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冠绝新汉朝 >

第20章

冠绝新汉朝-第20章

小说: 冠绝新汉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刚才在眼前上演的一幕,着实让他太过于震惊,以至于陈止一喊他,就忙不迭的应声,生恐迟了片刻,让陈止不快。

    不过话自口中说出之后,陈物真正醒悟过来,看向陈止的目光格外复杂,夹杂着思绪,因为被分配给陈止做书童而诞生的那些不甘,消散了很多。

    “也许这位止少爷,并不像传闻中那么不堪,至少这字……”想到书法,陈物眼皮子跳了跳,“这字,恐怕整个陈府,也拿不出比他更好的了。”

    陈物从小机灵,眼光也不错,平时也注意收集些老爷、少爷、小姐的信息,对这些人的书法水平略有了解,他可不觉得陈府还有第二个人能让清湖先生过来求字。

    他这心里一团乱麻,却不敢分心,就听陈止说道:“书林斋地方不大,暂时没办法安顿你,晚上只能委屈你会陈府了。”

    “不委屈,不委屈。”陈物赶紧表态。

    陈止又道:“这只是暂时的,现在银两也有了,很快就得着手重建院子,到时地方宽敞,就有地方安顿了。”

    “这店肆不要了?”陈息从震惊和欣喜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有些急切的问道,话中隐隐有了不舍。

    他只在这里住了几天,而且二楼狭小、地处街坊各种不便,当然不会舍不得这个地方,陈息真正觉得可惜的,是这么一个能日进斗金的地方,就这么放掉,难免心疼。

    “当然不是,”陈止笑了起来,“我不是让辅叔送一年的租金么?肯定是继续开下去的,但这里毕竟是商肆,住在这里只是权宜之计,等宅院重整,当然是家归家,店归店,互不相干。”

    “原来是这样,还是大哥想得周到。”陈息放下心来。

    陈停也满脸笑意的道:“这是对的,咱们毕竟是世家子弟,久居市坊确实不像样,本来我以为怎么也要住个几个月,没想到大兄一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

    陈辅也笑了起来,觉得自己的坚持都有了意义,陈止这一支日渐衰败,家仆四散,他却还留下来,忠心耿耿,只是想偿还陈迈的恩情,但心里也隐隐期盼这一支能有复兴之日,可怎么也没想到,复兴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来自那位嫡长子。

    蓦地,他想到一事,问了起来:“大少爷,既然银子也有了,是不是先把赌债还上?”

    “不急。”陈止摆摆手,却见众人神色皆变,立刻明白过来,知道这些人是怕“陈止”故态复萌,不愿断赌,就道,“既然有了约定,可以先等等,钱在手里可以做很多事,更能以钱生钱,再说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我也要看看那几家赌坊的态度,如果能遵守约定,那自然一切如常,如若不然,在期限到来之前,这些银两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都算是我的东西,这可是能招来祸患的,如果真有人不问三七二十一的硬要出头讨要……”他笑着摇摇头。

    陈辅听不懂这些,却知道自家大少爷有着打算,遂放心下来,不复追问。

    “这些事要一件一件办,至于今天么,”陈止笑了笑,拿出一小块碎银,“先买些美味,打打牙祭吧。”

    “好嘞!”陈息顿时欢呼起来,却将早就在楼上按捺不住的陈蔓引了下来,小丫头对楼下的事本就好奇,被母亲强令不能下去,忍了好久,此时听到动静,心道客人大概是离开了,才小心翼翼的下来,先趴在内堂门边窥视,见大堂都是自己人,就一下子蹦出来。

    陈息一见,叫了一声小妹,立时兴冲冲的过去,把事情说了一遍。

    在说的过程中,陈息免不了添油油加醋一番,说的小丫头一惊一乍,黑白分明的眼眸时而瞪得滚圆,时而长大小嘴,等陈息话音落下,陈蔓转身就往楼上跑去,一边跑还一边惊呼:“娘亲!不得了啦!”紧接着,这楼上就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伴随着刘氏的几声惊呼。

    不说母女俩的震惊和欢喜,却说那门外还有一位失魂落魄的文士,正是代写先生崔石,陈止行笔的整个过程都被他看在眼里,他总算知道先前陈止并未说大话,那字确实出自陈止的手笔。

    实际上,这一点崔石先前就隐隐有了猜测。

    但真正让他动容、震惊,乃至心神不属的,还是那几块银饼子。

    二十两啊!

    “我一封书信五钱,要写到什么时候才能赚够二十两?这……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气死人啊!”

