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55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55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逃出了徐州城之后,还没等走出多远,便被外出狩猎的赵云给发现了,他以为赵云是奉刘备之命前来之追杀他的,心胆俱裂之际,便说漏了嘴。让聪明的赵云,在他的讲述中,揣测出了事实的真相。

    这一刻,赵云愤怒了!他从来没有这么愤怒过!他没想到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竟然伙同陈登、糜竺等人做出如此卑鄙无耻的行径来!简直是不仁不义!

    可是,这一切,毕竟只是医者的一面之词,其真伪究竟如何,赵云却不得而知。他决定,沿着医者提供的证据追查下去,若事实果真如此,他也没必要在留在伪君子的身边了。

    至于眼前的医者,赵云也没有为难他,毕竟他也是被人利用,并非出于本意要毒害陶谦,因此赵云给了他一些银两,让他去自谋生路了。或许,日后重翻旧案之时,此人或许会成为最有力的证人也说不定。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得知陶谦的真正死因,赵云在也无心围猎了,打发了医者令他自寻出路之后,赵云便策马回到了徐州城。

    此刻,赵云的心里窝着一团火,他必须要找到刘备问个明白。

    州牧府的议事厅中,刘备正在和陈登、糜竺这两个对徐州一切的状况都了如指掌的谋臣,正在低声谋划着什么。赵云的突然到来,打断了他们的原本的进程。

    “子龙,何事如此惶急?”刘备抬起头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赵云未经通禀而直接进来的举止感到生气的迹象。刘备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看人的眼光,还是有一些的,否则也无法在一穷二白的境地之中,逐渐拉拢起一批有才干的人供其驱使,甚至在历史上成就一番帝业的。

    刘备知道赵云心细如发,而且很是守规矩,从无僭越之举,虽说是客居在自己的麾下,可是他对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从无阳奉阴违的做法,这一点,令刘备颇为满意。既然今日赵云如此唐突,想必他一定有着自己的理由。

    看着刘备脸上的和煦之色,赵云忽然犹豫了起来。他跟在刘备身边的时间也不短了,而且之前在公孙瓒军中之时,跟刘备也多有接触,在赵云的印象中,刘备一直都是如此,和煦、仁慈,以天下之大任为己任,这样的一个人,难道真的会是表面和善,实则心肠狠毒之人吗?

    仅仅凭着一个医者的口述,赵云确实无法断定,更无法得出最后的答案。

    并非是赵云优柔寡断,实在是刘备一直以来,都伪装的太好了,令聪明的赵云都窥不破他的伪装。所以在刘备发问之后,赵云心中充满了挣扎,他很想开门见山的问清楚,陶谦究竟是怎么死的,可是理智却又告诉他,他并不能这么做。因为刘备不是马超,和马超不同,马超不光是赵云心目中的主君,更是他的兄弟,兄弟之间即便有了误会,也不会产生猜疑;可刘备就不同了,刘备和赵云之间,只有上下之别,而无兄弟之谊,贸然质问主君,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而且一旦问不出结果,或者真的误会了刘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

    源于以上的因素,赵云在心中衡量再三,最终还是忍住了,他决定等自己找到切实的证据,能够证实刘备到底是被诬陷的,还是确曾做过如此灭绝人性的事情之后,再来和刘备当面问个清楚。

    躬身行了一礼,赵云缓缓开口说道:“倒也没什么大事,子龙并不知皇叔在和两位先生商议大事,倒是冒昧了。等皇叔议事完毕,子龙再过来吧。”

    言罢,赵云再次躬身行礼,倒退着走了几步,然后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看着赵云英挺的背影,刘备坐在高高的州牧座椅上,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良久之后,才悠悠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呢喃着说道:“皇叔……皇叔……这么久了,他还是不愿意称我一声主公么?如此良将,要如何才能真正的收服他的心呢?”

    这一声叹息,引起了陈登和糜竺的注意。通过刚才刘备和赵云之间的简短对话,以及从孙乾、简雍口中所讲的话,他们大概猜到了,赵云对刘备,并非是真正的归心,但是看起来刘备对赵云却很重视,可有苦于没有什么良策能真正的收服赵云。

    刚刚投效到刘备的阵营,陈登和糜竺是必须要做一些事,来证明他们的价值的。两人对视了一眼,最后由陈登开口说道:“主公,子龙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真心实意为主公效力,当增色不少啊。”

    刘备收回了看向虚无的眼神,转而将目光落在了陈登的脸上:“元龙说言甚是。子龙一身是胆,日后必为世之名将,如此人才,却不知他究竟心系何处,唉……”

    糜竺在旁接口说道:“主公,糜家在徐州之外,也还有些关系,不如,我派人去打探一番,看看子龙将军在跟随主公之前,究竟还经历过什么,之后再做打算,可好?”

