是下一代的领军人物,而高并不过是个自称汉家苗裔的高句丽人,把唐资和高并同比,就算是苏辽等人都觉得是辱没了唐资。

    另一边,比起这几个陈止属下的轻松惬意,那些围观的世家之人就显得如坐针毡了,因为这场考评的结果,很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几年、十几年内,代郡世家的格局排名,容不得他们不重视,以至于原本那种欢闹的气氛荡然无存,一股凝重之意逐步浓郁起来。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后,终于有一人起身,完成了答题,却不是动笔最早的唐资,而是刘家的刘青。

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 
刘青的突然起身,着实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旋即这诸多世家的心里,就升起了警惕了焦急之意。

    原因倒也简单,这刘青的父亲刘宝,乃是郡丞,本就算是有代郡权柄的,如果再被这儿子得了将军府的职位,父子二人联合起来,这刘家是要大兴啊!

    刘家兴盛,其他家族纵然不会衰退,但局面也要大变,更何况,谁家不想着更进一步?陈止虽没有规定时间,只是这饭后吟诗作赋的传统,都不会持续到深夜,因为那是寻欢作乐的时间,因而这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时间期限,不敢拖得太久,除非人人都写得慢,但现在一有人交卷了,其他人心中的天平,立刻就失衡了。

    于是这其他人的动作也纷纷加快起来,只是这忙中出错的事,从来都不会少,动作一块,不可避免的就会发生诸多失误,很快就听一两人惊呼起来,循着声音看过去,就见他们却是一个不小心写错了字。

    但紧接着,又有人如丧考妣,原来是一个着急,没有掌握好力度,将大滴的墨汁滴落在白纸上,顿时就渗了好大一块,成了一个大黑斑,呈在白纸上,十分刺眼。

    此人见状也就明白了,今日的考评怕是就这么交代了,哪里还能不伤悲?

    不说此人,连同他的家族,来的几个人都满脸的沮丧,好在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宗族,他们心里也明白,本来自家就没有多少机会,只不过是有心一试,倒也不是非中不可,只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罢了。

    看着那些人的表现,那陈梓却是心中一动,随后就与身边束交道:“这么一看,这临场考评之法,却也能在无形之中,考察一个人的定力、心性,至少面对突发之事,到底是沉着应对,还是进退失措,亦可看出一二。”

    话是这么说,但陈梓也很清楚,自己等人现在是作壁上观,这心里当然没有什么压力,也可以表现的从容,如果是亲自下场,在这种关切到自身前途、家族命运的考评之中,想要做到沉着冷静,那也是不容易的。

    不亲自体验,终究是无法感触的到。

    好在这次也只是晚宴之后的考评,陈止也没有选择几个考官,在其中来回巡查,更没有公布诸多要求、规章。

    以至于不少围观之人还能小声提醒,不过他们到底是有所顾忌,知道这种事本不该外力相助,更何况还有其他家族的人就在旁边,这些都是竞争对手,自己提醒自家人,但声音可分不出亲近,被旁人听去了,反倒可能给对手提了醒,那就反为不美了。

    正因为彼此制约,又有陈止在旁,真正参与的人也不算多,因而这些世家的人还算克制,没有什么作弊之举,况且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又是头一次碰上这等场面,准备的也不充足,于是场面虽然有些混乱,却也在可控之列。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最后一人将写好的卷子交给陈舵,这场考评才终于结束了,在场的人,无论是参与考评的,还是在旁边围观的,一个一个就都松了一口气。

    这考评开始的时候,场面还有些热闹,毕竟之前晚宴,本就是欢快之事,便有余韵,但随着考评的进行,这股欢快劲儿也就逐步退去,最后变成了难以言喻的紧张,这股情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到了最后,整个院落之中,几乎是鸦雀无声,只有呼吸声可闻,在所有人的心里,都感到了压抑。

    现在,随着最后一人完成了文章,陈止笑着对众人道别,让他们回去之后能好好休息,这院子里的人,才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随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就一一与陈止道别离去。

