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58章

墨唐-第358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宫诸妃嫁入皇宫,自然也是君,如果省亲见到自己的父母,按照权大人的意思是否父母向自己的女儿也该君臣之礼?”墨顿步步紧逼道。

    权万纪顿时脸色一变,若是父母向自己的女儿行礼,那岂不是人伦败坏么?

    李世民脸色难堪,顿时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若是如此,后宫恐怕将会乱成一套了。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权万纪连忙辩解道。

    “权大人的意思是只有在公主驸马之间行使君臣之道。”墨顿状似无意的说道。

    权万纪顿时如同抓住一个救命稻草道:“对!对!老臣就是这个意思。”

    “那下官则要状告权大人蓄意破坏公主姻缘的罪状了。”墨顿反戈一击道。

    权万纪顿时一口气喘不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倒打一耙的墨顿,其他重臣意外的看着这场好戏逆转。

    “老夫怎么破坏公主姻缘了,你墨家子莫非还要悔婚不成?”权万纪厉声道,一直以来他都是主动攻击墨家子,没有想到竟然今日被墨家子反咬一口,若是墨顿采取两败俱伤的打法,恐怕他权万纪也落不到好处。

    龙椅上的李世民脸色一沉,不善的盯着墨顿。

    墨顿朗声道:“回陛下,墨家崇尚兼爱,主张夫妻平等,相亲相爱,自然不会用夫为妻纲来挟制长乐,而且臣有相信长乐也会同样待臣,而且臣父母早亡,并无婆媳关系,所以说权大人多担忧的完全是无稽之谈。”

    李世民这才脸色稍缓,的确是墨顿所说的几个担忧,的确和他和长乐无关。

    “老臣并非是针对长乐公主,而是为其他公主鸣不平!”权万纪完全不顾其他和皇家定亲重臣的喷火的眼睛,赶紧自救道。

    墨顿冷笑道:“墨某所状告的就是这个!公主尚驸马二人独住公主府,驸马定然要和父母别离,岂不是减少了驸马尽孝机会,微臣认为但凡有孝心之男儿,怕背上不孝的名声,恐怕将会抵触迎娶公主,如此一点,岂不是换公主错失良缘。”

    孝道同样也儒家的一个强大的伦理,墨顿再次用儒家之矛,攻儒家之盾,而且墨顿说是的并非是虚言,宋朝的时候,盛行尚驸马,而且驸马的地位很低,当时考上进士的官员都不愿迎娶公主以免影响仕途,更别说状元了,后世广为流传的陈世美案只不过是戏文而已。

    历史上唯一一个状元娶公主的例子还是唐武宗时期,郑颢迎娶万寿公主,值得一提的是郑颢是被逼的。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变,岂止是有孝心的男儿不愿意娶公主,恐怕就连一些有骨气之人,也都不愿意迎娶公主,毕竟一个堂堂男儿都不愿意对一个女儿卑躬屈膝,哪怕这个人是貌如天仙的公主。

    如此一来,有孝心有傲骨的男儿都不愿意迎娶公主,凑上来都是一些软骨头,趋炎附势之人又岂能是良配,墨顿状告权万纪破坏公主姻缘一点也不亏他。

    “老臣不是这个意思?”权万纪心中惶恐道,他原本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却没有想到最终自食恶果。

    “君臣之道,和夫妻之道又岂能混为一谈,臣等认为尚驸马并不可取。”房玄龄率先反对道,如果房遗爱往家中娶了一个祖宗,那才是房家的末路。

    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也纷纷反对道,毕竟墨顿已经为他们冲锋陷阵了,墨顿和长乐公主乃是自由恋爱并无多大的影响,如果他们再不出言,恐怕最终受害的还是他们。

    随着一个个重臣表态,权万纪的脸色一阵灰白,顿时知道这一次他彻底栽在墨家子的伶牙俐齿之下了,就连之前纷纷给他相助的御史也一个个闭口不言,唯恐惹祸上身。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皇家亦守法度,公婆当受公主谒见,以成国家之美,从今日起,日后公主下嫁,都需向公婆行礼,尚驸马一说莫要再提,公主下嫁乃是永例。”

    试问除墨顿和长孙冲之外,几乎所有和皇家公主定亲的都是嫡次子,如果再来个尚驸马,恐怕连嫡次子都不愿意迎娶公主了。

    “陛下英明!”众臣顿时松了一口气道,尤其和皇家结亲的重臣,更是不由脸色一喜。

    “微臣并无此心,而是一心一意为公主着想呀!”权万纪垂死挣扎道。

    墨顿冷笑道:“不该权大人的操心的,就不劳权大人了,为了迎娶公主,墨某早已经买下墨府旁一个宅院,秘密为修建了近一年的时间,如今大体已经完工,以此作为结婚新房,至于饮食,墨家玻璃温室,四季常青,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绝对不会让公主在吃住上委屈。”

