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38章

墨唐-第238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总编顿时一脸自得道:“东家过奖了,如此一来,既然百姓都已经知道了梁祝的结局,墨刊的销量定然大降。”

    他自然不会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剧透梁祝的解决,就是为了打击墨刊的销量。

    韦思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只要能够将墨家子梁祝势头压下去,儒刊凭借在天下学子心中的地位,定然能够再次压过墨刊。

    “李夫子,怎么办?”墨刊驻地,墨三拿着儒刊一脸焦急的问李夫子。作为竞争对手,又何止是儒刊看着墨刊,墨三又何尝不是时刻关注儒刊。

    李夫子眉头一皱,看着儒刊上马夫子的否认梁祝发生在尼山书院的之时,冷笑道:“马夫子,枉你一世聪明,这一次恐怕是聪明过头了。”

    他是唯一一个看到过梁祝全本之人,自然知道梁祝是何等的精彩,对于一个书院来说,可以说立即名扬天下也不为过,可是马夫子竟然给否认了。

    “没有尼山书院,还有红罗书院、松山书院,总有一天,你马夫子会后悔终身。”李夫子摇头冷笑道。

    “那儒刊已经剧透了梁祝怎么办?”墨三焦急道。

    李夫子摇摇头道:“梁祝的剧情并非隐秘,所知者并不少。再者,墨顿写的梁祝又岂是史书县志上干巴巴的几句,梁祝这剧情哪怕是老夫都沉迷其中,更别说其他人。”

    墨三这才稍微放心。

    李夫子大手一挥道:“立即派发墨刊。”

    墨三点头,这才离去。

    李夫子看着一车车墨刊运往长安城,冷笑道:“马夫子,原本老夫还有一丝歉意,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此刻我们扯平了。”

    在李夫子手中赫然拿着一张墨刊,其中马文才的三个大字赫然在目。

    “墨刊来了!”

    当有一批报童出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的时候,顿时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祝英台就要离家,不知道这一次梁山伯是否能够识破祝英台的女儿身。”

    “我看难!梁山伯是标准的书呆子。”

    众人纷纷拿起墨刊,直接翻到最后梁祝的页面,连头版头条都懒得看。

    “十八相送!”

    众人看到这个题目,知道二人此乃送别,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

    “公鹅打从前面过,母鹅后面叫哥哥。”

    “你我好有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

    ……………………

    一路相送,祝英台不断的暗示自己的的女儿身,可惜梁山伯真的似笨如牛一般,根本听不懂,直到二人分别,梁山伯依旧没有识破祝英台的女儿身。

    “这个梁山伯,真是个榆木脑袋,祝英台就差直接明说了,就是听不懂。”众人看的一个个急的抓耳挠腮,急不可耐,恨不得扭着梁山伯的耳朵告诉他。

    “你小子,以后要是读书读成梁山伯这个傻样子,小心你的屁股。”一户人家中,父亲手中拿着墨刊,看到气急,对着一旁练字的儿子恨声道。

    儿子顿时一阵委屈,心中暗道:“梁山伯是谁?”

    “书呆子!”长安城一片叹息,纷纷为梁山伯和祝英台感到惋惜。

    不得不说,十八相送乃是梁祝之中极为精彩的一段,让人情不自禁的吸引其中,更是将梁祝二人刻画的栩栩如生。

    “要我说,祝英台为什么不明说呢?”商户屠夫扼腕叹息道。

    “明说,怎么明说,一个女子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青衣老者摇头道。

    梁祝故事之所以流芳百世,最大的原因就是二人的爱情极为纯洁,而且有恪守礼节。

    “要我说,二人如此,定然会后悔终身。”李老实哀叹道。

    再加上儒刊的剧透,顿时为梁祝二人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果然祝英台回家后得知,祝家招祝英台回家的原因就是已经给祝英台订了一门亲事,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这个好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自愿,只要是祝英台不愿意,那自然这门亲事就成不了了。”商户屠夫不以为然道。

    青衣老者一脸凝重的说道:“梁祝乃是西晋时期,可不是现在,那个时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婚嫁,再说祝家父母已经收了马家的聘礼,按照之前的规矩,此婚事已成。

    再加上马家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乃是太守之子,恐怕想要悔婚那就千难万难了。

    果然随着剧情的发展,梁山伯在师母的点拨下,前往祝英台家中求亲,可惜已经晚了,二人虽然百般抗争,但是在封建礼教下,二人所有的努力,只是徒劳无功。

    在楼台会之后,二人以男女之身相见,两人互诉相思相约之情,后约定生不同衾死同穴。直接让无数人为之触动。

    “父母之命,真的好么?”不少人心中叹息道。

    虽然众人都知道墨家子写梁祝的原因,乃是为了自己的意中人,可是当看到梁祝二人在刻板的婚约制度下,徒劳的抗争之时,都不由的叹息一口气。

    虽然众人都已经知道结局已经注定,可越是如此,越是心酸。

    当看到祝英台被逼嫁给马文才,梁山伯郁郁而终之时。整个长安城一片哗然。

    “什么!梁山伯真的死了!”

