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帝皇战 >

第22章

三国之帝皇战-第22章

小说: 三国之帝皇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丁羽便来到了蔡邕的住处。

    “咦,贤侄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啊?”蔡邕也是早就起来了,刚用完早膳,见丁羽走来,笑着问道。

    “是啊,侄儿是有点事想请伯父帮忙。”丁羽拱手行礼道。

    “哦,何事啊?”蔡邕好奇道,蔡邕也是想不通丁羽哪里需要他帮忙的。

    “侄儿听闻伯父有两位大才好友就在楼烦,不知伯父可否为侄儿引荐一番?”丁羽不喜欢拐弯抹角,仍旧是直奔主题的问了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就是不说,我也准备帮你引荐的,只是贤侄是从何处得知他二人的?”蔡邕一拍脑袋爽气的答应了,只是有点疑惑丁羽是怎么知道张九龄二人的,可惜神秘的系统,我们的蔡邕老大人是永远也不会知道滴。

    “这是侄儿在外散步听闻此地除了伯父还有两位大才,方才得知的。”

    “哦,原来如此啊。”

    “恩,不知伯父现在是否方便?”

    “方便,方便,事情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带你前去见他二人。”

    ———————

    楼烦一处草屋外。

    “克明啊,据说昨天楼烦来了位丁刺史,不知你怎么看?”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中年书生,下了一手白子,笑着问道。

    “哦?有所耳闻,我倒是想听听子寿兄长有何看法。”只见白衣书生对面坐着一位青衣书生,很是年轻,约莫二十来岁,他轻轻的抓起一枚黑色棋子,放下了棋盘,淡定的反问了起来。

    “好你个克明,罢了,为兄先说便是。”中年书生摇头苦笑道。

    “兄长说吧,克明听着呢。”青年书生笑笑道。

    “这个丁刺史据说是原并州刺史丁原之子,短短两三个月,从一阶白身到如今贵为并州刺史,从走投无路,到如今稳居雁门,不可小觑啊。”中年书生客观的评价了起来。

    “兄长所言甚是,只是小弟还要再补充几点,据说这位丁刺史现在可是拥兵数万,先是埋伏魏续,一战成名,后是联合杨奉击退高顺,并让高顺损失惨重,进而收编杨奉部众,如此心智,深不可测啊。”青年书生补充道。

    “那克明以为此人可能成事?”中年男子压低声音,语气凝重道。

    “不骄不躁,兵将不缺,又有雁门为基,吾以为此乃潜龙之资,兄长以为然否?”青年男子也是压低声音,语气凝重了起来。

    “贤弟所言大善,吾也是这么认为的。”中年男子听完语气明显的轻快了起来。

    “只不知,这位丁刺史能否找到吾二人?”那青年男子担忧道。

    “克明勿忧,楼烦无官,若我所料不差,3日之内,这位丁刺史必会来找寻吾二人的。”那中年男子毫不担心道。

    “兄长所言甚是,确是小弟多虑了。”那青年书生似是想通了什么,恍然大悟道。

    (本章完)

第50章 楼烦终() 
“贤侄啊,前面就到了。”蔡邕在前面引路道。

    “伯父慢点,不要着急。”看着前面风风火火的蔡邕,丁羽一脸的蛋疼,您老人家都这岁数了还跑这么快,万一摔倒了,磕着碰着怎么办?到时候我该怎么面对文姬妹妹啊,好吧,丁羽这货居然是为了蔡文姬才。。。。。。这要是蔡邕知道丁羽惦记他女儿,估计这会就是拿大鞋底子抽他了。

    “无妨,无妨,马上就到了。”蔡邕一点都没放缓速度,反而走的更快了,这老头。。。。。。丁羽无语了,真不让人省心。

    “子寿,克明。”一马当先的蔡邕看见二人,大声叫道,显得兴奋不已。

    “额,伯喈啊,你来了,先等等,等我们下完这局棋可好?”那中年书生看着兴奋的蔡邕无奈道。

    “还下什么棋啊,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侄儿,并州刺史丁羽字鲲鹏。侄儿啊,这位是张九龄字子寿,这位是杜如晦字克明。”蔡邕一拉丁羽把丁羽推上前来道,同时指着张九龄二人为丁羽介绍了起来。

