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202章

墨唐-第202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家村能挣钱,墨家子更能花钱,也舍得花钱,顿时墨家村的形象在众人心中更是加深了几分。

    马车上,一众墨家村新妇看着长安城百姓对着墨家村的车队指指点点,不时的一两句墨家子、败家子的只言片语传入车内,不由得窃窃偷笑。

    鱼二顿时苦笑不已,关于自家少爷的名声,败家子这一条看来是怎么也甩不掉了。

    马车上,福伯听着车窗外的闲言碎语,不由得偷偷的看着脸色发黑的少爷,连忙转移话题道“少爷,墨家村要招工,这要求也高了点吧!”

    除了墨家村一千上户、以及墨顿败家子的行为被全城热议之外,引起更大的轰动的是墨家村的招工启事。

    墨家村工钱优越不说,还能半价医疗,更能让子女免费入学,无论哪一条都让人心动不已。

    当然墨家村的条件也更加的严格一点,尤其是会识字算数,这可是难倒一大批人。

    “懂得识字算数的虽然不多,但是总会有一些的。”墨顿脸色稍缓道,大唐读书之人又岂能人人做官,总会有一些能够识字算数之人犹如明珠一般在民间蒙尘。儒家选拔走最精英的一批,剩下的那就是墨家的了。

    儒家取质,墨家走量,到底是谁占优势,还未可知。

    “再说,墨家并非没有给那些白丁机会,墨家村的夜校可是一直对他们免费开放,而且只有意识到学问值钱,李夫子的学舍才能够开办起来吧!”墨顿露出一丝狡黠道。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上学堂乃是浪费钱财,更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帮忙农活,当半个劳动力,做个下手打杂,来得实在。

    而墨顿此举的目的就是让普通家庭意识到,上学堂除了当官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

    。

第四百二十一章 墨镜() 
“这么说,墨家村为朝廷贡献出九万五千贯贯的赋税!”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手中拿着墨刊,惊声说道。

    九万五千贯的赋税!哪怕是大唐一个上等县的一年的田赋也不过如此,而墨家村竟然以一村之力达到,虽然管理后宫财政,但是如此多的钱财也是未经受过。

    李世民点头道:“要是再加上五万贯的民部债券,一共十四万五千贯!”

    五万贯的民部国债虽然到期要偿还,毕竟是钱,就让李世民满意至极,更别说在再加上墨家村带动下,长安城纷纷购买债券,民部四十万贯的债券发行不到半月,竟然销售一空。

    墨顿一出手五万贯的大手笔,顿时打消了长安城众人对债券这个新生事物的怀疑,要知道能让墨家子主动出手的地方,定然是财源滚滚,这才造成债券的热销。

    “墨顿这小子虽然为朝廷贡献了不少钱财,但是这小子也太败家了,如此多的钱财竟然一笔一笔的花完!”李世民看着墨家村一大笔一大笔的支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道。

    他就是贵为帝王,花钱方面也没有墨家子这么阔绰,平常他想要修建一些宫殿,定会招来满朝非议,而墨顿这小子在墨家村一言九鼎,凡事大手一挥,墨家村莫不景从,看着墨家村的财务报表,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墨家村挣了如此多钱,竟然还倒欠了几万贯。

    “那是墨顿会花钱,也花的值得,且不说,墨家村一村皆上户,就连前去务工的普通百姓也是受益匪浅。”长孙皇后指着墨家村的招工广告,为墨顿辩解道。

    她对墨顿的印象很好,且不说墨顿为了他的病情留住了孙思邈,就说他矫正了李承乾的足疾,就已经让她心中感激不尽了,再加上长乐和李泰的眼睛,更不用说了。

    李世民顿时无语,不得不说,墨家子有本事花钱,更有本事挣钱,而且钱财越花越多,虽然墨村账面上倒欠了四万贯的账,但是墨顿的钱财并没有百花,而是用这一笔巨款在墨家村打造一个偌大的基业,更是带动不少产业兴旺,数不尽的百姓受益,这可不是钱财能够衡量的。

    此事,庞德进入立政殿,奉上一个礼单躬身道:“皇上,此乃百官的贺礼,还请皇上查看。”

    李世民随手接过来,对庞德吩咐道:“内务府按照礼单给百官回礼,记住要多回一些。”

    百官献礼,皇上回礼此乃历年的风俗,皇家自然不会占臣子的便宜,往往都会更加丰厚的回过去。

    “皇上放心,内务府已经正在准备。”

    庞德顿时躬身应道。

    李世民看着礼单,点了点头,作为坐拥大唐江山的他来说,对于臣子的献礼贵重他并不看重,不过当他看到魏征送过来一幅字画的时候,嘴角依旧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一些清贫如洗的臣子,都想着趁机发一笔小财,魏征就是其中的代表,年年空手套白狼。

