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13章

墨唐-第313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四个使者都收到了吐蕃的密信!

    “五国联合以抗大唐,太好了!”麴智盛看着手中的密信,不禁喜形于色。

    “太子,五国之中,就我高昌最弱,切不可贸然行事呀!”高昌副使不禁劝谏道。

    麴智盛满不在乎的说道:“就是因为我高昌最弱,所以才需要盟友,面对大唐才有立足之地。”

    “此时还需上禀报陛下方可做主。”高昌副使劝道。

    麴智盛哈哈一笑道:“我等只需现行应下,以安众心,至于后续我高昌是否遵守,自然由父皇做主。”

    “太子英明!”高昌副使恭敬道。

    其他三个使者和麴智盛大都是同样想法,纷纷应下此事,秘密约定,一旦大唐出兵任何一国,另几国要出兵牵制。

    禄东赞得到众人的回信,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对于众人的心思,他不难猜测,但是他根本不在乎,吐蕃地势独特,若说五国之中,笑到最后,定然非吐蕃无疑,无论什么结局,对吐蕃也只是有利无弊。

    “墨祭酒,此次大阅兵是不是太过了,万一诸国联合同时敌视大唐,那岂不是画蛇添足!”礼部之中,令狐德棻得到鸿胪寺的传信,不禁皱眉道。

    墨顿摇摇头道:“诸国联合乃是合纵,而大唐亦可连横!以抗合纵!而且我大唐如今如日中天,就算是没有今日的阅兵,这些国家就不会联合了么?”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令狐德棻心中一动道。

    墨顿点头道:“就是不知道礼部培训的纵横之士是否已经出师了,此次万国使者回去,我大唐可是要有使者一同陪同前往。”

    令狐德棻自信道:“保证不会让墨祭酒失望。”

    “启禀大人,民部尚书戴大人来了!”一个礼部官员匆匆来报道。

    “快快有请!”令狐德棻连忙起身道,戴胄和他同等职位,亲自来访,自然是有要事相商量。

    “那小子先行告退!”墨顿识趣的准备离开。

    “不用了,找的还有你小子!”戴胄一脸怒气冲冲的进来。

    “不知小子哪里又得罪戴尚书了!”墨顿笑道。

    墨顿和戴胄也是算老相识,当初民部缺钱的时候,戴胄可是亲自带着民部的官员上墨府收取赋税,自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

    “得罪老夫!哼!你二人暂且看看这次阅兵的花费!”戴胄砰地一声将手中的账簿排在二人面前。

    “这么多?”令狐德棻翻开一看,不由惊呼道,他只知道花钱,却从来没有计算过花费竟然如此之多。

    墨顿顿时头一缩,这些钱大都是他花出去的,他自然知道大概的数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说令狐大人,你找谁帮忙不可,可偏偏找这么一个败家子!有多少钱也不够撒呀!”戴胄没好气的说道。

    令狐德棻打着圆场道:“戴大人,这不都是为了朝廷么,花费多一些,不过事情办得十分的圆满,不如你就批了吧!”

    虽然花费颇多,但是这次大阅兵的确是办的圆满,在令狐德棻看来,简直是在划算不过了。

    “对呀!虽然花点钱,但是我大唐从中受益颇多,总体来说还是划算的。”墨顿干巴巴的说道。

    戴胄冷哼的看着墨顿一眼,墨顿顿时闭上了嘴巴,戴胄将心中的怒气平缓之后,这才道:“要让我批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令狐德棻顿时大喜道:“戴大人,有条件尽管提,只要是礼部能做到,尽管吩咐。”

    戴胄这才脸色稍缓道:“民部手中有一批织造局生产的丝绸,礼部不是有很多万国使者,只要礼部能够将这批丝绸卖出去,今日之事一笔勾销。”

    “一批丝绸,有多少?”墨顿连忙道。

    戴胄轻飘飘的曝出一个天文数字,墨顿和令狐德棻顿时眼前一黑。

    “这么多?”墨顿惊呼道。

    “还不是你小子闹出来的事情,如今棉花即将普及,朝廷手中还有大批的丝绸,如果抛向市面,恐怕要不了多久,市面上的丝绸定然崩盘!为今之计,只有卖给西域诸国一条路了。”戴胄解释道。

    在此之前,丝绸同样是可以作为钱财使用的,所以拥有丝绸最多的自然是非朝廷莫属。

    “不可,如此多的丝绸,如何卖的完!”令狐德棻摇头不已道,整个大唐都消化不了,西域诸国又能买下多少。

    “那这些账簿,本官也无能为力了!”戴胄一脸无奈道。

    墨顿顿时一阵头痛,戴胄的意思很明显,如今朝廷只有卖了丝绸才有钱,没有钱一切免谈。

    “墨祭酒,你可有良策!”令狐德棻顿时向墨顿求救道,要知道墨顿可是把无数的牛羊都卖了出去,想来卖出这批丝绸的契机只有在墨顿的身上了。

    “可否降价!”墨顿试探的问道。如果价格降一些,还是能够卖出一些丝绸。

    戴胄冷笑道:“这批丝绸的价值可是经过三省审批,上报过朝廷,如果日后的钱财少了,你我恐怕都要到三司走一趟。”

