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67章

墨唐-第267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疯狂的开始搜寻吐谷浑部落的踪迹。

    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一连追击两千余里,却根本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大军行驶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之上,夜晚迎着刺骨的寒风行军,白天趁着天气转暖抓紧休息。

    整个大军犹如荒野中的幽灵一般,在漫无目的的游荡,最困难的时候,大军缺乏水与草,士糜冰,马秣雪,悲壮至极。

    南路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难路军。

第五百五十章 欢庆的长安城() 
    在茫茫的青海大草原上,两支大军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千里追击之时,捷报终于传回了长安城,顿时整个长安城却陷入一片狂欢。

    “大声吐谷浑。阵斩五万!”当捷报信使高呼穿过整个长安城的时候,立即引爆大街小巷。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胜,所有听到捷报之人,却无不欢呼,整个长安城顿时称为欢乐的海洋。

    唐朝虽然建国不久,但是对外战争却是连战连捷,百姓的国家荣誉感与日俱增,听到这等大胜,自然有荣于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关于大决战的更多细节也纷纷传来。

    “这场大决战竟然是五月初一,天狗食日之时开战的。”所闻之人不由的满脸惊呼,他们没有想到,整个长安城举城观看天狗食日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唐军竟然在黑暗中厮杀。

    “李将军也是知人善用,竟然如此坚信墨家子,采用如此冒险的计划。”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当初墨家子预测五月初一天狗食日之时,众人也是半信半疑。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李靖竟然深信不疑,并以此为契机,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昼夜颠倒的时候,大举进攻吐谷浑,最终大胜吐谷浑。

    “这算什么?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李将军投之以桃,墨侯报之以李,天狗食日之际,天地一片黑暗,伏允老贼原本见势不妙准备撤军,正中李将军之计,顿时漫天火药升空,黑夜如白昼,阴阳再次逆转,吐谷浑顿时溃不成军。”一个消息灵通之人眉飞色舞的讲解大战的情形,顿时让周围之人一片惊呼。

    再加上弹指间天地变色的手段,怎能让众人不满脸惊叹,这等手段,可是任谁都难以想象,可是出自于墨家子的手中,众人却又觉得理所应当,毕竟墨家子的神奇之事太多了。

    众人哪怕没有亲临,单凭想象天狗食日之时,天地间烟花灿烂,地面战马厮杀,这等的场面就会浑身战栗不已。

    太极殿中。

    所有人听到信使绘声绘色的讲解大决战的情形,也不禁听得入迷。

    “呼!”

    李世民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他只凭想象想到天狗食日那一刻,就浑身战栗,这场战斗恐怕注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会是每一位将领的遗憾。

    李靖果然还是没有让大家失望,这场战争大唐可是下了重注,可以说是举国之力也不为过,好在这场大决战还是大唐赢了。

    “此战注定名留青史!”颜师古感叹道,立即奋笔疾书,恨不得笔下生风,将此战细节全部记下来,此战记入史册,也注定是一段传奇之战。

    众臣也不禁点了点头,此战比诸葛孔明借东风其难度更上一层,墨家子不但准确算出了日有食的日期,又能提前一个时辰察觉,更是制作出来烟花,在日全食之刻,天地一片昏暗的时候,让昼夜再次颠倒。

    一个绝代名将,一个兼修百家所长,墨家子和李靖一老一少,搭配的可谓是妙到毫巅,这才有了这场大决战的胜利。

    阵斩五万,击溃近三十万吐谷浑骑兵,唐军只不过战死两千,伤一万,这等战绩可不是其他人能够做到的。

    “恨不得,亲临战场一睹那刻胜景。”不少武将心中不由的心神向往道。

    “启禀陛下,此次大战,我军战死两千,伤万人,此乃李将军为牺牲的将士请功的奏折。”房玄龄递上一份奏折道。

    李世民接过来,看也不看直接大笔一挥道:“立即按照军中最高规格发放抚恤,不能亏待任何一个有功将士。”

    “是!”房玄龄默然点头道。

    一众朝臣也不由心中感动,这就是李世民的魅力,有功必赏,优待下人,当初才会有这么多人为他奋不顾身,誓死相随。

    “对于受伤的将士,传令医家让其全力救治,所需药材全力供应。”李世民郑重道。

    众臣点了点头,有医家在想来这些伤兵并无大碍。

    “传令下去,今夜金吾不禁,庆祝大军获胜。”李世民这才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道,有如此大胜,岂能不尽情的欢呼。

