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93章

墨唐-第393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是佛法大,还是国法大,若是人人犯了事,都出家为僧,那还要国法何用。”曹力怒喝道,如果说同济和尚出家为僧后一心向善,他还会有些心软,可同济非但不改,反而继续为恶,逼死了赵氏夫妇,可谓是罪有应得。

    “方丈,救我!”同济和尚脸色苍白,不由的转头向一旁的慈恩方丈求救,一如十六年前般。

    慈恩方丈无奈的摇头道:“昨日因,今日果,该来得,始终会来,你已经逃避了十六年,是时候偿还了。”

    他救得了同济一次,却救不了同济第二次,如今大慈恩寺却被墨刊盯上了,如果他再次窝藏同济,恐怕连大慈恩寺也保不住。

    同济和尚顿时脸色苍白,到了最后,他最后的依靠佛门也放弃了他。

    “告辞了!”曹力看到众僧迟疑,当下毫不犹豫的给同济和尚带上枷锁,拱手告辞道。

    一众衙役走了之后,整个大慈恩寺一片沉寂,这恐怕是大唐建立一来,官府第一次从佛寺之中将僧人下狱,虽然同济自有取死之道,但是对于佛家的名声却是极大地打击。

    “去,将今日的墨刊给我找来!”慈恩方丈压抑着怒火道,饶是他修心养性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如此动怒。

    很快,一个小沙弥跑了出去,不一会匆匆而来,递给慈恩方丈一份墨刊。

    “法家!墨家,还真是欺我佛家无人!”

    看着墨刊上的韩正的签名,慈恩方丈不由怒声道。

    “方丈,如今我等该怎么办?”一旁的同仁焦急道,他虽然和同济不对付,但是同济被抓,这将对大慈恩寺的名声损坏太大了。

    慈恩方丈深吸一口气道:“如今当务之急,自然要先挽回我大慈恩寺的名声。”

    “挽回名声?”同仁和尚不由一顿,不知所措的看着慈恩方丈。

    慈恩方丈仰头望天,悲天怜人道:“想当年同济杀人之后,凶性大发,想来大慈恩寺杀人劫财,在老衲佛法感化之下,幡然悔悟,放下屠刀,剃度出家,想来是老衲的佛法不精,未能彻底感化同济心中的魔性,才有今日一劫,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同仁和尚顿时醒悟,合手道:“方丈慈悲为怀,以身渡魔,实乃我等的楷模。”

    慈恩方丈叹息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同济之过,当有我来承担,老衲就卸任慈恩方丈一职,面壁十年,方丈之位,就由你同仁来接任。”

    “方丈!”同仁和尚不敢置信的看着慈恩方丈。

    慈恩语气坚定道:“此事已定。”

    “是!”同仁无奈道。

    他们二人皆知,如果想挽回大慈恩寺的名声,必须要有人对同济之事负责,而慈恩方丈则是最好的人选。

第七百八十三章 反佛斗士傅奕() 
长安城的街道,一众衙役驾着囚车纵马而过,虽然四轮马车已经普及,但是犯人哪里会享受到四轮马车的好处,依旧是牢笼般的囚车模样。

    “这个犯人竟然和尚!”一个行人忽然惊呼道。顿时所有人一片哗然,纷纷聚集过来。

    “此人莫非是同济!”不少人联想到墨刊的内容,纷纷恍然道。

    同济乃是极为敏感,曹力并未回答,而是快加加鞭将同济押往长安县衙大牢。

    随着囚车横跨长安城,同济伏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顿时整个长安城一片哗然。

    “我就说,墨刊绝对不会冤枉同济,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又岂能会做出放高利贷这种事情。”一个市民立马改口道,浑然不记得当初义无反顾相信大慈恩寺,攻击墨医院的行为。

    “一个杀人恶魔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出家之人,想想都不敢相信,同济还真佛门败类,玷污佛门清誉!。”不少信徒至今也难以相信,大慈恩寺会有杀人恶魔存在。

    “就是,亏我还给大慈恩寺献过香火钱呢?”

    一时之间,整个大慈恩寺的名声跌入低谷,几乎成为人人讨伐的对象,原本鼎盛的香火瞬间空无一人,更随着连长安城其他寺庙也大受影响。

    然而就在大慈恩寺人人喊打的时候,关于慈恩方丈渡化同济的消息,悄然在长安城传播。

    佛家渡化杀人恶魔,让其放下屠刀皈依佛门,这是何等的传奇故事,随后慈恩大师卸任大慈恩寺方丈一职,代替同济和尚面壁十年的消息的传来,更是让不少信徒感动的一塌糊涂。

    “同济进入佛门原来还有如此故事。”

    “慈恩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果然慈悲为怀、佛法高深。”

    随着信徒的口口相传,大慈恩寺的名声竟然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人人都几乎都忘记了慈恩方丈窝藏同济的事实,纷纷称赞慈恩大师的佛法高深。

