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92章

墨唐-第292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兰州城中的大青盐作坊,一众盐商自然有的是机会,当大青盐制成的那一刻起,将墨家子制盐之法就已经出现在各个盐商的案头上,王家自然也不例外。

    大青盐背靠茶卡盐湖,而他王家的也控制着运城盐湖,如果得到了墨家制盐之法,王家的盐产量定然会暴增,眼前的这一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

    在运城盐湖旁!被召回家族的王喆一脸快意,他当初就是因为墨家雪盐而栽了一个大跟头,如今他太原王家得到了墨家的制盐之法,定然要一雪前耻。

    “王东!新盐制的怎么样了?”王喆有些等不及,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东乃是长安城的盐行掌柜,这一次为了墨家制盐之法,专程回到运城督造新盐。

    王东躬身道“回少爷,工匠们刚接触墨家工艺,还正在熟悉之中,相信很快好了。”

    王喆虽然心急,听到王东如此说,只能暗自按耐住自己的性子。

    “掌柜的,结晶了!”忽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一脸惊喜道。

    王喆和王东闻言,顿时迫不及待的冲到工匠的身边,只见一个熊熊燃烧的锅炉中,底部已经结晶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盐粒。

    为了尽快成功,王喆使用的乃是最快的煮盐之法,王喆一挥手,锅炉下的柴火撤出,王喆不等温度降低,迫不及待的从锅炉中敲下一个盐块,吹凉之后,含在嘴里。

    “啊呸!”

    王喆的嘴脸顿时扭曲,一脸苦涩。

    “怎么该会如此之苦!莫非是秘方错了!”王喆怒吼道,这次他们可是用了墨家的制盐之法,制造出来的新盐依旧是难以下咽,那种运城盐湖的那种独有苦涩感依旧挥之不去。

    王东也不敢相信的尝了一番,连连将口中的枯涩的盐粒吐了出来。

    “不可能的!这套工艺小人在兰州已经做过很多遍了,根本不可能出错。”老工匠坚定道。

    王东摇摇头说道“少爷,以小的看,这套工艺并没有错,你看这些盐粒已经是十分的纯净了。”

    王喆这才冷静下来,喃喃自语道“那大青盐怎么会有如此醇香,而我运城盐湖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以小的来看,恐怕最大的原因就在这湖盐上,定然是茶卡盐湖的品质好,而我运城盐湖历来被称之为苦盐,这套方法,乃是墨家子专门为茶卡盐湖的湖盐量身定制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运城盐湖。”王东苦涩道。

    王东此话虽然是猜测,但是却猜到了点子上,茶卡盐湖乃是天然的上等食用盐,而运城盐湖世界三大硫酸钠咸水湖之一,其成分复杂,用原始的过滤方法很难将其他成分析出,以至于到后世,哪怕是运城当地的食用盐也大都从外省运来。

    “这么说来,我们是白忙活了一场?”王喆怒气冲天道。

    王东摇摇头说道“少爷莫急,我等虽然没能造出大青盐,却找到了制造雪盐的方法。”

    王喆顿时眼睛一亮,顿时恍然,墨家村出产的雪盐就是用运城粗盐制作而成,他们运用此方,定然能够大量的制造出来雪盐来。

    “立即用此法全力制造运城细盐,我要让墨家村的雪盐彻底在长安城消失。”王喆嘿嘿一笑道。

    同样的事情在各个产盐地发生,制造大青盐的方法虽然不适合其他产盐地,但是却给其他产盐地带来了提纯的细盐的方法。

    想到暴利一般的细盐,不少产盐地纷纷意动,开始大量制作细盐。

    一个大青盐直接搅动了关陇之地的盐政,非但民间风卷云涌,就连朝堂也是颇为关注,直到关中之地的盐价稳定在平常的八成之时,整个朝堂这才松了一口气。

    “墨家子果然是属鲶鱼的,到哪里都能折腾出偌大的风浪来。”不少朝臣感慨道。

    墨顿在吐谷浑折腾出来的偌大的风波,早就在第一时间传到整个长安城,不过随着一批批钱财拉入民部藩库,满朝重臣看着这也钱财的份上,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

第五百九十七章 分裂吐谷浑() 
太极殿中

    “启禀陛下!最后一批赈灾款项已经筹齐!”民部尚书戴胄一脸欣喜的禀报道。

    “恭喜陛下!”太极殿众臣面露喜色道。

    李世民脸色喜色一现,不由得感慨万分,此次山东水灾乃是大唐见过一来少有的大灾,但也是最为轻易渡过的一次。

    这一切的功劳全赖远在兰州的墨顿这小子,有了吐谷浑之地巨额财富支持,才能够顺利以工代赈,不但解决了赈灾问题,同时也修建了数百里长的砖路。

    “陛下,如今赈灾款项已经筹齐,是时候将墨祭酒召回长安城了。”戴胄点头道。

    “当然要将他召回,西北各部纷纷上奏,上奏这小子拿着那个一个巨型吸铁石,天天在那吓唬人!”李世民忍着笑说道。

    群臣也是忍俊不禁,别看一个小小的吸铁石,可是为大唐增加了不少财富,若没有此利器,恐怕那些草原各部还真不会轻易就范。

    “以我老程看,此吸铁石自有大用,墨小子曾经用此造出指南针,和我老程一起纵横大漠,再则也是羁縻草原各部的一个利器,若是一些蛮夷之部落没有铁器,定然不敢再有二心。”程咬金嘿嘿一笑道。

