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87章

冠绝新汉朝-第487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就曾经发生过一次,西晋的八王之乱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兵乱,而是权乱,但因为权柄混乱,最终造成了财政崩溃,中央无力维持一支足以平息各方的兵马,最后皇帝反而成了皮球,被各方争夺。

    “这可不是什么历史的轮回,更不是命中注定,虽有气运消涨的原因在里面,但更本质的问题,其实还是在东汉的时候就把根子种下来了,眼下不过是按着种下的原因,在自然发展罢了,只是小皇帝毕竟待我不薄,却也不能坐视不理,只不过他所在的位置,我无法给他示警,因为任何消息,皇帝都是最后看到的,而一郡太守,恐怕也不足以影响朝廷决策,至少也得统领一州才可以!”

    那位小皇帝刘岱,对陈止可谓照顾有加了,更是将陈止当成了知己,陈止仕途顺利,与皇帝的支持也是分不开关系的,不过皇帝这个位置,一旦朝廷有变,无论是死是活,都不会有什么好受的,陈止既然发现了历史脉络的大趋势,肯定要有所行动才是。

    “如此看来,王浚此番行动,其实也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就等着他来了。”

    不过,陈止当下真正要操心的,其实还是夫人待产的问题,如今这阖府上下,都在为此事忙的团团转,而消息传出去,代郡之中的大小世家也都派了人来,更是带来了贺礼,都在等待着的。

    就连那位随着车队过来讨个说法的洪千,也懂得这个时候不好闹事,老老实实的在城里窝着,和一些官吏进行扯皮。

    时间就这么流逝着,等到了五日之后,苏辽安排下去的探子,陆陆续续的传回来一些消息,终于让他肯定了,陈止交给自己的布防,是正确无误的!

    更主要的是,王浚几个安排在暗处的兵马,已经开始有了动向,于是他立刻就把消息给陈止报去。

    “这么看,这战事大概就在这月内了,很有可能在几日之后。”陈止眯起眼睛,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

    苏辽就提醒道:“那是不是先将城外的麦子收拢一下,虽然还没有长成,但毕竟成形,留在外面说不定会被王浚的兵马所毁。”

    陈止闻言却摇摇头,说道:“还要等一等。”

    苏辽一听,就要再说,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是陈梓过来面见太守。

    陈止一听,就露出喜色,对苏辽道:“走,我等一同去迎,他这一回来,人也算齐整了,我得了将军实衔,开府建牙,也到了册封僚佐的时候了,这样战时才能职权分明,各司其职!”

    这般说着,他又感到那头上气息微微一变,知道是自身气运感应到了念头,正在酝酿册封之事。

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属与有荣() 
其实昨天晚上,陈梓就已经回到了代县,只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来到陈止的庄子,而是先回了一趟家——

    他的家,现在也已经搬到了城外的陈庄之中,家中有老母、新婚妻子和兄弟,这些个亲人,都是最近才从下邳搬过来的。

    陈梓兄弟几人,其父早亡,跟陈迭长大,学得了本事,便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在代郡站稳脚跟之后,也没有任何迟疑,就将家人接了过来,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照顾,但另一方面也是跟陈止表明决心。

    而在接母之时,他亦得了陈止许可,亲自前往下邳,还按着母亲之言,迎娶了下邳高家之女,这也是他如今在外出仕,于公于私都得娶亲生子了。

    那高价在下邳也颇有势力,而陈梓的妻子高氏乃是高太公续弦正妻所出,算是嫡女,也附和陈梓当下的身份。

    这高氏自小便温顺,容貌端庄,陈梓很是满意,娶妻之后,很是恩爱。

    昨晚他归来之后,在家里安歇了片刻,今日准备妥当才去见了陈止,双方言谈了将近两个时辰,陈止留他用了餐,这才回到家中,脸上已经露出了疲惫。

    其妻高氏立刻迎了上来,为他宽衣备水。

    一番洗漱之后,又拿来解酒的红汤,陈梓便微笑着对妻子道:“辛苦你了,我这边已经好了,你先去休息吧。”

    高氏点点头,却没有立刻离去,而是面色有些犹豫,似乎有话想要说。

    陈梓自是注意到了,却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事,便道:“可是为了你家那兄弟?”

