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48章

冠绝新汉朝-第448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不少离着近的护卫,都是脸色微变,眼睛里流露出些许不满。

    “将军无需如此,”张玄在旁边听着,却摇了摇头,“诸位一路护送辛劳,哪里还能让他们讲究,我等直接拜访那位陈太守,让他来安排吧。”

    听着前面的话,李始还想着说什么,可这话一到后面,却立刻让这位将军面色大变,他不由低声道:“小道长,咱们的身份,可不适合在汉廷官员的面前暴露,让那位太守亲自邀请,岂不是要讲清楚来历,到时候不好说话啊。”

    “将军,莫非你以为咱们还能隐藏行径?”张玄笑着摇头,“从咱们踏入这代郡境内,不,可能是从入了幽州地界,其实就已经暴露了,在这期间,贫道不下一次,发现有人在周围窥视,本以为是王浚的探子,可越是靠近代县,这窥视就越发频繁,这才明白是那位陈太守的手笔,就算你现在不去派人通报,恐怕邀请的人也快要上门了。”

    这边话音落下,不远处的街道上忽然一阵吵杂,随后就见几名精干的武丁兵卒排着整齐的队列,朝着李始等人走来。

    “这……”李始本来还想说,他与诸多护卫都有功夫在身,那眼耳口鼻也都是练过的,有没有人盯梢,心里有数,没曾想话未出口,就遇到了这么一档子事,当即就愣住了。

第七百一十章 开门就言运() 
一  等李始与众人被人领进一座宽敞的堂屋的时候,这位蜀地悍匪将领,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一会想着要不要突然暴起,防止被汉廷兵马围困,一边又想着那个小道长莫非有功夫在身,否则何以能见微知著,发现他们这群武人未能察觉的细节?

    可这想着想着,思路和念头都逐渐集中在如何应对当前局势上来了。

    他扫视周遭,观察着此处的环境,又目光扫动,事先落在了院中的几个护卫身上,思量着是不是想办法把消息传出去,让在外面驻防、隐藏的手下,尽快动手,将自己等人解救出去。

    要知道,他们这一行人的人数不多不少,多了难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如果少了,碰到了事情,可能是力不能及。

    不过,一路走来,虽然也有减员,可等抵达了这代县,还是剩下不少人,要是一窝蜂的都进去,就太着痕迹了,因而有一部人,是被他安排在了城外,准备作为接应,到了紧要关头,还可以作为一支伏兵。

    结果,这一进城情况就超出掌控,让他不得不开始想着,是不是现在就动用这批人手

    “李将军,千万不要冲动。”就在这个时候,张玄的声音传来了,“你仔细看看,这里可不是公堂,不是衙门后宅,更像是民居之所,情况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嗯?”经过张玄这么一提醒,李始这才有所察觉,刚才因为思路混乱,情绪上也波动不锈,以至于让他没有仔细打量周围,再加上李始的出身可不是大富大贵的大世家,见过的庭院有限,忽略了很多细节,这时被张玄一提醒,才意识到,这片庭院幽静而安宁,虽然里里外外有不少护卫行走,却没有太多的官威。

    “若是贫道所料不差,这里该是那位太守的一出居所,他将咱们带到这里,显然不是以朝廷官员的身份,而是有其他考量,另外……”

    张玄说着,忽然压低声音:“将军,您的身份未必就暴露了,蜀地距此遥远,而此处也是纷乱,因而没有画像流传,便是官府内部有传,将军如今也经过改头换面,不是那么容易被辨认出来的,我想之所以会被请过来,还是和咱们这一路形成有关。”

    李始一听,就觉得很有道理,也有一种被点醒的意思。

    对呀,山高路远的,天下之人众多,哪里就能确定自己的身份,毕竟他们这一路上过来,可是格外小心,没有暴露。

    再者,为了避免麻烦,在出发之前,都是粘贴了假胡须,修了眉眼,总不能说是改头换面,至少气质变化,熟人看了都要辨认一回,何况是陌生人?

    “我汉家有个说法,就是以势而压人,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张玄这时又笑道:“过去就有几个典故,说是有人见了疑人,不能辨别其身份,就抓来,故布疑阵,让那人疑神疑鬼,最后主动暴露,将军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沙场常胜,只要定下心来,莫非还会着了道?”

    李始听罢,心安下来,旋即又有些惭愧,毕竟他乃是负责保护,本该主动提起,反倒要张玄点醒。

    正要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响,而后就见一人走了进来。

    此人丰神俊朗,身姿提拔,行走之间有股洒脱之器,那眉宇之中又有一股英气,顿时就让李始起了异样之感,觉得面前这人绝不一般。

    但转念他又忍不住暗骂自己一句,这种情况下,能从容而来的人,又岂是易于之辈?