    “羽见过二位先生。”丁羽可不敢向蔡邕那么随意,毕竟这二人都堪称大才,必须得礼遇啊。

    “见过丁大人。”二人也是放下手中棋子,行礼道。

    “不知伯喈所来何事啊?”张九龄貌似疑惑道。

    “额,我是带贤侄前来,将二位引荐给我贤侄的,二位大才,在此蜗居实是浪费了二位的才华啊。”蔡邕组织起语言,快速道。

    “正是,羽此来是想请二位出山助我。”丁羽见二人看着他,似乎想要一个答案,果断道。

    “这个。。。。。。。”杜如晦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惜被张九龄打断了。

    “先不忙,丁刺史,不妨先坐下聊聊吧。”张九龄打断杜如晦的话头抢先道,毕竟比杜如晦年长一些,张九龄虽然看好丁羽,但是也不想这么轻易就为丁羽效力。

    一则张九龄觉得这么轻易就答应丁羽会让丁羽看清他二人,以致得不到重用,毕竟得不到的总是好的,在这里也同样适用;二则张九龄还想更加的了解丁羽,毕竟之前他们听到的有关丁羽的一切都是别人所说,而他们并没有接触过真实的丁羽。

    “恭敬不如从命,羽就与二位先生聊一聊。”丁羽对于二人的心思也是有所猜测,找了个位置坐下,笑笑应道。

    “不知丁刺史如何看待现在天下大势?”张九龄笑着问道。

    “方今天下,因董卓入朝,已显乱象,百姓民不聊生,异族肆虐,山贼盗匪横行,难,难,难。”丁羽本想说汉室不久既亡,但是见蔡邕坐在一旁,只能感慨了一番,连说三个难字。

    “哦?不知丁刺史连道三个难字,是何道理啊?”见丁羽连道三个难字,杜如晦饶有兴致的问道。

    “这个一会羽自当为二位解惑,只是我更想听听二位先生是何见解?”丁羽心想我都说完了,待会你们干啥,这可不行,必须让他们说说看。

    “吾来说说吧,一点个人见解,若有疏漏,还望勿怪。某觉得,这天下将乱,董卓必亡,群雄并起,汉室将亡,名不副实啊。”只见杜如晦摸着手中的棋子,淡定的道,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克明先生与某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哈。”见杜如晦如此一针见血,丁羽开心了起来,不要脸的自卖自夸了起来。

    “丁刺史过奖了。”杜如晦毕竟此时还是个小年轻,被丁羽一夸,红着脸道。

    “丁刺史果然与我二人想法相似啊。”张九龄也是开心道。

    “这个,汉室将亡?未必吧。”老顽固蔡邕瞪着眼睛道。

    “也许吧。”丁羽现在不想跟蔡邕做无谓的争执,敷衍道。

    “不行,你们必须给老夫说清楚。”蔡邕一点也不好糊弄,大声道。

    “这个,二位先生?”丁羽现在不想得罪蔡邕,只好望着张九龄二人试图寻找帮助。。。。。。

    “这个,不如丁刺史说说吧。”可是张九龄并不买账,呵呵道。

    “对对对,就让丁刺史为伯喈兄长解释下吧。”丁羽的目光并不能博得杜如晦的同情,果断被杜如晦卖了。

    “好吧,好吧,伯父,侄儿觉得如今董卓专政,天子受困,天下各州势力都已有不臣之心,即使董卓败亡,恐怕日后还会有第二个董卓出现,天下必乱,汉室终将名存实亡啊。”丁羽觉得既然要说就干脆抛开说吧,不用犹豫了,顺便也试探下蔡邕的态度。

    “贤侄所言各州势力,也包括贤侄?”蔡邕知道丁羽所言并无不妥,这些他也是能想通的,只是作为一个汉室忠臣,不愿意相信罢了,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这个疑问。

    “伯父,这个。。。。。。”丁羽看着蔡邕的眼睛,不忍心欺骗他,又不想当面表达对汉室存有异心,只能摇头苦笑。

    “好了,贤侄不需多言了,伯父明白了。”蔡邕似是接受了现实,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那伯父?”丁羽生怕蔡邕就此离开,担忧道。

    “贤侄不必担心,老夫也非是迂腐之人,老夫答应贤侄的必然不会食言。”蔡邕明白丁羽担忧什么,摆摆手道。

    “多谢伯父!”听到蔡邕所说,丁羽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知二位先生可还满意?”搞定了蔡邕,丁羽回过头来对张九龄二人道。

    “丁刺史所言一点不差,吾等佩服。”张九龄二人道。

    “那不知二位现在可否出士,辅助于吾?”丁羽再次问道。

    “不知丁刺史此生所愿?”张九龄不答反问道。

    “吾此生所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吧,丁羽又开始装逼了。。。。。。

    “吾张九龄,吾杜如晦拜见主公。”丁羽话音刚落,张九龄二人被丁羽说的热血沸腾,立刻做出了选择。

    “好好好,得二位先生之助,吾如虎添翼也。”丁羽开心不已,上前扶住二人道。

    “谢主公。”二人见丁羽如此重视,感激道。

    “这样,如今楼烦无人管理,可否请子寿先生先屈居县令之职?克明随我前往马邑,做随军军师可好?”丁羽心中对二人的安排已有想法,直接说道。

    “主公安排妥当,吾二人并无异议。”二人同声道。

    (本章完)

