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410章

冠绝新汉朝-第410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啊,当初大将军决意立城,让我等在聚拢人群的时候,就要留神注意,所以哪怕是对南边,也有防卫的哨所,以及一些矮墙,现在终于起了作用!”

    想着想着,他的脸色又重新难看起来:“不过,我这次过来堵慕容部的路,带来了不少人马,留在代北的人可不算多,得赶紧回去支援才行!”

    说完,当先就走了出去。

    汪荃不提那兵马的来历,其他人自不会多言,于是在诸多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他所率领的几千兵马便开拔离开!

    看着匆忙离去的这支兵马,慕容疆叹了口气,随后与几名护卫一同回到了营地,而慕容翰早就率众迎接。

    “有愧所托啊。”慕容疆一见顶头上司,马上就是一副惭愧的样子。

    慕容翰却摇摇头道:“本来就是让你拖延时间,给我们突破封锁做好准备,我派出去的几波人,已经找好了几处豁口,本打算今天就把你叫回来,晚上便伺机突围,没想到却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消息。”

    慕容疆显然也知道这个计划的大概,并没有多少意外,反是问道:“关于代郡陈太守大胜的事,你怎么看?”

    慕容翰沉默了一下,旋即摇摇头道:“本心里,我是不怎么相信的,因为这事实在匪夷所思,虽然前后只是两拨兵马,人数也不足十万,和围困咱们棘城的人比起来,那是不算什么,但代县城和棘城相比,劣势更多,人口不足、城墙防御不够,再加上我听说那陈止手下的兵,都是新近招募的,根本没有战场经验,这样一支军队,守城防御两个沙场老将,居然还能够大胜……”

    说着说着,他难再言语。

    周围的其他将领同样一片沉默。

    “我来的时候,就见那汪荃进退失据,一副混乱模样,绝对不是演戏。”

    打破沉默的是刚刚返回的慕容疆,他对汪荃的那副样子还记忆犹新,就听他道:“此人在一番惊慌之后,立刻带着人马就走的,想来和之前一个来报信的兵卒有关,说是他的大本营出了事。”

    那边就有一个将领嘀咕道:“这么大的事,能当着你的面说出来,别不是有诈。”

    汪荃两手一摊,一脸无辜的道:“我就是将听到的话转述一遍,你不用这么瞎猜,也许那位汉家中郎将只是听说了家里饭菜做好了,急着回去吃一顿好的?”

    他的话引得众将一阵哈哈大笑。

    慕容翰摆摆手,阻止了众人的笑声,然后吩咐道:“不过,既然他们的人让开了,那我们也该进入代郡了,这已经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晚上好几天了。”

    “豪帅,”慕容疆迟疑了一下,还说说道:“咱们现在还要入郡?去找那个陈止?”

    “不错,”慕容翰点点头,看向这位副将,“你有什么见解?”

    “不算见解,”慕容疆斟酌了一下,还是把心里的想法和盘托出,“但现在过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些晚了,若是那消息是假的,陈太守并未大胜,那几天下来也该败亡了,咱们这两千人过去,也不见得有什么帮助,反而要陷落其中,如果消息是真的,他真的大胜,那我们过去亦无帮助,说不定还要引起误会。”

    这些话,很多都是在和汪荃交涉的时候,那名幕僚用来劝他的,但里面的道理却不是作假。

    慕容翰沉默了一会,还是摇摇头道:“大单于交代给我的命令,就是支援陈止,表达对他的感谢,无论如何,我都要见陈止一面才行,而且……”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慕容疆一眼:“如果消息是真的,那我慕容不与陈太守的联合,就更加重要,这一面是怎么都要见的,况且我等也要有所补给才行,这次出来只带了几日口粮,沿途从几个部族那边得到了补充,但终究是不够的。”

    一句话说完,他不等其他人回应,就立刻发布了几个命令,让斥候外出探查,看有没有汪荃留下来的埋伏和陷阱,等确认无误之后,立刻带领兵马直奔代郡!

    另一边,汪荃同样带着自己的人马,在急切的赶路。

    和慕容翰的人马不同,他这支部队的骑兵不多,大部分是步卒,但穿戴完善,装备齐全,依托地利的时候,面对骑兵也丝毫不惧,但赶起路来,就难免有些迟缓了。

    先前能及时拦住慕容翰的兵马,还是靠着沿途不断有探子传讯,提前预估到对方的目的地,再加上这里距离自己的大本营也不远,沿途补给充足,才算及时赶上。

    “快一点!再快一点啊!”