    “看来这个老匹夫是打秋风,打习惯了!”李世民无奈道。每年魏征都是雷打不动的一副不花钱的字画,还骗取皇家真金白银的回礼。

    长孙皇后顿时捂嘴偷笑。

    “咦,这是墨顿这小子送来的。”李世民突然看到礼单上墨顿的名字不由得一愣道。

    庞德躬身道:“墨侯爷送来的乃是一车皇家专供的绝版解千愁和眼镜,解千愁微臣已经将其送到酒窖之中了。”

    “皇家专供!绝版!”李世民听到两个词,顿时眉飞色舞,墨顿这小子办事的确是地道,两个词顿时让李世民满意至极。

    “给朕送酒倒是可以,不过朕还年轻,可是用不到老花镜吧!”李世民眉头一挑,看着礼单上写的眼镜,故作生气道。

    对于墨家村的解千愁,他可是满意至极,喝过解千愁之后,再喝其他酒简直淡若无味,根本难以下咽,墨顿送酒极合他的心意,不过墨顿送来眼镜的举动也让他略微不满,他可没有到了戴老花镜的年纪。

    庞德闻言,顿时躬身递上一个锦盒,神秘一笑道:“陛下莫怪,此乃墨侯爷送来的锦盒,皇上打开一看便知。”

    李世民狐疑的看了庞德一眼,而庞德却笑而不语,只得接过锦盒,轻轻打开,只见锦盒中安安静静的放着两个眼镜,然而和老花镜不同的是这两幅眼镜的镜片竟然不是透明的,而是一黑一红两种颜色。

    “这是?”

    李世民自然而然的拿起黑色的眼镜,将红色的眼镜递给一旁的长孙皇后,二人犹如得到新的玩具一样,好奇的翻来覆去的看着。

    “据送来的墨家子弟说,此乃墨镜。”庞德说道。

    长孙皇后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红色眼镜,狡黠的说道:“那我手中的这副眼镜是不是叫红镜呀!”

    庞德道:“墨镜而是指此乃墨家之镜,并非指其颜色,陛下手中乃是黑色墨镜,皇后娘娘手中乃是红色墨镜。”

    李世民闻言皱眉,此墨镜漆黑如墨,要是戴上岂不是犹如瞎子一样,于是不由得将信将疑的将眼镜戴在上。

    顿时他只觉眼前一暗,而眼前的景色虽然下降了几个色度,但是依旧是清晰可见,此刻顿时太阳光从屋外的房顶上反射过来,李世民发现戴上墨镜,竟然可以直视太阳之光。

    “咦!”长孙皇后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二人犹如发现新大陆一般,竟然直接走出宫殿外的空地,带着墨镜仰天看向太阳。

    正常之人,哪怕是看太阳一眼,也是眼镜刺痛,喷嚏不断,李世民二人而轻松自如恐怕是有史以来能够直视太阳之人。

    良久之后,长孙皇后这才恋恋不舍的取下墨镜,看着李世民的墨镜中倒映的她的影子,感慨道:“此物果然有妙用,若是在漫天大雪和盛夏之时最为适用。”

    这两个时候,正是阳光最为刺眼的时候,有此墨镜,定然能够保护眼睛。

    “以朕看此物若是骑马,除了能够让眼镜免于强光的损伤,更能让保护眼镜免受风沙袭扰。”李世民露出一丝满意道。

    ,此乃乃是骑马之人的绝配,这个时代土路遍地,一到大风天气,风沙四起,行人简直是睁不开眼睛,有此墨镜自然再无此忧患,他乃是喜爱骑乘之人,自然见猎心喜。

    李世民好奇的伸手摸了摸墨镜的镜片,只见墨镜平滑如冰,竟然是平面镜。

    “老花镜凸透镜,近视镜凹透镜,墨镜平面镜,光影一道,墨家独步天下!”李世民不由得感慨道。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足鼎立() 
“孩儿给皇上皇后娘娘问安!”

    在李承乾带领下,一众皇子皇女一齐来到立政殿,向皇上和皇后问安。

    李世民笑得合不拢口,和众儿女寒暄几句之后,就将目光集中在李泰身上,一众皇子中,带着金丝边近视镜的李泰格外的显眼,显得格外的儒雅。

    “青雀,戴上近视镜可还习惯!”李世民关切的问道。

    李泰不自然的推了推眼镜,道:“回父皇,初戴上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相对于能够恢复视力,这点不适应并不算什么?”