    顿时,他就猜到了这个人是谁。

    “见过府君。”张玄当先起身,朝陈止躬身行礼。

    李始心道果然如此,就也跟着起身,他丝毫也不怀疑张玄的判断会有错误。

    陈止点点头,伸手让两人坐下,自己则来到主座坐下,然后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的两人,笑道:“这位道长,你是如何一下子就确定了我的身份?毕竟也有可能是其他人过来,到时候认错了人,岂不是尴尬?”

    张玄笑道:“府君乃人中麒麟,英气勃发,气运悠长,怎么会被人认错?便是府君不来,贫道都不会错认方位。”

    “哦?”陈止眉头微微一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到气运这个词了。

    过去,在北上之前,他与东西两苑为秘书监,整理书册藏典,时常接触到各家的大师、宗师,与之谈玄论道,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听到,但那些只不过这些大师、宗师们理论中的点缀,是一小部分内容。

    甚至有些大师,对此还是持批判态度,这样的人物,陈止身边就有一人,那就是与葛洪始终都不对付的鲍敬言。

    这个时期,陈止对于这个词汇,尚无太多感触。

    不过,最近几天,这种感觉却有了变化,而变化的根源,却是源自几名道士、道门中人的到来——

    目前聚集在陈止,或者说居住在代县的,已经有诸多道门中人,而其中最被陈止重视的,除了葛洪师徒之外,还有两方,一方是陪同赵王孙过来的孙秀。

    这位孙秀,他的后代可是赫赫有名的孙恩,与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相爱相杀过一阵子,所以让陈止记忆深刻。

    其人到来之后,陈止没有和赵王孙有太多接触,将之冷处理,按着正常的情况来说,这种局面下,这位王孙理应前往蓟县,求助王浚,但偏偏他们留了下来,不仅如此,孙秀作为赵国的代表,还多次拜访陈止。

    因为他的身份并不敏感,陈止与之多有接触,但交谈的内容却不是派兵救援赵国,而是一些道家、道教的学问。

    这个时代的道教学问,更近似于阴阳家,其实和道家关系不大,偏偏孙秀此人学了五斗米的精华,又熟读道家典籍,但说来说去,多有试探,就曾经不止一次的提及“气运”这个词。

    除了孙秀以外,第三方道门人,就是那位太虚子李不匿和他师弟了。

    这二人显得颇为神秘,也不曾拜访陈止,但却算得上活跃,和张景生等人有来往,交谈几次,其言论被探子所得,传于陈止面前,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气运”二字。

    如今,这位远道而来的年轻道士,一见面就提到这个词,陈止自是心中一动。

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装,问影帝谁属() 
一  但想归想,他却没有直接就这个话题展开询问,而是静静的看着面前两人,保持沉默。

    这两个人的来历,陈止其实已经有所了解,他的十二生肖折纸,派出去多个,其中更不乏跟随朝廷宦官,前往关中的几个,其中的卯兔,就是安排着前往蜀地探查。

    不过,蜀地险峻,道路艰难,而且占地广大,单纯靠着一个折纸,也只是杯水车薪,所以就要有针对性,那李家兄弟的动向,毫无疑问是关系到整个蜀地安稳的,所以卯兔折纸在经过一番波折后,却是接近了李家兄弟,因而这李始的样貌,倒也曾经见过。

    现在静静看了一会,马上就辨认出来。

    实际上,之所以将这些人请来,可不是因为陈止认出了李始——他是现在当面才辨认出来,只不过是因为密谍的情报早就盯上了这么一伙人。

    毕竟这一看就是奔着代郡去的,又怎么能不被注意?代郡的探子,其操练所需章法,是由陈止写了之后,再由苏辽监督,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再加上这支队伍里面,还有一名道士,立刻就被陈止留心起来,等这群人抵达了代县,派人出去打探晚上晚宴的消息,陈止便直接下令,让人将他们请到这座宅院里面。

    这座院子不大,也是陈家产业,地处隐蔽、幽静之处,可以避人耳目,陈止之所以挑选在这个地方,也是出于谨慎考虑,现在一认出来李始,马上就意识到,这个选择没有错。

    只是,陈止也不打算在这里揭穿李始的身份,更没想过将其人拿下。

    如果是李雄亲自过来,那说不得陈止就要动手了,但单纯一个李始,看起来在蜀地氐人的阵营里身份不低,但并非不可代替,抓了一个,激怒对方,打草惊蛇,还未必有什么功劳,得不偿失。

