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风云五千年 >

第44章

华夏风云五千年-第44章

小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你们的任命和调动

    都要由我皇帝说的算

    你们都是工资制

    从国家拿俸禄

    当然了

    干自己的

    就吃自己的

    这个官是不能传给子孙的

    上面这些东西

    都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可他们都是对国家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制度

    就是后来的各个封建王朝

    它们的政治体系

    也都是依据秦制来的

    看不见的出来了

    可秦始皇还要弄点能看得见的

    当年大禹收集天下铜器

    制作了九鼎

    结果九鼎就成为尊严地位的象征

    我也要来一个

    秦始皇下令

    把原来六国的兵器给我收缴上来

    (这些兵器基本也都是铜的)

    把兵器都重新回炉

    铸造出十二个大桐人

    剩下的就铸成若干铜钟

    我不像大禹一样

    怕人偷把宝器藏起来

    你们把这些铜人铜钟

    树立在咸阳宫前面的两侧

    这样才够威风

    就这样

    秦始皇一则耍了威风

    二则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原六国臣民的作乱

    一举两得

    威风啊

    秦始皇威风啊

    可威风的不止他一个

    还有一个人

    就是李斯

    李斯这个时候已经贵为丞相了

    之前为了统一六国

    他给当时的秦王出了不少阴招

    现在他要光明正大的干点事情了

    先前我们说过

    秦始皇在李斯的提议下

    没有继续分封制

    改用郡县制来划分天下

    我们接下来的时间里

    再来说一说

    李斯的另外几个超级贡献

    战国时期

    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

    文化的差异性

    各个国家的文字是不一样

    同样一个字

    在赵国通用

    拿到秦国

    可能就没有人认识了

    现在大家都在一口锅吃饭

    以后可能还要同读一本书

    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

    要全国统一文字

    秦始皇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下了一个命令

    从今往后

    禁止使用前诸侯国的文字

    一律以秦篆为统一字体

    而后命令李斯

    完善和推广秦篆的工作

    你来搞定

    领命之后的李斯

    加紧时间制作了新的字体

    这就是小篆

    完了之后

    李斯又亲自操笔

    写下《仓颉篇》七章

    作为学习课本

    供世人临摹学习

    小篆凝结了李斯的心血

    可不久之后他发现民间流行着另一种字体

    这种字体书写更方便

    李斯就重新把它整理了一下

    作为官方文字

    这就是隶书

    统一了文字之后

    李斯再接再厉

    向秦始皇上书

    要求统一度量衡

    原因很简单

    战国时期

    各个国家的规范不一样

    长短轻重甚至大小的规格名称都不同

    现在多家变成一家了

    大家免不了要多打交道

    一个统一的规范尺度

    是必须的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

    同样交由李斯全权办理

    新的规范出来了

    长度以寸尺丈为单位

    采用十进制

    体积容量以合升斗桶为单位

    也采用十进制

    重量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

    二十四铢为一两

    十六两为一斤

    三十斤为一钧

    四钧为一石

    度量的标准制定下来了

    李斯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要求大家去执行

    而后又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对制度进行了保护

    统一了文字

    统一了度量衡

    这都是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

    干完了这些

    您要是觉得李斯会休息了

    那您就错了

    李斯还干了几件类似的事情

    当然了

    起因还是天下一统之前的各国不同制度

    战国的时候

    商业已经比较发达了

    有了商业

    就避免不了的要有货币

    可诸侯国的货币又不尽相同

    不但颜色款式不同

    就连重量都有很大差别

    国家统一以后

    这些都给国家和谐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为了以后不再麻烦

    李斯决定

    再麻烦麻烦自己

    老程序

    先向秦始皇上奏

    阐明利害之后

    得到授权

    于是

    全国上下废除旧时货币

    由李斯大人给你们设计新的货币

    新货币规定了以黄金为上币

    以镒为单位

    每镒重二十四两

    以铜半两钱为下币

    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

    铜半两钱就是外圆内方的铜钱

    因为设计合理美观

    携带使用方便

    铜钱一直使用到了清朝末年

    李斯干劲十足啊

    我们接下来

    再介绍一下他的另一个大举动

    新问题

    还是老原因

    原来的诸侯国都有一套各自的生活习惯

    他们的车辆宽窄各不相同

    对应的

    道路的宽窄也不同

    这要是放在以前还好

    最少还能给入侵敌人的战车制造点麻烦

    现在就不行了

    大一统

    大一统

    统一了标准

    才会有方便的生活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

    全国上下

    车辆要有相同的宽度

    对应的

    还要修建相同宽度的道路

    秦始皇明白

    这是为了国家好

    就下达了命令

    而后还是交给李斯去全权办理

    于是

    全国上下

    重新制定了车辆的宽度标准

    你是什么档次的车

    我不管

    但是

    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

    必须是六尺

    与此同时

    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的地方

    都要修建大路

    大路路面的宽度

    一律五十步(一步六尺)

    经过秦始皇和李斯的辛苦努力

    这个组合起来的新国家

    终于有点统一的样子了

    原来的六国和秦国统一起来了

    可华夏大地太过广阔

    在原七国之外

    还有着广大疆土等着秦始皇去收编

    这里就包括广大的南方地带

    (本章完)

第52章 大秦帝国(二)() 
那个时候

    华夏大地的南方

    特别是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以越族人为主

    他们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

    这些越族部落

    不但内部之间会打打杀杀

    也经常会到中原地带去劫个财劫个色

    之前七国之间征战不断

    没有人去管那些小骚扰

    现在秦国大一统了

    不管是出于面子

    还是出于扩大领土的需要

    公元前218年

    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

    率五十万大军南下

    要荡平南越

    秦军这次是来势汹汹啊

    他们兵分五路

    从广西湖南和江西一带

    进攻南越(以后统称岭南)