    这世家之人都走了,陈止的一干属下也起身过来,与陈止道别,那冉瞻还笑道:“今日还真是大开眼界,总觉得战场上刀来剑往,那真是让人心神紧绷,没想到这一次考评,也有这般感受,刚才那些世家君子们,不管是坐下来书写的,还是站着观望的,可都是脸色发青,好在算是结束了,他们回去之后,能安稳下来了。”

    “这你可就错了。”陈止闻言也笑道:“他们刚才是松了一口气,但等回去之后,立刻就要心神不宁,今夜更加难以入睡。”

    苏辽、陈梓等人一听,只是稍一品味,便就都明白过来,而冉瞻却是眉头一皱,有些不明所以,便出言请教。

    苏辽就轻笑道:“这未知之事,从来让人牵肠挂肚,若是明知有险,可能会畏惧退缩,会壮胆前行,因为总归有个结果,而最让人揪心的,却是难以确定的结果。”

    听到这里,冉瞻似懂非懂,却已然有些感触了。

    随后,众人离去。

    陈家的仆人便开始打扫院落,而陈止让人将收上来的文章整理好,放于书房,着人看管,跟着则往后宅。

    他的妻子杨氏还未休息,一直等候,陈止见了,便先告罪,又有些责备,夫妻二人自是一番温言软语,好不容易让妻子睡下,陈止却没有入睡,而是回想着今日观气的发现,在心中推演、猜测可能出现的变数。

    “十二生肖折纸,虽然不少已经有了破损,但大体还是能够传信回来,几个主要的势力我都已经有所安排,尤其是周边几家,都靠着各种便利,至少安排了一支折纸,在他们的头领人物身边,所以他们如果有什么决定,我纵不能第一时间得知,事后也能从一些行动、对话中窥得端倪,但这次遍观周遭,几家暂时都没有……不对!”

    忽然,陈止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情况。

    “这周边几家势力来说,其实也有不同情况,如那王浚、慕容和拓跋,都算是一言堂,因为有一个威望颇高的首领,所以只要探查一人,便可知道整个势力的趋势,但有一家却不一样,就好像是有两个脑袋一样,整个势力内部撕裂很严重。”

    这个念头落下,一个名称就浮现心头

    匈奴!

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来的草原之主() 
“匈奴的国主刘聪,看起来是整个部族国家的首领,就好像原本的刘渊一样,但实际上,他和刘渊相比,不光是资历、威望有诧异,连身上的名号都缺少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大单于之名!”

    在当下的时代,匈奴算是汉化的比较深入的种族了,其汉化历史要从南匈奴内迁开始,而且历代南匈奴的单于,多与汉家通婚,其王族血脉中,流淌着炎刘血统,那刘渊反叛之后,自称汉王,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当然,更深的原因,还是出于未来政治的一些思量,先留下一个种子。

    不过,无论再怎么汉化,原本的习俗也不是一时半会能丢弃的,尤其是刘渊自立之后,还要靠着族群意识来拉拢人心,建立共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于是强调匈奴自身的属性,也是应有之意,因而在匈奴国内部,并行着两套统治体系。

    刘渊既是匈奴国主,也是匈奴的大单于,等于是一个套班子,挂着两个名字。

    只是,刘渊的威望,身兼两职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一死,这后继者相互争斗之下,就没有办法镇住场子了。

    “刘渊死了之后,刘聪继承了国主王位,但因为刘渊死得有些……匆忙,他生前因为重病,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继承人的培养了,但权力之事因人而异,有的人即便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想轻易放手,这刘渊大概也是如此,所以在他的几个儿子中,这继承人的权柄并不大,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只是略占优势,这种局面,配合着刘渊的突然死亡,就让其他儿子有了机会。”

    这么想着,陈止回忆着这段时间以来,搜集的有关匈奴的一些情报,其中就有刘渊死去之后,刘聪几兄弟争权夺利的情况。

    “据说在刘渊的灵堂上,刘聪几人就曾经起过争执,甚至发展到了要召侍卫过来,险些动手见血的局面,之后刘乂被打发去洛阳,其实就是夺权的一个步骤,而且刘聪还安排了自己的亲信靳准,与刘乂同行,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下时间巩固权柄,但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