    “祝英台太可怜了!”

    “马文才真是卑鄙,竟然明知祝英台心有所属,却依旧逼迫祝英台下嫁。”

    经典就是经典,哪怕是相差千年,梁祝在大唐引起的轰动丝毫不小。一时之间。满城皆哀祝英台,满城皆骂马文才,万众皆叹梁山伯。

    自古深情出悲剧,悲剧是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梁祝的爱情不可谓不美好,草桥结拜,同窗三年,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墨顿耗费了大量的笔墨将一幅幅美好的爱情画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却又毫不留情的将其摧毁。

    “墨家子!”无数人咬牙切齿的恨声道,这一刻,墨顿一下子成为了全民公敌,

    这可是小说,众人原本以为墨顿会打破常规,安排一个峰回路转,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谁都没有想到墨家子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梁山伯写死。

    然而此刻梁山伯都已经郁郁而终了,还怎么皆大欢喜,那岂不是说梁祝注定不可能在一起了。

    “墨家子,竟然敢把梁山伯写死,当真认为老子不敢砍你么?”商户屠夫愤然一刀,一个血淋淋的狗头应声而落。

    “不对,梁祝还没有结束!”李老实惊喜道。

    只见墨刊的最后赫然写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一刻所有人都从来没有如此亲切的看着这几个字,只要故事还没有完结,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商户屠夫连忙将狗头捡回来,收刀入鞘道:“墨家子,最好下一期写个神仙将梁山伯救回来,否则……哼!”

    不少人也纷纷放回手中的砖头、菜刀、铁锨之类,饶是如此,却依旧有不少死忠的梁山伯粉丝在墨府前晃荡,高喊让墨顿复活梁山伯。

    吓得墨府顿时如临大敌,连忙关紧大门。

    “幸亏少爷不在家。”福伯一脸侥幸的说道。

    紫衣双眼通红,一脸哀怨道:“少爷也真是的,怎么将梁山伯写死,害得人家还哭了一场。”

    “不行,我们要赶紧通知少爷,否则少爷要是不知情的,被这些人围上了那就糟了。”一个墨家子弟惊呼道。

    福伯看着门外聚集越来越多的人,苦笑道:“恐怕少爷早就预料到今天,直接就不回来了,而且少爷藏身于火器监,恐怕那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很快,长安县衙出动很多大批衙役,这才将人群驱散。

    很快,大批的梁祝粉丝围困墨府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顿时成为长安城的一大笑谈。

    众人纷纷大呼活该,恨声道:“墨家子,你也有今天!”

第四百九十二章 风靡(二合一章)() 
“梁山伯和祝英台实在是太遗憾了!”立政殿内,长孙皇后双眼通红,一边看着墨刊一边泪流满面,只为一个女人谁不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爱情,哪怕是皇后也不能免俗。

    其实又何止是长孙皇后,整个皇宫之中,抽泣声一片,后宫之中,本就枯燥的很,墨顿的梁祝给宫中不知道带来了多少憧憬和欢乐,然而墨顿写到梁山伯去世的时候,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观音婢莫要伤心,朕这就让墨顿这小子将结局改回来。”李世民嘴中喊着长孙皇后的小名,在一旁慌手慌脚的劝道,在他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见到过长孙皇后哭泣,哪怕是玄武门之变之时,也没有见到过长孙皇后如此。

    “改什么改?这本就是原本梁山伯的结局,只是妾身一下子接受不了罢了!”长孙皇后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泪道。

    她知书达理,自然知道在所有的梁祝版本上,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是一场悲剧,但是那些史书大都是简单的记载而已,众人读了之后,也不过是遗憾的叹息几句而已,心中没有多大的波澜。

    而墨顿所写的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风波,只怪墨顿前几回将铺垫的太好了,将梁祝二人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再加上控诉的对传统礼教的批判,自然引起众人的共鸣,让人情不自禁的带入其中,这才有了梁山伯去世,众人情绪奔溃的场面。

    李世民撇撇嘴道:“观音婢放心,墨顿这小子胆小的很,定然不会作出惹众怒的蠢事,下一期,朕敢保证,定然会有转机,指不定会有神医现世,将梁山伯复活,梁祝二人走在一起。”

