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78章

墨唐-第278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毕竟我大唐有错在先!”段志玄皱眉道。

    墨顿冷然喝道:“大唐是有错在先,但是却不是拓跋赤辞向大唐挥刀的理由,李将军可以将李总管、高总管交给陛下处理,拓跋赤辞为何不能向陛下上书陈情。”

    大唐对于西北各部很是重视,有这门的机构负责这些事物,拓跋赤辞并非是没有渠道上奏朝廷,而且李靖大军就要归来,哪怕是上报长安城来不及,也可以等到李靖归来再说呀!

    “不错!”程咬金义愤填膺的点了点头。

    李靖也是蓦然脸色一沉,拓跋赤辞本来就已经戴罪之身,因为背叛吐谷浑才立功免罪,非但对大唐没有半点敬畏,反而再次向大唐动武,这已经是触及了李靖的底线。

    “我等如果对拓跋部落出兵,那几乎是彻底的将朝廷信誉毁于一旦,岂不是和暴隋一样,我等回朝恐怕会被万夫所指呀!”段志玄苦笑道。

    这个时代信誉为先,一诺千金的事情在大唐也颇为盛行,众将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也格外注重自己的脸面,一想到要对党项各部背信弃义,众将脸上却不由一阵发烧。

    墨顿冷哼一声道:“我等军人的使命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宽恕拓跋赤辞是陛下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拓跋赤辞去见陛下。”

    “宽恕拓跋赤辞是陛下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拓跋赤辞去见陛下!”众将眼睛一亮,越品味这句话越是赞叹不已。

    他们都听明白了墨顿的意思,那就是他们背背信弃义的黑锅,而让陛下去做好人,宽恕拓跋赤辞。当然这里的送是武力来送,而且拓跋赤辞也不可能束手就擒就去长安城。

    这样一来,报了三千将士的仇,又再一次威震西北各部,更重要的是,他们背锅陛下做好人,又圆满的维护了大唐的信誉。

    “哈哈哈,还是你小子机灵!”程咬金朗声大笑,重重的拍在墨顿的肩膀上,墨顿的那句我们的任务就是送拓跋赤辞去见陛下简直是太和程咬金的胃口了。

    众将也是赞赏的看了墨顿一眼,如果他们自己,自然不敢随便破坏国家信誉,但是能够帮陛下背黑锅,众将根本没有一点心里障碍。

    如此一来,众将完美的解决大唐信誉问题,那阻碍众人出兵最大的一个理由已经消失了,众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李靖。

    “好一个国家利益!”

    李靖的思绪不由的飞向四年前的北击突厥之战,当时渭水之盟之后,李世民和颉利可汗曾经约定,两国永结同好,然而不过三四年时间,当时突厥出现雪灾,国内虚弱,战机突然出现。

    然而摆在大唐君臣面前依旧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渭水之盟。

    在出征前,李世民也曾经向众臣询问,此举是否是背信弃义,违背渭水之盟,却在群臣的劝谏毅然出兵,一举攻破东突厥。

    连陛下为了国家利益,而背弃盟约,他李靖自然也可以。

    “立即发兵,拓跋部落!”当下李靖不再迟疑,立即下令道。

第五百七十二章 清算() 
“伏允死了!”拓跋赤辞心头顿时一颤。

    这个消息从于阗传遍了整个西域,整个西域为之颤抖。

    又从西域传到了陇右之地的羌人,最后传到了拓跋赤辞的耳中之时,已经是野狐峡战事结束的第三天了。

    吐谷浑王慕容伏允!一个继颉利可汗之后,又一个败在大唐之手的西域霸主,比颉利可汗更加倒霉的是,他直接被亲卫背叛,死于非命,让归义王这个名号失去了下一任主人,不知是伏允的幸运还是不幸。

    “此消息当真?”一个部落头领不敢相信道。

    乌兰部落的头领苦涩的点头道:“错不了,此事乃是于阗王亲口承认,他曾经亲眼看到过伏允的人头。”

    听到乌兰部落头领的话,众多党项头领不由得如丧考妣,他们得知李靖大军已经班师,就知道大唐大胜,可是没有想到伏允竟然没有逃脱,竟然死于大唐之手。

    众人心头一寒,于阗乃是慕容伏允的铁杆,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自然做不了假,一时之间唐军的凶残彻底将党项各部镇住,一众头领不由的手足无措的看向主位的拓跋赤辞。

    “慌什么,唐军刚刚经过一场大战,兵疲马倦又岂能再次开战,再说,此事乃是我等占理,就是天可汗来,我等也有话说!”拓跋赤辞掷地有声道。

    “不错,乃是唐军背信弃义在先,我等岂能坐以待毙。”乌兰部落头领悲愤道。

    “就是!唐军欺人太甚!”不少部落头领纷纷鼓噪道。

    拓跋赤辞看到众人齐心,心中大定,有如此多部落党项抱团,唐军就是想要翻脸也要三思。

    突然,一个党项骑兵冲进毡帐之中,满脸惊恐,浑身颤抖道:“启禀头领,唐军十万大军已经朝着拓跋部落而来!”

