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06章

墨唐-第306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可是害怕李世民被墨顿这小子一鼓动,再来一次征服西域的战争,其他官员也不善的看着墨顿,这小子西征之后,变得异常的好斗。

    墨顿连连摆手道:“展现武力可并非只有战争,比如说大阅军!”

    “大阅兵?”

    满朝众臣一个个都不解的看着墨顿,就连李世民也是一头雾水。

    墨顿一脸感慨,犹如陷入回忆道:“大阅兵的灵感乃是小子见到出征之前陛下校阅三军场景有感而生,陛下校阅三军的英姿至今让小子震撼不已,若不是陛下需要坐镇长安城,御驾出征亲临吐谷浑,伏允定然会不战而降。”

    群臣目瞪口呆的看着一脸吹捧的墨顿,不由的露出鄙视的神情,就连不少文官更是在心底暗骂:“马屁精。”

    就连李世民也不由一阵脸红,心底却十分的受用。他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军事才能自然是天下公认,甚至在西征之际,连他也都在不断的推演,如果自己出征会如何排兵布阵,只可惜自从他登上皇位之后,想要亲自领兵恐怕机会已经不多了。

    “当时小子就想,如果世人若见到陛下的英明神武,定然拜服在陛下的脚下,天下归心,于是小子就有一个设想,如果陛下在长安城中,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阅兵,陛下站在朱雀门下校阅三军,三军将士向陛下宣誓,数万大军横穿长安城归营,便邀天下百姓,外国使节观看,百姓见我大军威武,定然有荣于焉,心生报国之心,他国使者见我大唐赫赫武力,定然心生畏惧,再无反叛之心。”墨顿亢奋道。

    “朱雀门下校阅三军!”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久不征战的他不禁意动。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归心,异国震恐,再配合礼部培养的忠君爱国的纵横之士,周旋于列国之中,我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定能平定天下。”墨顿的一番解释,当时让朝堂众臣了解阅兵的潜在的好处。

    “炫耀武力!”

    众臣明白墨顿的意思,尤其是令狐德棻更是眼睛一亮,异国使者亲眼看到大唐的武力,归国后亲口述说大唐的强大,可比道听途说的更有可信度,再加上大唐使节的手段,定然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

    李世民眼神一闪,不禁意动道:“诸位爱卿,认为此大阅兵是否可行?”

    侯君集当即出列赞同道:“臣附议,如此一来我大唐不损一兵一卒,又可威慑他国,实乃良策。”

    大阅兵乃是炫耀军方武力,对于军方最为有利,他作为兵部尚书,自然大力支持。

    “墨侯的确是有仁爱之心,如此一来本需要战争才能解决之事,一个使节足以完成,实乃天下人之福。”魏征也是赞同道。

    “异族畏威不畏德,若是让我异族见识到我大唐的赫赫武力,一骑使节定然能让西北传檄而定。”

    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有朝廷大军的支持,礼部的使者定然无往而不利,此乃礼部崛起的最大契机,当下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民部尚书戴胄也是连连点头,一个阅兵仪式和相对于一场战争相比,所需的钱财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且此举若能够一举控制丝绸之路,对于民部来说,定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一来,阅兵式所耗费的钱财,就不值一提了。

    墨顿大阅兵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满朝众臣的支持,哪怕是权万纪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大阅兵可以让大唐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极为契合儒家的仁,他总是反感墨顿,却不得不承认墨顿这小子的确有几分本事。

    “历朝历代皆未有大阅兵之说,此乃我大唐首创,定然可以载入史册。”颜师古感慨道。

    “大唐首创!”李世民顿时怦然心动,那岂不是他要做出前无古人的先例。这对李世民来说,乃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诱惑。

    “好,那我大唐就当仁不让,此大阅兵,兵部需要多久方可筹备完成。”李世民也不禁豪情大发道。

    侯君集猛然脸色一正道:“十六卫大军随时待命。”

    “礼部呢?”李世民转头看向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略微沉思道:“回陛下,如今有不少西域各国已经在大唐,但是还有不少西域各国使节未到,若要通知,一来一回恐怕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那就以一个月为限,十月初一,大唐朱雀门下,朕要公开校阅三军!”李世民神色一动,点头道。

    “遵命!”令狐德棻和侯君集齐声应道。

    房玄龄突然神色一动道:“陛下,此次阅兵若是邀请西南各僚头领,和西北羌族首领,定然能够收到奇效。”

    李世民双眼顿时精光一闪,他只想到了利用阅兵,震慑异域各国,却忽略了在大唐内部也有不少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西南各僚反叛不断。

    就连墨顿也不得不感叹,房玄龄的政治智慧,竟然敏锐的察觉大阅兵对大唐内部的稳定的作用。

    “传令下去,让西南各僚以及西北各部的首领一月之内,到长安城参加阅兵仪式。”李世民强势道。对于西南各僚李世民可以说是烦不胜烦,如果有哪个部落头领不来,那是他不识相了,就别怪李世民不客气了。

    “是!”令狐德棻郑重道。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轰动() 
十月初一

    朱雀门下大阅兵的消息犹如旋风一般刮过长安城,顿时长安城轰动。

    “陛下要亲自阅兵!”

