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221章

冠绝新汉朝-第221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是陈氏,那就不分彭城还是下邳,陈华所为,不管出于何等想法,但值此关头,真以为陈止倒下,家族还能独善其身?”

    那管事听到这里,彻底不敢开口了,只是点头称是,也知道自家这位老太爷,是铁了心的硬撑陈止了,这心里不由有些疑惑,因为陈华所言,也并非一无是处,是有这种可能的,为何自家老爷,却硬是要支持陈止。

    他却不知道,陈永考虑的更多。

    “当初陈止斩杀了匈奴小王子,我就发现此子行事非同寻常,或许可成大器,但让人看不出章法,也有可能让陈家因此蒙受牵连,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以才有让他暂止的想法,但既然如今他已经登上了仕途,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我相信张家也好、徐家也罢,就连那荀家,都不会单纯想要给陈止难堪,陈止只是一个突破口,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以陈止为突破口,攻讦于我!”

    毕竟是官场老兵,这个道理陈永如何看不出来,所以不管陈止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章法,至少是现阶段而言,他陈永必须全力支持陈止。

    陈华连这个都看不出来,留在洛阳也是个祸患,说不定反倒要被政敌利用,难道还留着他过节?当然是尽早打发回去,他召集子弟过来,是来帮衬的,不是来给自己找麻烦的。

    不过,管事还没把消息带过去,就有人通报,说是陈止来了。

    “来的正好,老夫也有话要问他,将人带到正堂。”吩咐了一声,陈永就转身回去。

    同样的,陈华他们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我料想他也该来了。”陈华作势,居然想要去面见陈止,还带上了那跟随自己的四个人,“不要觉得此举冒失,现在去找陈止当面对峙,对整个家族都有好处,可以当面揭开他的谎言!”

    其他四人虽然有些犹豫,但事已至此,也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也都同意下来。

    但事情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顺利,当陈华带人过去的时候,甚至连正堂都接触不到,就已经被管事带人拦下来,随后就接到了一个让他有些难以接受的消息——

    “什么?这是什么意思?不让我过去?莫非他陈止和我们不一样?他能做的事,我们连凑上去都不行?”

    管事只是陪笑着,但心里却很清楚,陈华确实是摸不清自己的斤两,他岂能与陈止相提并论?

    不过,这话他是不敢说出来的,甚至连陈永打发他五人离开的消息,暂时都没有表露,否则就看陈华现在的样子,指不定要弄出什么事来。

    就在陈华被阻挡的时候,陈止已经在正堂见到了陈永,边上还有陈梓相陪。

    一刻钟后,陈永点点头,说道:“守一啊,你既然把打算都说清楚了,那家中自是全力相助,我这就派人出去,给外面的流言添一把火。”

    “多谢叔祖。”

    陈止致谢之后,陈永又问道:“那接下来这一个月,你就主要与大鸿胪那边联系?那我可要提醒你一句,那位大鸿胪赵珉不是好相与的人,你凡事得多注意一些,有什么事就多来找我商量。”

    “守一谨记。”陈止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另外,还有一事要与叔祖讲清,这一个月里,我会邀请洛阳的各路大家,琴棋书画皆要涉猎,因此要提前做些准备。”

    陈永微微一愣,跟着才道:“看来你真的是所图不小,可是要老夫动用人脉,帮你联络?”

    陈止摇摇头,却道:“并非如此,而是府中有诸多琴谱、乐谱,又有许多事物,我是想要来这里,时常练习。”

    “什么?”陈永一脸错愕,着实没有想到,陈止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你是要在这里练习音律一类?这与邀请各方大家,有何联系?”

    陈止就道:“那些大家,可不是轻易就能服人的,再说了,这背后还有人在干涉,所以要做准备。”

    时间流逝,转眼七日时间已过。

    洛阳,罗家,罗勋的屋舍外面,那外廊之上,正有两名青衣小厮低声交谈。

    “听说了么,昨日那左廉家中,又有不少人拜访,其中还有人大老远从荆州迁来的,就是为了让他品评文章的。”

    “可不是么,这才几天啊,听说那左家门前,日日人流不息,不少人都是慕名迁来,想让他给品评,真是不得了。”

    “你说这事离奇不离奇?那左廉虽然也是洛阳名士,文章出名,但不少名望都是靠着祖上的余荫,要是论文章的,哪里比得上咱家老爷啊,结果现在这些人就都认准他了,原本没三两天还有人来咱家,想让老爷品评,现在倒好了,都一窝蜂的冲到其他家去了。”

    “我听说啊,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那个太乐署的品评会,这城中都传了,说是这品评会能评出文章第一,五位大家乃是当世顶尖,连皇上都认可,有朝廷在背后撑腰,要是能得到他们五人任何一人品评,都可以身价倍增,得到的评语,更是无从质疑!”