    消息传到长安城,整个长安城顿时彻夜烽火通明,商铺打折,百涌上街头庆祝,热闹的气氛堪比元宵之夜。

    整整狂欢一天,然而第二天,伏允点燃草原的消息传来,顿时给整个朝堂泼了一盆冷水。

    “伏允老贼,还真的是丧心病狂。”李世民满脸震惊道。

    一众朝臣顿时心中蒙了一层阴云,秦琼不禁扼腕叹息道:“错失良机呀!否则我军呈大胜之势,定然能够一战灭掉吐谷浑。”

    长孙无忌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陛下,草原点燃,战马缺少牧草,连饱腹都不能做到,谈何追击敌军,不若下令撤军吧,来日方长。”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其他朝臣也不由的点了点头,若是冒险追击,恐怕风险太大了。

    李世民苦笑道:“撤兵已经晚了,李靖得知伏允点燃草场,已经连夜兵分南北两路大军,前去追击了。”

    大军远在千里,哪怕有砖道的便利,消息从青海之地传到长安城,只怕也已经五天过去了,再说大军进入了的乃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就是有心传令也找不到人影了。

    “李将军过于急功近利了,此去黄沙千里,粮草不济,危机重重,一不小心就有全军覆没之举。”长孙无忌扼腕道。

    “本将则认为极为恰当,伏允老贼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打蛇不死必有后患,如果让伏允缓过来,定然会加倍报复大唐,我军自然乘胜追击。”秦琼反驳道。

    其他众臣也如军中大将一般,分为两拨,分别赞同追击和撤军,两者争论不休。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爱卿乃是我大唐名将,其决定追击,定然有其道理,我等要做的就是相信大军,等待大军凯旋归来。”李世民一锤定音道。

    李世民也是军事天才,为将者最为忌讳犹豫不决,李靖能够当机立断主动追击,就是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第五百五十一章 稳定人心() 
    “长乐姐姐,姐夫怎么还没有消息。”长乐宫中,李治一脸担忧道。

    大决战之后一连半月,整个西征大军,丝毫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

    自从墨顿成功的预测天狗食日之后,并利用天狗食日击败了吐谷浑大军,墨顿立即就成为了李治的偶像,整天姐夫姐夫的挂在嘴边。

    长乐公主眼中担忧一闪而过,自从五月初一天狗食日那一次通信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墨顿的传信了。

    长乐公主摇摇头,将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摇头道:“墨顿追击前曾经来信说过,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此刻并没有一丝消息传来,说明他们安然无恙。”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李治眼睛一亮,连忙在心中默记下来。

    这一次,非但李治焦急,就连整个长安城都开始焦急起来,民间开始议论纷纷。

    “该不会是前线吃了败仗了吧!”

    “伏允将草原都烧了,马都没有吃的,该不会”

    “听说吐谷浑有八百里瀚海,一旦进入其中,根本走不出来。”

    长安城中流言乱飞,人心惶惶,各种版本的流言乱飞。

    “我可怜的儿呀!你要是战死了,可让娘怎么过呀!”一个头发苍苍的老妪心中惶恐,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甚至还有不少出征的将士的家属同样如此,唯恐自家的儿子战死沙场,整个长安城的气氛顿时浮躁起来。

    “卖报了!最新的墨刊出炉了。”

    一个报童声在长安城响起,顿时将所有人的视线集中过去,报纸可是消息最为灵敏的,尤其是墨刊,墨家子可是亲自随军深入大草原,或许会有前线的消息。

    “给我来一份!”一个行人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一份报刊,其他人纷纷效仿,人人心系西征之战,这一期的墨刊格外的畅销,不一会报童手中的墨刊就已经抢购一空。

    众人拿起墨刊,看到头版头条写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而署名赫然竟然是墨家子。

    当众人以为此是墨家子前线传来的消息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短短的一段话,而且似乎是一封信的片段。

    墨家子能够给谁写信,众人自然心中一清二楚,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长乐公主竟然将信的内容刊登在墨刊上。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众人越读,越觉得心安。

    是呀!还没有消息传来,我们怎么就猜测大军败了呢?