    随即儒刊跟进,普及佛祖割肉饲鹰的事迹,宣扬佛家渡化世人的功劳,很快佛家的声誉竟然更胜一筹的样子。

    “佛门的手段果然不凡!”墨府之中,墨顿感叹道。

    大慈恩寺的手段墨家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不只是感叹佛家的手段不凡,还是感叹这些信徒好骗,竟然在这种情景下也能绝地反击。

    “什么慈悲为怀,不过是窝藏罪犯罢了,可恨刑部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是睁眼瞎么!”韩政冷笑道,作为法家,他最为痛恨违法乱纪之事,慈恩大师感化同济的故事在普通百姓看来,的确是感天动地,但是在他看来,却是窝藏罪犯,可是同样需要受到处罚的,然而只因慈恩乃是佛门中人,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他的窝藏包庇之罪。

    一旁的墨顿不由苦笑,在大唐,如果犯事之后,几乎没有人会跑,一来没有路引,根本跑不远,除非是落草为寇,二来大唐也实行连坐之罪,如果真的窝藏了罪犯,非但窝藏之人受罚,就连他的邻居也会连坐,所以这个时代,一旦发现有人窝藏罪犯,都会在第一时间举报,毕竟窝藏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韩兄这就多虑了,朝中并非所有人都熟视无睹,已经有人亲自上奏陛下,陛下彻查佛门之事。”李夫子道。

    “哦!此人是谁?”韩政问道,他担任国子监律学博士多年,朝中的官员大都认识,猛然听到一个官员和他志同道合,不由欣喜万分。

    “傅奕!”李夫子回答道。

    韩政闻言恍然,露出一个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

    墨顿心中一动,问道:“莫非是屡次上表让朝廷禁佛的前太史令傅奕。”

    关于傅奕的大名在唐初可是大名鼎鼎,此人屡次上书痛陈佛家的弊端,要求朝廷禁绝佛寺,强令僧侣还俗,简直就是一名反佛斗士,唐代后来反对佛教的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受了他的影响。

    “不错,就是此人。”李夫子得意道。

    说起来傅奕同样也是儒家之人,但是却性格极其偏执,专门和佛家过不去,这倒和李夫子对脾气,一来二往则成为了至交好友。

    可惜傅奕虽然屡次上表禁佛,但是朝中大臣信奉佛教的颇多,他屡次无功而返,如今法家和佛家的争斗突然爆发,则让傅奕看到了机会,再一次上表禁佛。

    “傅大人果然真知灼见!”韩政略微失望,傅奕虽然上表此事,但是并非是为了维护大唐律的公正,而是为了自己的禁佛主张。

    “看来儒家和佛家也不是那么志同道合呀!”墨顿哈哈一笑道。

    儒家讲究教化,推崇人治,这一点和佛家的感化十分的契合,这一次佛家危机,墨刊可是一直帮助佛家说话呀!却没有想到现在反倒是佛家倒和儒家杠上了。

    李夫子冷笑道:“儒家如今流派众多,哪怕是孔家也不敢言统领儒家,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儒刊。”

    “那就且看佛家这一次如何反应吧!”墨顿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那这一次,墨刊站在哪一边?”李夫子问道,他虽然是和傅奕乃是好友,如果贸然站立在傅奕这一方,恐怕会拖累墨家,这毕竟是外人之事。

    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墨刊的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如实报道新闻,如果连这点都不敢报道,那才是墨刊的悲哀,再说,理越辩越明,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墨刊从一开始报到赵氏夫妇和同济和尚的恶行都是如实报道,此事傅奕禁佛同样也是一个大新闻,墨刊自然不会放过,而且如果墨刊做不到这一点,恐怕很快就会失去民心。

    “老夫明白!”李夫子暗中松了一口气,傅奕为了扩大影响,请求墨刊报道,他并未一口答应,而是前来试探一下,墨家的口风,好在墨顿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随着墨刊报道傅奕上表禁佛新闻,长安城再一次一片哗然,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佛家的声誉再一次如同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佛家一下子成为了天下的焦点,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第七百八十四章 佛道高僧() 
自从上一次同济事件之后,大慈恩寺可是格外的注重消息的收集,当墨刊发布的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中,刚刚上任的同仁方丈看着墨刊惊怒交加,他原本以为事件就已经到此结束,却没有想到引来了一个更狠的角色。

    “儒家是怎么回事?怎会任由傅奕攻击佛家。”同仁不敢相信道。

    傅奕从根本上来说,乃是儒家之人,如今大慈恩寺和儒刊合作很是愉快,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给佛家攻击最狠的竟然是儒家。

    “回方丈,傅奕此人一直和佛家作对,这一次恐怕是看到了大慈恩寺的破绽,这才主动攻击佛家,而且儒刊也来信以,他们也管不到傅奕此人。”一个僧人无奈道。

    同仁方丈不由一阵无奈,同济事件他们以为慈恩大师退隐就此终结,却没有想到竟然引来了更大的危机,这一次傅奕抓住了佛家的把柄,又岂能轻易罢休。

    “看来如今只有求救了,如果佛家毁在了我大慈恩寺的手中,我等将会是佛家的罪人。”同仁方丈无奈道。

    同仁方丈匆匆赶往后院禅房,来到了慈恩大师的闭关之处,低声向禀报了这一次的佛门危机。

    “阿弥陀佛!”

