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304章

冠绝新汉朝-第304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浚的要求,绝对不会简单,”那何先生叹息了一声,“毕竟联军若行,则慕容或灭,到时候几家分食我慕容财货,什么好处没有,想要让王浚放弃这个好处,那就要拿出足够让他动心的条件,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慕容愿意低头,被王浚彻底掌控,除此之外,都难动其心。”

    慕容皝越听越是担忧,最后叹息起来:“但就算说服了陈太守,怕也没有多大用处,你也看到了这代郡的情况,陈太守能写出《六国论》,见识肯定是有的,但巧妇难为无米炊,他在代郡尚且没有深深扎根,手上的人马也不够,就算有些背景来历,现在还在怀疑我等的诚意,亦不可依靠。”

    何先生则问道:“不久前,少主回到大棘城还推崇这位陈太守,真心想要拜访,怎么现在就变了态度,话中有了埋怨?”

    “那时候不牵扯太多利益啊,”慕容皝倒也明白缘由,“不掺和利益,他便是名士,我慕其名,但现在事关部族生死,情况当然不同。”

    “这就对了,少主在你的角度来看,陈太守推托之词让你觉得他不知危机,但换成陈太守那边,您突然去上门拜访,说出这么多的事来,又无法表达诚意,他当然是要怀疑的,其实当前是局势紧急,少主愿意让步,但一旦情况过去了,您今天给陈太守的许诺,未来会没有他念么?”

    慕容皝沉默了片刻,最后问道:“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何先生则很干脆的道:“少主尽可去找王浚,我留在这里。”

    慕容皝意外道:“我岂可没有先生在旁指点?再者说来,这代郡真能有助?那位太守,现在的心思,八成都在贩纸之上。”

    何先生抚须笑道:“我正好奇,他如何贩纸!”

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蕴藻几家愁?() 
“这陈止的纸,真的有这么好?还想找我们唐家相助,助他贩纸?”

    唐家的小唐中,唐太公高坐其上,听着唐资的叙述,啧啧称奇。

    屋子里,算上唐典、唐允和唐资,共有其人,除了唐太公之外,还有两名神色严肃的中年男子,都是唐家的实权人物,其中一人的兄长,还在江左为太守。

    他们一听说唐资等人回来了,就被唐太公召集过来,听了一番叙述。

    唐太公于是问了这么一句话来。

    唐资则很干脆的回应道:“那纸,实乃当世佳品,孙儿怀疑怕是冠绝当世了!”

    他的这个回答,不光让唐太公等人一脸震惊,就连跟着唐资同去的唐典和唐允,都是满脸诧异的看了过来。

    原因也很简单,按着唐资之前的表现来看,他虽然称赞那纸,但始终表现得只是欣赏,仿佛这纸不过是好纸中的一种,但现在却一下子将之拔高到了一个冠绝天下的地步!

    当今之世,简牍衰退,而造纸初露锋芒,几个主要的造纸之地名扬各处,产出的纸更是各有有色,虽然都号称最好,但世人却想之视为各有千秋。

    这一点,唐家之中最为了解的,恐怕就是唐资了。

    唐资本就是庶出,是靠着商贾这种世家上品看不起的行当崛起的,在他崛起的过程中,曾经走南闯北,经受过的产物不知凡几,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纸张。

    所以说,在场的众人里面,最有资格评判纸张好还的,也就是唐资。

    “这纸有这么好?”唐太公神色微变,他注意到了唐典、唐允的神色,猜到了几分,“但你之前,大概没有做出这个评判吧,该不会是糊弄老头子我吧。”

    “孙儿不敢。”唐资摇摇头,却不见慌乱,神色从容的笑道:“孙儿之前想的,是借机从太守的手中,能套取这纸方,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如果能得到方子,好处无穷,甚至比得到陈太守的青睐,还要重要!”

    唐典不由问道:“所以你当时,才冒着触怒太守的可能,硬是要讲条件?”

    唐资点头说道:“不错,当时那种情况,我只能试着去与太守交涉,若是他能答应,则我唐家从此得一至宝,无本万利也!”

