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35章

冠绝新汉朝-第435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希望你能亲自领队过去,护送那个张玄。”

    李始一愣,但很快就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有我在,不会让那个张玄有任何闪失,绝对将他完完整整的送去代郡。”

    “兄长出马,我当然不会担心张玄出事,”李雄说话间,忽然将声音压低,“而是希望你在抵达代郡后,能和那个陈止、以及他背后的王浚,都取得联系!”

    李始又是一愣:“你的意思是?”

    “过去,幽州距离我们很远,也无法影响到蜀地,所以我等并不关注,”李雄的神色严肃起来,“但是未来,朝廷不会放过我们,而我们也没了退路,除非那位广汉王失势,其他宗室不再追究广汉世子之死,否则我等就只能和朝廷抗争,那这种时候,能多几个帮手,无疑是最重要的。”

    李始问道:“你觉得这个王浚,可以成为帮手?”

    “至少不会是敌人,”李雄冷笑起来,“我和王浚素未谋面,但我知道他这样的人,有了这样的地位,是不会轻易放手的,但汉家朝廷却不会允许一个臣子,在边疆统领这么大片的土地,必然要有所行动,到时候就是他与朝廷的矛盾,这个矛盾,就会牵扯汉家兵力,削弱汉家力量,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蜀地会因此受益。”

    “明白了,我会试着和王浚取得联系的。”李始点了点头。

    “不光是王浚,幽州旁边有并州,占据并州的是匈奴,”李雄又抛出了一个名字,“他们也可以试着接触,而且比起幽州,明显是并州离咱们更近!而且,我听说江南那边也不太平,有不少人翻盘汉廷。”

    “那边咱们可就鞭长莫及了,”李始摇摇头,“而且我护送那个张玄是往北区,距离江南会越来越远。”

    李雄点头道:“这个我清楚,所以道长的态度才更为重要,因为我从道长那边了解到,五斗米正支崩溃之后,分散在各地的分支,几乎遍布了天下各处,而江南之地就有一支,其家姓李,起源于李宽,有李脱、李弘等传道,以符水治病,在百姓中影响颇大,若能得道长相助,必可与这李家道取得联系!到时候,南北东西呼应,朝廷难以皆顾,蜀地之灾可解。”

    李始听罢,默默点头。

    ………………

    就在这李家兄弟,谈论另外一个李家的道统时,远在幽州,代郡与范阳郡的交界处,却有两名道人刚刚相见,其中一人年纪不大,满脸忧伤。

    “师兄,我此番过来,是为了给你报信,师父与师叔在扬州传道,却被那王敦抓去,当众……当众……”

    另外一人摆摆手,说道:“唉,你不必多言,我已知晓。”

    月光照在他的脸上,露出了一张面孔。

    正是李不匿。

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于蜀,南北传() 
年轻道士借着月光,看清了李不匿的表情,顿时有些愤慨的说道:“太虚师兄!那王敦仗着自己在扬州的威望,便这般胡作非为,莫非你就不愤怒么?”

    “愤怒又有何用?”李不匿摇摇头,神色居然有几分漠然,“李脱、李弘他们之前传道太过顺利,所以忘记了收敛,我在北上之前,就与他们说过,治病救人尚可,传道布业也罢,都不该太过,更不要传谶言,一阴一阳方可连绵,若是没了这个念想,那有此遭遇,也是气运使然。”

    “哪里有这样的说法!”那年轻道士立刻有些不满,“那王敦在江东可谓跋扈,据说他蓄养的私兵、私奴,比官府的官兵还要多上许多,仗着是琅琊王氏大族出身,更是肆无忌惮,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样的人,莫非做的事,还是顺天意而为?”

    “什么是天意?”李不匿看了年轻道士一眼,“天意就是善?非也,非也,当日我北上,乃是天意,今日你来此,也是天意,王敦杀二李,是为天意,二李传符道,也是天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敦与你薛不疑又有什么区别?”

    年轻道人一愣,尽管心中还有不平,却隐隐明白了什么,因而不再诉说之前的事,而是话锋一转:“太虚师兄,我这次过来,就是请你回去主持局面的,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在他想来,既然都是天意,那这位师兄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暗指,那江东的教中事务,最终还是要由其人掌管的。

    没想到李不匿却摇了摇头,说道:“我说的天意,却非是此事,你过来此地,正好是为了见证一事,且随贫道前去。”

    “要去见证一事?”薛不疑满脸惊愕,“什么事?”

    “什么事,为兄亦不知晓,”李不匿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答案,“不过,前几日夜观天象,却见星宿垂光,落入西边,预示有变将于代郡中生,是以正要前往,恰好就看到了你留下来的暗号,否则你以为,能这般容易相见?”

