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30章

冠绝新汉朝-第430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窃诠コ堑氖焙颍⒈砀贸な爻牵杂谌肆Φ髋浜褪爻瞧餍狄哺贸ぃ颐堑纳送龊苡锌赡茉黾右槐叮 

    “那个废物江都王的人,能有这种能耐?”石虎冷笑一声,“再说了,按着叔父的计划,我等很快就要和江都王碰上了,正好借此机会先削弱的他的人马!”

    “这正是问题所在!”支雄忽然正色道:“这支兵马并不是江都王的人!而是在乱民与江都王之间。”

    “不是江都王的人?”石虎微微愕然,随后像是想明白了,“对,那边是河间国,那就是那个河间王的地盘了,但我听说这个河间王就是废太子,现在还被软禁在京城,他人都不在国中,是谁在指挥?”

    “这支兵马,也不是河间国的,”支雄叹了口气,“那领兵的人叫做祖逖,为济阴太守,约莫在半年之前,有贼寇南下,破了济阴一城,此人便纠集乡勇,一路北上,攻破了几个贼寇后,得知五万流民军围困河间城,于是带人支援,随后驻守,已有半月!其人不喜守城,时常领兵突袭,长途跨郡也是常事,不可不防啊!”

    ………………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在代郡的后堂中,一封纪录军情的信,在几人手中传阅。

    “大概在五日之前,那南下的石勒派出两支兵马,一支向北,一支往东,分别攻伐中山郡和常山郡,向北的那支是夔安领兵,而东去的那一支则是石虎和支雄率领。”

    陈止简单叙述了一下上面所写的情况。

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来客() 
嘴上说着话,陈止的心里,却对那几个名字生出一丝感慨和惆怅。

    石勒、石虎、夔安和支雄,这四个名字里面,前两个无疑是耳熟的,而且激起了其心中涟漪。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不常见的。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陈止已经见过太多的历史留名之人,这其中有许多人有丰功伟绩,有的人恶名流传,但时至如今,陈止对于这一切都能泰然处之了。

    不过,石勒和石虎这两个名字,却让陈止的心再次震动起来。

    这不是因为两人的身份,也不是由于石勒这位有名的奴隶皇帝,更多的是因为这两个人所代表的那个政权,在随后的岁月中,会带来怎样的腥风血雨。

    “这些羯人可真不老实。”冉瞻忽然嘟囔了一句,将陈止的思绪呼唤回来。

    看了一眼正在低头看军情的冉瞻,陈止不由摇头,感到命运的变化,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自己眼前的这位少年勇将、武道奇才,会从军乞活,最后与石家叔侄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最终诞生出一个复杂的人物。

    但现在,他却成为了陈止的心腹,而且在当下的这个年龄,谈论已经做出一定成绩、战绩的石勒,话中下意识的有一种看清。

    不只是冉瞻,连周傲也不例外。

    “这些羯人还真是胆子不小,借着一点兵力,居然真敢在冀州扩张?那里可不是边疆,大河也非大江,朝廷若是真想对付他们,可是太简单的,莫非真以为有着一个匈奴的名头,就能为所欲为了?朝廷现在不动匈奴,可他这一支人马,这么跳,那就是找死了。”

    冉瞻毕竟武力过人,又带兵打过仗,追击过溃兵,是有兵家底气的,有些下意识的轻视石勒并不意外,但周傲一介文官,除了忠诚,其他资质平平,却也有着天然的自傲。

    “现在的石勒,毕竟还不是历史上那位从奴隶走到皇帝的人物,而当下的局面,也么到真正崩溃的时候,就算是原本的历史上,石勒二次发迹的时候,西晋的大架子也还在,如果当时和世家大族说,未来北地崩溃,族群惨遭屠戮,怕是也没有人相信,当下就更不用说了。”

    他这边正在想着,那边杨宋却皱眉说道:“那个石勒我知道,先是与刘伯根联手,刘伯根死后,又和王弥联系,最后投奔匈奴,一个三姓家奴般的人物,被东平侯追得如丧家之犬,依附于匈奴,这次说是带着一支匈奴的兵马入寇代郡,最后流窜,转而南下冀州,但他手上不过几千兵马,恐怕三千都有限,现在才过去多久,居然就能起两路大军,南攻东伐了?”