    不少朝臣缓缓点头,在西北和西南各部,尤其是西南僚人经常造反,如果将其铁器收缴,哪怕是再有二心也翻不起什么波浪了,

    除此之外,还能用此磁铁看守城门、搜查禁物定然会有奇效,一时之间,众臣纷纷想到了吸铁石的种种用途。

    “此物是有些妙用,传令下去,让墨家村多造一些,先在皇城中试用。”李世民颇为心动道,有此吸铁石,宫中的防护定然凭空增加数倍。

    “还有,传令那些部落,只要是他们安分守己,大唐不会动他们一分一毫。”李世民大手一挥,这一次墨顿在西北之地如此折腾,乃是为了朝廷筹集钱财,李世民当然会为他撑腰。

    “除此之外,关于慕容顺上书,请求允许吐谷浑复国一事,诸位议一议吧!”李世民突然道。

    吐谷浑之事,已经拖了太久了,此刻也该到了决断的时刻了。

    房玄龄乃是百官之首,当下挥手一招,一个偌大的吐谷浑地图出现在百官面前,上面各个部落清晰可见,赫然是墨顿所绘的吐谷浑部落图。

    “回陛下,党项、西羌各部和吐谷浑并不同族,应当脱离于吐谷浑,并入我大唐。”房玄龄指着青塘之地和陇西之地的党项、西羌部落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西羌和党项实力较弱,但是架不住部落多,脱离于吐谷浑定然让吐谷浑实力大损。

    “茶卡盐湖乃是大青盐的原料之地,亦不能放弃。”戴胄坚决道。大青盐可是民部源源不断的财源,民部自然不愿意放弃。

    “乌海之地地势极高,气候和吐蕃极为相仿,乃是我大唐防备吐蕃的练兵之地,亦不能放弃。”侯君集眼神一闪道。

    他乃是兵部尚书,又亲自突入乌海之地,亲身体会高原反应的厉害,自然不会放弃这些战略要地。

    一众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立即将吐谷浑分的七零八落。

    有了墨顿在吐谷浑的一阵折腾,此刻吐谷浑的形式已经是大大有利于大唐,可比历史上好太多了,大唐肢解吐谷浑的阻力大减。

    “陛下三思呀!如果我等公然割占吐谷浑之部落,恐怕有损陛下的名声呀!”孔颖达出声反驳道。

    “是呀!我大唐当年未取突厥一寸土地,西北各部纷纷来投,如今灭吐谷浑之国,定然让草原各部心寒。”权万纪跟随出列道。

    一众文官也纷纷附和道。

    “简直是迂腐,草原各部畏威不畏德,如今草原各部得到墨小子的青贮饲料之法,如果不加以限制假以时日实力倍增,必成大患。”程咬金冷笑道。

    权万纪反驳道:“以微臣看,墨祭酒此举乃是为小利舍大义,养虎为患。”

    “当初收钱的时候,我老程可没有见到权大人反对。”程咬金嘲讽道。

    文武之间,顿时陷入了争论之中,朝堂一片混乱。

    “行了,不用再吵了,吐谷浑必须受到限制。”李世民一锤定音道,一次远征几乎耗空了大唐的国库,他可不想再来一次。

    “也许我等可以效仿前朝,将吐谷浑分为东西两部。”长孙无忌眼神一闪道。

    众臣心中一动,纷纷看向一旁的长孙无忌。

    “诸位请看,墨祭酒虽然误打误撞,但是却让吐谷浑成功分成两派,一个是买了牧场的众多中小部落,一方是没有买牧场的一众大型部落。”长孙无忌的指着吐谷浑地图上泾渭分明的部落道。

    在墨顿有意识的控制下,一众购买牧场的部落大都分布青海湖东侧,靠近大唐,这些部落为了保住牧场,必须得到大唐的支持,这一点对大唐很有利。

    “长孙无忌的意识是依照这些部落的分布,将吐谷浑分为两部?”房玄龄瞬间领会长孙无忌的意思。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慕容顺虽然是长子,但是却是前太子,名不正言不顺。诸位可知,伏允的一众儿子之中,有一个最为得到伏允的宠爱!”

