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西风烈 >

第13章

三国之西风烈-第13章

小说: 三国之西风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孩儿有要事要和父亲商量,咱们进屋再说吧。”马超一边向马腾请安,一边说道。

    马腾点了点头,转身便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内。他知道,自己如今的这个长子,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只爱好勇斗狠的莽撞性子了,既然他说有要事相商,那必然便不是一般的事情。

    父子二人来到房中,相对而坐。

    马超为马腾倒了一杯热茶,然后才说道:“未知父亲可否察觉,最近一段时间,那金城太守韩遂,时常差阎行到督军府去送礼,两家之间的走动,越来越频繁了。”

    “嗯?”马腾眉头一挑,略有些诧异的看了马超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你小子,可当真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这件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马超轻轻一笑,道:“孩儿早就和您说过,韩遂不久之后必反,因此,对他那边的动作,自然也就多留意了一些。父亲,以我军目前的根基而言,如果韩遂与边章联合羌人、氐人一起造反,父亲觉的,我军可应对否?”

    马腾沉思了片刻,皱着眉头微微摇了摇头,低沉的说道:“韩遂本身的实力,便于我军不相上下了,若再加上边章与羌、氐的相助,我军并无胜算。”顿了一顿,马腾又道:“不过,若是真如你所言,韩遂要造反的话,想必西凉其他的势力,也不会一点反应也没有的,届时,我军可以与其他的势力联合,将其镇压便是了。说到这,孟起,联合张济结为同盟的事情,你办的不错。”

    马超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浅浅的喝了一口,摇头道:“父亲,仅仅与佑维师兄一家结盟,还不够。想我马氏家族,自先祖伏波将军始,是何等的荣光?如今家道早已大不如前,难道父亲不想重振家声么?韩遂造反,便是个绝佳的机会!我军一定要在这一场平乱中,占据主动,捞取到足够多的好处,才有可能在日后变的更为强大。而且,平定叛乱,这可不仅仅是实力上提升的机会,更是提高名声的天赐良机啊。”

    “唉,为父又何尝不知啊?可是我军盘踞在武威,武威本就不是富庶之地,供养目前的军士,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若是在扩大规模,怕是粮草就要亏空了啊。想要重振家声,谈何容易啊?”马腾无奈的说道。

    马超放下茶杯,认真的看着马腾,坚定的说道:“父亲,兵贵精而不在多!我军虽然只有两万,可战斗力在整个西凉却是首屈一指的,以目前的战力,如果指挥得当,并非没有可能彻底击溃韩遂。孩儿所言的,也并非是扩军的事。孩儿的意思,是说我军目前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指挥部队的局部作战,而且,治理武威,也是需要治政人才的,这些,才是我军目前最欠缺的。”

    马腾再次挑了挑眉毛,问道:“人才……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马超站起身来,郑重的向马腾跪倒在地,道:“父亲如果相信孩儿,请赐给孩子兵符印信,任凭孩儿在郡内选拔人才,以备长久之计!”

    马腾定定的看着跪倒在自己眼前的马超,沉默了良久,然后缓缓的伸手入怀,将兵符印信拿了出来,悬在马超的头顶上,凝声说道:“孟起,这兵符印信一旦交到了你的手里,就等于是将整个武威军交到了你手里,你可万勿将我军陷于险地,毁了为父一生的心血啊!”

    马超昂头朗声说道:“以三个月为期,孩儿必定不辱使命!”

    “既如此,马超接印!”马腾不再犹豫,握着兵符印信的右手,有力的向下一沉,交到了马超的手里。

    马超双手高举过顶,接过了兵符印信,同时,也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事不宜迟,父亲,孩儿这就去办理这件事。”马超向马腾行了一礼,转身便向房外走去。

    马腾看着马超的背影,忽然叫住了他:“等等!孟起,为父忽然想起来,你有一位叔伯祖父,字季长,曾在朝中任议郎之职,贤名远扬,为父年幼时,便是他教会为父识文断字。只可惜他在你降生前十年,便已经辞世了。不过,他倒是有两位弟子,如今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一人被称为郑师,一人官居尚书,你不妨差人与其取得联系,或许,这两位,会对你有所帮助。”

    季长是马家先人马融的字,马融才高博学,一生著书甚多,门下弟子先后有上千人之多,被人尊为鸿儒马师,后世南宋的范晔著《后汉书》的时候,还刻意为马融单独立传,可见马融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了。而他最为出名的弟子,便是郑玄、卢植二人了。