    高氏的脸色顿时羞红,却还是点点头,然后用细若蚊呐的声音道:“他前日又来询问,说是想知道何时可以去往新城。”

    原来,陈梓口中的高氏兄弟,正是高氏的兄长,但二人却不是一母所生,因见着陈梓得了陈止重视,在这代郡手握权柄,有发达迹象,不少亲戚朋友都来投奔。

    所谓投奔,自然不是要贡献聪明才智,而多是那在家乡难以维系生活的,过来想要取个巧,讨口吃的。

    对于这样的人,陈梓却也不会往外面赶,当下的代郡还缺乏人口,但凡由来投奔的,便是流民出身都会安置起来,给个落脚的地方,再安排工作之处,更何况是这大老远从南边赶来的。

    只不过,这些人也是有分别的,一些人是由于南边的政策问题,虽然怀揣着工匠技术,却无从施展,或者有着力气,没地方舒展,到了代郡,检测了能耐,就会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帮衬,若是能通过观察,以后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酬劳。

    但也有一些人,身无一技之长,只是单纯跑过来,想要沾一点好处,又不想出大力气,那可就不能安排到酬劳不错的位置,只能和普通流民一样,给个活干,让人有口饭吃。

    不巧的是,高氏的那位兄长,正是这般人物,更有甚者,他还想靠着妹夫的权势,在代郡谋取一个有权的位子做做,也管管其他人,最起码也得是个吏胥才行。

    对此,陈梓一开始就言辞拒绝,但那高氏兄却不依不饶,反复纠缠,让高氏加在中间很是难做,几次之后,陈梓怜惜妻子,便就松了口,说是自己要经营新城,需要人手,高氏之兄若是有吃苦心,可以跟随前往,倒是没有许诺什么位置。

    高氏得了消息,通报了兄长,那人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过去,只是没有陈梓领着,贸然前往却显得不伦不类,于是一直忍着,但因陈梓多数时间都在新城,他无处联络,便三天两头的来到这家里询问。

    陈梓听罢,淡淡道:“既然这么急,那这次就随我一同过去吧,也好让他安心下来,更给家中安宁。”

    高氏听着有愧,便轻声告罪。

    陈梓却温言道:“这怎么是你的过错?你自进了我陈家的门,持家有方,为夫方能安心在外为事,你那兄长的要求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略有不妥吧了,你是你,你兄长是你兄长,何必多虑?”

    高氏听了此言,便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生出浓情,眼神如流水。

    不过,当下却还不是恩爱之时,这边陈梓刚刚说完话,就有仆从过来禀报,说是陈梓的三弟陈林过来了。

    高氏一听,便主动退避,留下陈梓迎接。

    陈梓本是兄弟四人,但其兄长早夭,如今陈梓便是家中长兄,他有弟弟二人,三弟陈林、四弟陈麻,如今也都到了代郡帮衬其兄。

    那陈麻跟随陈梓去往桑干河畔的新城,而这三弟陈林去在代县为吏,今日一听说自家兄长回来了,就第一时间过来拜访,一方面是叙兄弟之情,另一方面却是商谈一下当下的局面。

    陈林与陈梓的相貌很是相似,但个头却稍微高一点,显得孔武有力,他来到之后,先是问候了兄长,说了一下家中情况,也提及了高氏兄长的问题,一听陈梓有了打算,就不再多言,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新城事宜,还有城中局势,更是着重提及的了枣嵩、桓彝、洪千等人到来的事。

    “这些消息我都知道,”陈梓听着兄弟叙述局面,却不急着打断,等对方说话的间隙,才轻笑了一声,“我人虽在新城,但这代县的种种事情,大小事端,主公都会安排人,把消息给我送去,还让我写一些回执,让他参考。”

    陈林一听,满脸笑意,道:“这是府君信任兄长的表现,整个代郡上下,恐怕没有另外一个人能有这般殊荣了,兄长大概也知道,这太守府但凡有了好吃的、新鲜玩意,都会让人送到你府上,而且府君还几次过来探望母亲。”话语之间,都是满满的自豪。

    陈梓点点头,跟着收敛笑意,说道:“但正因如此,咱们家才更应该谨小慎微,不可让人觉得主公对我家的照料是错的,如高氏兄这般事,就不能听之任之,我这次将他带去新城,可不是要给他权位,而是要就近看管,免生事端。”

    陈林就点头道:“还是兄长小想得周到,对了,这次府君急召兄长回返,所为何事?”

