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293章

冠绝新汉朝-第293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那边传来信息,说是把工匠都安顿好了,陈止就告别了陈梓和苏辽,回到了衙门,又处理了一些公务,有条不紊。

    待得其中间隙,又从桌边取出一叠书稿,偶尔整理,从容淡定。

    有书童陈物时候在旁,见了那叠书稿,不由留心起来,看了几眼,就知道了来历。

    “这当是当时几位宗师,时常问询老爷的那叠书稿了。”

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 
想到当时洛阳的些许传闻,陈物不由多看了书稿几眼,就见陈止从中抽出几张,拿出笔来修改了几行之后,又放了回去。

    随后又埋头处理起公务。

    作为郡守,陈止并没有多少需要直接坐堂的事物,至少当下还没有,他眼下要做的,更多是熟悉自己的角色,然后统筹兼顾衙门的各个部门。

    这个过程,一般而言,根据新任官员的不同,时间有长有短,算是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有些官员会用立威作为手段,缩短期限,但陈止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他有太多的事要处理。

    等公务忙完,把手边的卷宗收拾好,陈止先将那一叠文稿整理了一遍,一张张快速翻看,然后进行排序。

    等一切做好,又放回桌下的一个箱子里,那箱子还有锁。

    做完这些,他闭上眼睛,假寐了一会,等再次睁开,就从旁边拿出一张纸来,又抽出笔,在上面写了两个词,然后思考起来。

    这两个词,就是“麻纸”和“楮皮纸”。

    华夏的造纸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是在不断的进步着的,其中的标志,就是将一个个新原料、用新的工艺技术,制作出新的纸种。

    陈止想要造纸,这不是他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而是在没有北上之前,在洛阳就制定的计划,是备选方案之一。

    北地的情况,陈止在没来之前就大致了解,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想要打开局面,那就必须从其他方面着手,而书籍和印刷术,不光能打开局面,还有其他作用,可谓影响千秋,是陈止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技术优势,无疑是个理想选择,足以创造价值,上辈子我通过签筒,得到了造纸的相关技术,并改造了造纸术,同时通过自己的推演,结合第一世的记忆,又想出了几种造纸方法,但还没有来得及施行,正好放到今生尝试。”

    想着想着,他看了一眼身前纸上的两个词。

    “纸张的好坏,在这个时代,并不是玄学,而是用眼睛、用手,就能看得出分别,摸得出好坏的,而且比起帛简,纸张的优势非常明显,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哪怕是最为守旧的上品士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点,而且不再单独将帛简看做高雅之物,对楮皮纸亦有了需求。”

    “从几年之前,前代皇帝曾经下令,以纸代简,就使得这天下间的纸张著作越来越多,而纸的推广,其实哟主语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更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哪怕穷苦人家用上纸张也不容易,但比起原来的帛简,可是要好上太多了!”

    “甚至,连字体的变迁,也和造纸术发展、纸张的普及有关,原本的汉字,要用毛笔、刀笔在一片片坚硬的简牍上刻写,笔锋受到书写材料空间和质地的限制,也就难以施展,速度也慢,写个十几二十个字,就得换一片,这等约束之下,自是难以挥毫泼墨,但纸张则不然。”

    想到这里,陈止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写下的两个词,眉头慢慢皱起。

    “但这纸张的制作工艺,终究有着局限性,当前流行的几种纸,对应的人群,也不一样,如麻料、麻袋、麻绳、破布制作出来的麻纸,几乎随处可见,所以麻纸是比较大众化的纸张,缺点很多,白度不高,纸张也厚,也不为士人所喜,然后就是木本韧皮制作的楮皮纸、桑皮制作的桑皮纸、藤皮纸了,后者在白度等方面,比之麻纸都要高上几分,为士人推崇,因而若是造纸,最初需要的是高附加值,就得选择士人认可度高的。”

    想到这里,他在那纸上画了个圈,将“楮皮纸”这三个字圈了起来。

    “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等到了隋唐时期,皮纸就终结了麻纸的垄断地位,而且所用的造纸原料,也越发的多元化了,除了麻料、楮皮、桑皮、藤皮,更有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纤维等,皮纸的发展,依托于新技术的兴起,同时废纸回槽造再生纸的技术,要你管管也是在唐代出现的,而这些工艺和技术,我在上一世已经掌握了,现在正好拿出来!”