    “无非也就是公孙伯圭了,还能有谁呢?罢了,打探一番也好,你这便着手安排此事吧。”刘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允准了糜竺的请求。

    陈登转了转眼珠,又说道:“主公,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主公何不寻一姿色上佳的良家女子,许配给子龙将军?有了家室的牵绊,子龙将军索要考虑的,定然也会变多一些的。”顿了一顿,陈登又补充道:“只是所许配给子龙将军的女子,必须得是主公心腹之人的家眷子女才行。”

    美人计!

    听到陈登这个建议,刘备和糜竺的脸上,各自泛起了不同的神色。刘备对此是深以为然的,不要忘了,他可是刚刚娶了糜家的三小姐,糜家三小姐糜夫人二八年华,姿色卓绝,可是令年过四旬的刘备尝到了许多蚀骨销魂滋味的,在刘备想来,连自己都抵抗不住美人的诱惑,更何况是血气方刚的赵云呢?

    相比刘备,糜竺的脸色可就要难看一些了。虽说糜家三小姐嫁给刘备,乃是明媒正娶,可是不管怎么说,两人之间的年纪相差的实在是太大了,这其中所蕴含的利益交换的成色还是比较重的。此刻听闻陈登提出美人计这个计策来,糜竺的脸上自然不会有那么的好看了,甚至还隐隐泛起了一丝火辣。说白了,糜竺不就是用自家小妹的终身大事,来换取糜家今后的安宁吗?

    不管糜竺怎么想,刘备倒是显得很开心,笑呵呵的说道:“元龙这个主意不错,子龙也早到了娶妻的年龄了,是该给他说一门亲事了。这件事,就交给元龙你去办理吧,在徐州各家族中,选个放心之人。”

    何谓放心之人?那自然是要此女子背后的家族势力,是要坚定地效忠于刘备的,能在赵云耳边吹吹枕边风,劝导赵云真正认刘备为主之人了。对此,陈登会心一小,和刘备心照不宣。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中,曹操忙于和吕布在兖州进行拉锯战;刘备忙着篡班夺权之后稳定徐州的局面,那么,马超又在做些什么呢?

    他当然不会是在虚度光阴。

    趁着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马超重新集结起了一支三万人的精兵,并对这三万精兵进行了专门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出奇的以对抗沙漠、山地作战为主,更是不遗余力的强化了这支精兵在缺水情况下的持续作战能力。

    没有人知道马超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就连老谋深算的贾诩都猜不到。直到两个月之后,马超才亲自揭晓了答案。训练出这支精兵的真正意义,就是为了向西进兵,重新打通已逐渐没落的丝绸之路,顺便征服西域各个小国,使西域各国重新臣服在汉人的统治之下。

    其实在很早之前,马超就已经在心里做出这个决定了,只是之前时机还不成熟,他并没有付诸行动而已。但现在不同了,马超全据了关中之地,遏制住了中原各路诸侯向西挺进的交通要道,令各路诸侯无法轻易跨越雷池一步,再加上曹操和刘备都是各忙各的,这段时间腾不出手来和马超争权夺利,马超自然也就将征讨西域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将西域数十小国和大汉的疆土连成一片,这可是马超筹谋已久的事情了。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马超治下的凉州和雍州,也就是西凉和关中之地,经济发展的程度,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上缴给马超赋税和供养军队之外,基本上还实现了自给自足。随着两地经济水平和民生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也是时候重新打开丝绸之路,令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和西域重新通商,互换有无了,这样的话,势必会对两州和雍州经济形成新的刺激,进而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水平。

    打仗打的是什么?就其根本,不外乎钱粮而已。换言之,打仗打的其实是资源,谁手里的粮食更多,钱财更丰厚,谁就占据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对此,马超可是看的很清楚的。所以他针对西域的地理情况,专门训练了一支三万人的精兵,准备用武力和汉人的悠远文化双管齐下,将西域收入囊中。

    此外,马超还有一层用意。现阶段,马超最依仗的经济来源,莫过于名声日盛的金城商会了。金城商会在杨婉儿的手中,以超出这个时代一线的先进科技和优质的商品,大面积、快速度的占领大汉各地的市场,并依仗着甄氏商会提供的人脉,短期内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喜人的。