    更何况,陈止还打算从这位口中,探究一下陈迭的下落——

    按着辈分,陈迭还是陈止的叔辈,从军入蜀,没了消息,家中担忧,那陈永写给陈止的书信中曾经多次提及。

    当然了,陈止也很清楚,李始真正知道消息的可能性不大,但终究是要是一时的,不过要挑选在合适的时间。

    “当下还是先装作不认识李始的样子,不然事情会变得很麻烦,这人毕竟是朝廷命令抓捕的叛逆,抓之无用,但如果被人知道了,却有可能留下隐患。”

    这般想着,陈止眯眼看着两人,出声道:“两位,你们带着一批人,从冀州入了幽州境内,然后直奔我代郡而来,到底所为何事?来到之后,又打探这晚宴参与之人的消息,到底有何目的?”

    “这……”李始闻言,马上就错愕起来,因为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他还没有事先准备好说辞,关键是和其他人的口径没有统一,即便随便瞎编,也会很容易就被发现破绽。

    正当李始犹豫之际,张玄却主动开口,他说道:“在下乃是蜀中道士,师从天师道范师,此番北上,是为了来北地游历,因听闻有葛师、李道友等人聚集代县,因而星夜兼程,过来拜访,想要与他们论道,以证自心,之所以让人探查晚宴之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这番话真真假假,却直接交代了自身来历是出身蜀地,让李始一惊,担心会因为这个,被陈止加以联想,缩小了辨别的范围。

    但转念一想,这说法虽然有风险,但却是最为稳妥的选择,盖因此次过来的,可不只有他们两人,还有那么多护卫,他们的口音、经历,可是做不得假的,稍微问几句就可能露底,与其到时候两边对不上话,被抓住破绽,倒不如这种真假虚实掺和着说出来,迷惑陈止。

    紧跟着,陈止果然就按着那话,说道:“这话说着似乎有道理,但这位又是什么人?”陈止指了指李始,“看他的伸手和气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而且你们又是从蜀地过来的,那个地方,如今可是被叛逆占据着,几位这么些个人,是如何走出来的?我可是清楚,诸位在城外还埋伏了些人手。”

    李始一听这个话,顿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旋即又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惊,是因为被问及敏感话题,一个应答不好,就有可能被窥破,但松了一口气的原因也简单,陈止问出这么尖锐的话题,那就说明不是故作姿态,是真的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否则反而要用言语迷惑自己,安抚住,随后再动手。

    正当李始踌躇着,想着要如何回应的时候,张玄已经笑了起来,他说道:“府君对我天师道不甚了解,才会问出这样的话来,我天师道起源自五斗米,却和这分散南北的散道不同,乃是有底蕴的,教众遍布蜀地,教主一声令下,聚集两万也不是难事,其中更有护教力士,乃是择选精干之人操练,其中最为精锐的,甚至是自幼就以道门功法打熬身体,如眼前这人一般的教众,在蜀地数不胜数!”

    他说话的时候,话语中还有一股傲气,若不是李始深知自己根底,差点都要信了。

    这小道长,没看出来,说起谎来一套一套的,跟真的似的,不对,他路上别也对我说谎了吧?

    这边,李始折服于张玄的演技,另一边的陈止,却也暗暗点头,觉得对方发挥的不错,那自己也得配合上,便淡淡说道:“皆为一面之词,不过既是道门中人,想来典籍是看过的,你不是探查晚宴之事么?也好,今日晚宴,道长也来,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只有你一人可来,席间有不少道门高人,让他们与道长你见个面,想来真假对错,自可分明!”

    李始一听,眼中一亮,觉得这个安排不错,自己是不愿意露面的,谁知道宴会上有没有人见过自己,但张玄如果能列席,那此间目的也就达成了。

    再看那小道长,却见其人笑道:“既然府君有令,贫道自是遵从!”

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耸后危,论法与教异() 
一对于这个结果,李始更是觉得欣慰,乃至有些窃喜了。

    因为如此一来,他李始可就不用去抛头露面了,同时还能完成张玄所托,这位道长可不怕露面,正好一举两得。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风险,未尝没有陈止故意说出一些话来,安抚住他们,随后采取行动的意思。

    可转念一想,自己一行人的所有踪迹,都被陈止掌握在手里,不管是他们这些人,还是城外埋伏的,陈止如果真想动的话,只要一个命令下去,那些能击败阮豹、段文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