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83章

墨唐-第283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默然的点头,墨顿所言的确是军中的一大弊端,这就是他憋屈之处,如果想要谋反他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他却始终恪守本分,然而却被朝廷所忌讳。

    “此乃千年一来的军中弊端,墨祭酒莫非以为建一个军事学院就能够解决么?”李靖反问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不知道将军可曾注意过火器监,不知可曾发现火器监将士和其他十六卫将士有何不同。”

    李靖不由得闪过火器监将士那纪律严明,完全没有军汉那种粗犷的特征,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

    墨顿解释道:“火器监将士虽然出生于百骑,但是一进入火器监,他们则要学习防火措施,还要学会计算投石机的路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所有人都要读书识字。”

    “文武双全!”李靖想起了一个词语道。

    “不错,此乃小子所预想的未来将士的雏形,能征善战,文武双全,试想之下,这些军官将士见多识广,就算有将领想要谋反,也不会轻易被鼓动。”墨顿分析道。

    李靖点了点头,俗话说,仗义者多屠狗之辈,同理也是这些人最容易被鼓动,而且大字不识一个,不通政令,阴谋家最喜欢的就是此类人物。

    “除此之外,我等还可以给这些军事学院的学员培养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增强这些军人对大唐的忠诚,这些军事学院的学院一旦毕业就会送到军中担任低级军官,每到一处,朝廷对军方的控制就会加强一分。”墨顿再道。

    李靖呼吸顿时一阵急促,是想之下,如果全军军官都是军事学院的学员,哪怕是他也没有机会造反,如此一来那朝廷对其的猜忌自然也荡然无存。

    “既然你有如此好的主意,为何不自己上报朝廷,相信朝廷定然能够采纳,为什么要找老夫,老夫已经是即将告老还乡的老将而已。”李靖虽然意动,但是依旧推辞道。

    墨顿嘿嘿一笑道:“因为将军的兵书,只有将军的兵书才有可能教导出更多优秀的将领!”

    李靖若是真的一心退隐,又岂能会继续转写兵书,正是如此,墨顿才有信心说服李靖墨家和兵家联合。

    “兵书!”李靖闻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的兵书原本快要完成了,可是被墨顿连续几次的打击,几乎要毁掉重写了。

    墨顿哈哈一笑道:“李将军莫要恼怒,小子可是花费不少金子才从胡商手中得到了一些好东西,希望能够像将军赔罪!”

    墨顿说着递上来好几本厚厚的书籍。

    “这是?”李靖疑惑的接过来。

    “此乃极西之国经典战役的记载,小子可是花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西域讨来,其规模精彩程度或许和我华夏略显不如,不过倒也别具一格。”墨顿正色道。

    李靖心中一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他的兵书能够吸取异域兵家的经验,定然更加圆满。

    “你就这么相信我老夫愿意和墨家联合。”

    “其三,李将军之所以屡屡被人诬陷,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军神李靖只有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个将领都从普通的小兵走出,屡经厮杀百不存一,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能够成长到李将军这一步更是要戎马一生,如果李将军将自己的兵法传授出去,为大唐早就无数军神,恐怕任何一个人想要造反其难度就将会增加无数倍,而我大唐将会无敌于当世,。”墨顿给李靖描绘出一个壮阔兵家未来。

    哪怕是李靖荣辱不惊,此刻也不禁为之心神向往。

    “最后,不知李将军是否察觉到一种趋势,历朝历代对武将的钳制越来越多,文官想要制衡武将的趋势。”墨顿压低声音,低沉道。

    “嘶!”

    李靖不禁骇然的看着墨顿一眼,这种想法他一直埋在心中,从来没有宣之于口,此刻竟然被墨顿直接说了出来。

    “墨祭酒,当心祸从口出。”李靖提点道。

    墨顿喟然道:“李将军乃是当世兵家第一人,如果此话连对李将军都无法说出口,那小子只能叹息天下无同道中人。”

    李靖不禁默然。

    “军中多粗汉,不通文墨,不识政令,行为粗鲁,实乃天然的缺陷,然而谁说只能文官饱读诗书,武将亦可满腹文采。”墨顿傲然道。

    李靖苦笑道:“要论蛊惑人心,天下或许非你墨家子莫属了。”

    “小子所说的句句事实,又岂是蛊惑人心,要想改变兵家的处境和地位,唯有创建军事学院乃是唯一的途径。”墨顿据理力争道,他知道李靖定然是心动了,此举对兵家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好,老夫就代表兵家和墨家合作,希望不要让老夫后悔。”李靖深吸一口气道。