    良久之后,禅房内传来一声佛号。

    “傅奕精通儒道两脉,和佛家向来敌视,佛门要想度过这次危机,需向一人求救方可。”禅房内传来了慈恩大师的声音。

    “敢问方丈是何人!”同仁方丈不禁一喜道,他虽然继任大慈恩寺的方丈,但是对慈恩大师依旧是方丈尊称。

    “你去找济法寺的法琳大师,法琳大师精通儒道佛三脉,三教合一,只要有他出面,定然可以阻挡傅奕。”慈恩大师道。

    “法琳!”

    同仁方丈顿时脸色一喜,对于法琳大师他也是久闻大名,乃是佛门高僧,其少年出家,广涉儒家经籍。隋末,蓄发俗服入关中,深究道教典籍,大唐立国之后,其再度落发入佛门,如今就在长安济法寺。

    ……………………

    长安城济法寺

    济法寺的规模可比大慈恩寺小了很多,这里的寺庙显得格外的破旧,很多地方都是年久失修,但是却无人轻视济法寺,就是因为在济法寺中有一位真正的高僧,法琳大师。

    在济法寺的一间安静的禅房之中,禅房不大,但是却有着许多书籍,除了常见的佛经之外,甚至还有不少儒家和道家的书籍,每一本都十分的破旧,显然其主人经常翻阅。

    在禅房之中,一个消瘦的老僧正在低头闭目静修,丝毫不顾面前的同仁方丈。

    “法琳大师,还请你救救大慈恩寺!”同仁方丈苦苦哀求面前的法琳大师。

    法琳大师摇摇头道:“此祸乃是因你大慈恩寺而起,自然要你大慈恩寺来承担。”

    同仁悲苦道:“大师恐怕还不知道吧!傅奕此人再次上表禁佛,这一次可并非是我大慈恩寺一家的危机,而是我佛门危亦。”

    “什么?”法琳大师猛然一震,平静无波的面孔第一次出现动容。

    同仁郑重的点了点头道:“这一次傅奕得到了墨家相助,墨刊将其主张发行天下,肆意诬蔑佛门清誉,如今在朝野都声势浩大,佛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如果佛门遭劫,你大慈恩寺将是最大的罪人!”法琳大师嗔怒道,饶是他修行多年,这一次是真的动了真怒,他可以不在乎大慈恩寺的兴衰,但是却不能不在乎佛门,那可是他一生的信仰。

    同仁不由心虚的低下头。

    “贫僧会亲自上书朝廷为佛门辩解,不过你大慈恩寺好自为之,若再有下一次,就连佛祖都救不了你们。”法琳大师眼神平静的盯着同仁道。

    同仁不由心中一寒,他自然知道法琳所说的并非是虚言,以法琳大师在佛门的地位,若是想搞垮大慈恩寺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小僧知道了!”同仁不得不低头道。

    第二日,长安城赫赫有名的高僧法琳大师向朝廷上奏《对傅奕废佛僧事启》轰动朝堂,要知道法琳大师在长安城的名声极高,再加上法琳大师儒道佛三脉同修,其奏折更是鞭辟入里,更朝中大臣多有来往,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给佛家说话的大臣也渐渐增多,朝堂上沸沸扬扬的废佛的声音为之一转,佛家的严峻形势很快得到了缓解。

    消息传到了大慈恩寺,众僧不由松了一口气,

    “法琳大师果然名不虚传,上奏朝廷的奏折一出,满朝众臣交口称赞,就连陛下也是连连点头。”同仁方丈喜形于色道,在他看来只要是佛家度过了危机,大慈恩寺自然也会无碍。

    “在朝堂上的危机虽然解除,可是在民间佛家的声誉却被傅奕破坏殆尽,跌入低谷,这该如何是好?”一个僧人皱眉道,在这场风波之中,受损最大的就要数他大慈恩寺了,几起几落之下,大慈恩寺的鼎盛的香火,到现在无人问津,名声大降,如今最想改变佛门声誉的最为迫切的就是大慈恩寺了。

    同仁方丈点了点头道,他做到方丈的位置,自然要为大慈恩寺考虑,当下,会心一笑道:“尔等放心,关于佛门声誉,贫僧早已经有了准备。”

    “早有准备?”一众僧人不由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