    一念至此,他顿时失魂落魄。

    很快,又有帐房等人过来,一一见过陈止,书林斋正式步入正轨。

    另一边,在城南一座宅院中,还有个人气急攻心。

    “大伯不光没责罚陈止,反倒将字画送了过去,还派了掌柜,调了帐房,要帮陈止那废物经营书斋,他怎么能这样!这样一来,家中谁人能服?”

    陈韵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少爷,你先别生气,不然听到下面的消息,估计更气。”在陈韵面前站着的是那名为徐方的家丁,他笑嘻嘻的说着,“我的小兄弟给了传了个消息过来,说是武原王家派人和陈止接触了。”

    “武原王家?王希?”一说这个,陈韵更是气愤,额头隐隐能见青筋,“别给我提这个人!说好帮我折辱陈止,他倒好,还真付了银子,以为我探不到消息?两面三刀的东西,早晚让他好看!那王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等我得势,通通都要让他们难看!”

    “无论如何,可见陈止这人实不简单,”徐方不慌不忙的说着,“或者说,大老爷兴许是要借陈止这个人敲打二老爷呢。”

    “哼,大伯精明一世,这件事上却犯糊涂了,”陈韵双眼通红,咬牙切齿,“陈止这个人能有什么本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用他做棋子,肯定要反噬自身,我什么都不做,也能看到他败亡。”

    “话是如此,但肯定不能什么都不做,”徐方接过话,“咱们已经逼着陈止离了老巢,让他成无根浮萍,下一步,再让几家赌场稍微动作一下,陈止定要自乱阵脚,任您拿捏。”

    “所以你就烧了他的宅子?这事做的颇为下作,但念你忠心,我才不追究的。”陈韵眯起眼睛,做出一副城府甚深的样子,“而且,我怎么觉得你比我还热衷于对付陈止?和他有仇,还是落了把柄在他手上?”

    “少爷,火烧宅院只是失手,而且这不是坏事,”徐方似乎觉得颇为委屈,“这个陈止不打压不行,放任他行事,是要出大事的!”

    “他一个废物荒唐子,能弄出什么大事?”陈韵不以为然,突然道:“我听说,你前阵子和陈止有过接触,怎么突然又要打压他了?”

    徐方拍拍胸脯道:“都是谣传,许是我帮少爷您谋划之时,被人看到了,起了误会。”

    陈韵笑了笑,话锋一转:“你刚才说,陈止派人去赌坊讲和了,说是宽限了时日,那不是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

    徐方耸耸肩,笑道:“这事我也没辙,几个赌场的东家和我有交情,但总归不是手下,难以完全约束,等小的再放出些消息,酝酿一下坊间传闻,赌场的人才会再出援手,那白青白老爷可还欠着我一个人情。”

    “嗯,你办事我放心。”陈韵稍稍顺气。

    “都是靠少爷支持啊,不然哪有如今局面。”徐方赶紧拱手恭维。

    陈韵摆摆手道:“不用拍马屁了,只要你忠心办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徐方嬉笑一声,眼底闪过莫名神采。

    “对了,”陈韵突然想到了一事,“青州那边来了位姓左的文人,是彭城张家的姑爷,这几日张府要开宴,几家俊杰都接到了邀请,但大伯暂时抽不出身,由二伯和我过去拜访,这两天先要读书准备,到时候一宴扬名,陈止的事就交给你了,不要让我失望。”

    “少爷放心。”徐方笑着应下。

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 
王川之事过后,一连几天陈家都颇为平静。

    要说有什么反常的话,就是那位有名的荒唐少爷,突然一反常态,日日都往书阁跑,一去就是一整天,连几餐都在里面吃,不乏有彻夜温读的时候。有的时候,还有人看到这位陈止少爷拿着一根木剑,在花园里练习剑术。

    一时间引得整个陈府啧啧称奇,连几支分家都略有耳闻。

    “真会装,他哪是读书,分明是做给别人看的,其他人或许看不透,但瞒不过我,临阵抱佛脚,傻子都知道没用,以他的能耐,能记住几句?能理解多少?我就等着他原形毕露了,消息我已经打听到了,七天之后,筛选开始,这两天就该有消息传到府中了。”

    自家宅院,陈韵坐于主座,听了传闻,冷笑连连。

    他这座宅子,比起陈止被烧的宅子稍显狭小,但布局和摆设却远远超出,府内府外有不少杂役仆从穿梭。

    陈韵的父亲陈达也已过世,为了维持宅院,他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时候甚至不择手段。但即便如此,家中余财日渐缩水,入不敷出,眼看就要衰败,只得想法敛财,陈止家的几亩田地就是当前最要紧的目标,只有拿到手里,才能度过难关。

    “少爷,您说的筛选,是那贵静书院的事?那可真是喜事了。”徐方立于陈韵身前,说着说着,忽然压低了声音,“我这边也有好消息传来,这次筛选的题目也有眉目了。”

    “哦?”陈韵顿时精神大振,“搞到了?”