    如果能够降价,戴胄也不会来逼墨顿,如果降价,这批丝绸的价格凭空蒸发了几成,这简直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你说这批丝绸是朝廷织造局织的丝绸。”墨顿问道。

    “不错!”戴胄点头道。

    “也就是市面上没有同样的丝绸?”墨顿再次追问道。

    戴胄理所当然道:“那是自然,而且织造局的工艺不但技艺高超,还有独特的印记,普通作坊是不可能模仿出来的。”

    墨顿缓缓点头,闭目沉思一下道:“要是如此的话,那小子或许有方法可以将这批丝绸卖了出去。”

    “当真?”令狐德棻惊喜道。

    戴胄眼神一眯道:“不降价!”

    “不降价!”

    “全部?”戴胄呼吸一滞追问道。

    “全部,哪怕是再多一些也无妨!”墨顿重重的点头道,在他的心中,一个围绕丝绸的庞大的计划迅速成型。

第六百四十章 《括地志》() 
礼部之中,暗流涌动,而长安城中,更是风云激荡。

    大阅兵虽然结束,但是其影响力则持续发酵,百姓大游行结束之后,无数百姓聚在一起,纷纷畅谈这一次大阅兵的盛况,那一队队雄壮的士兵激昂的身影,至今让他们念念不忘!

    “观此阅兵,一生无憾也!”无数百姓感叹道。

    更有不少文人墨客,激情满怀,想要赋诗一首,却发现自己哪怕是皓首穷经也难以描述其盛况;名家画师倾尽笔墨也难以绘出其中的一角风采。

    在众人口口相传之中,大阅兵的种种精彩的环节一一呈现给世人,一些未能观看阅兵之人,无不悔恨交加,错过此盛事,恐怕是他们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

    “当时我等在朱雀门前路过,高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陛下就在朱雀门上,亲眼看着我们。”无数参加游行的百姓无不津津乐道的向旁人炫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虽然一届布衣,亦要为天下贡献一份力量!”

    百姓纷纷傲然道,如此一来,才能对得起他们在朱雀门下高喊的口号,许下的诺言。

    “不若我等也去红十字会捐钱!为天下兴亡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一个青衣男子提议道。

    顿时响应者无数,普通百姓个人的力量自然单薄,但是如果个人的钱财点点滴滴的积累,利用红十字会来做出利国利民之事,相信定然能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而且红十字会乃是长乐公主和长孙皇后主持,其信誉自然可以保证,而且再加上几次大唐灾难之中,红十字会出力颇多,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每月定期公开财务,自然深得众人信赖。

    一时之间,前往红十字会捐钱的人士数不胜数,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还有不少人报名担任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尽可能的出一份力。

    仅仅当天下午,单单长安城的红十字会收到了捐款数额就达到一万贯有余!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相信随着这次大阅兵的影响不断地向外辐射,大唐百姓对红十字会的捐款将会达到更高的记录。

    “这次多亏了你了!”鱼状元楼中,长乐公主一脸欣喜道,当她得知捐款数目和新参加的志愿者人数之后,不由感激的看了墨顿一眼,要不是墨顿将大阅兵办的如此成功,红十字会也不会迎来的爆发般的增长。

    “姐夫好厉害!”一旁的晋阳公主兴奋道。

    “哪里!是长乐将红十字会办得好,深得百姓信赖!”墨顿谦虚道。自从李世民赐婚之后,墨顿和长乐公主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在长安城中。

    大阅兵事毕之后,二人难得有空闲,墨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想着二人私底下相聚一场。

    事情进展的倒是很顺利,长乐公主成功的出宫,可是身旁却跟着晋阳公主,好好的二人约会,有一个拖油瓶简直是煞风景。

    长乐公主傲然道:“那是自然,上次山东大水,我红十字会可是捐钱捐物无数,在百姓中口碑极好。”

    墨顿提醒道:“不过要做好财务公开,每一笔捐钱都要有最终的去向,否则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一个利国利民的组织受损,恐怕也会连累皇家的声誉。”

    他可是知道后世的红十字会就是因为账务不透明,以至于问题重重,信誉尽失,以至于墨顿重生之时,已经快十年的时间了,依旧如此没有恢复信誉。

    “墨祭酒所言甚是!”长乐公主还未答话,伴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李承乾推门而入在其身后跟着李治和李泰。