    “莫非,师兄你之前所言的天意,就是指这个?”薛不疑立刻指出了其中的疏漏,“但你在北上之前,本就说了几处,其中更谈及要来代郡见识一下那位入梦君,师弟过来寻你,肯定是要朝着代郡的方向前行,又怎么能说是天意?这是应有之意!”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便是上意所在了,也是天道自有之意。”话音落下,他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而后两腿猛然弹动,脚下一动,整个人瞬间由静转动,一下子就窜出去一仗多的距离,而后快步前行。

    薛不疑却不意外,也迈开步子跟上,速度同样很快,但比起李不匿的动作,幅度上去大了很多,而且每一步踏出去,都会在地上留下一个脚印,相比之下,李不匿却好像身轻如燕,哪怕走过松土、草丛,脚底下也很少发出声响,更没有痕迹。

    “师兄……”几步之后,李不匿放慢了速度,而薛不疑则加快脚步,于是两人并肩而行,这薛不疑居然在行走间还开口说话,“师弟听你的这几句话,却是有些葛家的味道了,竟是越发重意。”

    他这一开口,脚步顿时就慢了几拍,因为刚才屏息静气,收拢全身劲力,灌注双腿,弹动筋骨,而一开口,胸口的一口气散了,劲力便削弱了几分。

    不过李不匿又配合着放慢了脚步,不至于将自己这个师弟一下子甩开。

    “哪里要分的这么清楚,哪家之道有道,那便该求此道,否则道与道隔,早晚式微,”慢下来之后,李不匿也便开口,话语平稳,显得游刃有余,“如今道门四散,各有其尊,本就不利,那西方梵门分数几教,来到中土,尚且知道放下门户成见,携手以应百家,怎的我等道门,却要自散本力?”

    “这可不同,”薛不疑的话已经有些喘息了,“当日汉中被破,张天师为保存道统,于是归顺朝廷,而诸多汉中教众则逼祸北方,迁入关陇、洛阳、邺城等地,五斗米教因此分化,因而道门的发展之势,才会停滞下来,盖因其他几家,都失了本意。”

    “失了本意?”李不匿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家师。

    “不错,”薛不疑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不说别的,就说当年五斗米的发祥地,那巴蜀随着天师被归顺,教中活动尽数都被武侯镇压,直到武侯故去,才重新恢复,经历陈瑞带领,又被王濬镇压,到现在又有那天师教主范长生,一个一个名为求道,实为求权,早就失了求真之意,不过是以教义笼络民众,又利用教徒来达成目的罢了。”

    李不匿摇了摇头,说道:“你若是只看暴起之兵,自是觉得带领之人别有他意,可那几位教主所求的,不过也是扩大道门影响,只是手段略有欠考虑,但话说回来,当今那位范教主可不是简单人物,我曾与他见过一面,其人可称深不可测,当今蜀地动乱,此人或有动作,不可妄下定语,只需静观其变。”

    薛不疑脸色微变,随后又道:“那这北地的帛家道呢?帛师当初得董奉传授行气服术之法,又师事仙人王方平,面壁三年而成,如今却是散落各家,为几家传承,内外封闭,故弄玄虚,时常以厌胜之术惑人!坏了道门名声!”

    李不匿却道:“帛家道由一家之说,而传几家,从传闻之法到如今以《三皇经》、《太平经》为根,这并非倒退,而是发展,而且此家虽然重术,然又有炼丹服气、祷祀神灵、召劾厌胜之事,乃其风俗,就如我等李家道,问道鬼神符篆一般。”

    见薛不疑还要再说,李不匿却摆摆手,加快了脚步,随后说道:“这道门之中,也有贤达,不该秉持门户之见,我北上之时就曾见过几位,过齐鲁之地时,曾见魏夫人的一卷《黄庭》,颇有其妙,也曾观葛家之书,得其排列仙班之志,正好这位真人,如今就在代县,你我过去,便可与之论道,乃是一大乐事!”

    薛不疑面露意外:“葛真人在代县?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连脚步都陡然慢下许多。

    李不匿却不停步,长笑道:“岂止葛洪,便是其他道门,说不定也可一览,速行!速行!”话音落下,竟是不管师弟,陡然加速!

    薛不疑一惊,不再多言,屏住气,鼓起劲,迈开步子,飞速前行!

