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57章

墨唐-第357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一阵追忆墨烈,这才抹着眼泪走出祠堂,来到客厅,许杰正在向墨顿禀报墨家村年后的形势。

    “回东家,如今我墨家村的大部分产业都已经走上正轨,形势一片大好,各地订单不断,相信东家大婚之后,我墨家村的产业定然更上一层楼。”许杰兴奋道。

    对于墨顿和长乐公主的婚事,许杰丝毫不担心,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他更关心的而是二人结婚对墨家村带来的变化。

    “若是日后公主的封地并入,墨家村骤然多了三倍人口,潜力倍增,再无发展制肘。”许杰心中盘算道。

    墨家村毕竟只有一村之地,发展潜力有限,一旦和长乐公主结婚,骤然多了这么多的土地,可以说彻底无后顾之忧,甚至可以说,墨顿之前的过于保守的规划都可以推翻重建了。

    一旁的李义连连点头,墨家村的地盘骤然增多,让他不由的意气风发。

    墨顿摇头道:“三千五百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墨家村富裕起来,其他村庄贫穷,贫富差距较大,如果一下子全部接入,恐怕人心不平,福祸难料呀!”

    “啊!”

    众人顿时犹如泼了一盆冷水,从之前的兴奋之中清醒过来,一下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自古以来,患寡不患贫,要是这些村庄并入墨家村,却和墨家子弟的待遇相差很大,恐怕定然会引起骚乱,他们若是要求和墨家村民一样的待遇,恐怕将会在短时间内拖垮墨家村。

    “那我们还收不收这些村庄。”李义皱眉道。

    墨顿坚定道:“收当然要收,一村之力毕竟潜力有限,只有足够的格局,墨家村才有更加辉煌的未来,同时再吸收外来人口,墨家村才有机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城,而且这些村庄的不少村民都在墨家村打工,相比之下,更容易接受墨家的主张。”

    三人不禁连连点头,将墨家村变成一个城那可是墨顿一直以来的规划,如今的墨家村虽然建设的美轮美奂,但是毕竟太小了。

    “不过,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功冒进。”墨顿凝重道。

    李义点了点头赞同道:“以老夫看,则可以先修通砖路,连接墨家村,要想富先修路,此乃当务之急。”

    要想富,先修路,在墨家村的实践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践,现在已经成为大唐致富的名言,得到大家的公认。砖路的修建使得沿途的各城赋税有了极大的提高,先修通通往邻村的路,此乃第一要事。

    “李夫子不是正好想要办学么?以我看,此正是一个大好时机。”福伯进言道,如今墨家村已经好转,对于义务教育的资助已经继续,正好侧重这些村庄,办学和修路对这些村庄大有益处,也算是墨家村的表态。

    如果让墨顿一下子享受如同墨家子弟一般的待遇,那恐怕是办不到的,只有慢慢的融合,让这些村民真正的认可墨家方可,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墨顿点头道:“此乃大婚之后的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在此之前,无须和对方有任何接触。”

    如今墨顿和长乐公主还没有结婚,如果主动接触,未免有些吃相太难看了。

    “我等明白!”李义郑重道。

    长安城南之外,墨家村之中,更是一片欢腾,村民纷纷奔走相告,墨顿即将大婚的消息,邻村即将成为公主封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

    而墨家村毗邻的各个村庄更是一片欢呼,墨家村原本乃是方圆十几里最穷的村庄,然而一跃成为最为天下第一村,简直是富得流油,这岂能不让周围各村的百姓羡慕嫉妒。

    一直以来,他们也只能艳羡而已,谁叫他们不是墨家村民呢?如今墨家村周围各村即将成为长乐公主的封地的消息传来之后,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惊喜的难以置信。

    谁都知道,墨顿一旦和长乐公主结婚亲如一家,那他们的村庄并入墨家村岂不是顺理成章,那岂不是说有朝一日他们也将如同墨家村民一样,衣食无忧。

    一想到有这种可能,邻近墨家村的村庄纷纷暗自祈祷,愿自己的村庄能够称为长乐公主的封地。

    墨家村这边一片欢腾,然而长安城南的两个地头蛇则是一片沉寂。城南韦杜,长安城南最大的地主就是韦家和杜家,在此之前,墨家村虽然强大毕竟是一村的地盘,若是墨家村一下子再增加三千五百户,已经和韦杜两家实际控制的人口相差不大,再加上墨家墨技的相助实力大涨,长安城南恐怕从此进入了三足鼎立的状态,而墨家村的实力一下子从最弱的吴国变成了强大的魏国。

    长孙府,长孙冲的房中,一片狼藉,酒味冲天,长孙冲烂醉如泥的瘫倒在床上。

    “老爷!”一个伺候长孙冲的下人看到一脸阴沉的长孙无忌到来,连忙惶恐的跪地道。

    长孙无忌看着烂泥一般的长孙冲,脸色阴晴难定,良久之后,脸色一厉道:“等他醒了,你告诉他,今日老夫再容忍你最后一回,如果再有下一次,你失去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女人,而是失去长孙府嫡长子的资格。”

    一旁的下人连忙道:“老爷放心,小的定然一字不落的传给少爷!”

