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54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54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髀分詈睿远渴敌刑址サ募苁啤

    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袁绍这一举动,很快便获得了人们的强烈反应,一大批人认为袁绍能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是其胸襟和气度的体现,于是乎,一批卓有才干之人,便在这个时候纷纷投效到了袁绍的麾下,甘为袁绍驱使。袁绍也由此得以使自己的势力大规模的迅速扩张,借机组建了先登营和大戟士两支精锐部队,地盘一再扩张,几乎是在一夕之间,便占据了以渤海为中心的半个青州之地。

    在迅速扩张势力的同时,袁绍还让麾下的一众谋士们出谋划策,接连不断的发布檄文,保持对董卓的声讨之势,为自己树立起了正义的形象,抵消了他借机扩充地盘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出身,为他捞取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一时之间,大有成为救世主的迹象。

    在初平元年的正月底,袁绍感觉自己的力量已经可以和董卓掰掰手腕了,于是便正式发布了讨伐檄文,自封为车骑将军,汇合了河内太守王匡、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后将军袁术等人,共同起兵准备讨伐董卓,算上袁绍自己,共计是十二路诸侯,每路诸侯少则起兵四、五千,多则兴兵三万余,合计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集结在酸枣,声势滔天。

    在各路诸侯率部抵达了酸枣之后,袁绍再次命人发布了一道讨伐董卓的檄文,号召天下有志之士,以忠君为国为己任,同来酸枣会盟,共议讨董事宜。

    袁绍的这道檄文发出去之后,幽州的公孙瓒也发出了声讨,表示愿意率部前来酸枣会盟,与袁绍等人共同讨伐董卓;在西凉叛乱之后已经回到了故土的孙坚,也隔着长江发出声音,表达了公孙瓒相同的想法。只是这两人因为路途遥远,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赶来酸枣。

    西凉,金城太守府中。

    马超端坐在帅位上,仔细的看着摆放在面前桌案上的一道道檄文。

    又是一年的时光过去了,此时的马超显得成熟了许多,身躯也较之一年之前结实了不少,脸上的青涩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上位者应有的威严。乍一看之下,恐怕不熟悉他的人,很难猜到他真实的年龄不过才十七岁而已。

    低着头将面前的檄文细细的看了一遍,马超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几分讥讽的笑意,开口道:“这个袁本初,本事不怎么样,口才倒是真好,便是连我也差点被他给说动了。”

    马超的这句话,令大厅中他部下的众人们都纷纷笑了起来,笑了一阵,贾诩起身说道:“主公,袁本初纵然是可笑,可现在董卓倒行逆施,已是惹得天怒人怨,袁本初现在占据着大义,我军若无半点反应,怕是也不妥啊。”

    马超止住了笑,转头看向贾诩,问道:“我父亲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一旁的许慈连忙上前,将刚刚拿到手中的一封书信递到了马超的眼前,道:“便在今日,老将军派人送来了这封书信。”

    马超结果书信,拆开信封上的封蜡,取出里面的信件,认真的看了起来。

    在这封书信中,马腾虽然未曾名言要去酸枣与袁绍等人会盟,但是从字里行间中,马超看到出来,马腾在内心中还是倾向于袁绍这边的。这也不难理解,马家的先祖乃是大汉开国之时威名赫赫的伏波将军马援,身为伏波将军的后人,怎么可能在国难当头之际,而无动于衷呢?

    看完了马腾的书信,马超抬起头来,问道:“诸位,老将军亦有意前往酸枣,诸位可有什么想法吗?”

    好斗的太史慈率先站起来说道:“主公,董卓大逆不道,若不加以惩戒,天理何在?太史慈愿随老将军前往酸枣,去与那董卓斗上一斗!”

    关羽亦冷哼了一声,道:“董卓老贼祸国殃民,天理难容!关某愿前往,取下董老贼项上人头!”

    关羽和太史慈是马超麾下数一数二的两员大将,这两人一开口,一众武将们纷纷开口附和,异口同声的向马超请战。即便是性格最沉稳的徐晃,此刻也是义愤填膺,恨不得能立刻杀到洛阳,一斧子把董卓劈成两半才解恨。

    文官之中,国渊站起来说道:“主公,经过这一年多的治理,我军目前粮草足备,婉儿小姐又先后两次前往西域,为我军换回了大量的资金储备,且金城商会在婉儿小姐的治理下,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商路,因此以目前府库和商会中的储备,足够我军派遣一支数万之众的远征军的开支了。”

    一提起杨婉儿,马超的嘴角立刻流露出了温馨的笑意。这一年多以来,杨婉儿自从接手金城商会之后,商会的利润便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金城商会一年的纯利润,甚至已经可以媲美半个金城的税收了,可以说,马超没有看错杨婉儿,杨婉儿也没有让他失望,她确实是个商业奇才,短短一年之间,便让金城商会成了为金城郡最大的经济支柱。

    回过神来,马超伸手虚按了几下,示意大家不要激动,先都落座。

    众人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马超这才开口说道:“诸位,酸枣会盟,我们肯定是要去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将士们刻苦的训练,官吏们努力的整顿民生、充实府库,难道仅仅是为了到洛阳去,和董卓一较高下吗?”

