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08章

墨唐-第208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爱卿认为如何?”李世民向李靖问道,毕竟击败颉利可汗最大的功臣乃是李靖。

    李靖毫不犹豫的躬身回答道:“微臣赞同以帝王之礼厚葬颉利可汗,以安草原诸部之心。”

    虽然颉利可汗失败。被俘虏在长安城,但是在草原中,依旧有不少死忠的部落,颉利可汗乃是病逝,并帝王之礼厚葬,如此一来,定然能够让草原各部归心。

    朝中三个大佬都集体赞成追封颉利可汗,李世民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颉利虽然无道,但是礼不可废,追赠颉利为归义王,谥号荒。”

    “谥号荒!荒可汗!”满朝大臣顿时心中一动,此谥号可谓是巧妙至极,

    此谥号既然承认了颉利可汗帝王的身份,同时又打击了颉利可汗在突厥的威信,可谓是一举两得。

    “启禀陛下!除此之外,归义王之子上书,归义王留有遗愿,想要其子扶棺北上,依照突厥礼节,葬于草原之上,还请皇上定夺。”令狐德棻道。

    “葬于草原!”李世民顿时皱眉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乃不亚于放虎归山。”李靖连忙阻止道。颉利可汗虽然已经过世,但是其余威犹在,若是其子回到草原,定然会得到草原各部的拥护,也许不出十年,会有另一个颉利可汗出现在大唐的北方。

    李世民嘴角冷笑道:“既然归义王有此遗愿,那就诏令其国人来葬,以突厥之礼,火化,葬于灞水之东。”

    “陛下英明!”群臣顿时齐声道。

    灞水之东乃是颉利可汗当年纵兵到达大唐最深之地,李世民将其葬在这里,可谓是寓意深远至极,可见李世民虽然大度,但是在他的心中,渭水之盟从未忘记。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第四百三十三章 伏允() 
众人商议好,颉利可汗之事之后,这才开始处理朝政。

    “启禀皇上,臣请诉吐谷浑十恶之罪。”长孙无忌猛然出列道。

    众人心中一凛,顿时知道真正的大戏要开始了,随着突厥战败,东突厥分崩离析,颉利可汗早就如同没牙的老虎一般,是生是死根本无关紧要,眼下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将到来的吐谷浑之战。

    “哦!”李世民配合道。

    在这个时代,朝廷发动战争也要在道义上站立根脚,虽然很人人都知道,大唐和吐谷浑这一战势在必行,但是该有的程序必不可少。

    长孙无忌长袖一挥,从怀中拿出个长长的奏折来,愤然道:“臣控诉吐谷浑十恶不赦之罪之一,乃是为虎作伥,大唐初建立,百废待兴,突厥连年进犯,吐谷浑亦跟随突厥出兵,连年犯我大唐边境,犯下累累血案。”

    “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话音一落,顿时不少老臣都连连点头,当时突厥乃是草原霸主,吐谷浑也受他节制,在进攻大唐之时,吐谷浑也是出兵不少,让大唐疲于应付,可以说,当年李渊所受的屈辱,虽然大头都算在颉利可汗,但是吐谷浑王伏允也有一份子。

    “十恶不赦之罪之二,心向前朝,伏允兄终弟及,迎娶前朝光化公主,敌视大唐。”

    虽然隋朝灭亡后,光化公主的地位已经是一落千丈,无足轻重,但是此刻唐朝为了攻打吐谷浑,自然将此事算上,

    “第三罪!屡次犯我大唐,今年秋季,大掠鄯州,复遣兵寇兰、廓二州,屡次犯我大唐,其罪可诛。”

    “第四罪,不敬朝廷,陛下招其朝拜,屡次推脱。”

    “第五罪,昏庸残***臣谗言,屡受天柱王挑拨,镇压忠良,残害吐谷浑子民。”

    ………………

    “第十罪………………”

    长孙无忌一连十条罪证,控诉吐谷浑王伏允罪行罄竹难书。

    “还请皇上出兵,为我大唐百姓报仇,解救吐谷浑百姓。”大唐百官顿时群情激奋。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侯君集道

    “侯尚书,你来给诸位大臣说一下吐谷浑的状况。”。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李世民既然决定对吐谷浑动武,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收集吐谷浑的情报,侯君集乃是兵部尚书,收集敌国信息乃是兵部之事。

    “遵命!”侯君集领命出列,朝着诸位大臣躬身说道。

    “吐谷浑地处青海之地,地势较高,普通士兵进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军将士实力大损,虽然有墨侯所献的高地训练之法,以及缓解药物,但是是否有效,还需进一步证实。”

    众人顿时心中一凛,高原反应自从墨家子口中传开之后,很快得到了众人的认可,虽然破除了天神保佑吐蕃吐谷浑之事,但是依旧困扰唐军最大的难题。

    “吐谷浑牧场旺盛,盛产青海骢,乃是难得的良马,自从前隋之后,一直休养生息,兵马壮大,又控弦之士四十万。”侯君集脸色沉重道。

    “兵强马壮!”