    瞬间,整个毡帐一片死寂,所有头领刚才嚣张的脸庞全部凝固,一点点的变成惶恐,很快变成一片死色。

    “不可能!大唐输礼在先,岂敢如此公开背信弃义主动开战,如此一来西北各部谁还服大唐。”乌兰部落头领色厉内荏道,他之前最叫嚣的就是他,如今听到唐军过来,最先崩溃的也是他,当初他乌兰部落为了报仇,可是没少杀唐军将士,如今唐军大军前来报复,他乌兰部落自然免不了被清算。

    拓跋赤辞脸色苍白,连一点血丝也没有,他对大唐朝堂颇为了解,自认为哪怕是闹到朝堂,大唐背信弃义在先,他拓跋部落也定然无事。

    可是谁想李靖竟然不按常理出牌,不上报朝廷,不怕背信弃义的传言,竟然直接公然的将大军开来。

    “我等杀了那么多唐军,李靖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一个党项头领结结巴巴的说道,戳破了党项各部最后一点遮羞布,战争到了这一步,唐军死伤的人可是比党项各部死伤的人要多得多了。

    “这该如何是好,吐谷浑三十万大军都被唐军击败,我等又岂能是唐军的对手。”一个部落头领急声道。

    众人想起唐军的凶悍,顿时不寒而栗,可不是所有的唐军都像赤水道军那样草包,尤其是最后出击的那八千骑兵,其凶悍的程度让他们都为之胆寒。

    而且这一次归来的可是正面击败吐谷浑的悍军,又有李靖这样的名将在,他们又岂能是对手。

    “不如我等赶着牛羊离开驻地,逃走吧!”乌兰头领颤抖道,如果唐军找到,自然少不了他的清算,他早已经吓破了胆子,只想一走了之,逃之夭夭。

    “逃走!”拓跋赤辞冷哼道:“伏允逃到了八百里瀚海不一样被唐军找到,我等又能逃到哪里去。”

    如今党项各部抱团才能有一线生机,如果分散逃,恐怕犹如偌大的吐谷浑一样,被唐军一点点肢解,毫无还手之力,而且吐谷浑幅员几千里,自然有逃走的资本,而党项各族的地盘不大,哪有那么多的战略回旋之地。

    拓跋赤辞话音一落,顿时所有人都将怨恨的目光集中在拓跋赤辞的脸上,正是拓跋赤辞鼓动他们,又曾经将保证唐军定然不敢再次违背盟约,众人这才纷纷相信,出兵攻向唐军。

    如今唐军前来清算,这一次他们都被拓跋赤辞害惨了。

    拓跋赤辞厉声道:“唐军杀了也就杀了,就是再后悔也没有用,为今之计,我党项各部唯有团结一心,才有可能存活下去。”

    众头领纷纷默然,他们虽然怨恨拓跋赤辞,但是此刻却离不开拓跋赤辞,为今之计,也只有相信他了。

    “不如我等请忽勒老族长去说项说项!”众人突然想起之前置身事外的忽勒老族长,心中不由的悔恨万分,当时他们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当初他们还嘲笑忽勒老族长懦弱,现在才真正佩服忽勒老族长的先见之明。

    如今党项各部和唐军已经是势如水火,唯有没有参战的忽勒族长和唐军关系保持良好,这一次,连拓跋赤辞都没有拒绝,毕竟这还是一线希望,真打起来,拓跋赤辞还真的心中没有底气。

    ……………………

    “将军三思呀!”忽勒老族长不顾年老体衰,风尘仆仆的在距离拓跋部落五十里处拦住了唐军。

    “吾等党项各部粗鄙,得罪了天朝大军,还请将军看在了我党项各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了党项这一回。”忽勒老族长卑微的拜倒在地,请求道,而且识趣的没有提唐军主动攻击拓跋部落的事情。

    他和拓跋部落相争多年,虽然都是屈居于拓跋赤辞之下,但那都是内部之争,可让他看着拓跋赤辞将整个党项拖入深渊,这种事情他怎么也不愿意看到。

    李靖连忙上前将其搀扶起来道:“忽勒老族长可是让李某为难了,三千多将士冤死在党项之手,你让本将军如何向将士交代,如何向朝廷交代。”

    忽勒老族长不由悲声道:“我党项向来仰慕天可汗的威名,听闻天可汗西征伏允,可是欣然相随,可谁曾想因为一点点误会就将这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

    李靖也不由一阵唏嘘道:“实不相瞒,本将已经下令将高甑生和李道彦交给朝廷处罚,此乃二人咎由自取,破坏盟约的下场。”

    忽勒老族长心中一咯噔,李靖连自家将领都处罚,自然不会放过党项了。

    “如果我等将拓跋赤辞和乌兰头领二人交给唐军,不知将军可否退兵。”忽勒老族长一狠心咬牙道,如果能够牺牲二人就能够保全整个党项部落,他就是拼尽全力也会达成。

    李靖叹息的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党项部落贡献一生的老人,摇头道:“三千将士的性命可不是两个人能够抵的。”

    忽勒老族长悲愤道:“难道我将军真的要灭我等党项么?”