    苏辽这时看了陈止一眼,见后者点头,就开口说道:“这事我知道一点,按着那边传来的消息,这石勒南下之后,立刻召集旧部,不少羯人和流民前去投靠,那些羯人很多在石勒逃亡之后,就沦为奴隶、仆从,但存活下来的有不少。”

    陈梓则道:“其实这次的事,真正值得注意的,还是那夔安和支雄这两人。”

    苏辽点点头,居然是连石虎提都不提,开始介绍起夔安与支雄。

    “此二人是最早跟随石勒起兵的人之一,当初石勒为马匪的时候,夔安与支雄就是追随之人,与其他人号称十八骑。后来石勒纵横河北,逐渐坐大,这十八骑功不可没,而且也经历了诸多磨砺,有了大将之相,算是石勒真正的嫡系班底和心腹。”

    “不过马匪中的佼佼者罢了,能有什么能耐?”冉瞻却是有些不屑,这小子最近领兵追击溃兵,有了不少战果,心气不由高了起来,说起旁人自是不服气。

    苏辽不理这些,继续说着:“东平侯苟晞北上,击溃石勒,而随石勒一同逃亡的,也是以十八骑为核心,石勒在匈奴中可以说是忍辱负重,身为外人,难有领兵机会,反倒是被反复调动,先前甚至曾作为使节团的护卫,跟随使节团前往国都观礼。”

    这话一说,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陈止身上。

    谁不知道当初的那次大典,背后的操持人和组织者,正是他们的这位太守。

    陈止也品味了起来,不由点头。

    当时在都城的时候,见石勒相随,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细细思量,当时的石勒虽然失势了,但多少也曾经叱咤一方,算是有点位格的人,结果却被分到了使节团中,表面上给了个职位,只是使节团的主持者乃是那靳准和刘乂,石勒不过就是个保镖、护卫,从一方军主,到一介护卫,可以说是侮辱了,结果石勒生生忍耐下来,还得到了领兵的机会。

    陈梓又道:“那中山郡与常山郡,本就没有什么大势力,官府的力量近乎消散,在王浚的纵容下,多为乱民所占,这兵马一动,必是难以抵挡,石勒在冀州做大,对我们代郡也是威胁,毕竟中山、常山,就在代郡边缘!”

    苏辽则忽然说道:“不过,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冀州北边,还有一位人物,说不定能让石勒他们难以如愿。”

    陈梓神色一变,问道:“你说的莫非是那位济阴太守,祖逖?”

    这个名字立刻引起了陈止的注意。

    他对祖逖并不陌生,无论是第一世所学的知识,还是这一世的经历,都让他多多少少接触过此人。

    那位彭城的郡中正祖纳,人称忘忧先生,便是这位济阴太守祖逖的兄长,陈止离开彭城的时候,祖纳还提及过自己的这位兄弟,曾经叮嘱陈止,如果有困难需要帮助,不妨联系一下他这位兄弟。

    关于祖逖领兵在冀州行军的事,陈止也是知道的,刚刚组建的情报密谍就曾呈过情报,但具体什么情况,他一直没有时间了解。

    周傲也知道这个人、这件事,就问道:“祖太守不是镇守在河间国么?听说是在中水县安营扎寨,中水县城抵触河间国、高阳郡和安平郡的交界处,最是适合四处绞贼,还不用担心没有补给,不过他既为济阴太守,为何能领兵北上,朝廷上不可能没有制约。”

    “这其中或许有什么缘故,”苏辽便道:“不过,其人如今驻扎河间国,已是事实,而且经常率领兵马远程奔袭,最远的一次,甚至差点打到赵国!”

    这里的赵国,就是指的赵郡,其中的赵国郡就是赵王的封地。

    陈止点点头道:“赵国如今为石勒所窃占,赵王困守城中,世子已经前往京城求援,我倒是真有些佩服那石勒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拿下了赵国的郡守之地,随后更不停留,直接发兵两路,这就是为了防止被朝廷一下子扑灭。”

    杨元这时忽然开口道:“在时机上的拿捏也恰到好处,从这个时间上来看,他们大概是接到了代郡被攻伐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动手攻打赵国,等拿下赵国回过头来,又要从冀州相对薄弱的北边入手,只不过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代郡的战事,会这么快就平息下来。”

    “无论如何,”陈止忽然站起身来,“随着那位世子的求援,朝廷不可能无动于衷,而考虑到当前的局势,最大的可能就是催促江都王迅速剿灭石勒一伙,冀州就在幽州南边,紧邻代郡,咱们必须提前做好打算才行!”

    “江都王抵达冀州的时间尚短,靠着朝廷之令和自身的身份,以及带过去的一万精兵,如今控制三个半郡,拉起了将近十万人的摊子,但根基不稳,贸然动兵,未必是好事。”陈梓说着,话锋一转,“可同样的,石勒的情况也不好,这一点从他突然分兵就能看得出来,我觉得他的本意,本就有慢慢经营的意思,但不知因为何事,忽然攻打赵国,那位赵王乃是仁宗之子,可以说当世辈分最大的亲王了,他的生死朝廷不能、也不敢不问。”

    陈止点点头道:“他如果按兵不动,说不定还能拖延一阵子,现在却贸然要动兵,那江都王的兵马,应该也快要动了,那我代郡南边就要迎来一场大战了!必然要波及我等,诸位乃是代郡的中流砥柱,此时先回去准备,至于马家被威胁的事,这事也不能推,派出更多的探子,看住几方!”

