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213章

冠绝新汉朝-第213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确实,虽然情况有所变化,但绝对不能让陈止的气势再攀升了,要从源头就将之根绝才行。”张应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眯起眼睛,沉声说道:“陈止此人绝不会只满足于邀请文章大家,从他在太乐署说的话来看,他的目的肯定不止一个,音律、书法,乃至画技等等大家,怕是接下来都会邀请,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得提前斩断他的念想!”

    “属下明白了!”王布点点头,“在他真正行动之前,就先把这诸多大家的事定下,让那陈止无从邀请!”

    “就是这个道理!去吧,去吧,这次别再让我失望了,”张应摆摆手,打发了王布离开,然后沉思片刻,又招来一人,乃是他的管事,“你去庾家一趟,给庾亮送一封请帖,请他明日过来品茶,就说老夫新得了珍贵好茶。”

    “诺!”

    ………………

    “陈兄,听说皇上还留你在空中用膳了?这可是不小的恩宠啊,很多大臣也是立下大功,或者资历、年龄足够,才能获此殊荣。”

    深夜,陈止才从宫中回来,迎面就是陶涯等人的惊叹,平时的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睡下了,但今天心里挂着事,所以都在院中等候。

    “陶兄,你这话说的,陈兄也是立下大功的!”不等陈止开口,刘纲先有些不乐意了,“那刘渊之死,可是与陈兄脱不开关系!乃是他的大功!”

    陶涯笑道:“是极,是极,是我失言了。”

    “咱们几个,就不用说这些客套话了,”陈止却笑了起来,“那刘渊之死,陈某不过是恰逢其会,根本算不得功劳,若非朝廷局势阴差阳错,又怎么能算在我的头上?外人不明就里,多有错传,那也就罢了,怎的你们也这般言语,未免有些见外了。”

    “哈哈哈!”赵兴则笑了起来,说道:“总之这是好事,是喜事,我等也已经备好了酒菜,就等着陈兄回来欢饮了。”

    “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有酒席。”陈止也是笑了起来,没有说什么夜深,也不提自己在宫中吃过,当即就应了下来。

    一群人顿时围坐起来,开怀畅饮,边吃边喝,又问起那宫中的事,以及陈止和皇上谈到了什么。

    陈止并不隐瞒,就把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不过他用来讲解的书册,已经被皇帝刘岱留下,反复翻看,有如看着至宝,现在只能凭空和几个挚友讲解,好在陈止说的条理分明,而陶涯等人也都是聪慧之人,很快就听出里面的关键,尽管在很多地方还不甚理解,却也隐隐察觉到了其中的便利。

    “若是真如陈兄所言,这个什么金曲评一旦确立下来,那音律之道确实可以比拼高低了,只是如此一来,那些落败的书院,难道就会甘心么?”刘纲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陈止则说道:“这就涉及到一个周期的问题了,因为这个暂名金曲评的事项,并非只是举行一次,每一次举行,实际上就是一次比拼,将平日里的争执,直接集中在一起爆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明白了。”陆映眼中一亮,“如此一来,这争执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控制、约束起来了,而且因为有诸多权威大家的加入和品评,得到的评价,无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也不会有人当场提出异议,而就算是有人心有不满,因为知道还有一下次品评,所以会把精力,整个的投入到平时的练习之中,等待下一次机会。”

    “这是好事啊,”赵兴也点头笑道,“就算不从这争执的角度考虑,只是说这个品评吧,让诸多大家出面品评,这在过去可不容易,那原本的月旦评,很多人求之而不可得,毕竟大家品评,可遇而不可求也,相比之下,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对于那些书院学子来说,能得到名士大家的品评,有的时候比名次本身更有意义。”

    “不过……”陶涯却是问道,“想要完成陈兄所说之事,光有皇上的支持,怕也不够,毕竟皇上也无法强行命令名士们过来品评,而陈兄之事想要完成,无疑需要诸多名士大家的参与,虽说现在请来了三位,但也只是文章方面的,这其他诸多名士,想要邀请,还是要有一番波折。”

    陈止点点头,说道:“确实不是简单的事,不过也无需担心,因为参加品评对于名士们而言,也是有很多好处的,这也是我要定下与守拙、南山两家书院约定的原因,相信见过了一次品评过后,就会有有识之士明白,这不是我请他们办事,而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

    “一个让他们的名望,更上一层楼的机会!”陈止看着眼前的有人,缓缓说着,随后话锋一转,“好了,今日先饮至此时,距离那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天,明天我还要再去邀请几位大家,同时看一看,太乐署那边是不是已经布置好了。”

