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31章

墨唐-第331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就是贝壳梁的石头,相信在场的不少将军也都见到过。”

    程咬金顿时高声道:“不错,当初墨顿这小子挖石头的时候,老夫可是亲眼所见,这样的石头足足有数里之多。”

    不少武将纷纷点了点头,当初他们都在场,不过他们都是看个稀奇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被魏王如此郑重的介绍,不由的慎重起来。

    “沙漠中竟然会有贝壳!”不少文官不由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奇怪的石头,又这么多武将作证,众人自然相信其真实性,不由啧啧称奇。

    “众所周知只有水中,甚至是湖水边才会大量的贝类壳,所以在很多年前,青海之地定然是一片汪洋。”李泰直接将当日和墨顿讨论的结论抛出。

    众臣顿时一片哗然,就连李世民也不禁猛然眼睛睁大,对于这个结论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众人想要反驳,但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石头中的贝壳摆在面前,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贝壳只能生活在水中。

    “所以,儿臣认为有一股力量不停的让青海之地上升,甚至吐蕃高原也是如此。”李泰肯定道。

    众臣纷纷默然,他们虽然心中不能接受,却不得不承认李泰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

    李泰继续道:“同时孩儿也仔细将史书上所有发生地震的地点全部收集起来,结果发现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李泰大手一挥,只见一个大唐地图赫然出现在众臣的面前,一个个历史记载的地震地点,形成一个地震带,半绕着青海之地和吐蕃高原。

    “地震!”

    众臣豁然一惊,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泰。

    魏征脸色阴沉道:“魏王殿下的意思是地龙翻身,造成的这沧海桑田。”

    李泰摇摇头道:“本王的意思是正是这沧海桑田才造就的地龙翻身,正是有股力量让青海之地不断上升,地下的岩石经不起这等力道断裂这才形成了的地震。

    李泰伸手一招,只见两个太监抬着一个巨大的豆腐,放到众臣的面前,随机在豆腐中插入几个长长的竹签,一一穿透,二人同时用力,只听怕的啪的一声,竹签从中折断,断裂处巨大的力道直接将豆腐顶出一个大窟窿。

    “这就是地震的模型原理。”李泰昂然道。

    百官最后的墨顿不由用诧异的眼神看向一旁聚精会神的李世民,这个原理他曾经在李世民面前展示过,如今却出现在李泰的手中,要是说没有了李世民的授意,打死他他都不信。

    不少文臣顿时心中一惊,李泰给他们展示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实验,但是对他们来说却不亚于惊天霹雳,地震乃是如今天人感应最后一道壁垒,今日李泰所展示的一切,彻底让天人感应成为一个笑话,谈何提起制约皇权。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皇权的力量瞬间膨胀到了极致,儒家之前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样一众文官如何能够接受这种局面。

    不少文官顿时愤愤的瞪着最后的缩在角落中的墨顿,若不是他连续拆穿天人感应的各种现象,儒家如何会有如此被动的局面。

    “一派胡言,几个小竹签一块豆腐就想解释地龙翻身,简直是一个笑话!”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竟然突然出言呵斥李泰。

    李泰连忙请罪道:“此乃儿臣的一个猜测,还请诸位恕小子大胆。”

    “无妨,无妨,做学问本就大胆猜测,就算错了也无妨。”

    “魏王殿下如此年幼,如此好学,果然不凡。”

    ……………………

    一个个文臣顿时脸色变得和蔼和亲,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李泰,犹如看待一个勤奋好学的自家子侄一般。

    李世民这才脸色稍缓,教训道:“日后潜心向学,务必做到求真务实,去伪存真,做学问不可有丝毫的马虎,莫要再弄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孩儿谨遵父皇之命!”李泰一脸恭谨道。

    满朝众臣无奈的看着这对父子一唱一和,虽然李世民亲自反驳了李泰的论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从此以后,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再也无能为力。

    不少人原本还想继续劝说郑充华之事,此刻默默的将自己心中的谏言全部忘掉,此刻再争论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六百七十四章 下雨之谜() 
“回禀父皇,地震之事,的确是孩儿的猜测之举,不过孩儿在研究沧海桑田之时,却发现了另一个发现,却是有确凿证据的。”李泰躬身道。

    “还有发现?”李世民不由一愣,不解的看着李泰。

    李泰点了点头道:“不知父皇是否还记得去年在长安城南,当时正值关中大旱,而百姓不思灌溉抗旱,一心求龙拜雨,而父皇怒斩泥龙王之事。”

