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402章

墨唐-第402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僧或是迷茫,或是心中思索对策,或是忐忑不安,或是同仇敌忾,不知不觉之中,双方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

    “希律!”

    随着一声骏马的嘶叫声传来,一个长长的车队停靠在罔极寺前,为首一个弱冠之年的少年从马车上一跃而下,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墨家子来了!”

    佛家众僧不由心头一紧,不由敌视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少年。

    墨顿自觉的忽视佛家众僧的眼光,不由朗声道:“后学墨家墨顿,拜见诸位高僧。”

    为首的慧园大师迎上前去热络道:“墨家乃是诸子百家的显学,墨圣亦和佛祖乃是同时代,都具有大智慧之人,今日墨佛两家相聚,实乃天下之幸事。”

    墨顿回礼道:“佛家大名,墨家亦是久仰,当年墨家前辈曾经畅游佛家圣地天竺带回了天竺数字,亦见到了佛家的兴盛,如今晚辈能够和如此多佛家前辈会晤实乃荣幸之至。”

    二人一脸热络,完全看不出即将争锋相对的征兆。

    “说起来,贫僧还要向墨施主致谢,贫僧前来长安之时,路途遥远,乘坐的乃是墨家的朝发夕至的马车,一日到达长安城,墨家砖路和车马技术造福世人让天下众人免受奔波之苦,老衲佩服。”慧园大师感激道。

    慧园大师之所以能够如此快捷的到达长安城,自然是乘坐墨家的朝发夕至的马车,只不过辩机前往少林的时候,乃是乔装打扮,当回程的时候,辩机建议慧园大师同样如此,然而慧园大师却毫不犹豫的反对,反而一身僧人打扮,光明正大的赶往墨家车站,而墨家车队根本没有丝毫的为难,照常待客,这才让慧园大师得以如此快捷的到达长安城,这反而显得辩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墨顿双手合十道:“佛家认为众生平等,对于这一点,墨家甚为赞同,并且也是一力贯彻,无论是谁,只要有路引,墨家都会一视同仁。”

    “众生平等!”慧园大师意味深长的看了墨顿一眼,称赞道:“墨施主果然是有大智慧之人,贫僧佩服!”

    “大师过奖了!”墨顿有礼道。

    慧园大师不由哈哈一笑,挥手邀请道:“墨施主请!”

    慧园大师郑重的将墨家子迎入罔极寺,心中的慎重已经达到了,他在其他人身上无往而不利的人情战术,竟然在墨家子身上全然无用。

    进入罔极寺,迎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个偌大的高台,高台子上早已经摆满了桌椅,墨顿也是心中一顿,这一次他可是深入虎穴呀!

    慧园大师高声道:“罔极寺最负盛名的此乃辩经法会,昔日佛家兴盛之时,每年都会有无数僧人前来罔极寺争辩,当时乃是长安一大盛事,只是可惜,武帝灭佛之后,佛家凋零,这种盛况再也难现了。”

    “佛家屡遭劫难,墨家也深表同情。”墨顿脸色悲哀道。

    “贫僧听闻墨施主曾经在朝堂之中公开预言,二百年后,佛家将会遭遇再有灭佛之灾,我佛家再次恭候大驾,聆听教诲,墨施主请!”慧园大师伸手虚抬,郑重邀请道。

    “佛家领教墨家墨辩之术。”众僧齐声道。

    墨顿深吸一口气,缓缓的登上看台,墨辩乃是墨家理论之一,然而一直以来,都是饱受忽略的一个学说,今日他将让墨家墨辩重现光彩。

    当墨顿和众僧坐定之后,墨顿郑重道:“墨辩讲究名、辞、说,小子不才仅仅学会了墨辩的皮毛,只会用算学之法辩证,所以小子今天特意请来当世最为出色的算学大家作为见证。”

    “国子监沈鸿才见过诸位高僧!”

    “祖家祖名君见过诸位高僧!”

    墨顿话音一落,一老一少两个算学高手出现在墨顿的身后。

    “原来是编撰《数学》之书的沈博士和开创抛物线的祖家后人!”慧园大师惊讶道,却没有想到墨顿竟然招来的帮手竟然是此二人,要说大唐的算学界,二人最早接触天竺数字,在算学一道的确是数一数二了。

    “见过慧园大师,墨侯曾言,这世界上谁都会欺骗于你,而唯独算学不会,今日我等二人虽然受墨侯所邀请,但是我等以算学的名义保证,所有的数据都将是真实的。”沈鸿才郑重道。

    一旁的祖名君郑重的点了点头,算学一脉原本籍籍无名,自从墨家子将天竺数字引入大唐以来,算学一道大大简化,而且大放异彩,广泛运用到各种领域,其精准和严禁让所有百家都为之瞩目。