    “这个我也听说了,其实我有件事没说呢,之所以觉得离奇,还是左廉本来名气就不如咱家老爷,但比起左廉,其余四位大家的家里,更是非同小可,那古优等大师的家门前,早就排起长长的队伍了,一直排到巷口,劝都劝不走啊!”

    “谁说不是呢,唉,真是可惜啊,当初要是咱家老爷接受了那太乐令的邀请,咱家现在也得威风了。”

    这边一个小厮还在嘀咕,猛然见到对面的同伴,朝着自己挤眉弄眼,这心里猛然一突,脸色当即就变了,一转头,看到脸色阴沉的罗勋站在身后。

    “老爷!”

    小厮的皮鼓下面好似装了弹簧一样,一下子就从座位上弹起来,然后赶紧就告罪起来,心中忐忑,这背后非议自家老爷,可是不小的罪名,真要是追究的话,足以让他被发配到城外的田间,那和内宅仆从比起来,这待遇可就是天壤之别了。

    他的这个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这府中里里外外,谁不知道自家老爷自从几天以前,听说了那五位大家的消息之后,心情就有了变化,任谁都能看出不快。

    随后,这府中的人,要是有人不小心提到了品评会、五位大家和两家书院等名词,都会惹得老爷不快,轻则只是眼神责备,重者甚至还有直接的斥责。

    不过,这次的情况却有好转,在那小厮说的话被罗勋听到,罗勋的眼神顿时更加凶恶,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留下一句,将大少爷叫过来,随后就一言不发的回屋了。

    那小厮顿时长松一口气,坐倒在外廊之上,但身边的同伴就提示道:“还不赶紧去通知大少爷,你还想挨骂不成?”

    “对对对!”

    那小厮赶紧起身,跌跌撞撞的冲了出去,过去通知。

第三百四十二章 当日请而不来,今日送贴相召() 
这位大少爷,就是罗勋的长子罗久,虽然被叫做大少爷,其实年龄已经不小了,早就到了中年,看上去也颇为稳重,先前为官,因为一点疏忽,如今赋闲在家,每日里邀请三五好友来家畅饮,倒也逍遥。

    但这几日罗勋的心情不好,府中气氛凝重,这位罗家大少的日子也不好过,也不敢随便邀请好友了,就算青了好友,也是待在屋子里,小声的交谈,不敢声张。

    现在一接到消息,他罗久不敢耽搁,直接就来到了父亲的方外,见了两个小厮的样子,停下了询问一下,心里就有数了,这心里却越发苦了。

    “果然是和太乐署有关联啊,可别又找我过来训斥,明明是他没有抓住机会,人家陈止都亲自来家里邀请了,前后来了两次,何等真诚,这样的事,去哪找啊,结果他倒好,直接给拒绝了,现在见了其他五家的好处,心里不高兴了,找不到陈止,就找着我发泄,唉,真是倒霉。”

    罗久对父亲的心思颇为了解,知道他看着那五个人在品评会后的遭遇,心生羡慕和后悔,因此不快,就拿着自己发泄。

    果然,见到了罗勋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连串的询问,无非就是问家中访客几人,又旁敲侧击其他几家。

    “这两日来家中拜访的人,确实减少了很多,但并没有真像那些下人说的,近乎绝迹,其实很多人拜访了左廉等人之后,也会过来咱们家的。”罗久一番论述解释,却没有让自家父亲舒坦,罗勋的脸色反而更难看了。

    罗久见了,就知道不对,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罗勋却没有劈头盖脸一番训斥,而是叹了口气,然后问道:“长久,你说说那左廉家中的情况,我知道你好友不少,时常能从他们口中得到相关的消息,他们有没有提过,陈止是如何给左廉他们几个人保证的?”

    “保证?什么保证?”罗久楞了一下,随后明白过,“您是觉得,那几家能有这么多人去拜访,是陈止在背后操作?”