    “定然不会让兵家失望。”墨顿松了一口气,保证道。

    有了兵家的加入,曲池坊的学院规模定然能够进一步扩大,墨顿设想中的百家学院已经初具雏形。

    其他百家壮大一分,儒家的影响力就会相对削弱一分,那承受在墨家身上的压力就会减轻一分,而且随着百家纷纷崛起,墨家的崛起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此乃墨家的阳谋也。

第五百八十一章 畅销的牛() 
李靖回到长安城之后,一批一批的将士开始有秩序的撤回长安城,而依然有大量的士兵驻扎在兰州城,继续震慑吐谷浑和党项各部,二来为墨顿撑腰。

    然而连续几天,墨顿依旧神出鬼没,根本见不到人影,不得已高士廉只好亲自上门来堵墨顿。

    “如今山东大灾,灾民嗷嗷待哺,不知墨祭酒可有何良计,为朝廷尽快的变卖牛羊换取钱财。”高士廉直奔主题道。

    墨顿揉了揉眼睛通红的眼睛,这几日他可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再调查吐谷浑各部落的状况。

    “高大人,我大唐要想长期掌控青海之地,不可能杀鸡取卵,将所有的牛羊全部贩卖,否则我大唐只能再来一场战争。”墨顿正色道。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那以墨祭酒来说,我大唐取多少战利品为好。”

    墨顿略微一思索道:“最多三成,而且要宣布今年的赋税免除,否则定然会激起吐谷浑各部落的民变。”

    如果大唐是想要做一锤子买卖,那自然可以征收到五成以上,然而大唐不可能放弃青海之地这大唐好不容易得来的牧马地。

    “可是三成的杂畜,恐怕难以解决山东水灾呀!”高士廉皱眉道,他虽然也同意墨顿的观点,可是山东水灾就在眼前,他在此地的任务就是为山东之地筹集足够的赈灾款,若是因为一时心软,而让山东百姓受难,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墨顿哈哈一笑道:“高大人放心,在小子看来,青海之地值钱的东西很多,可不是只有这些牛羊,此乃第一步而已,小子保证定然能够为山东之地存够足够的款项。”

    墨顿既然接下来这个任务,自然要办的妥妥当当,他不但要漂亮的完成筹集款项的任务,而且还要让朝廷彻底掌控青海之地。

    “墨祭酒的手段,老夫自然信得过。”高士廉嘴上相信,却忧心忡忡的离开。

    随着墨顿的一声令下,唐军只征收三成的牲畜为战利品的消息在青海湖畔传来,一直提心吊胆的吐谷浑各部终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在草原上,战败的一方可不是只征收三成作为战利品了,往往是身死族灭,三成的牲畜作为战利品已经是极大的仁慈了,并未激起吐谷浑众人的反感。

    尤其是再加上今年的赋税免除的消息,此次征收的战利品的过程极为顺利,几乎所有的部落都爽快的缴纳了牲畜羊。

    一时之间,大量的牛羊马聚集在兰州城外的草地上,显得格外壮观,而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

    “有了这么多的牛羊,相信山东之地定然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高士廉看着漫山遍野的牲畜,不远处的骑兵正在骑着战马,驱赶着牛羊,一直枯皱的老脸难带的露出一丝笑容。

    “牲畜已经送到,接下来我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牛羊卖出去。”墨顿也是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道。

    “这是墨祭酒的长处,老夫那就静待佳音了。”高士廉爽朗道。

    “货好不愁卖,青海之地的牛马羊都是上等的牲畜,相信自然会有识货之人。”墨顿哈哈一笑,指着闻讯赶来的众多商人道。

    商人逐利,西征如此大的事情,所牵涉的利益太大了,几乎将天下有名的商人的目光都吸引于此,当墨家子掌握青海之地的命运的消息传来之后。

    要知道让所有跟着墨家村的商人全部都发家致富,有墨家子的财富神话作为例子,所有的商人犹如闻到腥味的猫一般,纷纷聚集兰州城。

    兰州太守府前,当李靖离开之后,这里顺理成章的称为了高士廉的落脚之地,如今却被墨顿征用,整个太守府中,聚集了人山人海的商人。

    “墨侯爷!”

    “墨祭酒!”

    ………………

    当墨顿进入太守府中,一个个有名的商人纷纷凑上前来,一个个热络的打着招呼,有的攀着交情,有的递上自己家主的名帖。

    墨顿全部都来者不拒的一一打着招呼,收下名帖。

    当墨顿走到主位,所有的商人全部一片沉寂,只有一道道炙热的目光盯着墨顿。

    “多谢诸位捧场,这批牛羊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清楚,乃是为山东受灾的父老乡亲筹齐赈灾款。”墨顿语气低沉道,

    所有的商人,也不禁眉头一皱,他们为逐利而来,而墨顿却给他们讲灾难,这可和他们的计划不符合呀!