    二人之所以应墨顿之邀请,就是为了将算学一脉的名声,只要能够协助墨家子,计算出佛家的未来,算学一脉定然名声大噪。

    “算学一脉的名声,老衲自然是信得过!”慧园大师点头道。

    其他众僧看到算学一脉,心中有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但是看到慧园大师同意,也只得无奈点头。

    当然他们心中也有更多的不服气,他不相信佛家的未来竟然能够用冷冰冰的数字推算出来。

    墨顿大手一挥,祖名君和沈鸿才坐在墨顿的身后,刹那之间,整个辩经法会气氛凝固,墨顿三人直接对抗佛家百僧。

第八百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墨顿怡然不惧,镇定自若道:“墨某虽然是墨家子弟,然而今天亦是代表朝堂来商议佛家之事。众所周知,佛家屡遭劫难,陛下和佛家有缘,不忍佛家和朝廷两难,特令墨某前来协商佛家之事。

    “多谢,陛下挂念,老衲感激在心!”慧园大师一脸感激道。

    其他众僧却忍不住的撇了撇嘴,在他们看来,佛家乃是至善至纯,慈悲为怀,二武灭佛乃是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凶狠残暴,再加上儒道两家推波助澜,这才将有了佛家两次之灾,佛家可以说一点错也没有。

    墨顿眼神一扫,顿时将佛家的众僧的脸色尽收眼中,不由朗声道:“佛家讲究因果,而恰好墨家先辈也曾经有一句箴言,还请诸位指点一番。”

    “我等恭听墨家高论!”慧园大师郑重道。

    “墨圣总结无数恩怨情仇,喟然叹曰: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墨顿朗声道。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法琳大师不由眉头一皱,他自然听出墨家子的话外之音,二武灭佛又岂能是无缘无故,这其中必有因果。

    “我佛家普度众生,慈爱世人,从不求回报”一旁的会昌大师忍不住反驳道。

    墨顿冷笑道:“真的不求回报么?那佛家为何会收香火钱,为何会有寺产。”

    “此乃信徒自愿供奉的,我等并未强求!”会昌大师反驳道。

    “那信徒为什么无缘无故不给我墨家香火钱。”墨顿步步紧逼道。

    “额!”会昌大师顿时无语顿住了。

    “信徒为佛家供奉香火钱,乃是为求平安,求佛祖保佑,求死后升入西天极乐世界,这才是缘故,我墨家没有这些,他自然不会自愿给我墨家钱财。”墨顿自己解释道。

    “墨圣果然是身居大智慧之人,言简意赅的诠释了因果之道的精髓。”慧园大师感慨道。

    其他众僧纷纷沉默,慧园大师既然承认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承认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此一来,二武灭佛之中必然会有缘故,而不是佛家一直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

    “既然诸位都认可墨某之言,那在下就和诸位仔细算一下,佛家和朝堂之间的缘故。”墨顿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这些僧人坚守信仰,根本说不通。

    “我等洗耳恭听。”众僧冷哼道。

    “小子认为,佛家之所以屡次遭劫,其中最大的因果就是没有为国尽责,诸位虽然僧人,但亦是我华夏之人,大唐之民,亦要为这天下所考虑,”墨顿朗声道。

    墨顿还未说完,站在会昌大师后面的辩机忍不住反驳道:“我等佛家乃是出家之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不问世间凡俗之事。”

    墨顿顿时脸色一冷,盯着辩机道:“你站的是谁的土地,穿的是谁织的衣服,吃得是谁种出来的粮食,”

    随着墨顿一句一句的反问,辩机不由涨红了脸庞,讷讷的说不话来。

    “去年大阅兵之时,长安城百姓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平民百姓,都需要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这一点,佛家亦不例外,否则尔等为何以为华夏会给佛家无缘无故的爱。”墨顿郑重道。

    “墨施主所言甚是,如果天下需要佛家,我等就算是舍弃这具肉身也在所不辞!”慧园大师郑重道。

    “佛家普度众生,自然愿意为国牺牲。”法琳大师郑重道。

    法琳乃是佛道儒三家兼修,深知诸子百家的目的无不是为天下安定而起,佛家想要融入大唐,就必须和诸子百家的理念靠齐。

    “辩机,你退下不可妄言!”会昌大师呵斥道,辩机可是佛家精心培养的精英,虽然慧根不凡,但是和名满天下的墨家子相比还差得远,现在还不是他直面墨家子的时候。

    墨顿闻言讶然的抬头看着辩机稚嫩的脸庞,没有想到竟然在这个时候碰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人,当下意有所指道:“会昌大师还是好好的教教自己的徒儿,免得日后为佛门招灾。”

    会昌大师脸色一变,警惕的看着墨顿道:“我佛家子弟自然有佛家来管,不劳墨侯操心了。

    墨顿晒然一笑,他可是好心提醒,至于佛家不放在心上,那他自然不会多操心了,当下,继续道:

    “既然佛家愿意为国贡献,墨某就和佛家好好的算一笔账,当初佛家遭劫之时,北魏时期僧尼二百万,北周时期僧尼三百万。我等就以最少的二百万僧尼作为佛门遭劫的底线来计算的如何?”墨顿问道。

    “阿弥陀佛!”慧园大师和法琳大师不由的悲声诵了一声佛号,

    “沈博士,养活二百万人需要多少田地和百姓方可!”墨顿问道。

    沈博士手持算筹,噼噼啪啪打了起来,嘴上边道:“普通人每天需要食用的粮食大约为一斤,二百万人每天需要食用二百万斤,一年需要食用七万万斤粮食,北魏时期的亩产量大约三百斤,除去种子,和农夫的用度,能够结余一百斤已经是不错了,那则需要七百万亩良田方可养活二百万人。”

    “七百万亩良田!”众僧也不禁骇然,原本他们自认为自己十分无辜,然而经过沈鸿才这么一算,这才发现佛家恐怕也并非那么无辜了。

    墨顿郑重道:“七百万亩良田几乎相当于一个关中平原在养活佛家,更别说还有佛家的衣物、经书、寺院,这又占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这不就是缘故么?”

    一众僧人不由沉默起来,却并未反驳墨顿的话,他们也知道二百万僧尼看似让佛家发展壮大,但是统治者根本不愿意看到如此多的劳动力变成无事打坐的僧尼。

    “既然二百万僧尼已经是面临灭佛之危,沈博士,你们二人计算一下,以佛家现有的发展规模,多少年可以达到二百万僧尼数量。”墨顿转头看向一旁的沈博士。

    沈鸿才和祖名君二人对视一眼,心中默算,片刻之间就已经脱口而出道:“最多二百年,佛家的僧尼数量即可达到二百万。”

    “二百年?”众僧心中一惊,若是在此之前,他们得知二百年后,佛家如此兴旺,定然激动无比,然而此刻全部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达到二百万僧尼的数量,恐怕就是佛门招灾的时刻。

    墨顿点了点头,转头向众僧问道:“不知道佛家可有良策解决佛家二百年后的危机,陛下深念佛门之恩,自然不会动佛家,然而谁能保证后代的帝王不动。”

    众僧默然,纷纷摇头,他们自然原本一心想让佛家发展壮大,却不知让佛家一步步走向深渊。

    “还请墨施主指点!”慧园大师合手一礼道。

    墨顿点头道:“小子认为,既然二百万乃是灭佛的底线,那佛家的数量至少要减半方可以保安全。”

    “一百万僧人!”

    一众僧人想了想,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相比于佛家的现在的数量,一百万已经是相当之多了。

    墨顿仰天长叹道:“一百万僧人。去年我等朝廷西征吐谷浑之时,足足有二十万大军,对了,祖名君你当时也参与投石机的制作,你可知道除了二十万西征军,我大唐还有多少兵力。”

    祖名君起身朗声道:“我大唐的兵马,有十六卫兵马大将军,还有各部折冲府,西征之时,十六卫大军出征了一部分,再从天下出征抽出各折冲府的兵马,共二十万,其余驻守各地大约还有十四万兵马。”

    墨顿恍然大悟道:“这么算来,我大唐约有三十四兵马,这么说来,兵家不愧是我诸子百家之中的翘楚,更没有想到我大唐供养佛家的钱粮竟然可以养活三倍的兵马。”

    兵家和佛家一样都是不事生产,都是消耗巨大的钱粮,如今佛家消耗的粮食能够供养三倍的兵力,作为统治者,他们会怎么想可想而知,如果心中不平衡,定然会找佛家之事。

    一众僧人不禁一片哗然,他们自然听说了墨家子的意思,竟然要让佛家的数量不能比兵家多,而且骤然从一百万的数量,降到三十四万,虽然和现在的八万多僧尼相比,还会有大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已经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期了。

    “这不可能,墨施主简直是欺人太甚,我佛家心向我佛之人众多,佛家不可能将其拒之门外。”会昌大师勃然大怒道。

    “不错,我佛家与世无争,一身清净修为,墨施主却将我等数量限制在兵家之下,难道是怀疑握佛家造反不成。”

    随着墨顿的话音刚落,一众僧人勃然大怒,纷纷反对,就连慧园大师和法琳大师也不禁对墨家子皱了皱眉头。

    墨顿见状,不由的脸色露出犹豫的神色道:“既然诸位都反对限制僧侣,那在下也有一个折中的建议,不知诸位可否听我一言。”

    “墨施主请说。”慧园大师点头道。

    “既然心向佛家之人众多,我等自然不便阻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