    “也好,明天也是关键之时,我等就不打扰了。”陶涯等人顺势散席,“陈兄,这城中不知有多少人,正盯着着这里呢。”

    “自然不能让他们失望。”

    带着这样的想法,次日一早,陈止就与刘纲一同继续去邀请文章大家,第一个拜访的,就是之前拜访过一次的罗勋。

    “老夫已经想过了,此事就不参与了,有王公出面,相信已经足够了。”

    这罗勋年龄不小,约莫五十多岁,他在城中的住处布置考究,园中有水有亭,会见陈止二人,就是在哪亭中。

    只是这人的回复,却让刘纲大惊失色,听完就忍不住问道:“罗大师,您之前不是说考虑考虑,会给我们满意的答复么,怎的现在却又变卦了?”之前那次,刘纲也陪着陈止来了,听出这位罗勋当时颇为动心,所谓考虑,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推辞,彰显身份,因此陈止他们才会在今天,第一个就找上他。

    没想到,这人的态度突然大变。

    罗勋听了这话,也不恼怒,反而笑道:“刘生,老夫之前就说考虑,自然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怎么能叫变卦?你这话,说的不对啊。”

    “可是……”刘纲还待再说,却见陈止伸手止住。

    阻止了友人之言,陈止直接站起身来,笑道:“罗老既有决定,我等自然不会强请,不过有些话,我是要和罗老说明白的。”

    “哦?但讲无妨。”罗勋淡笑着,看着陈止,浑不在意,他其实是有食言之举的,但却已经和徐家说好了条件,根本不讲陈止放在眼里。

    陈止自然明白这背后缘由,说道:“还望罗老你不要因为今天的选择而后悔!”

第三百三十章 请人者非陈止,乃太乐令尔() 
“你让老夫不要后悔,就因为你不接受你的邀请?”

    罗勋瞪大了眼睛,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他本以为自己会听到的是一番客套话,充斥着陈止的遗憾,以及对自己的尊重,毕竟从陈止刚才的话,也有这么一点预兆。

    没想到,陈止脸上带着笑容,说出来的却是这般话来,本来他就是端着架子在说话,听到这里顿时就有些不满了。

    不过,这种意外的反差,让罗勋都来不及生气,而是先诧异,诧异过后,眉头皱起,颇为不悦的道:“本以为你陈守一名声在外,也是个有修养的人,怎么这事情一不顺心,就显得气急败坏,连礼仪都不顾了?这和那些纨绔子弟,又有什么分别?”

    一番训斥的话说出来,到最后转为严厉,一副师长训斥弟子的样子。

    在罗勋看来,自己也有这样的资格。

    不过,陈止却没有半点受教的意思,反而笑道:“罗老,你是误会了,我不是气急败坏的给你说什么,而是真心在提醒你啊。”

    “真心的提醒老夫?”罗勋忍不住冷笑起来,“就因为老夫不参加你这个什么金曲评,我就要后悔了?还说是提醒老夫,你这后生啊,口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你之前说得好听,说是要请老夫,但还不是让老夫去给你撑腰,给那些书院的学子品评,给予评语,老夫虽说比不上那些大贤,但老夫的评语,一般人也是很难拿到的,因为你的一句邀请,就让老老夫出马,你以为你是谁?”

    面对罗勋已经带有明显攻击性的话语,陈止却还是带着笑容,平静的说道:“罗老,其实有些话,我是不想说的,但既然罗老提到这些了,我就不得不提一句,凡事有来有回,礼尚往来,阁下说的是不错,我陈某人其实是没有资格邀请罗老您的,但我在拜帖上,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今日来拜访阁下的,不是我彭城陈止,而是大汉太乐令陈止。”

    “嗯?这有何区别?”罗勋眉头一皱,眼眸微动,其实他已经没心思听陈止说话了,计划着等陈止话音一落,就让人送客。

    但陈止似乎并未察觉,而是说着:“罗老您有儿子七人,孙子十二人,其中有几人身在不同书院,先后惹出事端二十五次,其中有二十次是不占理的,但太乐署得了罗老您的指示后,都便宜行事,给予了方便,让罗家之人可以无恙,哪怕因此招惹了其他麻烦也在所不惜,这些事,老罗你应该有印象吧。”

    陈止一口气说出来,那准备送客的罗勋,脸色直接就变了,知道陈止接下来也说什么了。

    毕竟,陈止在正式邀请之前,就让人将太乐署的卷宗整理了一番,依靠着过目不忘之能,那卷宗里面就记录着太乐署和不少和书院,和某个名士大家的背后交易。

    现在,陈止直接拿出来,当着罗勋的面这么一说,跟着就顺势道:“太乐署帮阁下这么多,邀请阁下过来品评,不能说是过分之举吧?”