    “难道不是么?否则的话,怎么会短短几天,就有这么大的变化?”罗勋的表情颇为复杂,夹杂着诸多复杂的情绪,因为这些天其他各家的变化,让他的脑海中,不时就回想起陈止第二次拜访的时候,说过的那些话。

    让罗勋不自觉的就烦恼起来,莫非真的因为推辞了陈止的邀请,就要后悔,这简直无法忍受,尤其是徐家答应的好处,根本还看不到苗头,可陈止那品评会的影响,却已经逐步清晰了,并且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但罗勋却不想认同,想从罗久这里得到答案,只是……

    “父亲,您怕是还没弄清楚如今城中流传的些许传闻啊,”罗久见父亲没有斥责,一副要询问自己的样子,思索片刻,就小心翼翼的道:“之所以有很多人去拜访左廉先生等人,并非是陈止指示,而是城中流传着诸多传闻,都说那品评会有朝廷定力支持,当时连皇上都微服到访了。”

    “一派胡言!”罗勋当即就怒斥起来,“小小一个太乐署邀请了几个书院学子,没见到有什么重要人物,焉能让皇上屈尊降贵,微服到访?”

    罗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个自然是流言,但却难以制止啊,再加上那日的品评会,有许多的新鲜玩意,参与的孙特、卢仟等人这些天也受到追捧。”

    “两个小字辈的,也能让名士、士人追捧?”罗勋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罗勋叹了口气,说着:“因为追捧他们的,可不是什么士人,而是民间人士,还有不少寒门子弟,所以这几天以来,那孙特等人的居所,也时常有人拜访,名声大噪。”

    罗勋神色一变,越发严肃起来。

    “怎么会这样?”

    “父亲?怎么了?”罗久看出了自家父亲的神色不对,不由询问起来。

    罗勋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你还没看出来啊,陈止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的目的模模糊糊,根本就不清楚,做的事也是东一招西一招的,孩儿实在是看不出来,还望父亲能有指点。”罗久一本正经的请教起来。

    罗勋还是沉默,似乎正在思量,最后才出声说道:“陈止的目的,就是让那些参与品评的大家和学子,都单纯从个人而言,提升了名望,连带着他们背后的书院,也有所提升啊。”

    罗久却越发疑惑了,问道:“这又有什么不同,守拙书院不还是输了?”

    “你以为这些书院是为了什么争执?”罗勋冷笑起来,“或许是有学术的原因,但对于普通的学子而言,对于书院的经营者而言,更多的就是为了名声,因为这名声对书院来说,也是关系到传承、强大与否的关键。”

    罗久毕竟是罗勋的儿子,见识是有的,错愕过后,猛然惊醒,不由惊道:“这……这陈止的目的,是想要让太乐署,能掌控书院的名声?”

    “可不光时掌控书院的名声,而是能凭空让已经稳固的名士,或者是初出茅庐的学子,都能在名声上更进一步,连带着让他们的书院也得到益处,你看那守拙书院,虽然落败了,看起来损伤了名望,但实际上呢?”

    “实际上也是有所损失啊,”罗久眉头皱起,越发不解,“我听了几个好友提到了,说是有几个家族的人,都对守拙书院有了微词,他们都有子弟在这些书院中为学,长久来看,必然会受到影响。”

    罗勋摇摇头,说道:“你啊,看得不够远,我且问你,一个书院最让人担忧的是什么?”

    一个反问,让罗久眉头紧皱,沉思之后才道:“那该是名声受损,影响到传承吧。”

    “错了,错了,”罗勋露出了一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书院虽然不希望名声受损,但能够有传承的书院,都是有来历的,就算是一时的名声受损,只要不伤及根本,还是能再起的,人也是如此,有些人的名声坏了,就会潜伏一阵子,等事情淡了,机会再次出山,那守拙书院也就是一时受挫,但听陈止的意思,这个什么品评会,今后还会召开,这就让守拙书院有翻盘的机会,其他世家也不会就因此认为守拙不行了。”

    罗久想了想,不由又问道:“那书院最担心的是什么?难道是学术、学问、师道传承有了偏差?”

    “这更是笑话了,那当世经学大师郭象的侄子郭展,公开歪曲了自家老师、叔父的学说,更有诸多百家传人,将原本的学说加以扭曲,改得好的,被说是传承与发展,不好的则被归类于扭曲与偏差,但无论是哪一种,多有书院传承,这书院的传承偏差,也不是致命的,他们真正担心,是书院没有人知道!”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渐渐提高:“若是没有人知道,那么不管书院的学说多好,最后都要被埋没,运气好的还能靠着时局或者后世徒孙,让学说重见天日,但更多的却是逐步消亡,除去因朝廷政令而覆灭的学说,很多书院和学说都是因为无人知晓,才会消失在历史中。”

    罗久终于是明白过来了。

    “原来是这样,仔细想来,那些书院担心名声受损,就是怕被世家抛弃,最后沦为式微,最终衰落消失,父亲您的意思是,陈止通过那品评会,可以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