    马超的话,令贾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看了马超一眼,心中安稳了下来,笑眯眯的坐在椅子上,却没有开口说话。贾诩早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少年主公的心思,可是绝不会那么简单的!

    “主公,你这是何意?就不要卖关子了,直接说出来吧,都要急死俺了。”太史慈有些着急的说道。

    马超看着太史慈笑了几声,打趣道:“子义,你就是太痴迷于武道了,以至于将自己的脑子都给练成肌肉了……”

    太史慈尴尬的讪笑了几下,摸着头盔说道:“主公,动脑子的事,不是有文和先生他们呢啊,俺是个武人,只管打仗好了。”

    “打仗也是需要动脑子的,不动脑子,怎么能无往而不利呢?子义,你真该好好看看兵书了。”马超收起了笑容,意味深长的说道。

    听出了马超话语之中的期许之意,太史慈立刻站起身来,正色说道:“主公,太史慈知错了。自今日起,太史慈必定刻苦研读兵书,不负主公厚望!”

    见到太史慈这样说,马超的脸色松弛了下来,摆摆手示意太史慈重新落座,而后说道:“正是如此!好了,咱们还是先说正事吧。”环视了部下众人一眼,马超继续说道:“诸位,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绝不仅仅是为了要到洛阳去打董卓一顿,我们的首要目标,仍在西凉!”

    坐在贾诩下首的许慈,最先反应了过来,惊喜的说道:“原来主公是要夺了董卓在西凉的老巢!”

    马超微微一笑,道:“正是如此!董卓暴行,惹得天怒人怨,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有着足够多的理由,拿下他在西凉的地盘,谁也不会因此而说些什么。那个袁本初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枪打出头鸟,在董卓暴行的基础上,袁本初又给我们铺垫了一层,我们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即便最后有人要说些什么,也只会先去找袁本初算账的,绝不会先轮到我们头上来的。”

    话锋一转,马超道:“董卓为了控制朝政,将麾下四大中郎将的三人都调去了洛阳,本部的兵马也抽走了将近半数之多,西凉的防御力量空前薄弱,如此天赐良机,我们岂能放过?待我军稳定了西凉,再回头去讨伐董卓也不迟。你们当真以为他袁本初是真心实意的要讨伐董卓吗?看着吧,等我们拿下了陇西各郡,袁绍他们怕是也不会有所寸进的。”

    马超这一番讲述,顿时令麾下的文武众人茅塞顿开,齐齐的站起身来,向着马超拜道:“主公英明!”

第二章 动如雷霆(上)() 
一年多的时间以来,马超在金城的治理中,表面上是韬光养晦,将精力全部放在了整顿吏治、民生等内政的方面,可实际上却是外松内紧,对部下将士们的训练,马超可是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更是相当的严苛,从而使得自身的武艺和兵法同时大有进境,时刻做着战斗的准备。

    当董卓的暴行惹得天怒人怨的时候,马超不声不响的暗中调动起了备战已久的兵马,为了绝对的保密,连马腾也不曾知晓马超的军事动作。

    是夜,金城的校场中灯火通明,一根根的火把连成一片,将整个校场照耀的如同白昼。

    伴随着初春时节依旧冷冽的寒风,马超在摇曳的火光中登上了点将台,白虎啸天铠已经穿戴在了身上,狮盔蛮铠混合着马超身上独有的杀伐果决的气息,不由得令人感到阵阵肃杀之意。

    点将台下,关羽、太史慈等大将早已顶盔贯甲,提刀待命了。在一众大将的身后半丈之地,奔雷骑和破军阵两支精锐气势如虹,杀气冲天,两支精锐合计四万名精锐之士,在马超登上点将台的那一刻起,眼中便透出了难以言说的狂热,用目光追随着马超的身影,直到马超站定身形。