    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商品是以销售来获取利润的,而真正的销售不但要占领内销的市场,还要打开外销的市场,这样才算是长久之道。而且还可以利用西域地区那些奇货可居的商品,进行利润的再度增幅,顺带着还能降低商品的成本。

    同时,还能让金城商会逐渐摆脱甄氏商会这根拐棍,拥有属于自己的人脉。毕竟,丝绸之路被重新打通之后,除了凉州和雍州,其他地方的客商想要到西域去贩卖经商,可不具备先天的地理优势,甄氏商会的大本营远在冀州,自然是也在此列的。说白了,打通丝绸之路,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金城商会以及雍凉两地的客商。

    至于那些外地的客商,想要通过被马超掌控的丝绸之路到西域去,马超甚至还可以征收一些合理的关税,进一步增加自己军事集团的经济收入,虽然说每年不一定能靠这种关税积累起多少财富,可却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起来,倒也是一项稳定的经济来源了。

    有着如此之多的好处,马超对远征西域,已经是势在必行、志在必得的了。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远征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三万精兵,早已准备就绪。而统军的主将,马超心中也有了人选。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吕布手下的头号大将,如今马超麾下的讨寇将军张辽。

    张辽武力过人,计略周全,性格坚韧不拔,是难得的良将,若给他更多的机会,说不定他会在作战中寻求到突破的奇迹,在战火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统帅。此次远征西域,文武全才的张辽的确是最佳的人选。

    而且马超之所以选定张辽,还有一层意思蕴含其中。张辽曾经跟随过吕布,在外人看来,他的身上多少还带着一些吕布旧部的烙印,马超也是希望借着这次机会,将张辽成功洗白,摆脱世人对他的旧有印象,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除了张辽这位主将以外,马超还圈定了此次远征的副将人员。和张辽默契度最高的高顺,无疑锁定了其中的一个名额,这两个人联手,无形之中便会产生化学反应,摩擦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火花,有了高顺的辅助,张辽也能更加的放开手脚了。

    第二个副将的人选,就是徐晃。长久以来,徐晃一直担任着镇守地方的任务,在战场上的威名,远不及关羽、太史慈等大将,因此马超也考虑,是时候该让徐晃释放一下他的能量了。徐晃最善于防御,随军前往西域,一旦战事不利,他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凭借坚固的防守而扭转局面。

    副将的人选圈定了之后,马超还调派了成公英和杨阜这两个谋士,作为随军参谋,随同大军同行。虽说这两个人的智谋,在马超麾下算不上第一档次的水准,比起贾诩、周瑜、郑泰等人来,无疑要逊色了不少,可那也只是对超一流的谋士而言,若是比起一般的谋士来,他们二人那可要强的太多了。

    况且,成公英长于出谋,走的是阴狠的路线,可谓是剑走偏锋的类型;而杨阜善于划策,所设之计大多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令人明知是计,却不得不坠入他的算计之中。两人一正一奇,刚好可以形成良性的互补,共同为远征军运筹帷幄,地处偏远的西域,想要找到这两个人的对手,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次远征,马超就不打算亲自前往了,毕竟西域和丝绸之路虽然重要,可雍凉之地才是他争霸天下的根本,他是必须要留下来坐镇大局的。另一方面,西域虽然号称有数十个国家,然则这些国家都是弹丸之地的小国,充其量也就只能比得上大汉的一个郡而已,着数十个小国加在一起,也只是比凉州稍微打了一点点而已,而且他们彼此之间多又不和,政令不一,想要将他们全部征服,并不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有张辽等人前往,便已经足够了。

    随着势力的日渐庞大,马超也必须要放手,让部下的大将们去独当一面了,事必亲躬,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只能使部下将士们形成一种惰性,失去激励他们前进的原动力。历史上的诸葛亮便亲身印证了这一点,最后事必亲躬的诸葛亮被活活累死,却未能培养出几个合格的接班人来,马超可不想重蹈这样的覆辙。

    选定了远征的人选之后,马超挑了个黄道吉日,亲自祭师,以壮即将出征的远征军军威。

    张辽的主将大旗迎风飘荡,徐晃位于他的左侧,杨阜位于他的右侧。高顺和成公英因为留在西凉镇守,所以并没有出现在祭师仪式上,而是作为先锋军,已经从西凉向西域出发了。

    看着以张辽为首的三万将士,各个斗志昂扬,马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