    若是其他人说不会让公主受到委屈,或许会有人说此人说大话,但是从墨家子的口中说出来,恐怕没有人会反驳,墨家美食本就是天下一绝,墨家工艺高超别说是建造一个新房,就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材料,重新造一个长乐宫也不是难事。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书() 
“老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权万纪脸色苍白,连声请罪道,这一次他落了个里外不是人,丢人丢大了,不但没有坑住墨顿,反而得罪了不少重臣,更是惹李世民不喜。

    “权大人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皇家内务就不劳权大人操心了。”李世民眉头一皱,冷声道,心中不禁有些后怕。

    如果他刚才听信谗言,真的让大唐公主采用尚驸马选婿,恐怕日后公主婚姻再无良缘,那他岂不是坑了自己的女儿。

    然而李世民不知道的是大唐的公主极为开放,后世大唐一共二百多位公主就有八十多个嫁不出去,如果再来尚驸马的形式,能有八十多嫁出去就不错了。

    “老臣知罪!”权万纪脸色灰败道。

    百官看向权万纪的目光不由多了几分怜悯,一直以来,李世民对于百官十分的客气,几乎没有这么公开让一个官员颜面扫地,经此一事,恐怕权万纪再无颜面留在朝堂之上了。

    不过没有人怜悯权万纪,今日本就是皇家的喜事,却被权万纪弄得意兴阑珊,朝堂气氛一阵尴尬。

    就在百官一阵沉寂的时候,钦天监袁天罡出列道:“今日乃是皇家的喜事,趁此机会微臣也有一件喜事向陛下祝贺。”

    钦天监的喜事,百官不由纷纷看向袁天罡,要知道道教可是大唐的国教,钦天监地位独特,很少在朝堂发言,如今突然出声,怎能不让百官诧异。

    “哦!袁爱卿请讲!”李世民心中一动道。

    “陛下曾命微臣观测天象,以测大唐国运,微臣师徒不负众望,终于做出《推背图》一书,还请陛下明鉴!”袁天罡躬身道。

    “《推背图》!”

    墨顿豁然一惊,对于后世大名鼎鼎的推背图,他可是久闻大名,没有想到竟然再此见到,虽然后世不少人声称,《推背图》乃是后人杜撰,但是可以证明的是袁天罡的推背图必有过人之处,否则也不会流传千年。

    “哦!快快呈上来。”李世民心中大喜道。

    历代帝王哪有不关心自己的国运,隋朝如此强大也不过是二世而亡,大唐至今还没有恢复隋朝的时期的国力,李世民自然想知道自己的国运如何?

    “遵命!”

    袁天罡说完,一旁的李淳风躬身出列,双手恭敬的奉上一本卦书。

    李世民接过推背图,翻开一看,只见推背图上全都是卦象和谶语,十分晦涩难懂,李世民自认为通读道家绝学,却依旧一头雾水!

    “袁爱卿,此《推背图》玄妙至极,朕可看不懂,不如贵师徒为朕讲解一番可否。”李世民眼神一闪道。

    袁天罡躬身道:“启禀陛下,天机晦涩,微臣师徒道行浅薄,原本是根本无力窥测天机,全赖墨祭酒师徒相助,帮助道家研制出窥天之境,方才窥测到一线天机,侥幸得到一点提点而已。此书一共六十四卦,日后自然会一一应验。”

    “窥天之境!”墨顿顿时一头雾水,想了片刻这才想起所谓的窥天之境不就是天文望远镜么。

    满朝文官不由的在墨顿和袁天罡之间来回转动,谁也没有想到道家竟然和墨家再一次合作,貌似还弄出一个了不得东西。

    “窥天之境?”李世民不由的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墨顿,不过现在不是追问这个的时候,李世民关切的问道:“那我大唐国运可有头绪?”

    袁天罡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一丝潮红,无奈道:“微臣师徒借助外力方才窥测一丝天机,发现大唐千年以后依旧国运永存,至于以后,已经非我等师徒能力所及了。”

    “恭喜陛下。”群臣闻言顿时纷纷恭贺道。

    李世民闻言顿时心中大喜,口中却谦虚道:“国运延存千年,那岂不是超过两周之朝,朕倒没有如此奢想,能够如同两汉延续二十四帝,朕就心满意足了。”

    “陛下过谦了,我大唐基业永存,万世相传,区区二十四代岂能自满。”长孙无忌最会揣摩李世民的心意,脸色一正反驳道。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花架子人人抬,趁此机会大表忠心,让李世民不禁龙颜大悦。

