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356章

冠绝新汉朝-第356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

    听的这话,慕容平也不好多说的,毕竟宇文部、段部的两部鲜卑,连同高句丽不善以后勤而兴兵,但王浚乃是中原之人,秉承兵家之说,虽好驾驭胡骑征讨,但这次带来的兵,都是本部人马,是按照汉家的调兵遣将的,这种拖延的办法,也就没了优势。

    慕容平也明白里面道理,随后追问起来:“那现在所选的,是下策不成?派慕容翰带领一部分人马出去安营扎寨,这不是分兵之策么?本来比起这来犯的联军,我等的兵力就不占优势,为此不得不将各地的兵马都召集过来,好不容易在大棘城集结了几万人,还要分兵一部分出去,万一被各个击破……”

    “这并不是下策,”慕容廆直接打断了慕容平的话,也只有他这个身份,才有资格在这个时候出言打断慕容平了,“你也是知道的,对方可以说是四国联军,是四方兵马被集中起来,无从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我慕容部都出于劣势,若无意外,断无胜理,想来如今这天下各地,但凡知道这边消息的人,都料定了我慕容部是必败无疑吧?”

    “不错,”何经点点头,“我与陈太守交谈的时候,他就直言不讳的说道,不能与我慕容结盟,因为此战之后,慕容被除名的可能性极大,因为那四家有草原的勇士,又有中原的法度,兵力又占据优势,季节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空间可供施展,局面非常不利。”

    “哼,”慕容平冷哼一声,瞥了何经一眼,“既然不愿意结盟,那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说到底,也不过就是推脱之言。”

    “非也,”何经摇了摇头,“陈太守所言的上中下三策,却有其用,其中这固守以待敌军粮尽,为上策;而让人领兵外出,分兵屯守,成犄角之势,内外呼应,以待变化,实乃中策;下策便是要主动出击,迅速决战,在敌军还未站稳之时,集结优势兵力,快速出击,则一领头兵马痛击,将之击退,以破联军之势,随后转而横扫,将联军逼退!”

    听着何经所叙述的,陈止给出的上中下三策,在场众人都露出了沉思之色,但很快又有人摇头起来,口中说着太过凶险之类的言语。

    何经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于是直白的说道:“陈太守虽然不言结盟,却还是说了对这次围城之战的看法,而且他很清楚的点明,此战我慕容居于彻底的劣势,如果想要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那么就要行险!行奇!越是危险的举动,越是能翻转局面,越是能改变局势,乃至让我等战而胜之!”

    这话通俗来讲,就是你慕容部当下没有意外,那是基本完蛋了,想不完蛋,只能制造意外,想要安安稳稳的忍耐,最后局面迎刃而解,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对方也不是笨蛋,纠结了这么多的人马过来,又如何能轻易放过?

    况且,对方也是做好了许多的战争准备的。

    慕容平等人闻言一愣,随即陷入思考,而慕容皝也是第一次听闻这些,同样意外,只是一看父亲慕容廆的样子,就知道这位鲜卑单于早就知道了,兴许还和何经探讨过许多。

    “实际上,我与陈太守交谈的时候,他就明确说过,战争准备双方都在做,但比起慕容部,四国联军更占优势,如果拖延下去,慕容部的战争准备做得再怎么全面,也比不过四方联军,所以应该提前引发战端,乱中取胜,因为这提前交战也是一个意外!我慕容部要取胜,要逆转,要撑过这个难关,就得靠着一个又一个意外!”

    “但世上没有这么多巧合啊,想要有巧合,就得有算计,得自己布置,”慕容廆看着面前的众将,“我不瞒你们,在何经回来之前,我这脑子里是没有什么清晰的计划的,但他带来的陈止之言,却给了我启发,虽是上中下三策,上策看起来稳妥,其实最是不利,其实是下策,因为联军一来,我慕容部的势力土崩瓦解,若不能将之击退,时间拖得越久,这领民部族越是分散,力量越是衰弱,所谓稳妥,不过是苟延残喘,还是那句话,没有冒险,这个难关是很难过去的,毕竟联军那边也是准备了很久的,不是过来走个过场。”

    慕容廆这一说,众人再一想,也能明白过来,只是等于当面否了慕容平的说法,让他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至于那下策,主动出击,现在也已经过了时机了,但之前还是有机会的,只是我权衡过后,还是没有选择这个策略,”慕容廆并不隐瞒之前的想法,“这个下策,从战果上来看,其实是上策,但同样的,付出的风险也很大,如果一切顺利,能击退对方,可但凡有一点出入,那就是我等被全歼,再无翻身可能,因此不可选择。”