    “能够在亲眼目睹我大唐将士的英姿,实乃三生有幸。”

    “我家的孩儿,就在军中,老夫说不定还能在大阅兵上见到自己的孩儿。”

    长安城百姓一个个激动地不能自已,纷纷奔走相告。

    大唐对外战争连战连胜,整个大唐百姓早就心中有荣誉共,如今能够看到亲眼看到大唐无敌大军,怎能不让长安城百姓兴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少读书人情不自禁的读着墨顿写的诗词,心潮澎湃。自古以来,弃笔投戎的书生数不胜数,而且创下偌大的功业的不在少数,谁说读书人心中没有军旅梦。

    “这等盛会一定不能错过。”不少人心中坚定道,如果他们错过此事,定然会遗憾终生,恨不得立即就到十月初一。

    墨刊和儒刊更是第一时间印刷出特刊,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大唐各地,所到之处无不轰动,闻讯之人都是心中豪情万丈,更有不少富贵人家,当下放下手中的事物,立即赶往长安城,

    所有人都知道,这等盛会定然是万众景从,如果去的晚的话,恐怕连客栈的柴房都不一定能够住上。

    一时之间,墨家村的客运业务爆满,不少富人不惜代价,只求在第一时间赶到长安城,然后包下一间客栈,直到十月初一。

    李信所统领的墨家村的运输队,什么也没有做,直接成为墨家村业务之中,第一个扭亏为盈的部门。

    鸿胪寺中。

    鸿胪寺乃是礼部接待国外使者的机构,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和大#使馆合二为一。

    令狐德棻一脸傲然道:“禄使者,全赖天可汗宅心仁厚,不忍尔等吐蕃百姓穷困潦倒,特允许吐蕃百姓使用青贮秘技。”

    “天可汗仁慈!下使替吐蕃百姓多谢天可汗仁慈。”禄东赞顿时脸色一喜,他吐蕃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此墨技,在墨顿公开的墨家秘技之中,吐蕃根本少湖泊,活鱼秘技几乎没用,至于人工孵化技术,对于吐蕃来说更是鸡肋,吐蕃以畜牧业为主,根本不缺肉食,哪里需要养鸡鸭鹅。

    真正让他心动的乃是墨顿在青海公布的青贮秘技,这才是吐蕃不容失去的秘技,这个秘技如此轻易的得到,还是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会受很大的阻挠,早就做出了大出血的准备。

    甚至禄东赞已经做好了翻脸的准备,如果大唐不允许,吐蕃就是得罪大唐也不能放弃此秘技,好在这一趟出乎意料的顺利。

    “多谢大人相助。”

    当下伸手一招,顿时一个下人捧出一小箱金子,奉到了令狐德棻的面前,令狐德棻伸手一招,不着痕迹的收了下来。

    “不过,此秘技毕竟是墨祭酒所创,岂不能让他空手而归。”令狐德棻接着道。

    禄东赞顿时心中冷哼,当初他可是重金奉上,墨家子还装模作样,如今还不是原形毕露,当下脸色为难道:“可是下使曾经重金相酬墨祭酒,然而墨祭酒高风亮节,拒不接收。”

    千匹良马,万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如今他秘技已经到手,自然不想付出这般代价。

    令狐德棻配合道:“墨祭酒也是傲然之人,拒绝之物自然不会再要,不过如今遇到了墨祭酒遇到了麻烦,墨家村的美酒解千愁被人诬蔑是用农药种出来的毒粮食酿制,听说吐蕃高原所产的高粱乃是天下最好的酿酒原料,墨祭酒需要万担吐蕃高粱来作为解千愁的原料。”

    禄东赞哈哈一笑道:“此乃小事,请转告墨祭酒,下使这就回吐蕃,保证将万担高粱定然送到。”

    相比于之前的重礼,这万担高粱简直是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墨顿这小子这一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他终于搬回了一成。

    令狐德棻怜悯的看着禄东赞一眼道:“禄使者就不必亲自回吐蕃了,陛下十月初一要在朱雀门下举行大阅兵,到时万国使者皆要到来,禄使者那就不必了多跑一趟了。”

    “大阅兵?”禄东赞心头一震,他自然也听闻了大阅兵的传闻,此刻得到令狐德棻的证实,依旧倒吸一口凉气,不禁暗呼唐皇手段高明,此大阅兵小国举办恐怕将会成为笑柄,然而对于大唐这样的强国来说,其效果不可估计,就连禄东赞也不信心动,要不要再吐蕃也搞一个阅兵之类的。