    “真有这么厉害?那纸到底如何?”唐太公也不由好奇起来。

    唐资沉吟了一下,而后便道:“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

    “这是当年尚书左丞傅咸的《纸赋》,但其中所言的,其实是对纸的称赞,放之四海皆准。”唐太公似乎并不认同这样的描述。

    唐资就笑道:“祖父,傅尚当年所言,乃是为推动以纸书写的风尚,所以这诗赋之中,难免就有夸大失实之处,比如那中原、江南的不少造纸,看起来是白的,但离得近一些,就能看出不少的黄斑,但陈太守的纸,却并非如此,我虽然离得不近,却可以透过灯火,看得通透,其中不仅没有黄斑,甚至不见多少颗节……”

    他见众人面露疑惑,就解释起来:“当前的造纸中,时常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这纸张之中,好像有无数细小的绳子穿插,就好像是编制竹筐一样,若是处理的不好,就有打结的现象,看起来就像是纸上多了一个疙瘩,越是好的纸,这种打结就越少,但到如今为止,我都还没有看到,有什么纸,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碍于条件,唐资当然说不出纤维之类的话来,但他这么一比喻,其他人也明白过来,同时不由暗叹,到底是从下面打拼上来的,连这些东西都懂。

    唐太公则又问了一句:“难道陈止的那纸,没有打结?”

    唐资摇头道:“这还不至于,不过以灯火通透纸张,能看出打结多少,多的能见黑点密集如雨,少的则是散落各处,陈太守的那纸,因为上面写了字,看得不甚清晰,但黑点甚少,而且孙儿也不认为,这世上能有人,真的做出完美无缺的纸。”

    唐太公点点头,称赞了唐资一句稳重,跟着话锋一转:“这么说来,咱们唐家得想办法把这纸方拿到?”

    唐典则说道:“若能拿到最好,但现在已经约定,要与太守合作,那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一时,相信短时间内,太守也打不开局面,有的是倚重咱们的机会,可以一点一点的跟他提要求。”

    唐太公点点头,笑道:“也对,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啊,这么说来,咱们未来可以试着靠拢这位新太守了,有了这贩纸为共同之事,那肯定是亲近许多,只是这张老夫没有亲眼见过,心里还真有些痒痒的,当时还是那朱家老头明白啊,相处了求墨宝这么一招,也不知道那老儿现在是何念头。”

    被这位老太公惦记着的朱太公,此时正拿着哪一幅字,呵呵的笑着,同时夸赞着朱宪、朱完等人。

    “不错,做的不错,陈太守的字,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你看看这字,当真是妙绝!上品中的极品啊!”

    老人在那爱不释手,而包括朱宪、朱完,以及朱家的现任家住朱留,则是相互对视,最后还是朱留使了一个眼色。

    朱宪顿时心中了然,便上前一步,询问起来:“父亲,您看现在怎么办?太守这次似乎是警告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他是向汪将军服软了,还是说,刻意说的模棱两可,让咱们自己揣摩?”

    “怎么,你自己过去了一趟,亲眼见到了太守,听他说话,就没有察觉出什么么?你觉得太守是什么意思?”朱太公收起笑容,但将字轴紧紧握在手里,见朱宪的面露愧色,他缓缓摇头,转而看向朱留,“名章,你怎么看?”

    朱留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依我之见,太守或许是想要表明无心争夺之意。”

    “哦?”朱太公眼中一亮,“详细说说。”

    朱留点头道:“众所周知,陈太守的背景不小,不说太仆公,就是那华阴杨氏,就非同小可,其人来到代郡,听说还和张家有关,杨家、张家这样的家族,都不是我等地方小族能测度的,但陈太守却与之相关联,可见前途,所以他来这里,不会待多长时间,肯定是想要安安稳稳的拿些政绩,然后就高升了。”

    “对,对,是这个道理。”

    众人深以为然,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这也符合正常人的逻辑。

    “所以,面对汪荃将军的挑衅,陈太守或许是想缓和矛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他才会将重点,落在经营纸坊之上,您也见了,这纸之质,何等惊人,也难怪太守会动心思。”

    “不错,不错,”朱太公不由点头,看向手里的卷轴,“老夫我抓着这纸,都觉得格外舒心,这等好物,以后有机会,还得再讨要一二,至于这太守之意,我等也不必深究,干脆啊,静观其变,太守那边联络者,汪将军那边也别断了,两不得罪,咱们也求一个稳。”

    朱宪会意,顺势就道:“就怕到时候太守不会轻易送出啊,此纸配以此字,传之天下,亦可被人追捧,不会在意我朱家所需啊。”言下之意,是说两边都看不上朱家这点势力。

    “无需烦恼,无需烦恼,”朱老太公却笑了起来,“因为真正该担心的啊,不是咱们朱家。”

    “哦?”余者听之,皆露疑惑之色。

    倒是那朱完却是眼中一亮,试探性的问道:“祖父所言,莫非是那王家?王家在城中也有纸坊,若是太守这般好纸流传出去了,王家首当其冲,或许纸坊的生意要一落千丈?”