    “这个倒还没有,”徐方略显尴尬的揉了揉鼻子,“不过已经有点眉目了,也就在这几天了,保证一到手,就给少爷您送来。”

    “既然还没得手,那就先不要邀功,”陈韵的脸色登时沉了下来,“陈止那边也不要放松警惕,我怀疑三老许志会给他泄题,指不定从他那能有意外收获。”

    “还是少爷想的周到。”徐方被斥责了也不恼怒,立马一个马屁拍过去,让陈韵浑身舒坦,后者正待继续展现一下自己的“高瞻远瞩”,却被门外的声音打断——

    “少爷,二老爷家的人来了,让您做下准备,随他去拜见二老爷,二老爷还让那人传话过来,说是今日晚宴,几家的才俊都会前往,让您不可掉以轻心。”

    这是门房过来给他通报,说的正是陈韵这两天最在意的是,就要去张府拜访了。

    陈韵顿时顾不上其他了,神色凝重起来。

    张府在彭城郡的影响力不小,张家太公曾官至太学博士,于国子监中督导,不说桃李满天下,可朝堂上也有些官员算是他的学生,因此这位老太公致仕返乡后,在地方上话语权不低。

    不过,如果单纯论家世的话,张家比起其他世家却略显单薄,否则最高也不会只得一个太学博士。

    另一方面,张太公一家女儿多,儿子少,但这位张太公看人的眼光不错,几个女儿都嫁的不错,这次彭城各家过去赴宴,就是因为张家的一位姑爷挟张家女回来省亲。

    “少爷,这次张府宴,是为了那位左馆主吧?”徐方见陈韵重视,顺势问了起来。

    “对,就是左渊左馆主,他的家族新近崛起,因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名士,从中下之家到了今日气象,族学也发展成了私学,令人敬佩。”陈韵说话时,露出了一抹憧憬之色,“族学变成私学,对我等大族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不光能提升乡品,更能影响诸多人群,根基越发稳固,等我今后崛起,定当以此为目标,努力让陈家族学化作书院,彰显教化之名!”

    徐方就附和道:“听闻这位左馆主背后的左家,出过一位贵妃,少爷口中的那位名士,就是引得洛阳纸贵的左思先生吧。”

    “对,看来你也是做了功课的,左思先生实乃我辈楷模,名士当如是!若非其人,左家绝无今日气象!”陈韵脸上的憧憬之色更浓了。

    原来,这位左思先生确实经历非凡,他本籍籍无名,家世根基不高,但写了篇惊世文章,那文章被诸多名家、名士嗤笑,只因左思乡品不高、名望不够、家世也不出众,但文章的口气却不小,因此被诟病,但终究还是有识货之人,在几位大儒、名士的称赞下,左思一飞冲天,从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天下名士。

    其时天下之人追捧左思之文,争相抄写,使得誊写文章的纸都不够用了,因此涨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左思虽没有真的登了天子堂,但一步登天,这样戏剧性的人生成为了诸多年轻文人、世家子所向往的一幕。

    “好了,我先去二伯府中,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陈止那边再调查一下,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动手吧。”压下心头向往,陈韵简单说了两句,看了眼时辰,不再拖延,指派了差事,就跟着传话的人往陈边宅院去了。

    陈边的宅子离陈家祖宅不远,本是徐老太公的一处别院,陈边拿到后,修葺、扩建了一番,考虑到风评和影响,不敢超越祖宅的规模,但在陈家几子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哪怕已经来过很多次了,但陈韵每一次再来,看着这气派的建筑,都由衷的生出羡慕和一股豪气。

    “世家之人正该如此,早晚我也有这么一天!”

    带着豪迈的念头,陈韵迈入了陈二爷的宅院,心里则盘算起来。

    “我这几天看了些书,本以为陈止都能看得下去,我也该轻易读通才对,结果因为静不下心,结果不尽人意,今晚的张府晚宴得想法子出奇制胜,徐方给我准备的几首诗,正好拿来用,这种家宴,小辈吟诗作对都是咏志言情,问题不大,只要诗是好的,足以传扬,很多细节别人会帮我补充……”

    患得患失中,陈边来到了正堂,陈边已整装待发。

    “这就要走?”陈韵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要在这里等一等,做做准备,转头看看天色,“离晚宴还有一段时间。”

    “张家刚才派人过来,说让我们提前半个时辰过去,其他家族不用去这么早的,另外我们还要绕道一处,我名下的一家店肆出了点事,先去看看,”陈边的表情古井无波,让陈韵猜不透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