    “还请回禀天可汗,我吐蕃定然准时参加。”禄东赞恭敬道。

    等到令狐德棻离去之后,禄东赞一改之前的谦卑,正襟危坐沉思良久,这才吩咐一个吐蕃密使道:“将解千愁的事情全部都说出来。”

    禄东赞虽然不常在长安城,然而却留下不少的探子,再加上其上次图谋墨家秘技不成,自然对墨家村格外关注。

    “此事确有其事!如今墨家美酒秘方外泄,整个大唐出现不少高度美酒,解千愁的优势已经不在了,长安城坊间的确出现解千愁乃是用毒粮食酿酒的传闻,如今的解千愁的销量已经是一落千丈。”吐蕃密使将大唐酒业的洗牌,解千愁困境仔细的道来。

    禄东赞心中一动,不得不惊叹墨顿不愧是才智高绝之人,如果将解千愁的原料换成吐蕃高粱的想法,不但会破解解千愁的困境,反而因为来自吐蕃高原的高粱让解千愁名声更盛。

    “哈哈哈,汉人最好内斗,结果还是便宜了我吐蕃,如此一来,我吐蕃高粱反过来以解千愁而身价倍增。”禄东赞这才相信此事为真,这才还是盘算为吐蕃谋取利益,如果解千愁用了吐蕃高粱为原料,那同样用吐蕃高粱酿制的美酒,岂不是同样价格不菲,这么说来酿酒秘技对于吐蕃来说将会至关重要。

    “解千愁的酿酒秘技是否能够弄到。”禄东赞凝重的看向吐蕃密使。

    吐蕃密使点了点头道:“如今长安城遍地皆是酒坊使用此秘技,不难弄到。”

    “好,有此青贮秘技和酿酒秘技,我禄东赞不虚此行。”禄东赞顿时意气风发道。

    禄东赞也是睿智之人,他并非败在智慧上,而是败在知识的不对等之上。他却不知道这万担高粱就是墨顿击垮吐蕃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此后他所付出的代价要比那千匹良马、万两黄金要多得多。

第六百二十六章 风云聚长安() 
大阅兵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然而真正影响最深的乃是整个大唐军方,当消息传到西山军营之后,整个十六卫大军立即轰动起来,人人振奋不已,若是能够选中进入大阅兵,那可是能够让自己吹嘘一辈子的荣耀,这怎能不让众人激动。

    十六卫大军不下二十万人,这一次阅兵仪式不可能人人都去,自然是选取军中的优秀将士,不少老兵顿时怦然心动,纷纷围到将军身边开始争取这个名额。

    军营之中,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紧跟着一个将军身边,讨好道:“将军,我老胡可是屡立战功,杀敌无数,此次大阅兵我老胡可是舍我其谁,肯定不会给将军丢脸。”

    “老胡,你这就不地道了,谁比谁的功劳少了,怎么就你必须选上了。”一旁顶着大平头的张老二不甘示弱道。

    胡姓老兵狠狠的瞪了张老二一眼道:“张老二,你别忘了按照杀敌的军功,你可是比我少一个的,怎么也是先轮到我。”

    军中最看重军功,向来以军功论成败,张老二闻言顿时气势一弱,然而让他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他是怎么也不愿意的,忽然看到老常自傲的络腮胡旁,一个虱子竟然爬了出来,不由一阵膈应,当下想出一个主意傲然道:“老胡,陛下大阅兵当众校阅三军乃是何等神圣的时候,再说还有外国使者到来,你一头的头虱子又岂能出来丢人现眼,若是闹出了笑话,岂不是丢了陛下的脸。”

    其他已经剪头根治头虱的士兵,纷纷附和道:“就是陛下校阅三军,岂能疏忽,以我等看,还是选我等根治头虱的士兵。”

    如果以此标准来选,自然是他们最有优势,短发的将士顿时不遗余力的宣扬这一点。

    就连一旁的将军也不禁犹豫三分,他自然知道这些士兵的意图,不过此话也不无道理,如果校阅三军的士兵满头的头虱子,若是传出去,对大唐形象不利,他定然吃不了干系。

    老胡不甘示弱的反击道:“尔等都是一头短发,不符合我大唐发饰,又岂能当众献丑。”

    张老二得意道:“反正我等身穿盔甲,谁又看得出来。”

    胡姓老兵心中大呼不妙,他的资历军功本来就高,如果因为这点事情落选,那就亏大了,当下毫不迟疑的说道:“将军请等我一下,我老胡这就剪发根治头虱,保证不丢陛下的人。”

    张老二毫不客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