    “不!”李靖摇摇头道:“冤有头债有主,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又岂能会做那种亡种灭族之是,我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拓跋部落和乌兰部落,在此之前,谁若是挡在唐军之前,那就是唐军的敌人。”

    李靖并不在乎所有的党项各部联合,在他看来,一个拓跋部落和整个党项并没有什么区别。

    忽勒老族长踉踉跄跄的离去,唐军虽然给了党项各部生的希望,但是却打击掉了党项部落的崛起的希望,一旦其他部落背弃拓跋部落和乌兰部落,那整个党项恐怕将会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再也不可能拧成一股绳。

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辞(二合一)() 
“拓跋头领,我…………。”一个党项头领一脸惭愧的走进拓跋赤辞的毡帐唯唯诺诺道。

    “连你呼兰部落也背叛我们,前年你呼兰部落遭灾,要不是拓跋头领援助,哪有你呼兰部落如今的规模。”一旁的乌兰头领双眼欲裂道,大声的斥责呼兰头领。

    “唐军势大,我等也是无奈呀!”呼兰头领羞愧道,然而唐军势大如果他们再不脱身,恐怕也将同拓跋部落陪葬。

    “呼兰头领不用多说,拓跋部落明白!”拓跋赤辞不等呼兰头领说完,大手一挥道。

    自从忽勒族长传来唐军的要求之后,类似呼兰部落的不在少数,既然唐军的目标还是拓跋部落和乌兰部落,他们这些小部落自然没有必要和他们陪葬。

    虽然众人知道此乃唐军的离间之计,但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一众小部落有此机会脱身,自然迫不及待的离去。

    呼兰头领顿时满脸羞红,愧声道:“呼兰部落留下三百套铁甲以助拓跋部落一臂之力,还望拓跋头领多多保重。”

    这里的三百套铁甲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礼物,游牧民族的铁器十分的稀有,大部分游牧民族的盔甲都是皮甲,防御力十分的薄弱,三百铁甲恐怕已经是呼兰部落几代人的积累,这可是一份厚礼了。

    “呼兰头领有心了!”拓跋赤辞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三百件铁甲哪怕是在拓跋部落也是极为贵重的。

    随后又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党项各部纷纷前来辞行,有的留下牛羊,有的留下铁甲,也有的留下弓箭武器。

    很快整个拓跋部落驻地就只剩下拓跋部落和乌兰部落了。

    “嘟呜!”集合的号角猛然吹起,

    两个部落的将士纷纷集结,有了党项各部的援助,两部落数万骑兵几乎近半身披铁甲,战斗力暴增。

    拓跋赤辞看着眼前雄壮的党项骑兵,眼神一厉道:“此次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唐军想要吞下我拓跋乌兰部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乌兰头领重重的点了点头,伏允逃跑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如今之计唯有一战才有他们两个部落的生机。

    两部严阵以待,以逸待劳等待唐军的到来。

    “轰隆隆!”

    大批的大唐骑兵到来,看到严阵以待的党项骑兵纷纷勒马对峙。

    在大批唐军的护卫下,李靖走上前来,看着面前岿然不动的党项骑兵,不禁暗赞:“拓跋赤辞不愧是一代雄主,此统兵的才能却有几分不凡,李道彦败得不冤,不过一个化外之民一生的成就恐怕也就如此了。”

    拓跋部落看似牢不可破的营地,在李靖的眼中却都是破绽,当下李靖大手一挥道:“苏定方,此战你当先锋!”

    野狐峡一战,固然让李道彦损失惨重,却让李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苏定方,此人身先士卒,竟然带领八千伤兵将党项大军打的节节败退,救出了赤水道军,在一众将领中格外的显眼。

    “是!”

    苏定方朗声领命,一马当先带领八千伤兵营的将士,直冲党项阵地。

    不少将领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苏定方离去的背影,在此之前苏定方只是唐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将领而已,然而此次西征却大放异彩,十六卫大将军所统领的也不过一万多兵,而苏定方竟然一下子统领八千伤兵营,恐怕要不了多久,大唐十六卫大将军定然会有苏定方一席之位。

    “又是那只骑兵!”拓跋赤辞看着苏定方那熟悉的旗帜不由的眼中一寒,当初就是这股骑兵的突然出现,让他的算盘全盘皆输,当然也有不想和大唐死磕的原因在,并不是他拓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