    大军一旦进入大草原本来就杳无音讯,半个月不回信,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则,前线既然没有传来消息,那自然也没有坏消息,大军自然也无事。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竟然因为墨顿的一句话,人心顿时安定了下来。整个长安城的流言蜚语,顿时一扫而空。

    一个整天泪流不止的将士家属听到了这句话,立即擦干眼泪,起身继续忙碌起来。

    “咦,刘大娘,你现在不担心你的小儿子战死了。”一个路人调笑道。

    “你儿子才战死呢?我儿子此刻正跟着大军打仗,改日出征归来,说不定还给老身挣一个诰命呢?”刘大娘怒斥道。

    一时之间,出征将士的家属纷纷安定下来,惶恐的气息顿时一扫而空。

    “启禀陛下,如今长安城人心已经安定下来。”百骑统领李君羡躬身禀报道。

    李世民不由惊奇的看着手中的墨刊道:“你是说,整个长安城的人心,竟然因为一句话而安定下来。”

    李君羡郑重的点头道:“非但长安城的百姓,就连卑职因为前线没有消息传来也难免朝坏的方向想,然而自从看到了这句话之后,这才却很是奇怪,不由自主的朝好的方向去想。”

    李世民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大军在前线杳无音讯,他作为帝王可是比谁都忧虑,如今看到这句话,心中不由庆幸,没有消息总比坏消息传来要强得多,心中的担忧顿时大减。

    他没有想到自己都束手无策的难题,竟然在自己女儿的手中迎刃而解,而为了帮助他,长乐竟然连自己私信的内容都刊登起来,这等贴心的小棉袄怎能不让李世民感动。

    “不过前线大军虽然没有消息,但是留守的伤兵营却有好消息传来。”李君羡躬身道。

    “嗯?”李世民顿时心中一动道:“莫非”

    李君羡点了点头道:“据伤兵营传来的消息,在医家子弟的治疗下,如今已经有七成伤兵痊愈。”

    李世民顿时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以往伤兵最高的治愈率也不过是三成,如今七成伤兵痊愈,也就是七千伤兵已经痊愈,这可比预期的翻倍还多呢。而且这些伤兵一旦痊愈那可都是百战的精兵,可都是军中最宝贵的人才。

    “那其他三成的伤兵呢?”李世民依旧不满足道。

    李君羡脸色沉重道:“已经有半成伤兵不治身亡,不过剩下的两成半伤兵伤势已经稳定,要想痊愈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医家果然没有说大话,接近九成半的治愈率,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亢奋起来。

    “立即将这个好消息传遍整个长安城,另外对于不治身亡的将士和牺牲的将士同样规格抚恤。”李世民道。

    “是!”

    李君羡顿时领命匆匆离去,相信关于伤兵营的治愈率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城,整个长安城甚至大唐的人心都会安定起来。

    李君羡离去之后,李世民立即翻找之前李靖上奏的关于医务兵的奏折,连看都不看,重重的按下玉玺。

    “立即交给三省六部,争取最短的时间将让医家培养出军中自己的医务兵来。”李世民喝道。

    一旁待命的庞德顿时接下奏折,转交下去。

    “九成半的治愈率!”李世民安排好这一切,依旧激动的难以自持,他常在军伍,自然知道医家的突然崛起能够为朝廷下来节省下来多少抚恤费用,多出了多少精锐将士,更让多少家庭团圆。

    “医家!”李世民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重视诸子百家,之前墨家已经给他很多的惊喜,也许是个例,而如今医家的突然爆发,让他意识到他一直忽视了一些最为宝贵的财富,百家学说,不是一两个学说,而是整个百家学说。

    谁能知道,下一个百家学说会不会是第二个墨家或者医家。

    

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 
    对于长安城来说,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然而对于草原上的大军来说最为煎熬的恐怕就要数没有消息了。

    “伏允这个老狐狸实在是太能躲了。”程咬金一脸气愤道。

    大军连续几次在大草原上搜索吐谷浑骑兵可能的藏身之地,可惜一脸几次都扑了空,不是被焚烧一空的山谷,就是一片狼藉被战马啃得几乎看不见草根骑兵停留地。根本不给唐军留下一点机会。

    其他将领也不由的一脸阴沉的看着面前水塘里泡得发白的肚子臌胀牛羊的尸体,伏允做得实在是太绝了,竟然连水源也不放过,要知道在青海之地,一片水源是何等的宝贵,足以养活一个上千人的部落,然而此刻伏允却毫不迟疑的毁掉。

    李靖脸色阴沉大手一挥道:“传令下去,就地打井取水,所有人马都不可饮用池塘之水。”

    想当初,冠军侯霍去病是何等的英武,就是因为中了匈奴的毒计,引用了泡有死去牛羊的水源最后丧命,众人都是军伍大家,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很快,立即有士兵拿起打井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