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7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7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并不迷信后世的史料记载,因为他清楚,史料也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编写史书的人,永远都是后人,作为后人,又怎么可能准确无误的写出前人的历史呢?误差,是多多少少一定会存在的。

    而且,马超也并不确定,自己的到来,是否会让原本的历时轨迹发生偏转,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更加让马超无法准确的拿捏韩遂、边章造反的具体时间。

    总之,大概的时间是一年左右,具体的时间,马超却无从得知。

    对一些大事有先见之明,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但这种优势却并非是绝对的,很多细节上的环节,还需要马超花费大量的心思去推敲。

    即便是穿越的灵魂,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

    理清了思路之后,马超豁然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其实已经并不多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马超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也就是马腾和董卓的部下李傕在长平对峙的战斗中,那个时候,马超已经十八岁了,第一次登上战场,便大展神威,赢得了“锦马超”的赞誉,为世人所称道。

    可现在,时间不等人,马超已经等不到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了。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造反这样的良机就摆在眼前,若是能在这次镇压叛军反动的军事行动中,闯出一片威名,对马超日后的发展,无疑是有巨大好处的。

    在这个时代,良好的名声,那就是一块巨大的金字招牌,将会吸引各地的人才被收为己用。想想历史上的刘备吧,他在军事生涯的早期,除了有个仁义的好口碑,还有什么?可他就是能利用自己苦心制造出来的这个好口碑,广收羽翼,最终成功的一路跌跌撞撞爬上了帝王的宝座。

    相比刘备,马超出身名门,父亲马腾是一方郡守,麾下有自己的军队亲随,放到后世,那也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了,比刘备的起点不知高了多少,刘备能做到的事,马超为什么不能?

    所以,出名要趁早,趁着刘备之流崛起之前,将猛将良臣尽可能多的收到自己的麾下,日后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其他诸侯一争长短。因此抓住韩遂、边章等人造反的机会,马超必须要提前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争取在这个舞台上一鸣惊人,上演一幕精彩的开场秀。

    只是,马超今年在只有十四岁,身体还处于发育中的状态,距离巅峰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便是一年之后,他也只不过十五岁而已,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开场秀博得满堂彩,是马超眼下急需思考的问题。

    单纯的依靠武力,像历史上那样大杀四方,显然是并不太可能的了,即便是如今的马超有九霄御雷诀这样的顶级内家功法傍身,也很难依靠武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么除了武力之外,自己还有什么依仗呢?

    一道灵光自马超的脑子里闪过,没错,还有易龙太乙阵法!来自于北宋道教开派祖师扶摇子所创的易龙太乙阵法!

    根据扶摇子的记忆传承,易龙太乙阵是按照天上的北斗七星演化出来的,繁复精妙,由浅入深,由七个人占据阵眼,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进行站位,共同构成易龙太乙阵。阵法完全运行起来后,构成阵法的七个人,可以发挥出超强的战力,形成无懈可击的攻守链接。

    若是将易龙太乙阵法融练于武威军中,让将士们将易龙太乙阵法演练熟稔,哪怕不能像扶摇子那个时代的内家功夫高手一样,发挥出易龙太乙阵的全部威能,可至少也能让组成易龙太乙阵的武威军战斗力翻倍,这一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了。

    一想到这里,马超胸中的热血,瞬间沸腾了起来,立刻跑回自己的房中,拿出沙盘来,摆上七个泥沙制成的泥偶,开始研习起易龙太乙阵来。

    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时间仿似白驹过隙,弹指之间,便过去了。

    在这三个月中,马超每日的生活极为规律,清晨早起修炼两个时辰的五禽之戏,之后整个上午都练习家传的五虎断魂枪,或者研习沧澜剑法和昊天掌;吃过午饭之后便会关上房门,开始钻研易龙太乙阵法的原理和运用变化之道,到了晚上,则是盘膝坐到床榻上,静心修炼两个时辰的九霄御雷诀。

    三个月之后,马超将易龙太乙阵的原理及变化之术完全弄明白了之后,便将原本钻研阵法的时间腾了出来,改为到军中的校场上,和军士们操演阵法,一边通过实战提升自身的战斗力,一边潜移默化的将易龙太乙阵的站位方式传授给了军中的将士们。