    纸张的原料,在幽州本就不少,俯首皆是,在加上纸张对传播知识的促进能力,培养一批熟练的造纸工匠,然后进行推广、普及,是陈止计划中的一环,但在最初,为了经济利益,则必须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专营和隐秘。

    “这造纸的工艺,很多也是一层纸,没人想、没人带领的情况下,旁人也无从学习,一旦我点名了,那传授起来就快了,虽说不是什么隐秘,但最初为了确保财政收入,尤其是收敛上品贵族们的钱财,还是得保密一段时间的,而且我总结出来的技术,也有着不同的迭代分野,在技术上有着先后之别,可以先用隋唐技术,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公布出去,普及白纸,而我则换上宋代的技术,这样一来,能保持着不断更新。”

    陈止这样的打算,其实也不新鲜,第一世不知道有多少企业都用着这个套路,有着技术优势,却不会一次性放出来,而是挤牙膏一样,一步一步的拿出来,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不过,我在进行皮纸改造的同时,也该对麻纸的制造工艺进行规范化和改进,皮纸朝着薄、白、光滑的目标努力,主攻高端的上品市场,而麻纸则通过改进工艺,进一步量产,将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压低价格,进行倾销,迅速推动民间的纸张传播,在薄利多销的同时,更能让寒门和贫寒之家,也尽早将纸张变成日常用品。”

    大致想清楚了情况之后,陈止又规划起大概的步骤,并且在那纸上又写下了两个词,一个字在“麻纸”的下面,写的是“走量”两个字;一个则是在“楮皮纸”的下面,写着“尊享”两字。

    “一开始的时候,我的人手有限,大规模的生产是不可能的,主攻高端市场,那就要拿出足够薄、足够白、足够光滑,同时带有一点香味,能一定程度防止虫蛀的纸张,数目不用太多,关键是要能起到广告作用,而且需要尽快就有回报,那么我就得利用一下洛阳的人脉了,尤其是那些大家、宗师,之前放出的编撰大典的消息,此时正好派上用场,《齐民要术》也编撰的差不多了,可以找个时间拿出来,配合着新纸,正好做一波捆绑消费,洛阳纸贵正是源自于此。”

    就好像后世推广硬件,需要软件的配合,贩卖显卡,需要游戏加持一样,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陈止在洛阳组织诸评,本来的目的就是进行社会实验,了解这个时代之人的心理,与后世是否有区别,得到的结果让他十分满意,那么后世的诸多手段,改头换面之后,都能拿出来运用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商贸往来,在时间上还有空缺,想要尽快得到收入,就得找一个商贾,作为稳定的合作伙伴,而且纸张终究有局限性,只能用来打开市场,树立代郡的品牌,下一步得尽快将新的产品拿出来,而且要比纸的附加值再高一些。”

    纸的价值有限,走高端市场终究有局限,但用来树立名声最合适不过了,一旦有了名号,再推其他物产,当可事半功倍。

    单纯的卖纸,就算是再洁白的皮纸,都有其局限性,陈止需要的是纸上的附加价值,而这部分不是工艺可以带来的,好在陈止的手上,掌握着的不光只有一个配方和工艺。

    “就等着那些工匠到位了……”陈止眯起眼睛,手上一闪,就多了一张符纸,“另外,随着这些物件的流传,我的名声必然也会进一步传扬,其实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

    是夜,众多工匠在陈舵等人的安排下,来到了城北的一片连院,暂时住了下来。

    所谓连院,其实就是诸多层层贯通的院子结合在一起的,院子里颇为简陋,没有什么几进几间的说法,里面只有简单搭起来的屋舍,但也加固了几次,算是坚固,能遮风挡雨。

    这里其实是为一些特殊的流民准备的落脚之处,不过很久未曾使用,再有流民都是安排在城外,况且整个代郡也许久未有流民了,倒是为别的地方输送了些许难民。

    好在这片连院当初建设的时候,没有偷工减料,到现在依旧可以入住,陈止之前也抽空检查过,认为没有问题,可以暂时安置。

    他在城外已经购买了一片地,准备兴建庄子,只不过按着陈止的设计,那庄子的建设并不容易,最初的雏形也得费些周章。

    本来陈止是算好了时间,没想到下邳那边一路急赶,提前抵达,就只能让陈止动用备用计划,先把他们安置在这里了,等城外的庄子雏形出来,就会让他们搬进去,毕竟这边的环境,陈止是不认可的。

    他的这些打算,这百多人却不知道,他们一路北上,算是背井离乡,心中忐忑,这一落脚,就越发难以安心,更不知命运如何。

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 
“三哥,你怎么看那位新东主?”