    伴随着陈止的这话落下,众人尽数散去。

    等始终一言不发的鲍敬言也告辞离开,陈止眉头皱起。

    “真是多事之秋啊,但为何偏偏会在这个时候?”

    这般想着,他将心神凝聚在百家签筒之上。

    就见那五行刻度格近乎全满,只是第五格还有一丝空隙。

    “随着庾亮到来,想来南边的名声已经传播的差不多了,若是前世的话,只剩下这一点空余,按着眼下的名望传播速度,最多三两天也该满了,可自从昨日开始,这名望金液居然不再动弹了,原因何在?”

    这么想着,他的注意力慢慢注意到了签筒的上方。

    “若说和前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也就只有这个了。”

    签筒上方,一枚铜板静静悬浮。

    与此同时,在城外矿场,却有一名道人忽然到来,说是要见葛禄。

    葛禄闻讯赶来,一见这人,立刻恭恭敬敬的行礼,口称老师,却满脸疑惑。

    “老师,您为何此时北来?”

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来谈玄正神仙() 
夜色降临,明月初升。【。aiyoushenm】

    陈止回到自家宅子,便见到了被接过来的马家几人,他们在马受的带领下,一个个朝陈止道谢。

    陈止摆摆手道:“诸位是为陈某做事,我又岂能放任不管?”一番安抚下去,马甫等人千恩万谢的离去,那位老人马受则留了下来。

    陈止直言不讳的道:“马老,既然你让家人过来了,那想必也该清楚,这人若是不来,还可以隐瞒一二,人一来到我这里,就无从隐瞒,那觊觎窥视之徒,只要稍有心探查,就可知之。”

    马受点点头,拱手道:“一切全凭太守安排,老夫既然已经将消息通报太守了,那这事想来是瞒不过有心人的,与其冒险留下来,博取一个可能的安稳,倒不如承了太守的好意,也好让太守知道,我等是真的没有二心。”

    陈止闻言,点了点头:“老先生能这么想,那是最好的了,只要你们在我府中,我定然不会让你们有闪失!”

    “多谢太守!”马受致谢之后,这便离去。

    因为是临时安排,他们也不是陈止的亲眷,因此这些人并没有被安排到后宅,而是在前面院子的厢房中安顿。

    不过,陈止的这个陈府,虽说地方不是很大,但里面的布置和安排十分巧妙,充分利用了空间,而里面的摆设,这些天以来,也被陈舵重新换过,可以说是低调奢华、古风典雅,马受等人一进来,便觉得舒坦,将心中的担忧和拘谨都冲散了几分。

    告别了马受一家,陈止则径直来到后宅的书房,取出诸多手稿,开始书写起来。

    “通典最近就要完全拿出,这正好也是运用印刷术的机会,李立那边差不多算是准备完成了,而这印刷术若正式推行,大概又是一个收割名望的好机会,或许可以让名望金液重新充盈,毕竟只差一点就到了第五格了!这第五格的上上签,可每次都不一般!”

    整个五行刻度格,一共就五个格子,一次性全部消耗,获得的上上签,拥有的能力就算不能说是改天换地,也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有一些当时不会显现出作用,但最终还是会体现出价值。

    “比如我的第二次重生!”

    想着这些,陈止的心思却又疑惑于当前的这个情况。

    “但为什么现在这最后一点,却怎么都没有增长的感觉了?就算是前世,虽然同样积攒不易,看上去毫无寸进,但依旧能感受到一股缓缓增长的变化,但现在是真的没有半点感触,莫非真是因为这枚铜板?这铜板得到之后,帮助不小……”

    正当他在这边思量之际,陈舵忽然过来回报了一个消息——

    “启禀主上,两位葛道长求见!”

    “葛禄这个时候过来了?”陈止点点头,虽然有些意外,但这几天葛禄在矿场那边忙碌操持,确实有许多问题不断出现,此时过来找自己,却也合乎情理,正打算吩咐陈舵把人带过来,但紧跟着却是一愣。

    “你刚才说是两位葛道长?”他看着陈舵询问起来,“还有一位葛道长,是谁?”

    陈舵躬身回答道:“除了葛禄道长之外,还有一位,看上去两人年岁差不多,但葛禄道长却毕恭毕敬,在旁时候,小人过去也见过葛道长几次,这位都是丰神俊朗,气度令人心折,但今日他却格外谨慎。”

    陈止点点头,随后问道:“你这么说的话,那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