    开始打的比较顺利

    毕竟秦军是刚刚从中原战场历练过的

    越族人还是处于部落时代的杂牌军

    很快秦军就占领了岭南的一部分土地

    然后就开始深入岭南腹地

    到了越族人的大本营之后

    秦军发现

    自己不好使了

    因为岭南地区山地水路都比较复杂

    秦军一时半会摸不上头绪

    可人家祖宗八代都在那里生活

    跋山涉水都是轻车熟路

    那里的山山水水

    就都变成了越族人攻击秦军的武器

    这么一来

    秦军可就吃不消了

    白天找不到敌人的踪迹

    夜里人家指不定就从那里钻出来

    搞自己个措手不及

    最要命的是

    越族人利用地理优势

    还把秦军的粮道给短了

    你说这不倒霉吗

    挨揍受气不说

    现在还要挨饿

    到最后问题更严重了

    秦军的主帅之一屠睢被杀了

    秦军只好后撤到安全地带

    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

    为了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

    公元前217年

    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

    在现在的广西兴安县境内

    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

    这灵渠一凿通

    内地的水系和广西的水系就连接起来了

    秦军的粮饷和军用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到岭南

    解决好了后勤问题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攻击岭南越族

    以前吃过一次亏了

    这次就不能再上当了

    秦军总结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

    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们带领大批移民随军进驻岭南

    每占领一地

    就在当地驻扎一批移民

    这样既可以使秦军有了后方根据地

    也可以及时给军队进行人员补充

    在秦军这么巨大的优势下

    越族人扛不住了

    他们屡屡败退

    最后

    岭南终于被秦军拿下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秦始皇决定

    全部南下将士

    留在岭南

    而后

    又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

    这些将士和移民们

    大部分都和当地的越族人通婚

    就这么几代过后

    岭南真正的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南边搞定了

    秦始皇也闲不下来

    他又开始了对北方的作战

    北方的敌人

    就是匈奴

    战国时期

    居住在北方的匈奴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

    他们和秦赵燕这几个北方诸侯国经常发生摩擦

    当时中原各国混战

    也都没有把和匈奴的关系当做主要矛盾

    现在七国变成了一国

    匈奴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强大的秦国

    南越只是偶尔搞搞摩擦

    秦始皇都把它给灭了

    对于给自己造成不少麻烦匈奴

    打一下

    是很有必要的

    公元前214年

    为了彻底解除匈奴对秦国的威胁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

    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没想到匈奴兄弟还真是不经打

    一打就跑了

    为了保住战果

    秦始皇采取了对岭南同样的策略

    从中原大量移民去原来的边境

    让他们在那里开垦荒地

    安家过日子

    这秦国的大军刚撤回来

    新移民的庄稼还没有收割

    匈奴人又杀了个回马枪

    他们又过来抢庄稼了

    把这块土地的新主人闹的不得安生

    秦始皇只好再次派蒙恬率军北征

    这次秦军打的比较狠

    就算匈奴人跑的很远了

    也要跟在后面扔几块石头过去

    匈奴人本以为

    可以和秦人玩个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游戏

    可没想到秦人玩恼了

    跟自己下了死手

    也只好离开了他们多年收保护费的地方

    向北迁徙了

    因为上一次被匈奴打了个回马枪

    这次秦始皇就加了个心眼

    不但穷追猛打了一通

    他还要给匈奴人再设一道屏障

    那就是长城

    说起这长城

    那可历史悠久了

    战国时期

    诸侯混战

    为了更好的防备邻居们

    诸侯国们都多多少少的修了点长城

    比较特殊的是秦赵燕这三个国家

    因为他们不但要提防中原哥们

    还要防备北方的匈奴兄弟

    所以这三个国家

    都在北方修筑了针对匈奴的特色长城

    当然了

    现在这三部分长城所有权都归秦国了

    秦始皇就下令

    动用全国劳力

    把北方的这三段长城给我连接起来

    修筑长城

    从一定程度上断绝了匈奴南下的路

    这是秦始皇留给千秋万代的一笔财富

    可在修长城的过程中

    无数的百姓被征集去做民工

    累累白骨都被埋在城墙脚下

    是非功过

    留于后人评说把

    秦军赶跑了匈奴

    这是一件大喜事

    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在咸阳宫大摆筵席

    庆祝这次胜利

    文武百官都参加了这次宴会

    几十个在学术思想有名望的博士也受邀参加

    酒过三巡

    菜过五味

    大家都纷纷举杯向秦始皇表示祝贺

    皇帝英明用军

    赶跑了匈奴

    可喜可贺啊

    看大家都这么拍马屁

    这几个博士有点坐不住了

    大家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最后博士的领袖周青臣站了起来

    要说这博士就是有水平

    只见周青臣双手举起酒杯

    朗声说道

    原来啊

    这秦国不过一千里的土地

    全仗陛下的英明

    消灭了六国

    统一了天下

    如今又收服了南蛮

    赶走了北夷

    普天之下凡事太阳月亮照到的地方

    都归陛下统治

    就凭这些

    陛下就能称得上是古往今来的雄主

    可陛下更进一层

    废除了分封制

    设立了郡县制

    为千秋万代避免了战争

    使得我们世世代代都能过安乐日子

    陛下的雄才大略

    陛下的仁慈大爱

    就算上古的三皇五帝

    也望尘莫及啊

    说罢

    周青臣弯下老腰

    把酒杯举过头顶

    向秦始皇致敬

    哎呀呀

    这一番吹捧

    真是惊天动地

    惊世骇俗啊

    听的秦始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