    “所以,最后就选择了中策?”慕容皝算是听明白了,“只是中策往往中庸,万一兄长所领兵马,被人击退、击败,那就白白损失兵力,不过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再用余下的兵马,守城以拖延。”

    “不错,”何经点点头,说起了当下的局面,“翰公子出城之后,虽然遭遇了拦截,但单于之所以挑选他来领军,就是看中了他的领军才能,果不其然,翰公子出城的这两天,不光没有被围剿,反而伏击几次,站稳了脚跟,毕竟那几方联军为的是整个慕容部,不是要和小股兵马缠斗,眼看不好歼灭,就想着尽快破城,至此那外出兵马这一环,算是稳了。”

    众人听到这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毕竟只是将领,不知道全盘局面,知道有慕容翰领军出兵这件事,却不知道结果如何,现在知道站稳了脚跟,才算放心下来。

    但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内外配合,冲击敌阵?

    “可就算这样,外面的兵力还是比我慕容部多上太多了,兄长领军在外,固然有了一个支点,但也无法打穿敌军,”慕容皝提出了这个问题,“或许陈太守的三策,确实帮助我们奠定了些许基础,有了一点指望,但接下来要怎么战,还是得靠自己,毕竟陈太守远在代郡,是无法了解这边的局面的,后面如何处置……”

    “这个还真不是……”何经却有些尴尬的出言,“其实后续要如何,陈太守也给指了一个方向,而且我与单于商讨之后,觉得颇为可行。”

    包括慕容皝在内,其他人都是露出诧异之色,伴随着怀疑的态度,朝何经看去,跟着又看了一眼慕容廆。

    那代郡太守,离着这么远,给个上中下三策也就罢了,这后续怎么打,他还能远距离给出建议?

    将信将疑中,众人还是决定听一听。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议事厅的种种情形,都被角落中的午马折纸收入眼底。

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 
“慕容鲜卑,这次是难以翻身了,先前太守您与那何经,不管有什么交涉、承诺,最好都不要暴露,否则后患无穷,当然,若是你把我放了,我回去替你美言两句,兴许情况还能有变化。”

    一座小院中,略显憔悴和瘦削的吴阶,面对过来探视自己的陈止,笑呵呵的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来。

    “这个就不劳吴先生费心了,”陈止摆摆手,止住了对方的言语,跟着话锋一转,“不过,听你之言,对外面的情况还真是了解,莫非这院中内外,还有人通风报信,又或者是被你收买,暗中投效了?”

    吴阶却笑道:“兴许是代郡的世家,有人看不过去,暗中给我传递消息,也是说不定的。”

    “嗯,看来回去之后,我要好好彻查辖内的家族,看看是哪一家阳奉阴违,背地里与你联系了,”陈止也笑了起来,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好了,这虚虚实实的话,咱们也不用说了,先生也知道,我是不会放你出去的,这次过来,是希望你能写一封信。”

    “哦?”吴阶并不意外的陈止的反应,眉毛一挑,问道:“不知道太守是要让我写什么信,又是要写给谁的?”

    “写给北边的驻守将军汪荃,”陈止挥挥手,让人奉上纸笔,“这信的内容,是有希望汪将军能派出一队兵马南下,将当城县的围解了。”

    “这么说,那个消息是真的了?”吴阶看了看纸笔,双手收拢在袖子里,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当城县果然被鲜卑人围困了,而且附近还有匈奴人游弋,怎么,太守不是遍练了新军,为何不亲自领军?反而要求助于汪荃?你不是对他有颇多成见么?”

    “关键时刻,怎么还能有门户之见?”陈止摇了摇头,“再说我召集的人马,本就没受过多少操练,守备城池已是极限,北上支援就不太现实了。”

    吴阶跟着就道:“既然没有门户之见,太守干脆把我放了吧?”

    “如果吴先生是为了团结而来,是为了帮助抵御外人而来,那我当然会放了你,”陈止却眯起眼睛,“只不过你来的时候,奉命如何,不用我多说吧?匈奴会这么快出现,原因何在,吴先生你也十分清楚,这代郡对我来说是关键,但对大将军而言,只是西部一隅,在重视程度上可是不同,你也不要忙着说什么,放你出来,那不光要小心外敌,更要担心内部,我可没有这么大的心力。”

    吴阶也眯起眼睛,与陈止对视了一会,忽然道:“要我怎么写?”