    相传,马融不拘于儒者的礼节,设帐授徒之时,时常坐于高堂之上,大堂上挂着华丽的纱帐,前面教授学生,后面则排列着女子奏乐,学生们按照座次传递他所讲授的课程,以这种方法挑选可造之材,最后所选的真传弟子,仅有四人,郑玄与卢植,便是其中之二。

    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人,是当世的儒家集大成者,更是一位不世出的大经学家。

    卢植,字子干,涿郡人,现居朝中担任尚书之职,不但擅长经学,而且还是一位沙场儒将,后来的幽州公孙瓒以及刘备那个伪君子,都是师出卢植的门下。

    经过马腾这一提醒,马超忍不住在自己脑门的“第三只眼”上狠狠地拍了一下!对啊,自己怎么忘了这两位大儒了呢?他们可都是当世的鸿儒大家,若肯看在逝去的马融面子上,介绍几个可堪重用的人才过来,那不是省却了自己许多的麻烦吗?

    况且,刘备那个伪君子起兵,也是依靠了卢植的许多帮扶,自己提前请求卢植帮着寻觅人才,不就等于是提前一步挖刘备的墙角了么?这么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下,马超不再耽搁,快步回到自己的卧房,拿出笔墨竹简,一边仔细的思考着,一边开始斟字酌句开始给郑玄、卢植两位名士写信。

    开篇的时候,马超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同时表达了对两位名士的敬仰之情,并言明愿意亲自到二人门下以弟子之礼拜见,用词极为的诚恳,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马超的真情实感。然后便略微的提了提武威目前人才奇缺的现状,以请求两位名士帮忙而一语带过,最后请求两位名士看在马融的面子上,今后对自己多加教导,以及希望他们不要怪罪自己给他们写信所造成的叨扰等等。

    等到两封书信写好,马超在信件上加盖了马腾的印信,以便证明自己身份的真实性,随后便命贴身护卫亲自送了出去,并一再叮嘱送信之人绝不可将信件半路遗失、见到两位名士的时候一定要谦逊有礼等细节。

    看着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贴身护卫飞马远去,马超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知道,郑玄和卢植看在马融的面子上,再加上自己用尽诚意写的这封信,他们一定会派选一些有真材实学的人前来相助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不出三个月,必会有人手执二人的回信前来。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韩遂造反的日期,越来越迫近了,马超必须还要在武威以及附近的地区,选拔出一些有用的人才来才行。

    深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马超不愿意耽搁哪怕一个呼吸的时间,来到马厩中拉出龙象宝马,飞马向军中奔去。

    选拔人才的第一步,马超决定还是要从军中开始。

第二十章 寻觅良才(中)() 
飞马来到武威军中,马超来不及喘一口气,便直奔中军大帐。

    眼下的时刻,马腾还没有来到军中,坐镇军中的便是马腾手下头号大将庞德。

    看到马超急匆匆的赶来,庞德吓的差点没把刚递到嘴边的茶杯摔在地上,他可是牢记着,马超责令他在一个月之内打造出一杆宝枪的事情,若打造不出,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庞德身为武威军头号大将,本就事务繁忙,每天要替马腾检验军士的训练、检查粮草储备等许多事情,哪里还有闲暇去专门帮马超打造武器?自从马超与阎行一战之后,马超身上的威压便越来越浓郁,再加上传授了庞德五禽之戏中的熊之戏功法,随着修炼日久,庞德的战力倍增,由此对马超更是心悦诚服,因此一见到马超前来,还以为马超是来催要宝枪的,心里立刻便有些发慌。

    “令明!”马超叫了庞德一声,开口说道:“今日你什么都不要做,陪着我到军中细细的检验一遍,我军两万名将士,每一个我都要见一见!”

    得知马超并非是来催要武器的,庞德这才在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连忙放下茶杯,二话不说,拉着马超就向军中走去。

    武威军虽然号称有两万之众,可武威大营中常驻的将士,却是只有五千胡子军。其余的一万多将士,并没有驻扎在武威大营内,而是分别驻守在武威郡内的各地,与当地的郡兵共同镇守一方。

    在武威,乃至整个西凉,甚至整个大汉王朝,军中的将士都是分等级的。由统帅亲自指挥的将士,才有资格被称为是精锐,这部分的将士,是有编制的,可以根据军功来升迁;次一等的军士,就是地方的守军了,就拿武威郡来说,武威军是马腾的精锐部队,约有两万之众,相当于是后世的直属部队。