第51章 赫连勃勃() 
“报主公,收到马邑急报,南匈奴左贤王赫连勃勃率领5万铁骑强攻马邑,杨将军请求主公率兵前往支援。”丁羽安排完楼烦事务,已经上路前往马邑了,不料半路传信兵带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我知道了,天锡,通知全军,加速进军。”丁羽果断作出决定,命令道。

    不对,赫连勃勃是什么鬼?三国好像没这个人吧?南匈奴左贤王?“等等,系统,你给我出来!”丁羽心中大吼道,丁羽此刻非常的生气,凭他的猜测这个赫连勃勃绝不是三国本土人物。

    “好吧,宿主知道了?”系统心虚道。

    “说吧,什么情况?不解释清楚了,你就趁早滚蛋,我不想再用你了。”丁羽是真生气了,并且心中有了一点惶恐,丁羽生怕系统再这样继续暗中降临人物,明面上出现的人物丁羽有所准备并不可怕,而暗中出现的,不知道能力,不知道数量,这太可怕了。

    “宿主不要急,我可以解释,并且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次是我不对,向你隐瞒了。”系统有点慌了,毕竟真正的要去换一个宿主,并不像系统所说的那么容易。

    “好,你说。”丁羽语气依旧生硬。

    “是这样的,由于系统在带着宿主穿越时空的过程中受过一些损伤,本来以为我能慢慢修复损伤的,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哪知道这次降临颉利可汗的时候,出了一点点意外,让赫连勃勃及其几个属下意外降临了。”系统略带一点心虚的说了起来。

    “那这种意外以后还会出现吗?”丁羽冷着脸问道。

    “不会,肯定不会了。”系统保证道,只是以后如果出现,我告诉你是系统规则就不算意外了吧,腹黑的系统已经想好了后续办法了,要是丁羽知道估计要疯。。。。。。

    “好吧,那你说说怎么给我补偿?”丁羽也想通了,纠结系统的失误也已经无济于事了,而且你让丁羽现在真放弃系统,丁羽也舍不得,所以丁羽只能让系统补偿了。

    “这样吧,给你一次抽奖吧?”系统有点弱弱的道。

    “恩?一次抽奖就想打发我,你可是漏出来几个人才啊?”丁羽不甘心就拿一次抽奖,冷着脸敲诈了起来。

    “三次抽奖,最多三次。”系统一脸肉痛道。

    “好,就三次吧。”丁羽一听三次抽奖觉得差不多了,点点头表示同意。

    “现在,你先把那个什么赫连勃勃和他的属下报给我吧。”想了想,丁羽觉得马上要到马邑了,还是先了解下自己的敌人比较好。

    “好的,宿主。”

    “本次意外降临人物有以下这些:十六国之胡夏国武烈皇帝赫连勃勃——武力93,统帅96,智力92,政治86。”

    赫连勃勃,本名刘勃勃,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代,与前赵光文帝刘渊同族。身高八尺五寸,腰带十围,生性善辩聪慧,风度仪表很美。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嗜杀,狂妄自慢,关中人民受害极深。413年,改姓赫连。418年,乘东晋将领刘裕灭后秦急于南归之机,攻取长安,在灞上(今陕西蓝田县)称帝。不久回师,因统万宫殿完工而刻石于城南,歌功颂德。425年,死于帝位,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

    好吧,丁羽想起来了,这位胡夏国的开国皇帝赫连勃勃好像就是那个最早采用游击战的男人,非常具有统帅天赋,这个对手很强势啊。

    赫连勃勃曾言:“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晋书。载记第三十》,这段文字真是对游击战术的高度概括,可见当时的赫连勃勃的军事天赋。

    “赫连勃勃兄长赫连右地——武力83,统帅82,智力90,政治90。”

    “赫连勃勃次兄赫连力俟——武力95,统帅92,智力81,政治80。”

    “赫连勃勃弟弟赫连阿利罗——武力90,统帅88,智力79,政治75。”

    “谋臣叱干阿利——武力68,统帅60,智力93,政治91。”

    “谋臣若门——武力61,统帅58,智力90,政治88。”

    “武将叱以鞑——武力90,统帅86,智力70,政治66。”

    “武将乙斗——武力85,统帅79,智力69,政治68。”

    卧槽,丁羽听完名单,真的是要骂娘了,这尼玛真的是厉害了,这是把自己一个国家的顶尖人才都带来了?丁羽无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