    “万世相传,何其难也?朕一生勤勤勉勉,唯恐让大唐基业毁于一旦,至于后代如何,朕就有心无力了。”李世民虽然心中大悦,但是依旧极为清醒。

    墨顿心中一动,出列道:“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皆从繁华到衰败的例子数不胜数,非但中原之地,极西之国亦同样如此,陛下下令整理中外各朝各代兴衰成败的原因查缺补漏,编册成书,以传后代帝王,我大唐万世相传亦并非不可能。”

    墨顿可是知道,后世的司马迁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指导总结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有助于治国安邦,然而只是站在臣子的立场上编写。

    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如果站在维护统治的基础上,编写成书,或许将会出现一本丝毫不会逊色于资治通鉴的书籍,大唐的历史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至少有了约束后代的帝王的武器,让皇权不至于失去制约。

    “墨侯所言甚是?此乃一个良策也?”百官闻言心中一动,如今各种神仙之说纷纷被破解,天人感应在墨家的被墨家逐一破解,已经再无任何事物可以制约帝王,如果李世民编撰一本帝书,那岂不是说又有了制衡后世帝王的手段。

    李世民也不禁眼睛一亮,自古以来百家之中都是教导普通人如何为人处世,还从来没有一个教导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的书籍,而如今大唐之中,恐怕也只有李世民有这个资格来编撰。

    如果皇家也有一本让指导帝王施政的圣典,岂不是流传万世,而编撰此书的他,岂不是如先秦的孔墨老庄一边,立书为圣,同时对大唐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毕竟那个帝王不想自己的王朝传承万世。

    “好,那朕就当仁不让了,历朝历代的王朝兴衰就有劳颜大人收集整理?”李世民兴奋的看向一旁的颜师古道。

    颜师古乃是当代史学大家,精通历朝历代的史籍,乃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墨顿,极西之国的王朝兴衰乃由你负责,用来参考佐证。”李世民看向墨顿道。

    “微臣遵命!”墨顿领命道,他可以说是大唐最为了解极西之国之人,自然会由他来负责。

    “此书乃是总结王朝帝王之事,朕决定将其命名为《帝书》。”李世民意气风发道。

    至此,作为大唐历代帝王最高指导思想的《帝书》,正式开始编撰,同时也开启了历代帝王著书立言的先例。

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间() 
“这就是窥天之镜?”

    元夕之夜,明月高悬,观星台上,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个奇怪正对着天空的圆筒状物品,啧啧称奇,在他的身边墨顿和袁天罡等一众钦天监的官员陪同着。

    天空中满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在长安城中,和朱雀大街的灯光交相辉映,今夜乃是元夕之夜,普通市民都在朱雀大街上,赏灯游玩,而墨顿却只能苦逼的在观星台吹冷风。

    原本今日他是准备约长乐公主共赏华灯,结果却被长乐公主以婚前不宜相见为由拒绝了,碰了一鼻子灰的墨顿还未来得及遗憾,就被李世民抓来观星台。

    “回陛下,此物用来窥视星空,将比人眼强上百倍,天下万星犹如近在眼前,微臣就是因此得此神器,窥探出不少隐星,才得到一丝天机!”袁天罡一脸惊叹的看着眼前的天文望远镜。

    墨顿不由撇撇嘴,什么隐星,在他看来不过是之前用肉眼观测不到,使用望远镜这才发现而已。

    “竟然如此神奇?”李世民跃跃欲试道。

    “陛下请看,此乃即将消失的昏星,此刻肉眼已经不可见,唯有用窥天之境还可观察片刻,此乃太白星……”袁天罡调整角度示意李世民观看道。

    昏星乃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才会出现,平常时候肉眼是看不见的,此外,袁天罡一一向李世民展示和肉眼不一样的星空。

    “竟然如此神奇?”李世民惊叹道。

    就连墨顿也不得不佩服道家在天文学上的确有独到之处,甚至还发现了土星的环形带,木星的几颗卫星,这一些都是先辈从未发现的天文奇象。

    “全赖墨家相助!”袁天罡由衷的感谢道。

    “袁道长客气了,若无道长他天象道行,纵然再神奇之物,我等也是一头雾水罢了!”墨顿谦虚道。

    此乃道家露脸的时候,墨顿自然不会不识趣的去抢道家的风头。

    袁天罡满意的看了墨顿一眼,遗憾道:“今日乃是元夕,天上星星稀少,若是月落之时,繁星浮现,那才是观察天象的大好时机。”

    李世民哈哈一笑,看着皎洁的月亮心中一动道:“繁星虽然隐没,但是明月却是高照,自古以来,嫦娥奔月之说可是流传甚广,朕亦心向往久亦。朕今日倒想窥天之境看看所谓的天宫是何等的雄伟。”

    袁天罡和墨顿对视一眼,顿时一脸苦涩,月亮乃是最容易观测的天体,道家又岂能错过,然而当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