    除了这两万精锐,还有其他的一些军士,分别驻守在武威郡内各地,这些军士便被称为郡兵,等于是后世的地方驻军,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以及忠诚度等等,都较直属部队差了许多,马腾麾下的地方驻军,大约也有两万左右;再次一级的,便是辅助兵种了,例如负责做饭的伙夫、喂马的马夫、负责运输的辎重兵等等,他们就相当于是后世的炊事兵、后勤兵一样。

    所以今日马超并不能将两万直属部队将士全部见上一面,而只能见到其中驻扎在武威大营内的五千精锐。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马超和庞德挨着个的将大营内的五千胡子军精锐检阅了一遍。令马超无奈的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早已经过无数次的精挑细选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遗漏的人才委身其中,所以马超是一无所获。

    看着垂落到山际的夕阳,马超心情显然有些没落。原本他以为,凭着后世带来的对历史的熟悉度,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一些有用的人才,可没想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在是有点大,正所谓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马超此刻深切的体验到了这种落差。

    猛地甩了甩头,马超将心中的挫败感狠狠地摔掉,对着庞德说道:“明日咱们早些起身,到郡内各县去检阅军队。”说罢,马超翻身跃上龙象宝马,飞马离开了大营。

    看着马超远去的身影,庞德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他知道马超检阅部队的目的,也知道马超的良苦用心,见到马超一无所获,失望而归,庞德的心中,也是说不出的难受。

    仰头望向落山的夕阳,庞德对着天际一片彤红的晚霞祈祷着:“希望明天,孟起能够有所收获吧……”

    飞马回到太守府门前,马超跃下马背,默默地牵着龙象的缰绳,拉着它往马厩的方向走去。以前,只要马超回到府中,便会把缰绳扔给府前守卫的军士,由他们将龙象送回马厩,可是今日马超心情不好,也就没有像往常一样,而是亲自拉着龙象回到了马厩。值守的卫兵看马超阴沉着脸,也没敢上前打招呼,任凭马超拉着龙象进入府中。

    来到马厩,马超亲自将龙象的缰绳系好,然后默默的捧起一大把上好的草料,放进了龙象身前的马槽中,轻轻拍了拍龙象的马头,示意龙象进食。

    宝马通灵,龙象与马超相处日久,很清楚马超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马超的郁闷,龙象并没有立刻进食,而是将硕大的头凑近马超的脸庞,在马超的脸上轻轻蹭了蹭,还伸出舌头舔了舔马超的手背,好似是一个感情深厚的挚友,在安慰着马超一样。

    马超感到手上传来一阵痒痒的感觉,低头一看,才发觉龙象的动作,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搂住了龙象的马头,心中的挫败感,也由此而消退了一些。

    就在一人一马在无声的交流时,一个壮硕的身影,走进了马厩之中。

    原来,是每天晚间给马厩中的一众良马上草料的时间到了。以前马超并不会在这么晚的时间还都留在马厩之中,因此并不认识负责晚间运送草料的马童。

    不过,进入马厩的这个马童,却意外的引起了马超的注意。

    这个马童,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还未消退的青涩,显然他的年纪并不是太大,可从他的体型上来看,却是十分壮硕,与成年壮汉无异,让人无法准确的判断出他的年纪。而引起马超注意的地方,便是这个马童的双肩上,分别担着一大筐的草料,如小山般高耸。虽说草料的分量并不算沉重,可是能双肩担负如此庞大数量的草料,也算是惊人了。

    因为被肩上高耸的两担草料挡住了视线,所以这个马童并没有立刻发现马超,而是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堆放草料的地方,双肩一抖,轻松的卸下了肩上的草料,双臂用力,将草料轻轻地放到了地面上,整个过程显得十分轻松,丝毫不显费力。

    直到卸下了草料,马童才注意到了马超的存在,在看清马超的脸庞之后,立刻向马超行礼拜倒:“小人见过少将军。”

    马超走到马童的身前,伸出右手在他的肩上捏了捏,发觉这个马童的身体素质很好,虽然算不上是出类拔萃,可双肩至少也有六、七百斤的力道。单以力道来衡量的话,应该也能进入三流武将的行列了。

    “起来吧,你是何人?”马超问道。

    马童站起身来,恭敬的回答着:“小人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流落街头,承蒙太守将军不弃,于五年前将小人带回府中,做了马童,并为小人赐名马玩。”

    马玩?马玩!竟然是马玩!十八岁的马玩!

    在历史上,马玩可是马腾麾下八位骁将之一,没想到,竟然是马腾的家仆!而且还是马童出身!真不知道他后来是怎么称为八位骁将之一的。

    马超又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