    “尊王!”李世民眼神一闪道。

    当初伏允为了扶持尊王,竟然为其向大唐请求和亲,岂能不让众人印象深刻,此次大战,尊王也在被俘之列。

    “不错,尊王身受伏允喜爱,在吐谷浑人尽皆知,定然能够和慕容顺分庭抗衡!”长孙无忌得意道。

    李世民缓缓点头略一思索道:“传旨,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统领青海湖以西各部,。封慕容尊王为东平郡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统领青海湖以东各部,暂居长安城。”

    青海湖以东大都是购买牧场,倾向于大唐的吐谷浑各部,而尊王又暂居长安城,这些部落只要只要大唐用心同化,定然会慢慢的归化大唐。

    “陛下英明!”

    这一次文武大臣再无异议,齐声恭声道。

    “启禀陛下!慕容顺得位不正,恐怕青海湖以东各部不服,陛下何不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相助。”长孙无忌又给慕容顺釜底抽薪,致命一击道。

    “准!传令李大亮统帅八千精锐骑兵相助慕容顺。”李世民毫不犹豫道。

第五百九十八章 慕容顺登基() 
“特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

    伏俟城中,吐谷浑高高的牙帐之中,高士廉站在中央,作为大唐特使高声宣读李世民圣旨,一旁的墨顿静静竖立。

    “多谢天可汗恩准,慕容顺领旨!”

    一身紫色蟒袍慕容顺躬身接过圣旨,一步步走上牙帐中间的王座。

    慕容顺看着近在咫尺的王座,这个位置曾经多少次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而如今终于即将实现,多年的憋屈顿时一扫而空。

    慕容顺长袖一挥,豁然坐在王座之上。

    “参见可汗!”

    一众部落头领在宣王的带领下,躬身行礼道。

    慕容顺可是亲眼见到过一众部落头领觐见伏允的场面,其数目至少比眼前多一倍,不过眼下也不是计较的时候,从今天起,他就是西吐谷浑的可汗。

    想到此处,他不禁豪气大发,谁能想到在伏俟城受尽白眼的前太子,竟然一朝翻身称为吐谷浑的可汗。

    “本可汗特任命宣王为丞相,总管吐谷浑政务,名王…………”

    慕容顺大肆分封一番之后,一众吐谷浑头领都捞了一个不小的封号,各个皆大欢喜。

    “报!启禀可汗,吐蕃特使前来贺礼!”一个吐谷浑骑兵突然进入王帐高声道。

    “吐蕃特使?”牙帐众人顿时全场寂静,不由的看向最上方的慕容顺。

    高士廉和墨顿也不禁眉头一皱,吐蕃特使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前来,显然是来者不善呀!

    “吐蕃怎会不请自来?”慕容顺心中诧异,他可没有邀请吐蕃前来。

    “启禀可汗,是微臣邀请的吐蕃特使!”只见最前列的宣王越众而出,高声道。

    慕容顺一听是宣王擅作主张,不由的眉头一皱,冷冷的注视着宣王。

    然而宣王却丝毫不惧道:“吐蕃和吐谷浑相邻,两国交往多年,如今可汗新继位,吐蕃前来贺礼乃是传统。”

    慕容顺看着宣王平静的脸庞,心中的怒气不由自主的往上升,他愤怒的并不是吐蕃的到来,而是宣王的自作主张,甚至之前根本没有和他提过一句。

    慕容顺刚想发飙,余光扫过一旁的高士廉和墨顿,心中一动,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道:“今日乃是本可汗登基之日,来者是客,有请!”

    “是!”宣王躬身应道,低垂下的脸庞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突闻趉故吕乌甘豆可汗登基,奉我王松赞干布之命,特来奉上贺礼!”随着声音传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墨顿的眼睑。

    “禄东赞!”墨顿心中一凛,对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此人,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小瞧过,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到来,吐蕃果然坐不住了,竟然将禄东赞派来了。

    “吐蕃有礼了!”慕容顺点了点头道。

    吐蕃的突然加入或许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或许能为他所用,抗衡大唐所带来的压力,墨家子嘲笑他自己的位置乃是空中楼阁,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如今吐蕃突然加入,固然让他不满,但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三足鼎立,慕容顺精通汉史,只有吐蕃、吐谷浑、大唐三足鼎立,他慕容顺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高士廉顿时脸色难看,他乃是老奸巨猾,自然知道慕容顺左右逢源的打算。

    墨顿也是微微一叹,慕容顺自认为此乃引虎驱狼之计,却不知道如这将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大唐或许会为了名声放过吐谷浑,然而吐蕃却是一心想要吞并吐谷浑,一统青藏高原。

    “高大人,墨侯,一别多日,幸会幸会!”禄东赞看到墨顿和高士廉在此,顿时一脸笑容的迎了过来。

    “禄大论!客气了!”高士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