    李世民闻言顿时露出得意的面容,此事乃是他极为自得的一件事情,他怒斩泥龙王之后,他下令军民一体抗灾,推广压井取水之法,让大唐从此有了抗旱灾之法。

    李泰继续道:“父皇此举乃是为国为民,天下皆有益处,然而却饱受一些崇信龙王之人非议,儿臣一直耿耿于怀,经过苦思冥想,收集天下雨水的信息,只为父皇正名,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儿臣终于破解雨的秘密。”

    李世民呼吸一滞,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泰道:“这么说来,你是破解的下雨的秘密。”

    “下雨的秘密!”满朝众臣不由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泰,在他们看来,刮风下雨此乃天意,又岂能人力所能窥破。

    “一派胡言!雨的形成乃是风伯施风、雨师布雨,雷公电母降下天雷闪电,尤其是人力所能窥测。”一个御史怒斥道。

    李世民之前怒斩龙王,他自然不敢再说龙王布雨了,而是转到传说中的风伯雨师、雷公电母身上,不少官员纷纷点头,他们从小都听这些传说,自然一时无法接受李泰的观点。

    就连李世民也是一阵沉吟,他虽然怒斩龙王,其实心中对神仙之说,也多有敬畏,不由审视的用目光看着李泰。

    李泰怡然自若的说道:“既然诸位认为风伯雨师可以布雨,那为何会我泱泱大唐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难道西北之地就不被风伯雨师喜爱么?”

    “呃!”

    群臣顿时一阵愕然,顿时谄谄的说不出话来。

    魏征却反驳道:“行云布雨乃是天意,尤其是我等凡人所能猜测。”

    李泰傲然道:“原本本王也如诸位一样认为,直到本王偶然得到墨家村的酿酒秘技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墨家子!”

    “酿酒秘技!”

    顿时群臣的目光豁然盯向了躲在身后的墨顿。

    他们心中早有隐隐约约的有了猜测,现在终于的到了证实,这一切果然有墨家子的影子,否则谁还会如此能折腾。

    墨顿尴尬一笑道:“下官也是无意中的发现的酿酒秘技,破解下雨的主要还是魏王殿下的聪明才智。”

    李泰顿时心生得意,他能够灵光一线中想到了雨的形成,那是足以让他自傲一生的成就。

    “本王在墨侯的帮助下,利用酿酒秘技重现下雨之情景,还请父皇和诸位大臣随着在下一观便知。”李泰伸手邀请道。

    李世民眼神一闪,哈哈一笑率先起身道:“那朕可就要大开眼界了。”

    群臣也是心潮涌动,酿酒秘技在大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他们自然也有所耳闻,自然不相信一个小小的酿酒秘技,竟然能够牵涉到行云布雨这等天文奇事。

    众人跟随着李泰进入一间偏殿之中,发现偏殿之中,竟然架起来一个偌大的锅炉,锅炉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而锅中之水早已经沸腾,很快偏殿之中布满了白色的水蒸气。

    “青雀,这就是你说的下雨之谜!”李世民眉头一皱道。

    “锅中之水沸腾,变成了水汽升空,而下雨乃是从天而降!水又是从何而来。”李泰意有所指道。

    “你的意思是这些水雾引起的下雨?”李世民闻言顿时若有所思道。

    “啊!这怎么可能?”一众大臣纷纷摇头道,他们活了一辈子了,第一次听到这种匪夷所思的说法,简直就是颠覆三观。

    李泰笑而不语,而是一马当先的向前走去,只见前方竟然有一个通道,不少白色的水蒸气正在从通道中飘散。

    李世民跟着李泰走进通道,只见通道的上方竟然全部铺满了铁皮,白色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铁皮,很快凝结成一个个的水珠,随着水珠增多,一个个水珠汇聚增大,啪啪的落在李世民的身上,如同下雨一般。

    这个通道不长,但是李世民走的极为缓慢,哪怕不停的有水滴滴在身上也仿佛丝毫没有察觉。

    直到走出通道,李世民看到外面明媚的阳光,再回首看看不停滴着水滴的通道,仿佛犹如两个世界。

    很快,一众大臣也纷纷走出通道,一个个用莫名的眼光看着李泰和最后出来的墨顿,当他们亲身经历之后,原本坚定的信念不由得动摇了几分。

    “雨就是这么下的?”李世民喃喃道。

    李泰点了点头道:“水除了煮沸可以变成水汽之后,但凡有水的地方都在无时无刻的都在变成水汽,只是速度慢了很多而已,这也是但凡靠海的地方多雨,远离大海也是关陇之地干旱少雨的原因,而并非什么龙王之类的在控制降雨。”

    “这么说来,历代求雨大都是荒谬的。”一旁颜师古不敢置信道,他乃是史官,在历史上可是有不少帝王带头求雨的记载,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可笑。