    汪荃骑在马上,这心里却越发焦急起来,只是他却不敢离开大部分,不然的话,只是带着几骑轻骑,一路疾驰,速度倒也不慢。

    但考虑到那兵卒回报的消息,说是那边有人围困,自然不敢拿自己的安危冒险。

    终于,在急赶了两个时辰之后,在傍晚时分,那目标所在,终于遥遥在望,看着那平静的镇子,汪荃不由松了口气,但旋即却是浑身一震,整个人猛然惊醒!

    “不对!”

    “不是说有人攻城么?”

    “那这里为何会这般平静!”

    有诈!

    瞬息之间,汪荃做出了判断,然后猛然一抬手,便要叫住众人。

    “先停下!停下!整顿兵马,派出探子过去……”

    这次也是前后几个消息,让汪荃着实太过混乱,再加上他的几个幕僚,派出去好几个,除了那给段文鸯引路的郑如,还有其他几个,则被派去蓟县,为自己上下打点,平息王浚的怒火——

    他汪荃现在,被人叫着将军、中郎将,但其实是戴罪立功之身,一个不好,官衔就都没了,当然要不吝钱财,前往打点。

    可如此一来,没有人几个人在旁边提点、监督,遇到紧急情况,养尊处优好几年的汪荃,终究是丧失了警惕性,以至于直接带兵过来,事先没有做好规划,现在再反应过来,已经是晚了。

    嗖!嗖!嗖!

    伴随着几道破空声响,依然暗淡的天空上,几颗明亮的火球划过长空,直落下来,砸到了还汪荃身后的队伍里面。

    顿时,曾经在代县城外上演过的一幕,便再次在这之兵马中重演。

    顷刻间难以扑灭的火焰,带来阵阵惨叫,散落的铁蒺藜让队伍人仰马翻,加上从大本营中涌出的几队兵马、低矮墙头上,升起来的有着“陈”与“杨”字的旗帜,立刻便让汪荃的这支因为赶路,而疲惫不堪的兵马,万劫不复!

    远方的城头,看着那在火光中挣扎的兵马,杨宋咧嘴而笑。

    “这次肯定不会让这汪荃跑掉,这可是个大功!还好这次没有用毒雾,不然也不好掩杀。”

    在他身边,其弟杨元则面无表情,闻言却道:“汪荃拿下之后,却不是结束,那北边还有一支鲜卑兵马呢。”

    正在这个时候,姜喜忽然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人,见到两杨,拱手禀报:“见过两位君子,太守那边派人,护送了这两人过来,说是可助我军,平定境外鲜卑!”

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 
“见过两位将军”

    那两个人看上去颇为健硕,比杨宋、杨元都要高出半头,但见着两人之后,立刻就把腰弓了起来,显得谦卑。

    “你们两人是哪里来的?”

    杨宋拿捏架子,问着来人,其实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两个人是出身鲜卑,而且看那气度和体格,绝对是鲜卑族群中的上等人物。

    果然就听那两人介绍起来,居然是那鲜卑豪帅、段氏宗亲段文鸯的副将,其中一人也是段氏,算是宗族之一,而另外一人的身份就有些诡异了,居然不是段部之人,而是外面一个中等部族的族长,按着其人说法,这两人。

    顿时,杨宋和杨元对视一眼,就明白这两人的来历了。

    段文鸯的下场,两杨当然很清楚,也知道其人的几名部将、从属,都跟着这位鲜卑豪帅一起上路了。

    但那都属于死硬份子,至少是嘴上都不愿意有半点服软的,因而被直接送上路去,不过,凡事皆有例外,这两个人很明显就是愿意低头的。

    看着这两人,杨元淡淡问道:“你们两人既然是太守安排过来的,必有其用意,不妨就说说吧。”

    两人顺势点头。

    其中一人就道:“启禀两位将军,在下与北边的几个部族之长都有交情,可以过去说动他们,让他们尽快退去!”这人正是那名中等部族的族长。

    按着他的说法,此人的部族本来是依附在宇文部下面的,因为棘城之战后,部族几乎暴露在慕容部的兵锋之下,无奈之下只能西迁,未料中途碰到了段文鸯的兵马,于是便被强征过来。

    “两位将军,这次段文鸯之举,可以说是不得民心,我等部族本就是为了躲避战火,才会往西面迁徙,结果他不由分说,仗着兵强马壮、人数众多,强行将我们纳入军中,还逼迫我等过来攻伐代郡!陈太守的威名,我等部族那个不知道?根本不敢与之为敌,却被逼着过来,这心里本就有着不满,据我所知,这北边的诸多部族,本身就有很多早就想要反抗了,只是碍于段部势大,这才会隐忍下来,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段文鸯的下场,只待在下过去,与他们联络一番,他们必会反正!”