    看着众商人的反应,墨顿早在预料之内,不禁话语一转道:“所以朝廷的目的则是尽快的将这批牛羊出手筹集钱财,薄利多销,价格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墨顿对牛马羊分别报了一个售价,全场的商人的脸色顿时喜笑颜开,按照这个售价,他们的确是获利颇丰。

    “所以本次售卖以量为主,每批最少一百头。”墨顿提了一个条件。

    “一百头!”一众商人不由眉头一皱,这个数量可不少,一旦不能及时出手,恐怕很容易砸在自己手中,不过话又说过来,如果能够全部卖出去,那赚的自然更多。

    其中的利弊众人自然清楚,有不少大商人,顿时心动,不少小商人也开始悄悄联合,准备联合吃下一批牛羊。

    整整一个上午,第一波买卖终于统计出来。

    “马五百匹,牛一万头,羊八千只。”高士廉看着眼前的统计的成绩又喜又忧。

    喜的是,一下子卖出如此多的牲畜,这一大笔钱财,能够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忧心的是这一次卖出去的最多的是牛,数量最多的羊只卖了八千只,价格最高的马只有五百匹的成交量。

    墨顿毫不意外的点了点头道:“牛的需求量在我大唐乃是无止境的,而青海之地的牛可大多是壮牛,自然受人追捧。”

    牛能够耕地,一头牛足以抵三个成年劳动力,乃是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况且牛肉价格在大唐境内居高不下,只要是将牛赶回中原,那自然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高士廉皱眉道:“可是如果牛卖完了,只留下马羊在朝廷手中如何是好?”

    墨顿微微一笑,看向长安城的方向,露出一丝自信道:“既然我们这里遇到了难题,那就需要我们朝廷的配合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 三横五纵图() 
“朝廷的配合?”高士廉不由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墨顿。

    墨顿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自然,难道朝廷想要光拿钱不办事?”

    高士廉苦笑道:“朝廷让老夫前来,还不足以表示诚意,那以你说想要朝廷怎么配合?”

    现在只要能够筹够赈灾款,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情恐怕穷疯了的朝廷恐怕都会答应。

    “不知朝廷准备如何赈灾?”墨顿突然神秘的凑到高士廉的问道。

    “赈灾?”高士廉疑惑的看着墨顿,不解的反问道:“不过放粮发粥,安抚百姓。”

    “就这些?”墨顿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

    高士廉没好气的说道:“什么是就这些,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我大唐又岂能例外,不过你小子有何计策大可直说,老夫自然会奏请朝廷。”

    墨顿挺了挺胸膛,昂然道:“子墨子曰: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陛下放粮发粥固然仁义,解民之患,但却是犹如常人施舍乞丐一般,百姓固然能够得以苟活,却失去了尊严,只会如岂会如乞丐一般坐享其成。”

    “尊严?”高士廉面面相觑,人都要饿死了,还想着尊严?

    墨顿一脸正气的说道:“如果是小子遭灾,那小子宁愿自己再苦再累干苦力养活自己,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一人养活自己容易,但是受灾百姓如此之多,哪有这么多活让他们来干。”高士廉摇头道。

    “所以这才需要朝廷的出面,为大唐受灾的百姓找一份生计,此乃以工代赈。”墨顿正色道。

    “以工代赈!”高士廉略微一思索,不禁眼睛一亮。

    受灾百姓一贫如洗,哪怕是朝廷赈灾也只会放粮施粥,又岂能会发钱,如果以工代赈,国家得以大规模的建设,百姓也有了生路,自然不会出现乱子。

    “可是仓促之间,朝廷又哪有这么多的活来干呢?”高士廉有些遗憾道,朝廷最大的工程就是治理黄河,可惜如今乃是洪水泛滥的季节,根本不是时候。

    墨顿昂然道:“小子曾经提到过一个设想,那就是大唐十道,砖道阡陌相连,如今岂不是正是机会。”

    “修砖路?”高士廉低头思索道。

    “不错,此乃小子苦思冥想,根据我大唐山川地理,想出的三横五纵的砖路图,还请高大人指点。”墨顿恭敬的递一张大唐地图到高士廉的面前。

    修建砖路乃是最为耗费劳动力的产业,挖土制砖需要人力,运输需要人力,修路铺砖都需要人力。如果这么算下来,上百万的灾民说不定还不够用呢?

    “三横五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