    朱太公却笑而不语,其他人则若有所思。

    朱留便道:“若是如此,咱们能否与那太守说道说道,看看能否将那纸方,得到手里?”

    朱宪也是眼中一亮,不由点头,随后眉头一皱:“只是太守将唐家几人留下,不知何意,莫非与这纸坊有关?又或者是要拉拢唐家,打压其他?”

    而此时此刻,在那王家大宅中,德高望重的王老太公端坐上首,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两名侄子。

    但他的侄子,论辈分可是和其他家族的太公差不多的,所以也是年过花甲了,看上去甚有老态。

    两位老人的边上,依次坐着众多的王家子弟,而按王家的当代家主王霍,则坐在左首上位,正听着王淀的诉说。

    “……那纸洁白而通透,只是看着就知是上品,远非我王家纸坊可比,若是流传开来,不知道要引起多大波澜,别的地方不好说,但在代郡,怕是要讲我王家纸,都给挤出去了。”

    王淀的话语中,透露着一股担心,但旋即话锋一转:“不过,我王家毕竟底蕴深厚,产业、田地众多,纸坊若是不利,也不过就是伤及一点,不至于伤筋动骨,反倒是太守今日的态度,让我有些迷惑,他似是没有埋怨各家通汪荃之事,但又不明说,让人忐忑,加上唐家留下,还有慕容鲜卑的人掺和,情况着实难料。”

    他主要说的,还是晚宴中的事,是陈止的态度,这态度让他琢磨不透,转而有提到了那白纸。

    “按着你的说法,这顿晚宴,还当真有趣。”王霍还没有开口说什么,王家的老太公祖宗就笑了起来,“这位太守,今天召集你们过去,恐怕本就有虚实兵家之意,让各家心中猜疑,难以下定决心。”

    他一开口,王霍也好,王淀也罢,王家的其他人纷纷住嘴,做出了恭敬聆听的模样。

    王老太公丝毫也不意外,自顾自的说着:“先不说太守的态度了,这事本就没有定论,他既然不说清楚,那就没有结果,恐怕是在投石问路啊,但让老朽我感兴趣的,还是你们提到的其他之事,就比如那美味佳肴,若真如你等所言,那老朽都有些馋了,可惜啊,我这牙口,早就无法吞食了,这世间怕是没有什么,能让我等这个年纪的人,还能开怀畅食之物了。”

    说着说着,他露出了遗憾之色,却让其他人面面相觑。

    这好端端的,谈论着正事,怎么老太公一开口,就说道了吃的上面,莫不是真的老糊涂了?

    这话,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不敢说出来。

    但王老太公却看出端倪,笑道:“老朽可没有糊涂,王淀啊,你来说说,那纸有多好?果然比我王家纸好上许多?”

    王淀赶紧上前,却不说纸,只是道:“那纸上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相信有那等好纸!莫说比我王家纸,就是比起江南纸,怕也不逞多让!”

    此话义说,众人哗然。

    王老太公却笑道:“你等莫急,今日之事,老朽有个说法,或能卖给陈太守一个人情,得些好处,如那纸方,若可得之,亦是美事。”

第四百七十章 他还能翻了天不成() 
王霍不由就问道:“不知您想要找陈太守,传什么话?”

    王老太公微微一笑,说道:“那太守既然建了纸坊,后面必然是想要贩纸,那咱们王家完全可以与之相助。”

    王霍却眉头一皱:“但如此一来,不是要对咱们自家的纸坊,有所冲击么?”

    王淀则道:“这倒是无妨,纸坊生计,不过我王家诸多产业中的小项,损失了也不可惜,拿出去给太守做个人情,却也不错。”

    王铭和王左听闻,神色微变,那王左更是露出一点愁容。

    王老太公却笑道:“你们这小子,平时精明,遇到了这商贾事反而糊涂了,我看啊,王铭和王左都比你看得透。”他所点的两人,都是更小一辈的。

    王左自不用多说,之前露面多次,而王铭则是这王左的兄长,之前无论是去往那汪荃的军营,还是前往陈府,这兄弟二人都是一同的。

    不过,比起还有些公子哥气的王左,王铭就沉稳许多了,蓄了胡须,穿着得体,进了屋里就恭敬的立于一侧,不言不语,礼数周到。

    王老太公这话一说,王铭终于出来说话了,但一开口就是谦虚之意。

    “行了,都是自家人,你把想法说说吧。”王老太公摆摆手,示意王铭但说无妨。

    王铭看了一眼王霍,拱拱手,才道:“太守纸坊所出产的白纸,色正而面滑,远超我王家之物,这样的物件,和咱们王家纸坊出产的白纸,是天壤之别,根本不用担心会有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