    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况且,这事倒也不算突兀,在这几次事后,罗老你曾有三次表示,若是太乐署有需要之处,不会吝于相助,莫非都只是场面话?”

    当然是场面话!

    罗勋在心里嘀咕着,但眉头却紧锁起来,他知道陈止将话说得这么通透,自己若是再拒绝,对方把事情宣扬处去,对自身的名望,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至少一个不守信诺的名头会有的。

    不过,这里面同样涉及到太乐署违规行事,因此消息不会真的披露出去,最多是有些片段泄露,再考虑到徐家给的许诺,以及隐隐透露出对陈止的打压,这罗勋还是维持着原本的选择。

    “就因为这些事,老夫就得应邀?就算你着这些东西威胁老夫,老夫也是不会后悔的。”

    “罗老,你怕是误会了啊。”陈止摇了摇头,“我说的后悔,指的可不是这件事,而是你无法参与这次品评本身,会因此而后悔,至于具体的原因,相信你很快就会明白了。”

    “故弄玄虚尔!不足为奇!”罗勋却不怎么买账,或者说,他也没有其他的话好说,之能是硬着头皮,让人送客。

    陈止并不坚持,很干脆的就顺势离开。

    “罗勋这个老头,名声在外,还有什么信义传闻,根本就都是浪得虚名!前天他那意思,分明就是答应了,只是碍于面子,让咱们再来一次,以显示他的身份,结果呢,咱们的人来了,他却闹出这么一出,无故变卦!”

    路上,刘纲一脸不快,一边走一边抱怨,只是见陈止没有回应,又忍不住道:“陈兄,你莫非不生气?”

    “有什么好气的,不管罗勋先前答应了我们什么,我们都是来请他的,既然是邀请他,就不该强求其人做到什么,他不愿意去,那就不去,也没什么。”陈止说着,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他可不是无辜毁约,里面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刘纲闻言,心中一动。

    陈止则摇摇头道:“先不急,等咱们再去见过几位大家,我才能确定猜测。”

    刘纲压下心中的疑惑,跟着陈止又接连拜访了几位文章大家,其中几人都是之前就拜访过,但未能彻底答应下来的,只是明显都已经意动。

    可惜,这第二次再来拜访,得到的结果,却让刘纲的心沉入了谷底。

    “实在是不行,陈太乐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实在也不是谦虚,这个事在下胜任不了。”

    “我思前想后,还是要给陈太乐一个明确的答复啊,这事我帮不上忙。”

    “此事休要再提,我是不会去品评的。”

    ……

    听着那一个个所谓大家,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陈止的邀请,刘纲就算是政治敏感性再差,也是闻到了里面不同寻常的味道了。

    “这是有人在背后托你的后腿啊。”

    听着刘纲的感慨,陈止却笑了起来:“无妨,无妨,正因聊到如此,所以我才会先设定一个表演赛,让守拙书院、南山书院的人,先来一次。”

    刘纲疑惑道:“难道不是因为那孙特、卢仟逼得太紧?”

    “他们可以说是恰逢其会,其实能请到那三位,已经算是意外惊喜了。”陈止说的乃是真心话,按照他本来的计划,是要用到《萧规曹随册》和劝学茶的,结果居然靠着自己的人脉,就请了三人,尤其是王衍,更是意外收获。

    这位王衍,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极为有名,虽然有一个信口雌黄的典故,但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在生活的那个年代,必然是天下闻名的,论名望,这个时候的王导也不如王衍。

    不过,王导乃是王家新的顶梁柱,王衍这位前辈,也得给他几分薄面,加上王衍对陈止也颇为好奇,终于答应下来。

    “可是,好不容易有皇上召见,让陈兄你得以蓄势,结果今日连吃闭门羹,令气势折损不少,唉。”刘纲越想,越是觉得可惜。

    但令他意外的是,随后又拜访了两位大家,那二人居然又都答应了下来。

    这两人一个名为袁荃,乃是袁氏后人,闻名洛阳;另一个名为郭凡,乃是经学大家郭象的侄子,陈止曾经用《师说》打击过的陈华之师、郭展,就是这个郭凡的兄弟。

    郭象的名声,在洛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是天下公认的宗师,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而他的这个侄子,也算是门下弟子,集成学说,写得一手好书法,又擅文章之道,同样是名传洛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