    他也是久在长孙府,自然知道长孙无忌的性格,恐怕真的会说到做到,如果长孙冲失去了嫡长子的资格,恐怕连一个庶民子弟都不如。

    儒刊驻地之中,韦思安虽然一脸难堪,却并没有如长孙冲一般沉沦,毕竟他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只能将心中的怨恨埋在心底。

    “儒刊如实报道此事,不可有丝毫的偏见。”韦思安就是再心不甘,也只能忍着,毕竟此乃关系皇家的声誉,韦思安就是心中再不满也无可奈何。

    “是!”马总编松了一口气道,他还真的怕韦思安一时冲动作出不理智的行为。

    一时之间,墨顿的消息传遍了了长安城周围,顿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七百二十一章 尚驸马() 
“参见皇上!”

    太极殿中,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墨顿躬身郑重行礼道。

    之前墨顿定下了婚期乃是长孙皇后和秦夫人出面主持,墨顿并未见到李世民,如今婚期已定,只等亲迎,墨顿自然要上朝前来拜谢李世民。

    “免礼!”李世民朗声道。

    如今墨顿和长乐公主婚期已定,李世民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原来的偏见少了很多,再说墨顿的聘礼让他极为满意,自然又看墨顿顺眼了几分。

    “恭喜陛下喜得佳婿。”众臣恭喜道。

    若非墨顿和长乐公主定亲,恐怕现在各大世家权贵都不会放过这个金龟婿,任谁都知道,任何一个家族一旦和墨顿结亲,恐怕定然会在短时间迅速崛起,如今墨顿和长乐公主结亲,这才绝了一众世家和权贵的念头。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之间朕的女儿都要出嫁了!”李世民感叹道,一转眼自己的女儿都已经出嫁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升级为外公爷爷了,任谁都有时光飞逝的感叹。

    不少当初随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也不禁心有感触,他们的儿女也多已经开始婚嫁。

    “听说墨侯可是价值万金的魔镜作为聘礼,老臣可是心痒难耐,不知陛下可否让老臣也开开眼界。”程咬金嘿嘿一笑,一副迫不及待道。

    若是其他大臣,墨顿恐怕就要怀疑其别有用心了,然而程咬金天生就是这幅混不吝的性格,恐怕真的是好奇而已。

    其他大臣也纷纷心中一动,对于传的神乎其神,一下子折服整个后宫的魔镜,众人要说不好奇那定然是骗人的。

    “这有何难?”

    李世民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得意的笑容朗声,如此神奇的聘礼若是能震撼群臣,自然也让他脸上大有光彩。

    当下大手一挥,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镜很快被几个太监抬到了太极殿之中,墨顿奉上聘礼的时候,又顺便多做两面镜子,分别献给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一面正是献给李世民的那一面。

    当众人看道镜子中的景象之时,顿时百官震惊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大开眼界呀!此镜一出,铜镜恐怕再无一人使用。”程咬金深吸一口气道。

    其他大臣也是纷纷点头,作为男人自然没有女人对镜子这么痴迷,仅仅是看了稀奇而已,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了此镜,恐怕模糊不清的铜镜再无人使用了。

    李世民顿时露出自得的神情,此魔镜墨技的出现,就是大唐缓解缺铜危机最大的契机。

    房玄龄心中一动,顿时察觉了这个利国利民的用途,不由心中一震,豁然转头道:“墨祭酒,此镜可否量产。”

    墨顿看了李世民一眼,摇摇头道:“这等镜子制作十分的繁琐,而且造价惊人,恐怕难以量产,不过劣徒研制出了银镜则可以量产,虽然清晰度不如此镜,但是要比平常的铜镜好上太多了。”

    对于墨顿的满嘴胡扯,李世民却没有任何不满,毕竟墨顿将魔镜抬得越高,皇家的利益才会越大。

    而且魔镜乃是他用来坑西域诸国钱财的利器,如果量产的话,那岂不是成为白菜价了,有了银镜的映衬,魔镜的价值才能最大的实现。

    “银镜?那岂不是造价太高了!”房玄龄皱眉道。相比之下,银的价值要比铜钱贵太多了,别到最后铜钱不缺改为缺银那就不妙了,

    墨顿解释道:“自然不是全部用银造镜,仅仅是薄薄的一层银纸而已,造价不足铜镜一半。”