    略显狭窄的床铺上,有一名看上去只是半大孩子的少年睁着一双漆黑的眼睛,低声询问着。

    夜光,透过闯祸,洒落在屋子里,好像在地上铺了一层霜,也将少年的眼眸,照样的闪烁着光芒。

    虽然已经入夜,但艰苦的旅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让这个少年无法静下心来,忍不住就问起了身边的兄长。

    连院的屋舍,搭建的宽敞,但为了多安顿几个人,里面的床铺却离得很近,大部分还是通铺,几个人并排睡在一起,呼噜声此起彼伏。

    这个少年,名为李威,在他身边躺着的,是他的本家兄长,名叫李立。

    他们二人都是下邳郡城外的匠户。

    他们李家在下邳也算有些名声,整个宗族聚集在一起,有明确记载的家族志,都有超过三百年的时间。

    据说在最初的时候,更是从墨家分出的一支,流传下来的。

    不过到了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变迁,以及在战乱的影响下,反复迁徙,家族早就没有了墨家的气息,早就成了寻常的宗族。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工匠传承了——

    这个家族百分之八十的男丁,乃至一部分女丁,都是匠人,掌握着某种工艺。

    比如李威的父亲,就是一名铁匠,在下邳的陈家作坊里做工,而李威的族兄李立的父亲,却是木工,而他本人也传承了这门手艺。

    至于李威自己,则因为颇为聪慧,在族中学了不少工艺本领,但因为年龄的关系,还不能出师,所以还都是皮毛,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相比之下,李立就要不同了,他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在家中可以称之为骨干,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职业态度上来说,都是下邳陈家工匠中的佼佼者,颇有威望。

    但也正因如此,考虑到他的年龄,所以被选入了北上的工匠队伍,隐隐被视为头领,路途中的很多时候,都是他在开导众人。

    当下,当李威心神不宁的时候,第一个选择就是求助兄长,希望李立能给他一个定心丸。

    殊不知此时的李立,同样也是心中不宁,想着自己的前途。

    他一个三十岁的人了,有老婆孩子,工作稳定,收入还过得去,在家乡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宗族中还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可是那陈守一,因为他的一个动作,下邳陈家立刻行动起来,将李立选出,派往北地。

    最初的时候,真让李立有些惊慌失措,满脑子都是懵意,怎么好端端的,生活就被颠覆了?

    不过,世家做事,也都知道画饼、画蓝图的重要性,否则就没人干活了,因此负责带着他们北上的人,每天反复的告诉他们,这次北去是多大的荣幸,有多大的好处,那位陈止老爷是如何如何的英明神武,代郡那边是有着多么大的机会。

    这样的反复洗脑中,让被选出来的工匠们,度过了最初的迷茫和彷徨,重新安定下来,只是对未来的担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是被埋在心里,被那美好的蓝图暂时压抑下去了。

    可等他们真正踏足了代郡,看到了这边的景象,感觉到了这可以称之为荒芜的土地,和下邳的巨大分别,担忧就在此爬上心头。

    “我若是在这里为工,还能不能拿到原本在下邳的报酬?不会连饭都吃不饱吧?”

    这样的心思,盘踞在李立的心底,让他根本无心入睡,正在烦恼之际,听到了族弟的声音,就转头看了过去。

    对于这个族弟,李立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因为这小子很有天赋,学东西非常快,不管是木匠手艺,还是铁匠工艺,乃至其他家的东西,只要让这小子看了一眼,就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更能学个几分。

    否则,这么一次选出工匠北上的事,也不会将这么一个半大小子就给选出来了,毕竟按着正常的人逻辑,匠户之事多靠经验,那是年龄越大、身子越壮,越有优势的。

    但正因如此,宗族之中对他也是颇为纵容,本来宗族内部几支之间,各有分工,轻易不会互相传授的东西,也放任此子去看、去学。

    相比之下,李立对李威的态度,就比较严厉,时常训斥,就是怕太过放纵,让这小子没有心思沉淀下来做工,而对于工匠而言,静不下心、沉不下意,可是大忌!

    所以,在这之前,李威和李立并不亲近,见了都要躲着走,结果这次选人两人一路,李立作为兄长,当然处处照顾,也让这个小兄弟的心,重新回来了,有事没事都要请教李立。

    现在,看着立威脸上的不安,李立叹了口气,不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