    陈梓沉吟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这话倒也不是不能透露,却是主公开府建牙,要封官了。”

第八百章 九官何属?() 
陈林听了这话,不仅没有意外,反而满脸信息的道:“果然是这个事,最近城里都在传着呢,说是府君得了朝廷的实封,得了权柄,开府建牙,就要成为北地将军了,也就不用担心那王浚的威胁了。”

    “哦?城中已经有这样的传闻了?”陈梓一听,就猜出来这个传闻是出自密谍司之手,说不定就是自己的老友苏辽亲自炮制的。

    “是的,这个传闻让许多人都安心下来,”陈林见着兄长表情,就猜出了其人的心意,这一点他却是想了很久才想通的,不由暗暗佩服,“本来城里很多人还担心,那位大将军之前在代郡折戟沉沙,会心有不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起战端,现在有了朝廷实封的将军之权,咱们的府君固然不能说是和王大将军平起平坐了,但统领的范围增加,也有了朝廷的名义,想来能让王大将军有所收敛。”

    “他们想多了,”陈梓却摇摇头,“王浚安稳不安稳,可不是看朝廷的话,若是他真的顾忌朝廷名义,早就该卸任幽州刺史,安心待在平州了。”

    陈林一听这话,却是悚然一惊,因为他从自家兄长的话语中,可是听不出半点对那位两州刺史的尊敬,同时似乎也揭露了一个恐怖的可能——

    “兄长的意思……”陈林小心翼翼的问道:“是那王……王浚还会兴兵来犯?”这个疑问,莫说是他,其实这代郡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憋在心里,但就好像是一句魔咒一样,没有人敢轻易提出来,仿佛一说出来,原本不回来攻的幽州军,顷刻就会杀至,打破当前的平静生活。

    “这事,郡中不少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陈梓看了兄弟一眼,“其实无需多说,主公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战过后,征北将军府的统领、管辖就会扩张,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事情要忙,咱们家未来要有作为,便要抓住这次机会。”

    他不等对面的兄弟表示出担忧,就用肯定的语气说着,仿佛已经预见了代郡必定会赢得此战。

    “现在老幺跟着我在新城督建,而等城池建好,我大概还会在那边坐镇,”陈梓顿了顿,透露出了一个消息,“按着主公的计划,这新城建立好了,是要上书朝廷,请旨为县,建立县城,这样这代郡的治辖之中,便要增加一县之地!”

    陈林一听这个消息,心底马上就蹦出一个念头,居然连担忧都被抛到一旁,忍不住问道:“莫非府君有意,让兄长您担任县令?”一念至此,他整个人都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颤抖。

    这一县之长可不是小位置,乃是有品级的朝廷正官,若是寻常地界,县令的调动都要经过中枢审核、下令,而边疆又有不同,不光刺史有一定的自主权,就连太守也能举荐县令,而且有很大几率被批复。

    更不要说,这幽州当下的特殊情况,可以说只要陈止愿意保举,那就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这个事,主公是跟我透露过来,却有此意,”陈梓这么说着,就看到陈林脸上止不住的笑意,马上摆摆手道:“你先别急着高兴,这事还没定下来。”

    “怎么就能没定下来?”陈林却好像已经看透了局面,“府君与我等本就是同族,又信任兄长,既然提出了此事,定然不会有变。”

    陈梓却摇摇头道:“为一县之长,可不是单纯靠着上面的信任,还需要有资历,我过去只是幕僚,根本不见资历,也不再朝廷的名册上,骤然提拔,直成县令,根本就说不过去。”

    陈林听得此言,也不由冷静下来,觉得兄长之言很有道理,不由又苦恼起来。

    陈梓却道:“其实,现在让我去督建新城,就是主公在为此铺路,所以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其他念头可以少点。”

    陈林也明白过来,就道:“原来如此,这督造之时,整个城池从无到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上到下的关系,都要理清楚,也就让兄长您在这各个层面皆有交情和人脉了,未来就算不成县令,那也是城中的关键人物,稍微沉淀一下,再一运作,便可以登台亮相,成为县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最初肯定不会是县令,”陈梓说着又透露了一些信息,“而且请升为县也不会立刻进行,按着主公的意思,会先经营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可以顶着其他的名头,管理城中事物。”这些内容都不敏感,而且不少人也都知道了,他自然没有必要瞒着兄弟。

    “那就是有实无名了,也是取巧的法子。”陈林长舒了一口气,已然知道了后面的节奏,“那这个名头,便是将军府所封之官了吧,听说将军府作为僚佐衙门,其从属官也是有品级的,不知是真是假?”

    陈梓就道:“诸曹有三百石,可以视为八品,僚属从吏则享二百石,算是九品。”

    陈林顿时又兴奋起来:“这么一说,和那县中的县丞也是不逞多让了,而且算起来,若是将军府扩大了,所管的地方多了,还要超出这个品级的实际权柄,当个县令,绰绰有余!”

    说完这些,他又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府君会给兄长安排一个什么样的职位?这将军府的僚属,虽然也要报备朝廷,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