    闲暇的时候,马超还会暗中观察一下马腾和庞德的练兵方式,日子久了,马超竟然领悟出了一些临敌变阵和训练军士的门道了。

    前世的时候,马超就是个超级游戏迷,酷爱战争策略类的游戏,尤其喜欢三国题材的游戏,而今世的马超又是自幼在军中长大,多少知道一些军中之事,两相结合,马超也算具备了兵法之道的理论知识,如今又是刻意去留心马腾和庞德等人的练兵,渐渐地便走上了兵法之道的正途了,一些常见的兵法要义,马超已经做到烂熟于胸了。

    其实作为武威太守,又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是很乐意看到马超能够潜心学习兵法的,只是无奈马超之前好勇斗狠的性格,除了练武之外,对别的事情几乎都不太上心,所以马腾并未传授马超兵法。可是在看到马超现在对带兵的方法有兴趣之后,马腾高兴地将家传的两部兵书直接甩给了马超,让他自行去钻研。

    马腾明白,兵法之道,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兵书上的东西,根据每个人的悟性和性格,每个人所能学习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运用之法也并不相同。就比如说马腾自己,自认为已经对家传兵书上的东西吃的很透了,可是和祖先伏波将军马援一比较,便高下立判,马腾的水准,甚至不及祖先的十之三四。

    所以,马腾并没有主动去为马超讲解兵法,而是让马超去自行钻研,马腾坚信,以自己这个儿子如今的悟性,他在兵书上学到的东西,一定比自己更多,将来的成就,也一定远胜于自己,所以自己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影响马超的感悟。

    事实正如马腾所料,如今的马超不但在武道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而且对兵法,也是天赋异禀,悟性惊人。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马超便对两部家传兵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运用了。

    更令马腾没想到的是,马超在兵法上获得了收获之后,又把兵法的运用运作到了易龙太乙阵中,使得易龙太乙阵更适用于战场厮杀了。其效果,令马腾这位久经沙场的一方郡守,都忍不住有些惊叹,这也坚定了马腾在麾下的武威军中大力推广易龙太乙阵的决心,使得万余武威军在前后数个月之内,战斗力直接飙升了三成!

    因为马超搞出来的这个易龙太乙阵,效果非凡,所以马腾正式下了任命,任命马超在武威军中担任骑督之职。

    骑督与队率的职位相同,都是统领五十名军士的基层军官,只不过队率统领的是步军,而骑督统领的是骑兵。

    至此,马超有了正式的军职,并且获得了马腾的首肯,可以在整个武威军中,任意挑选将士,组成他五十名骑兵编制的骑兵小队。

    马超也不客气,在华佗和他弟子吴普的帮助下,直接在马腾最为依仗的“胡子军”中,挑选了五十名潜力非常大,而且年龄不满二十五岁的精锐之士,组成了自己的第一支直属部队。

    吴普,就是马超和阎行战斗时,在山顶上和华佗一起观看战斗的那个少年,别看他年纪轻轻,还不满二十岁,可已经深得五禽之戏的真传,而且一手医术,也有了华佗两、三成的火候了,就一个郡的范围来说,也称得上是一方名医了。

    华佗和吴普为了帮马超挑选直属部队,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对师徒逐个对武威将士进行切脉号珍,将体质不是那么优秀的将士全部排除,最后所挑选出来的五十名精锐,全部身强力壮,且身体机能正处于巅峰状态,可谓是胡子军中最为精锐的五十人了。

    这五十个人被挑走,可着实让马腾心疼了好几天,如果他们不是到马超的麾下效力,而且马腾自己又有言在先,任凭马超挑选的话,马腾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五十名精锐离开胡子军的。

    在马腾心疼的睡不着觉时,马超却是开心的睡不着觉了。

    他变着花样的和部下的五十名精锐进行各种训练,最后马超甚至还把易龙太乙阵演化到了骑兵战术中,将部下的五十名精锐骑兵分为七个小队,每个小队七名精锐,在深度演练易龙太乙阵的同时,还进一步将阵法升华,每个小队在运行易龙太乙阵的同时,又按照更广的范围,分别成为了另一个易龙太乙阵的一个阵眼,由七个骑兵小队再次组合,形成了第二重易龙太乙阵。

    这样一来,七人的小队在自行组成易龙太乙阵同时,又和其他的小队遥相呼应,二次组合成了一个四十九人的易龙太乙阵,多余的一人,则是跟随在马超的身边充当旗手,按照马超的指令,通过旗号对四十九人的北斗天罡进行指挥,保证二重组合的易龙太乙阵更具威力,也更加严密,并且能够保持骑兵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并不会因组成二重阵法而陷入僵化。