    “哦?你说叫乞伏准?那西边的乞伏部与你是什么关系?”杨元看了这人一眼,随后又朝另外一人看了过去,他注意到在前面那人说话的时候,这后面的人脸色不太好。

    想来也是,这第二人怎么着也都是姓段的,听着这乞伏准当面编排,当然难免有着他念。

    那乞伏准立刻笑着攀交情道:“那也是我乞伏部的一支,早就西迁,我等算是东支。”

    原来,在关中西北一代,如今也有一支鲜卑在活跃,自称便是乞伏部,这部族约莫在五六十年前曾经灭绝当时另外一个大族,所以在观众一代很有名气。

    杨家坐落华阴,但却和关中关系密切,自然清楚这么一个部族,现在一听乞伏准的说法,却大概明白,这个部族即便不是当初西迁乞伏部留下的一支,肯定也是关系密切。

    他这边说着,而边上杨宋则干脆的问起那第二人道:“那你呢?”

    那第二人名为段常,闻言收敛表情,低头说道:“我与段文鸯虽都是段氏,但我这一支很早就被灭杀,此次过来领着大概一千多兵马,却都被段文鸯当做先锋,折损过办,如今余下的兵马都在代郡之外,我对他也是早有不满,此次过去定然将段氏中对段文鸯不满的人都说动,使得外面兵马分崩离析。”

    “是这样么?”

    杨宋和杨元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个大概。

    “你们先下去,我们商讨一下,”杨元摆摆手,让人先使两人离去,“放心,我等也知道时间紧迫,时间不会长的。”

    乞伏准和段常点点头,便要下去,就在这个时候,乞伏准走到了一半忽然转过头来,对着两人道:“这次被段文鸯逼迫着攻伐代郡的,不只境外的那几个部族,便是之前进入代郡的几万人里面,也有几个小族,他们也都对段部很是痛恨,有心投靠太守!”

    “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杨元忽然愣住,眯起眼睛问道:“难道是想要投靠太守?”

    “实不相瞒,”乞伏准停下脚步,在段常复杂的脸色中,朝着两杨再次出言,“我等部族这次迁徙,本就是被逼无奈,是为了不被慕容部追究事后的责任,因而很多人往这边过来,都是希望能托庇于拓跋部,不过既然是投奔,托庇于哪方其实并不固定,关键是能震慑其他各方,太守经过大战,必然名震草原,我等一样愿意归顺。”

    杨宋点点头,说道:“这次五方大战,四方联军围慕容,唯一没有卷进去的就是拓跋部了,可以说保留了不少的实力,和各方也都有交情,想要托庇此部,也算是正常的,而且我记得那乞伏氏之前,也是拓跋部中几个大姓之一。”

    杨元则道:“既然是这样,你们又何必舍近取远,那拓跋部再怎么样,也是草原部族,和我等背后的太守可不一样。”

    “其实这便是问题所在,”乞伏准一副开诚布公的样子,“正因为拓跋部也是鲜卑一部,我等一旦过去,一个不小心就要被彻底吸纳,那乞伏西支之所以最后继续西迁,便和这个有关。”

    “你们是打定主意,想要维持自身,又想让代郡庇护你等?”杨元摇摇头,“恐怕没这么好的事,而且”他看着乞伏准,声音提高了几分,“你们莫非也打着代北的主意?这可就是多想了,就算汪荃不存,这片土地依旧还是汉家,不可能如他以前那般,还让那么多外族之人居住于此!”

    他说的这般直接,以至于边上的杨宋都面色微变,有心要出言安抚一两句,没想到那乞伏准却自己笑道:“将军误会了,我等当然知道太守的意思,所以只是希望能在代郡之外的边陲之地聚集,若能得到太守一个首肯,那自是最好不过了。”

    “这样的话,你来跟我们兄弟说,那是没有什么用的。”杨元不再追问后面,转而说起自己,“这种事,你还是得与太守说及。”

    “此事,我等在代县的时候就曾提起过,但太守并未应允,”乞伏准倒是颇为坦诚,“我等这次出来为太守做事,就是为了表明忠心,而两位乃在太守麾下最为骁勇善战,又是太守心腹,若是两位愿意为我等美言几句,想来太守肯定会有所考虑的。”

    “这个,我俩人当然是太守心腹,”被人这般评价,那杨宋立刻露出了喜色,“不过论打仗的本事,也只是沾光罢了,不过你如果真要是”

    不等杨宋把话说完,杨元就当先说道:“好了,你先下去吧,到底要如何处置,我们兄弟二人商谈之后,自会给你个答复。”

    “明白了。”乞伏准看了杨宋一眼,又看了看杨元,终于离去。

    “这个人看起来是真心投靠啊!”

    等人一走,杨宋就忍不住说起来。

    杨元却摇摇头道:“这人的话不能全信,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