    百官心中一凛,此刻的吐谷浑虽然不如全盛时期的突厥,但是亦相差不远,难怪在伏允在大唐击败突厥之后,还敢再三犯边,恐怕这就是伏允的底气所在吧!

    侯君集继续道:“在吐谷浑国内,伏允虽然老迈,但是手下却颇有悍将,天柱王、慕容孝隽、名王等都是难得的悍将,并且吐谷浑对我大唐早有防备,在险要之地修建要塞,易守难攻…………。”

    侯君集将吐谷浑的情报述说一遍之后,百官之中,顿时一阵沉默。

    魏征叹息一声说道:“这么说来,地利人和都不在我方,我方只有兵甲之利。”

    相对于少数民族,大唐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武器上。

    李世民点头,当然除此之外,墨顿还有献给李世民的一些秘密武器,当然这些都是秘而不宣的。

    “此次大战,不亚于突厥之战,还请陛下慎重。”魏征郑重道。

    此刻的吐谷浑的确是实力强大,攻打吐谷浑乃是大唐不容又失的一场战争,打赢了吐谷浑,定然震慑边关各族,大唐的边境将会再次迎来和平,若是失败,大唐之前击败突厥的胜果将会荡然无存,处境立即艰难起来。

    李世民心中自然知道击败吐谷浑的重要性,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一个合格的统帅将会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一众将领中,恐怕谁都没有曾经击败突厥的李靖最为合适了。

    只是考虑到李靖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了,李世民不由得迟疑起来。

    李靖岂能感受不到李世民的意图,当下主动的出列道:“启禀陛下,老臣请战,定当执伏允归朝。”

    “好,李爱卿老当益壮,主动为朝廷分忧,朕心中甚慰。”李世民心中大定道。

    其余百官也纷纷点头,对于李靖的军事才能,朝中无人不服,有李靖出马,这场战争凭添了三分胜算,只有最前列的侯君集脸色阴沉,他乃是兵部尚书,若没有李靖,此次进攻吐谷浑的统率定然落在他身上,这等灭国之战是何等的荣耀,而他只能作为陪衬罢了。。。

    果然,李世民当即任命道:“挺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全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刑部尚书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同时从突厥、契苾各部征调骑兵。”

    李世民最后又看了最后,又加了一句道:“特进苏定方押运粮草,负责全军后勤。”

    顿时全场的目光都投向了武将后列的苏定方身上,此次李世民钦点的都乃是久经善战的大将,而竟然将最重要的后勤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苏定方手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苏定方一愣,连忙出列道:“末将领命。”

    他知道自己能够得到李世民的青睐,定然是之前在演武场上,墨家子请他统领马其顿方阵的表现,在李世民面前留下了印象,才有今天这次机会。

    李世民布置完成之后,起身傲视群臣,铿锵说道:“朕一生征战天下,都乃是为了天下苍生,无愧于心,吐谷浑倒行逆施,屡屡在我大唐犯下血案,朕岂能妇人之心,陷我大唐百姓于铁蹄之下,今日朕正式宣布,今年四月大唐出征吐谷浑,以保我大唐陇右之民安危。”

    四月份乃是,牛羊繁衍的季节,吐谷浑最为繁忙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吐谷浑的兵力最少,乃是开战的最佳时机。

    “既然归义王已经过世,那大唐未央宫中,还缺一位善于胡旋舞之人,不若就让伏允来代替。”李世民杀气腾腾的说道,既然一个颉利不足以震慑边关,那他不介意再多一个吐谷浑王。

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 
春雷阵阵。

    细如牛毛的春雨随风飘落,落入地面被顿时被饥渴的大地吸收,化成养分滋润着万物。

    “春雨贵如油呀!”状元楼上,程处默一本正经的看着楼外的淅淅索索的细雨感慨道。

    立即引来众人鄙视的目光,明明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可是却偏偏做出弱不禁风的文士一样无病呻吟。

    “你之前不是最讨厌下雨么?”秦怀玉落井下石道。

    程处默脸不红气不喘道:“那时因为我讨厌下雨泥泞的土地,如今长安城内外,遍地砖路,干净至极,下雨反而有种别样的景致。”

    不得不说,苏洛生的确是干吏,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整个长安城铺设了数道砖路同朱雀大街相连,形成一个砖路网,整个长安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可惜如此繁华的长安城,我等却无福享受了,过不了多久,我等就将进入十六卫。”秦怀玉哀叹道。