    “红十字会固然好处众多,但也是双刃剑也!固然能够让皇家的得到好处,一个不好也能让皇家声誉受损。”李承乾分析道。

    长乐公主点头道:“大哥放心,长乐会把好关,不会做出有损皇家的声誉的事情。”

    长乐公主已经立志效仿平阳公主,自然不会因为轻易放弃红十字会这个利国利民的组织。

    墨顿招呼三人落座,心中一阵无奈,他原本想和长乐公主密会,结果却成了了公开的聚会,晋阳公主黏在长乐的身边,李承乾和李泰有意识的将墨顿隔开,弄得墨顿和长乐说一句话都费劲。

    李承乾心中冷哼,上一次墨顿进宫和长乐独处良久,早就让他不满,再加上上一次墨顿称呼他为大舅子的仇,他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过墨顿。

    “来!上菜!”墨顿没有办法,只好招呼众人。

    此刻天气已经渐渐转寒,火锅再一次在长安城盛行,随着一盘盘新鲜的牛肉和青菜端上,众人不禁食指大动。

    “来,都尝尝这盘菠菜!”墨顿端起一盘菠菜,放入冒着热气的锅中。

    菠菜经过一年的繁育,虽然数量依旧不多,但是已经不再像去年那样紧迫了,否则这一大盘青菜定然会要了苏令侬的老命。

    “姐夫,我要吃牛肉!”李治张口道。

    长乐恨恨的捏了李治的胖脸道:“再吃就像你青雀哥哥那样了。”

    李泰顿时一脸苦笑,他的身材旁人还有些忌讳,可是对于长乐来说,却是经常拿他来调侃!

    墨顿劝道:“吃点牛肉没什么,只要勤加锻炼,身体将会更好,草原上的牧民身体强健,就是和其多吃肉食有莫大的关系!”

    “就是!”李治仰脸反驳道。

    长乐公主无奈道:“吃可以,不能多吃!”

    “多谢长乐姐姐!”李治小嘴很甜道。

    一盘盘牛羊肉下锅,众人大快朵颐,自从西征吐谷浑之后,大唐骤然多出大量的牛羊,整个大唐禁止宰牛的禁令已经差不多名存实亡了,牛肉在长安城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听说墨兄在青海之地曾经亲眼见证了沧海桑田,本王正在奉父皇之命编写《括地志》,不知道可否割爱一些!”李泰突然凑过来说道。

    “沧海桑田?”李承乾也饶有兴趣的放下筷子道。

    墨顿玩味的看着李泰和李承乾,招呼三人落座!这个时候,长孙皇后依然在世,二人的竞争还不明显,又是亲兄弟,关系还好,完全看不出历史上,二人争宠夺嫡的龙争虎斗痕迹。

    墨顿的解释道:“不过是一些贝壳而已,魏王若是喜欢,尽管拿起即可!”

    墨顿自然知道,李泰所说的乃是他在西征回归的时候,再贝壳梁收集的古生物贝壳。此物在青海之地很多,自然算不得多么珍贵!

    “这么说来,在那浩瀚的沙漠之中,若干年前是一片汪洋!”李治的得知之后,不由的震惊道。

    一旁的李泰也是神色一闪,他若是张口要那些贝壳,恐怕慕容顺将会巴巴的送来,他亲自向墨顿讨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请教墨顿这个问题。

    墨顿理所当然点头道:“当然,否则那些贝壳是怎么来的。”

    众人一片咂舌,谁也没有想到曾经的沧海竟然变成了如今的沙漠,他们一直听说沧海桑田,却从来没有想到竟然能够亲自证实。

    “那墨兄可否详细诉说其中的道理!”李泰请教道,如果他能够弄清沧海桑田道理,那他的《括地志》将会有质的变化,一旦成书,那自然价值倍增。

    墨顿点了点头,指着面前的火锅盆道:“假设这个火锅盆就是若干年前的贝壳梁,里面的菜肉就是水中的水草和鱼而。如果我等不再往其中加水,相信这些这个火锅盆将会很快被烧干。”

    李泰灵光一现,却怎么也抓不住,不由的急得抓耳挠腮。

    “没有了水,大量的鱼儿贝壳死亡,一些低洼的地方变成了盐湖,不信尔等可以尝一下,如今的火锅汤底是不是格外的咸!”墨顿指着熬得只剩下一点点汤汁的锅底道。

    李泰拿起筷子,尝了尝一个青菜,不由咸的口干舌燥,心中却豁然开朗,震惊道:“你是说整个青海之地的沙漠都是曾经的湖海,而曾经的沙漠竟然也是曾经的湖海,而现在的盐湖就是湖海仅存的痕迹。”

    墨顿赞赏的看了李泰一眼点头道:“不错!”

    “可是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晋阳公主不解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