    李泰肯定道:“不错,就算求来雨,那也是极为巧合!本来儿臣也没有怀疑此事,幸亏父皇英明,亲斩泥龙,破除陋习,以人力战胜天灾,却被世人诟病,儿臣自然竭尽全力要为父皇正名。”

    李世民闻言顿时露出的得意的笑容,一脸和蔼的看着李泰。

    “皇上英明神武,我等敬佩!”一众大臣纷纷朝李世民行礼道,要知道当初历年大唐出现旱灾的时候,他们可都是联名上书要求李世民祭天祈求下雨,现在看来是何等的愚昧无知。

    魏征却摇摇头道:“魏王殿下所言虽然有理有据,但恐怕还是犹如地龙翻身一般,只是推测而已吧,不知魏王殿下刚才所说的确凿证据又是什么?”

    李泰闻言,不由和墨顿对视一眼,会心一笑道:“众人皆知,每当下雨的时候,都是乌云遍布,世人皆认为是雨师在乌云之上行云布雨,而本王却认为,下雨的并非是雨师,而是一朵朵云彩,天上的云朵就是一团团水汽。”

    “云就是水汽?”所有人不由一愣,看着从通道中不断飘出来的白色的水蒸气,再看看天空中一朵朵白色的云彩,不由信了几分。

    魏征依旧固执道:“人又不能上天,又如何能够证实云就是水汽。”

    李泰露出一丝狡黠道:“谁说人不能上天,魏大人莫非忘了曾经在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的羊仙之事。”

    “热气球!”魏征双眼蓦然睁大道。

    李泰郑重道:“经过鲁大匠两年的呕心沥血,现在的热气球已经足以载人升空了,本王此次的目的一来证明云就是水汽,二来就是要看看,在白云之上,到底有没有风伯雨师。”

    一众群臣顿时也心头一震,当初墨家子几人弄出热气球在长安城闹得满城风雨,最后却被李世民冷藏,没有想到竟然两年后在这里重新现世。

    而且白云之上到底有没有神仙,天下又有谁不好奇,一时之间,众人的眼神顿时炙热起来。

第六百七十五章 登天第一人() 
魏王宫中后院!

    原本美轮美奂的后院几乎好毁于一旦,在巨大的空地之中,一个巨大的热气球已经缓缓升起。

    热气球的下方挂在一个巨大的吊篮,吊篮中一个碳炉正在熊熊燃烧,散发出阵阵热浪,带动热气球不断的摇曳,若非吊篮中堆满了重物,恐怕早就腾空而去。

    在吊篮旁,鲁鼎正在忙来忙去不停的检查热气球的运转,看来李泰领着李世民等人前来,连忙躬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免礼!”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多谢陛下!”鲁鼎这才起身,恭敬的斥候在一旁。

    李世民仰头观察空中的热气球,发现这个热气球已经要比当初第一次在长安城出现的时候要大得多,更要精美的多。

    “此物当真能够载人升天!”李世民急切的问道。

    鲁鼎点头道:“全赖陛下信任,小人历经两年终于研制成功,曾经在山谷之中,多次试验,足以载动数百斤重物升空,而且使用的活物也都一一生还。”

    墨顿皱眉道:“今日我等的目标乃是空中的白云,可不是仅仅升空这么简单,单凭一个碳炉恐怕办不到吧!”

    他可是知道白云距离地面的最低也有六百米,单凭一个碳炉恐怕难以让热气球到达如此高的位置。

    “墨侯爷慧眼!单凭碳炉的确是难以实现,不过小人发现墨侯的酿酒秘技之后,就提炼出最纯的酒液,以此来辅助碳炉效果极佳!”鲁鼎说着,走到吊篮之中按了一个机关,顿时一条火舌在热气球的底部猛然之间喷出,剧烈的热气带动热气球猛然上升,哪怕有沙袋重物,也稍微离地少许。

    “鲁大匠果然厉害,佩服佩服!”墨顿不得不佩服鲁鼎的奇思妙想,竟然用纯度很高的酒精代替后世热气球常用的汽油和液化气。

    “这么说来,墨祭酒也认同鲁大匠所做的热气球!”魏征好奇道。

    墨顿郑重的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最先进的热气球,就是让墨家村来做也不过如此了。”

    鲁鼎脸庞顿时露出一丝兴奋,能够得到了墨家子的承认,这将是大唐工匠最大的荣耀。

    “有了墨祭酒的认可,本王对今日之行,那可是颇为期待呀!”李泰朗声道,他今天邀请墨顿来,最主要的就是为其把关,此刻墨顿也认可此热气球,顿时让他信心十足。

    鲁鼎抬头看了看天空,感受一下微不可察的风,郑重的点了点头道:“回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