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乱局,有兵叩门() 
深夜之中,几家赶路。

    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不过,在这之后的几天,北地依旧风云密布,变化万千。

    只是这一次挑起变化的,已经不是幽州,而是幽州南边的冀州。

    “随着石勒的两路兵马出击,在常山郡东边的中山郡,已经局势大变,原本的三股流民军,有两支彻底崩溃,大部分人马都被石勒的兵马收编,而最后一支退守北方,本来还想偷袭由石虎率领的兵马,结果因为经验不足被击溃,因而元气大伤,若不是退的快,恐怕这一路兵马也要交代其中。”

    在代郡郡守衙门的大堂中,陈止正在听一名年龄不大的青年汇报情况。

    这人衣着朴素,但声音却显得清秀,说出的话中有一股节奏感,让人不自觉的就会被吸引过去。

    在这朴素男子的边上,站着的是苏辽,他静静听着,微微点头。

    两人的前面,陈止坐在胡椅上,静静倾听,随后说道:“短短时间,前后六天都不到,没想到这中山郡就是这个局面了,如此看来,石勒恐怕是要将此地拿下来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麻烦的。”那朴素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又说道:“根据咱们得到的消息,那石虎被偷袭之后,很是愤怒,有心追究,便召集了人马要北上,将那最后一股流民军势力拔出。”

    “这股兵马偷袭不成,反受重创,损失不小,士气也会低落,这个石虎挑选在这个时候追击,既是复仇,也拿捏住了机会。”陈止微微点头,“你说他碰到了麻烦,看来此事是没有如愿了。”

    “对,”朴素男子点点头,“关键时刻,一直兵马突然杀出来,打乱了石虎他们的布局,差点就把中山郡南边的魏昌县给打下来了。”

    “这定是那位济阴太守的人马了,当下的冀州,主要势力是两股,乃是东边的江都王,与西边的石勒,济阴太守祖逖在两者之间的河间国,余者便是诸多流民军,江都王谨慎,不喜出击,石勒入寇冀州,短短时间就打下如此地盘,算是凶威滔天,寻常的流民军见了他都要绕着走,根本不敢抵抗,唯独那位济阴太守,时常急袭,又有谋略。”

    “正是基因太守,”朴素男子跟着就道:“这位祖太守的兵马,趁着石虎主力北上,忽然杀出来,扰乱了后方,还让不少流民俘虏得以脱困,可惜人马不多,加上没有地利,终究难以攻克坚城,在石虎带人回师之后,就迅速退去了。”

    “这祖逖也是敢进敢退,不恋战,方可善战!”陈止点点头,随后却问道:“不过,那东进的一路兵马,不是由两人统领么?除了石虎,还有一个支雄,此人乃是石勒的老班底,也是能打仗的,石勒领兵北上的时候,此人理应坐镇后方才对,何以不迎击祖逖?”

    “这便是属下要告知太守的第二件事,”那朴素男子便顺势说了起来,“石勒派出的两路兵马,其东路在中山郡战事顺利,不过那北上的一路却遇到了挫折,被流民军偷袭成功,有所折损,所以那支雄前日就领兵过去支援。”

    陈止就道:“流民军里面还是有一二人物的,那领着北上兵马的夔安也是老资格了,居然会有折损,不过这也是石勒太过急切的关系,他出兵的时间有些急了。”

    苏辽点头同意:“石勒越过了幽州,入寇冀州前后半个月不到,如今就想要一口气吞下三郡,实在是有些太过托大了,也太急了,这样根基不稳,下面没有真正靠得住人手管理,只是靠着兵马强行镇住,稍有败相,就是作鸟兽散之时!”

    “所以他会急切的将支雄调动过去,以至于给了祖太守可乘之机,”陈止说着,朝着那个朴素青年看了过去,笑道:“佟海,你这次整理的情报当真不错,条理分明,还十分全面,将冀州西边的大概局势,还有内在联系都考虑进去了。”

    那朴素男子低头说道:“太守谬赞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既然事情已经禀报,那属下先行告退。”话落,朝着陈止和苏辽分别行礼,旋即便就退下。

    “你看中的这个佟海确实不错,稳妥、知进退,关键是能耐不错。”陈止回头看了苏辽一眼。

    苏辽笑道:“这人的妻儿都已经安顿好了,我本是打算派他去鲜卑部族做探子的,但上次主上提及筛选之事,我又挑了些识字的人,安排起来,让他们先尝试着分析、归纳,这个佟海出身一般,但却好学,少年的时候跟着一个寒门书生识了字,这次就脱颖而出,我便让他试着接手一下情报,因为是练手,所以就把冀州的那部分交给了他们。”

    “除了这个佟海,还有其他人?”陈止问了一句。

    苏辽点点头:“不过佟海是里面最出色的一个,从几个有限的情报片段中,推测出了那个支雄的动向,随后又有前方情报佐证。”

    “是个人才啊。”陈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