    当二重易龙太乙阵演练成功的这一日,连日来本就兴奋地有些睡不着觉的马超,更加激动了,直接彻夜无法入眠了……

第十一章 白衣少年(上)() 
在易龙太乙阵的研习略有小成之后,日子已经过去半年之久了。

    留给马超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在剩余的日子里,马超把更多的心思,又放回到了武艺的打磨上。

    在这个冷兵器战争的年代里,一名能够以一当百的将领,便是一支小规模部队的精神支柱,往往会在危急时刻,以自身的武勇激励起麾下战士们的斗志,极大程度的起到鼓舞军心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一场局部战斗的最后走向,而在悍勇成性的西凉军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故而,在最后一段有限的时间里,武艺的打磨,也是绝不容忽视的。

    少年马超的身影,自此便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军中的校场上。

    他麾下的五十名精锐,也就自此拉开了一段悲惨人生的序幕,每日被马超换着花样的完虐,骑战、步战、阵战……徒手打斗、器械搏杀……单挑、群战……

    对于这五十名精锐来说,每日所经历的战斗方式,几乎都是不一样的,但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终日苦不堪言的滋味。似乎不把他们全部暴虐一遍,马超就绝不会收手一样。

    在经历了最初一段时间的被虐之后,马超麾下的精锐们惊奇的发现,自己许久未曾增长过的战斗力,似乎又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而且马超在暴虐他们的时候,时不时的会传授他们几招武技,这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体会到了切身的好处之后,这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精锐们,看待马超的眼神,逐渐变成了敬畏。在他们的眼里,马超不再是其他人眼中年不及弱冠的少年,更不再是单纯的少将军,而是一位真正的将军,值得他们用毕生的时间去敬畏的将军!

    伴随着西凉初升的朝阳,只有在西凉大地上才能看到的特有朝霞缓缓缭绕上了天际。

    武威军校场之中,数十名西凉大汉,迎着朝阳,痛快的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在这数十名大汉的身影中,一个略显稚嫩的身影,如苍松般挺立着,腰板挺得笔直,仿似是身边那些大汉们手中的长枪,宁折不屈。

    这个身影,正是少年马超。

    和军中的精锐们终日泡在一起,让马超自身的气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的杀伐果决之气变的更浓烈了一些,而且自然而然的多了几分领导者的气度。

    在马超的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有气势,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年龄。反而会让外人觉的,如今的马超,简直就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大将,那份从容与冷静,那种果敢与杀意,绝不是未经战场历练的人能模仿出来的。

    武威郡校场中,熟悉的一幕再次如约上演:

    十余名体型壮硕的精锐,手握长柄木枪,眼中散发着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被围困在中间的少年马超,宛如一群伺机而动准备觅食的恶狼。

    少年马超则是不动如山,反手握持着木枪的枪柄,木枪在他的握持下,呈现一个四十五度的斜角,枪尖斜斜的指向大地,整个人沉静异常,好似万古不变的冰山。

    围着马超缓缓的走了几圈,十余名精锐无奈的发现,他们在马超的身上根本寻找不到半点的破绽,想要觅得机会率先发难,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位于马超身后的三名精锐,率先发难,木枪悄无声息的刺向马超的后背,将马超后心在内的要害,几乎全部笼罩在内。

    与此同时,站在马超正前方的另外两名精锐,则适时地发起了佯攻,手中的木枪狠辣的刺出,从他们出手的方位来判断,目标赫然是马超的双肩。

    落后正前方的两名精锐一步,位于马超两侧的精锐,在停顿了两个呼吸的时间后,手中木枪爆刺而出,左右各三名精锐,挺枪直取马超的两肋,与另外三个方向的同伴形成了合围之势。

    当身后刺来的木枪,距离自己的后肩只剩下不到一尺的距离时,马超忽然动了起来。

    双肩猛然向内一扣,马超含胸拔背,腰腹之力瞬间爆发,同时双**叉换步,带动身体飘忽不定的向前滑出了一步,就仿佛是脑后长眼一样,恰好脱离了身后三杆木枪的攻击范围,却又与身前佯攻的两名精锐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令他们即将形成的合计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漏洞。

    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宛如灵猴般灵动。将五禽之戏中的猿之戏奥义演绎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这相似的一幕,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