    他对于墨顿送来的这幅近视镜,可谓是满意至极,让他恢复视力不说,而且乃是金丝边框,造型十分的独特。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是觉得李泰戴上近视镜之后,顿时多出了一副饱读诗书的气质。

    “长乐呢?视力恢复的怎么样了?”李世民看向一旁的长乐公主,

    李泰截然相反,长乐公主带着又丑又大的老花镜,长公主的形象一落千丈,李治这个熊孩子看向长乐公主的造型,顿时捂嘴偷笑。

    长乐公主恨恨的瞪了李治一眼,无奈的说道:“回父皇,按照华神医的方子,孩儿带上老花镜矫正视力,再配合按拿穴位,孩儿的视力已经恢复很多了。”

    要是放在从前,他定然不会佩戴如此丑陋的老花镜,但是长乐学医之后,自然知道不能讳病忌医,哪怕李治这个捣蛋鬼屡次嘲笑他,她依旧坚持每天都佩戴老花镜,并将自己视力的变化记录下来。

    正如华神医所言,眼科如何医治乃是一片空白,长乐如果能够以自身为例,定然能够为大唐医学界弥补这份空白。

    “此乃孩儿总结的眼睛保健操,照此方推拿穴位,定然能够让近视的几率大大降低,还望父皇能够推广天下,让天下学子都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长乐公主给李世民递上一份宣纸,郑重道。

    李世民接过一看,只见宣纸上,画着一双双眼睛,清晰的标刻着一个个穴位,以及推拿按压的手法。

    李世民顿时心怀大畅道:“好,此乃父皇今年收到了最好的献礼,我皇家也出了一位女扁鹊。”

    李世民和一众儿女小聚片刻,就让众儿女各自去找母妃问安去了,自然而然,长孙皇后所生的儿女全都留了下来。

    长乐公主和带着晋阳公主和李治环绕在长孙皇后跟前说着体己话,李承乾和李泰则跟随李世民身边,聆听父皇的教诲。

    “孩儿有一事不明,还请父皇解惑。”李泰推了推眼镜说道。

    “哦!”

    “历朝历代,朝廷都以陈粟堆积如山,铜钱存放在府库之中,锈迹斑斑,提钱线断,以来体现朝廷国泰民安,就连普通的富户,也大都喜欢将钱财屯起来,然而墨家村却截然不同,墨顿似乎有意识的挣来的钱财花出去,甚至倒欠钱财。”李泰疑惑道。

    众人都从墨家子的报表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墨家村想要存钱,不说多,至少十万贯钱财定然可以存下来。更诡异的是,墨家村虽然倒欠四万贯钱财,但是却无人否定墨家村的富有,这简直让颠覆他们以前的财富观。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此乃收支平衡……”

    若是之前,李世民自然不明白这些经济学道理,当民部发行债券的时候,墨顿曾经将这些理论整理给李世民上过奏折,李世民自然记忆犹新。

    李承乾也是疑惑道:“儿臣也是心中疑惑,孔祭酒曾经教导孩儿,财富皆有定数,一方有余,一方必然有损,而墨家村聚集如此多的财富,却无一是损人利己。”

    “财富乃是被创造出来,劳动创造财富,一块泥土原本遍地都是,人们将其烧制成砖块,这块泥土就有了价值。砖块有被瓦工建成房屋,价值再次倍增。墨家村并非是囤积居奇,也并非是高买低卖,相反是不断用劳动创造财富,不过和他人不同的是,墨家墨技创造财富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点。”李世民毫不客气的将墨顿的奏折内容据为己有,立即收到了李承乾和李泰崇拜的眼神。

    李世民灵机一动,从案牍抽出一份文件,递给两个儿子,考校道:“此乃墨顿治理墨家村的策略,你们有何看法?”

    “以法治墨!”

    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同时观看文件,惊声道。

    他们对于墨顿的律学考试的文章记忆犹新,当他们看到墨顿亲自请前任律学博士去墨家村,允许法家独立裁决墨家村内部事务的时候,这才恍然原来墨顿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直接付诸了行动。

    “墨顿竟然放弃了直接掌控墨家村的权力。”李泰不可思议道。

    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墨家村的未来定然是潜力无穷,谁掌控墨家村就如同手握一个源源不断的聚宝盆。

    然而墨顿直接说,墨家村并非他一人的私产,毫不留恋的将权力下放给韩正和李义,自己常住长安城,不会直接掌控墨家村,这对普通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单凭这份心胸也让人佩服!”李泰叹服道,平心而论,要是换了是他,恐怕也做不到如此干脆利落。

    “不!墨家村乃是墨家复兴的希望,墨顿不可能放弃墨家村”李承乾摇摇头道,“依我看,墨顿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李世民微笑鼓励道:“高明,那你说墨顿用怎样的方式来管理墨家村。”

    李承乾看着手中的文件,略微一思索,眼睛一亮道:“在墨家村中,真正掌控权力的不过三个,一个是村长李义,另一个则是韩正韩博士,第三个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一群人?”李泰不解道。

    “不错就是墨家村大会,按照墨顿的而设定,墨家村大会只要一半人反对,是可以罢免村长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