    “若是如此,的确是利国利民之技。”房玄龄点头道。

    其他众臣大臣纷纷点头,哪怕一些顽固的御史也放下了奇巧淫技的偏见,毕竟造镜技术对大唐太过于重要了。

    群臣纷纷再次恭贺一番,这才回到各自的位置上,李世民微微点头示意庞德。

    庞德大步迈出,手持圣旨,尖声道:“墨顿和长乐公主之婚事,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情相悦,符合礼仪、户婚律,二人皆为夫妻,实乃天作之合,特封墨顿为驸马都尉………………”

    “多谢陛下成全。”墨顿拜谢道。

    普通人的婚事需要在县衙签字,皇家公主出家恐怕再也没有比圣旨更好的证明了,墨顿和长乐公主婚事从法理上再无阻碍。

    群臣再次恭贺,太极殿中一片喜庆。

    突然权万纪突然出列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眉头一皱,不过却并未阻止道:“爱卿自然无可不言?”

    权万纪躬身道:“君为臣纲,公主乃是皇家血统,乃是主,墨祭酒乃是臣,公主嫁人岂不是以臣配主,微臣认为以臣配主曰为尚,还请陛下赐长乐公主一处公主府,驸马尚公主,方可彰显皇家显贵。”

    “尚驸马?”权万纪说完,顿时所有的大臣面面相觑,此乃的确是彰显了皇家声誉,而且极为符合儒家的君臣礼仪,但是对于驸马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那样一来,驸马岂不是如同民间的赘婿一般,入赘到皇家了。

    墨顿顿时脸色一黑,眼神不善的看着权万纪,这老匹夫又想搞事。

    “臣倒认为,权大人所言有理,公主乃是皇家之人,就在皇宫繁华之所,如果骤然嫁人,恐怕吃住都会极不适应,如果单独为公主修建公主府,方可不让公主受到委屈。”另一个御史出言附和道。

    顿时不少儒官纷纷进言,赞同尚驸马的建议,李世民不禁一阵心动,尚驸马一方面可以彰显皇家的地位,还可以让自己的女儿不受委屈,对于公主来说自然大有益处。

    何止是墨顿眼神不善,几乎不少和皇家结亲的朝臣也是眉头紧皱,皇家嫁公主本就说不得管不得,如果再来个尚驸马,那还有驸马的活路没有,而且大唐的公主可是没有几个安分的呀!

    可是权万纪又是站在君臣的制高点,如果群臣反驳的话,难免会被冠上高帽子,一时之间,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一宗和皇家结亲的重臣都将目光集中在墨顿的身上。

    墨顿迎娶的乃是嫡长公主长乐,墨顿和长乐公主的婚事恐怕将会直接决定未来公主出嫁的格局。

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驳() 
“权大人只记得君为臣纲,却浑然不记儒家还有夫为妻纲一说,权大人贵为儒家大儒,却断章取义未免让人耻笑。”墨顿冷哼道。

    权万纪毫无愧色的反驳道:“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之中,自然以君为臣纲为首,老臣所言并无不妥。”

    不少文臣不由浮现傲然之色,儒家之所以受到历代帝王的重用,忠君之道乃是王牌,而且在唐朝之前的公主出嫁之中,历来都有诸主下嫁以帝女贵的说法。

    “是么,那在下官看来,却是大错特错。”墨顿反驳道。

    权万纪顿时露出冷笑之色道:“难道你墨家认为忠君之道乃是大错特错?”

    他就算准墨顿会反对尚驸马,早就想到了往墨顿身上泼脏水的理由,甚至可以说他提议尚驸马之事,就是他为墨家子挖的坑,如果墨顿赞同,恐怕从此以后如同赘婿一般抬不起头,如果墨顿反对,那就是不忠君的铁证。

    墨顿反驳道:“我说的大错特错,乃是墨家竟然将君臣之道,生搬硬套到夫妻之道之上,简直是张冠李戴。”

    权万纪力争道:“普通夫妻自然无此隐忧,然而公主在宫即为君,下嫁又为妻,故才有尚驸马折中之策。”

    “那按照你的意思是如果公主出嫁,婆婆公公反而要向公主行君臣之礼,那大婚之时,二拜高堂的礼节是不是还要改一下了?”墨顿反问道。

    墨顿说完,不少和皇家有婚约的重臣顿时脸色一沉,要是让他们向自己的儿媳行礼,这样的事情恐怕传出去他的老脸也挂不住。

    “公婆毕竟是长辈……”权万纪心中大呼不妙,结结巴巴辩解道。

    “权大人刚才不是说君为臣纲为首?”墨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击道。

    权万纪顿时脸色一滞,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后宫诸妃嫁入皇宫,自然也是君,如果省亲见到自己的父母,按照权大人的意思是否父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