    李世民自认为很是了解墨顿,然而他只是猜测到了结局,却没有猜到经过。

    长孙皇后良久才情绪稳定,嗔怒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道:“胆小,这你可错了,墨顿这小子一点也不胆小,反而胆大包天,若是胆小,岂能你我比成祝家父母。”

    “什么?”李世民愕然,仔细一想这才恍然,虽然墨顿此举乃是为了长乐公主正名,翻过来何尝不是说他们若是阻拦二人,那岂不是将会造就第二个梁祝。

    “胆敢威胁朕,我看这小子是活的不耐烦了!”李世民怒哼道。

    若是让墨顿知道此刻,定然会满脸苦涩,他的初心乃是以梁祝为例,让世人不再非议二人,谁能想到这竟然还能得罪李世民。

    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道:“怎么,你还真的想棒打鸳鸯?”

    虽然被比成祝家父母,长孙皇后心中并没有一丝不快,除开这一点,墨顿为了长乐公主所做的已经足够多了,让她这个准丈母娘很是满意。

    哪怕此刻梁祝还未完结,古有梁山伯,今有墨家子的传言已经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现在满城都已经开始羡慕墨顿和女扮男装的神秘女子定情之事,哪怕是再古板之人,看到梁祝之后,也不禁心有戚戚,长安城的风向为之一变,诋毁墨顿意中人的流言蜚语顿时为之一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羡慕。

    李世民顿时脸色尴尬,墨家子可不是书呆子梁山伯,其才华,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按理说乃是长乐公主最佳良配,可是就是二人私下定情之事,让李世民脸上挂不住。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朕要不要棒打鸳鸯,那就看墨顿这小子敢不敢来向朕提亲。”

    想娶一个公主且不说需要多少彩礼,单凭那些排场就要花费多少钱,单凭墨顿那点俸禄根本不可能,到时候,看他怎么拿捏墨家子那小子,想到此处顿时心中大为畅快。

    “你们男人怎么做我不管,不过不能让长乐伤心!”长孙皇后提前打了一个预防针。

    长乐宫中。

    李治和晋阳公主忙的不亦乐乎,原本之前的隔空点火早已经被二人玩腻了,隔空点火看似神奇,但是捅破了窗户纸之后,就已经没有什么神奇了。

    这一次他们忙碌的乃是墨顿的嫁接技术。

    “快点,把这颗桃树枝给我!”李治在一旁指挥着晋阳公主道。

    晋阳公主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递上手中的柿子树枝,站在一边期盼的看着李治。

    “九哥!这颗桃树结的桃子最好吃了,晋阳每年最喜欢吃,你一定要把它种活。”晋阳公主娇声道。

    皇宫之中的有很多的优良的果树,正是嫁接的最好品种,李治看到了嫁接技术之后,心痒难耐,亲自动手嫁接几颗御花园中最大最好吃的桃树来。

    李治按照墨刊上的方法,仔细的将桃树枝嫁接好,拍着胸口保证道:“兕子放心,明年保证让你吃上又大又甜的桃子。”

    “九弟,桃子要种上三年才能结果子的。”长乐看着忙碌的二人笑道。

    晋阳公主顿时不依道:“九哥,又在骗我!”

    长乐公主看着打闹的二人,心中微微一笑,吩咐宫女太监看好他们,随手拿起墨刊坐在凉亭内看了起来。

    普通人若是看梁祝则只是会沉浸在梁祝的凄美爱情之下,而她看着墨刊心情却颇为复杂,

    长乐公主感触更多,梁祝又何尝不和她和墨顿极为类似呢,他们所面对的都将是世俗的礼教。

    然而她最幸运的是,他所钟情的墨顿并非是书呆子一样的梁山伯,经过梁祝的传播,在他的周边都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世人对墨顿的变化。

    就连之前义愤填膺准备教训墨顿的李承乾和李泰,第一期都犹豫不决,立场颇为不坚定,这一期之后,甚至都不敢来看她了。

    就连普通的宫女和公主不都是偷偷的羡慕那个神秘的女子,只不过一见到长乐公主连忙闭口不谈,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所说的神秘女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你非梁山伯,我也非祝英台!”长乐公主心中坚定道。

    随着这一期梁祝的风潮,墨刊再一次畅销。

    “一万五千份!”

    这还仅仅是长安城发行量,这个消息传到儒刊的时候,韦思安不知道打了多少件瓷器。

    “墨家子!”韦思安恨声道。

    儒刊的发行量才五千,这还是儒家的面子大,长安城儒生多的原因,而墨刊经过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