    对于秦怀玉三人要参军,墨顿并没有丝毫的惊异,这乃是将门子弟必走的一条道路,秦怀玉三人从已经从国子监结束学业,自然不可能去当一个文官,唯有效仿父辈,投入沙场,建功立业。

    既然朝廷已经定下基调要

    “投军杀敌,征战沙场,成为一代名将,乃是我等将门最高的荣誉。”尉迟宝林脸上浮现一丝亢奋道。

    秦怀玉和程处默顿时露出一丝期待,跃跃欲试。

    墨顿道:“能够活下来的才是名将,死了的都是无名之辈,尔等想要成为一代名将,还是先保全自己性命再说,回头让墨家村为你们打造一副宝甲,让尔等刀枪不入,大杀四方。”

    “切!”秦怀玉嗤之以鼻道,“我等岂是贪生怕死之人,马革裹尸乃是我辈将士的荣耀。”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更是点头,一脸鄙视的看着墨顿。

    墨顿顿时气急而笑道:“不要拉倒。”

    三人顿时脸色一变,刚才的硬气顿时一扫而空,连忙换上一副谄媚的表情道:“要,当然要,墨家非攻,寻常人乃是求之不得,我们岂能不要。”

    墨家以非攻闻名于世,墨家最强的就是防守,尤其是墨家村的炼钢秘技,更是让墨家村在防守一道突飞猛进。

    墨顿这才这才脸色稍缓,一脸鄙视的看着三个贱皮子

    “算你们识相。”墨顿恨恨的说道,“此乃墨家乃是采用最坚硬的钢材,再加上墨家非攻秘技,寻常刀剑根本伤你们分毫。”

    三人顿时大感兴趣,别看他们三个个刚才说的硬气,战场上刀剑无眼,一副宝甲相当于人的第二条性命,大好的年华他们可是还没有享受够,自然不会拒绝。

    既然朝廷已经定下攻打吐谷浑朝议,整个国家的战阵机器都已经运转,像秦怀玉三人一样征召入伍的之人并不在少数,甚至所有的战争物质都开始朝着军事方面开始倾斜。

    新春过后,刚刚开工的墨家村的炼钢作坊日夜不停息,每天都出产大量的钢铁,供应军方。这个时候,墨家村庞大的工业优势尽显无疑,整个墨家村犹如一个巨大的工业巨兽一般,大量的原料吞入,在墨家村加工之后。立即变成了战略物资。

    突然,一声犹如闷雷一般的响声轰然传来,整个状元楼都不由自主的一阵晃动。

    “这个雷声真大!”秦怀玉吓了一跳,笑着说道。

    尉迟宝林和程处默紧蹙眉头,摇摇头道:“不,这不是雷声。”

    “除了天雷,谁能发出如此声响。”秦怀玉反驳道。

    墨顿豁然一惊,蓦然冲到窗口,朝着玄都观的方向看去,在这个世界上,还真堪比天雷之力的存在,那就是道家外丹派炼制的火药。

    “快!立即前往玄都观!”

    墨顿立即冲下鱼状元楼,跳到马车对铁安吩咐道,如此大的声响,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火药出现了问题。

    秦怀玉三人见到墨顿的神情,就知道事态严重,纷纷跳进马车,跟了过去。

    “驾!”

    迎着蒙蒙细雨,四轮马车飞快在砖路上疾驰,很快来到了玄都观。

    此刻的玄都观外,早已经被一众道士戒严,周围的信徒群众想要进来,纷纷被挡在外面。

    “道长,玄都观后,为何会有天雷之声!”

    “可是雷神显灵!”

    “或是哪位道长得道成仙!”

    …………

    一个个信徒纷纷问道,甚至有信奉极深的信徒竟然朝着玄都观后山跪拜祈祷。

    “此乃天雷击中后山,引起大火而已,并无神仙显灵之事。”玄都观的道士早就得到了指示,例行公事的回答道。

    墨顿四人下了马车,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玄都观后山中,一股股浓烟直冲天际,哪怕是雨势已经渐渐大,依旧压制不住,并且伴随着一阵阵轰然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墨顿的带领下,四人很快到了玄都观的正门。

    “诸位请回,今日玄都观有事,不方便接客。”把守的道士伸手将四人拦下。

    墨顿正要说话,只见玄都观正门后,一个青年道士走了过来,赫然是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风。

    李淳风挥挥手道:“此乃墨家村墨侯爷,乃是玄都观的贵客,不用阻拦。”

    “墨家子!”把守的道士不由一愣,道门大会之后,墨家子在玄都观的名声可谓是如日中天,一众道士自然记忆犹新。

    “多谢李道长。”墨顿朝着李淳风拱手道。

    “墨侯请进,家师已经是恭候了。”李淳风显然早已经得到了吩咐,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候墨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