    两支精锐的左右两侧,各自还有一支军队列阵以待,左侧的一部人马人数约有三万之中,比右侧的部队足足少了一半,但是装备武器却比右侧的部队精良了至少一个等阶。从这两支部队的人数和武器装备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左侧人数较少但是装备精良的,是马超部下的正规作战部队;而右侧人数较多的,便是驻守金城的地方军了。

    不知不觉中,马超在未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下,竟是已经拉起一支十余万人的部队了,这还不算他部下在各县驻守的地方军,这份实力,放眼整个西凉,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唯一能和马超掰掰手腕的,也就只有董卓了。可惜的是,董卓为了掌握朝政,将驻扎在西凉的人马调走了将近半数之多,对马超所部,便再也形不成大的威胁了。

    “众将士!董卓残暴无道,祸乱朝野,其罪行,罄竹难书!现天下已有十余路诸侯联合起兵讨伐董卓,我等身为大汉精兵,西凉男儿,怎能作壁上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方今危急存亡之秋,正是我们舍生取义、匡扶大义之际!众将士听令!即刻发兵陇西,将国贼董卓的老巢连根拔除!断了他的归路!”

    马超的战前动员,既不繁琐,也不单调,简明扼要的将战斗的目的和战略目标讲述了出来。再加上他原本就昂扬的声音,立刻便将麾下十余万将士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关羽和太史慈率先纵声呼喊道:“愿誓死追随主公,铲除国贼!”

    在这两员大将的带动下,奔雷骑和破军阵两支部队的精锐们立刻跟着大喊了起来,紧接着,正规作战部队和地方驻军也随之沸腾了,铲除国贼的呼喊声,刹那间充斥在了天地之间,在大校场的上空回荡……

    随后,在马超的一声令下之后,一队队的人马开始有序的列队出城,关羽临时带领五千奔雷骑精锐为先锋,马玩暂时充当关羽的副将,许慈为前军参谋;马超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名奔雷骑以及两万破军阵为中军,太史慈、杨秋为副将,成公英为随军参谋;三万正规军在徐晃的带领下为后军,同时负责押运粮草,随同徐晃一起出征的,还有马超的堂弟马岱;而贾诩等人则是留在了金城,统率六万多的地方军进行布防,以确保金城的安全。马休和马铁两兄弟也被马超临时安排到了军中,听从贾诩的号令,协助守城。马家三兄弟,在这一刻,继马超之后,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征讨董卓老巢的三路人马相隔十里,有序的向陇西郡挺进。

    马超的战略意图很明确,就是要一举摧毁董卓留在西凉的指挥中枢,为以后的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减少战斗中的伤亡。

    当马超率部行进的半路的时候,留守在金城的贾诩,才按照事先与马超商量好的安排,着人分别给马腾和张绣送去了消息,让他们分别整军,于数日之后,在陇西郡的渭源县会合。

    在地理角度来讲,陇西与金城比邻,武威与北地,则是分别与陇西隔着整整一个郡的地域,杨奉所驻守的张掖,就更远了。因此马超与贾诩商议之后,遵从着就近的原则,决定暂时不通知杨奉,而只是通知了马腾和张绣。

    而且为了保密,防止在三方大肆调动兵马的时候被董卓的女婿牛辅察觉,因此在马超率部行进道半路之后,贾诩才将消息通知给了马腾和张绣。反正他们也早已得到了马超的叮嘱,早就在暗中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就算是仓促之间起兵,也不会出现匆忙的状况。

    三日后,马超率部一路昼伏夜出,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的时候,来到了陇西郡与金城郡接壤的渭源城不远处。

    刚刚安顿好兵马,前部先锋关羽就派人送来了消息。先一步抵达渭源的关羽,在派出十余名精锐侦查之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渭源城中的兵力大约有四千左右,城墙上负责值守的驻军,每隔两个时辰进行一次换岗,每队值守的士兵约有五百人左右,每次换岗的时间大约在小半柱香的时间,按照这个惯例,关羽推断渭源守军将会在半个时辰之后进行新一轮的换岗。

    得到了关羽的情报之后,马超立刻下令,让全体将士原地休息半个时辰,然后将高级将领和谋士们集中到了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

    通过和部下们的商议,马超决定半个时辰之后,等到渭源的守军在新一轮的换岗后,率领主力部队对渭源城发起突袭,同时让关羽率领五千奔雷骑,绕到渭源城的东边进行佯攻牵制,制造声势迷惑城中的守军,令他们分不清到底哪一路才是马超的主力部队。

    趁着天色尚暗,马超部下的精锐将士们,用马超发明出来的无烟灶手法,在看不见明火和炊烟的情况下,进行了早餐的烹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