    “明智的选择,”陈止指了指白纸,“汪荃将军守土有责,与当城县令也有交情,此时正该他出面的时候,鲜卑人来的不多不少,但不擅长攻城,围困当城其实拖住城中之人,以方便在外劫掠,已经有两个坞堡被他们攻破,只要汪荃的人把他们驱离即可。”

    吴阶拿起笔,却没有立刻书写,而是抬头问道:“驱离?说的简单,往什么地方驱赶?”

    “吴先生明知故问。”陈止端坐不动。

    吴阶就道:“这支鲜卑人没有在中原扎根的想法,一旦被驱离,就会限于被动,往西即便不入匈奴之地,也是贫瘠无物,往东也无必要,因为他们就是自东边而来,听说还和沿途的屯兵打了几仗,损失不小,往北固然可以回到草原,但汪荃一出兵,往这边走就是自投网罗,所以大概是往南边来了,太守你就这么有自信,可以抵御这些鲜卑人?”

    陈止摇摇头道:“这些还是不老先生费心,您只管写信即可。”

    吴阶点点头,笑道:“我若是不写这封信,不知道还有什么事等着我,又或者干脆被你找人伪造笔迹,但有句话说在前面,我这封信写出去,汪荃也不会给这个面子的,而且我被你抓住的消息,肯定传入将军府了,相信将军府统领之下的各地屯兵,早就视你为敌!我劝你……”

    “请!”陈止很干脆的打断了他后面的话。

    吴阶笑了笑,低头书写起来。

    他的书法不错,一鼓作气写完,将信递给了陈止。

    陈止拿起来检查了一遍,很轻松就发现了字里行间中的暗示语句,但也不以为意,笑了笑致谢,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看着陈止远去的背影,吴阶却疑惑起来。

    “这个陈止,到底打着什么主意?他有什么目的?我在这封信里,明明有那么多暗示,很多地方,甚至都透露了他的一些情报,以陈止的精明,不可能发现不到,我还等着他就这些问题询问,从而探究更多信息呢,怎么他拿着直接就走了?”

    但再疑惑,吴阶都无法求证,因为他如今被彻底软禁,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自己的,甚至连最初那些看似知道内情的话,都是靠着过去的情报推导出来的,还说的模棱两可,想要挑拨陈止和手下的关系,给自己争取机会,但陈止也是一笔带过。

    不要说吴阶不明白,就连在外面等待陈止的杨宋,都不太清楚陈止的具体打算,所以他一见陈止出来,手上还拿着信,就上前问道:“太守,真要给汪荃去信?但你知道这信是无用的!”

    “不着急,这事我会告诉你的,”陈止笑了笑,招来陈舵,“去找城里最好的仿照笔迹的大师,把这封信再抄写三份。”

    等陈舵领命离去,杨宋却是更疑惑了,不由追问起来:“既然吴阶都亲笔写了,何必还要找人仿照,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这封信,我其实不是给汪荃看的,而是留着被人截去的。”陈止说着,与杨宋一同登上马车,直奔城外的军营——

    如今,在演武的地方,已经立起了一座崭新的兵营,比之陈庄之外的那座,还要严密许多,而且守备集齐森严,无论是进入,还是外出,都要受到严格的盘问。

    而且,由于围栏、木壁的围绕,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能隔着墙壁,听到其中不断传出来的呼喊声。

    这座新兵营,据说还是出自陈止的设计,里面有几个部分很是复杂,兵营的另一头连接着一座半坞堡,名为辛庄。

    半个坞堡,就是出于庄园和坞堡之间的建筑,占地比坞堡大,守备稍弱,但强于庄园。

    这片地方原本是郑家的产业,现在顺理成章的划归到陈止的名下,里面的人手也都替换过了,已经完全处于陈家的掌控之中,这也是陈止将兵营定立于此的原因之一。

    陈止和杨宋下车的时候,能看到周围不少丛林中,有人影晃动,注意到陈止两人之后,这些人迅速退去,很快就不见了踪迹。

    “这些家族是越来越放肆了,过来窥探的人越来越多。”杨宋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我怀疑里面,除了代郡世家的探子之外,还有其他势力,甚至胡人的眼线,必须得极快驱离!”

    “不用,就让这些人看着吧,”陈止摆摆手,然后又想了想,“不过,适当的驱赶是必须的,如果一点姿态都不做出来,难免惹人生疑。”

    “太守,您的意思是,故布疑阵?”杨宋闻言,心中一动。

    “不错,”陈止指了指兵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去里面说吧。”

    等两人一走进去,很快这周围的树林中,又有几个人影探出头来,小心翼翼的往里面观看,在这群人中,还有不少人有着偏白的皮肤,以及不同于寻常中土人的相貌,不过他们都穿着家丁、仆从,或者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