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88章

墨唐-第188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夫子眼睛越来越亮,他没有想到一个识字书籍竟然涉猎如此多的知识,这简直要将百家的精华融合起来。

    要知道大唐的私塾通常都是拿着一本四书五经讲解,若要是真的能够编撰出一个涵盖如此多知识的书籍,对比之下,其优点定然打动皇上。

    到时候全国推行此书,而作为编撰者,他李铎定然能在流传青史。

    墨顿露出微微一笑道“此书小子称其为《国文》”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儒墨共赢() 
“国文!”

    李夫子仔细咀嚼了一下这两个字,不由得连连点头。

    国文,一国之文,的确是恰如其名,更重要的是,此等书籍一旦编撰出来,读书识字倒是其一,其二还能普及一些基本常识,其三,宣扬忠君报国之心,这样书籍朝廷自然大力支持。

    如此一来,朝廷不但不会成为推行义务教育的阻力,反而会成为义务教育最大的主力,尤其忠君报国这一条,想必皇上定然会心动不已。

    “书籍有了,那还需要一些夫子!”墨顿继续道。

    “夫子?”

    李夫子眉头一皱,想要反驳。

    墨顿连忙摆手说道:“义务教育推行成功之后,天下的读书之人何其之多,到时候多出的那么多读书人怎么办?”

    “这?”李夫子顿时眉头一皱。

    “这天下的适龄儿何止百万,就是择其优者,十中取一,那也是不下十万优秀者。这十万优秀学子的出路又在哪里?须知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学子,钱财上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难道这十万学子都能做官?”墨顿道。

    李夫子凝重的摇了摇头,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不过录取一二百人,这对十万学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并非所有的家庭都看中学识,要是没有一个光明前途,恐怕推行义务教育定然难上加难。”墨顿点头道。

    “你是说让这些优秀的学子当夫子?”李夫子顿时懂了墨顿的意思。

    墨顿点了点头道:“首先要推行义务教育,定然需要大量的夫子,而义务教育推行之后,择其优者,进入类似国子监这样专门培养夫子的学院,如此一来,既能够为义务教育培养更多的夫子,又能够为天下的读书人寻找一条出路,岂不是两全其美。

    “专门培养夫子的学院?”李夫子顿时眼睛一亮。

    墨顿点了点头道:“不错,既然义务教育需要教授的乃是全新的国文和数学,那传统的夫子自然不再合适,倒不如自己培养。随着学舍的不断建立,所需要的夫子定然越来越多。大唐有十道,每道有十郡,每郡有十县,每县有十乡里,整个大唐至少需要修建一万所学舍。”

    “啊!一万所!”李夫子顿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怪不得他屡次上书却石沉大海,上万所学舍的修建恐怕将会是天文数字,难怪墨顿所言,要想义务教育必须得到皇上的支持,没有朝廷的支持,这么大的工程谁能兴办起来。

    “一万所学舍,每个至少需要十二个夫子,也就是说一旦义务教育兴办起来,朝廷至少能够提供十二万个夫子职位。”墨顿又爆出一个震惊的数字。

    “十二万个夫子!”李夫子已经麻木了。

    墨顿嘿嘿一笑道:“对于官宦世家来说,自然不会将一个夫子看在眼中,然而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读书人,当上夫子,一生衣食无忧,对其的诱惑并不亚于做官。”

    李夫子点了点头,大唐一共才有多少官员,相比之下,岗位众多,而且极易考取的夫子才是普通人家所看重的。

    “可是十二万夫子的俸禄,朝廷能够负担么?”李夫子咂舌道,大唐的官员不足万人,朝廷的赋税自然能够支撑,要是突然再加上十二万夫子的俸禄,恐怕力有未逮吧!

    “义务教育自然不会一撮而就,前期肯定先优先城里,慢慢普及乡下,没有二十年恐怕见不了成效,前期学生的学费就已经足以支付夫子的俸禄,根本无需朝廷拨付多少钱粮。相对于未来的收益,这一笔账,朝廷还是算得清楚的。”

    “如此一来的义务教育恐怕会大打折扣。”李夫子叹息道。

    他一直向往的乃是墨家村的那种所有学子全部入学,免费接受教育的真正义务教育,如果需要缴纳学费,恐怕效果将会是大打折扣,不少贫困的家庭根本无力支付学费。

    墨顿无奈道:“那也没有办法,只能一步一步来,日后朝廷富强起来,到那时再推行义务教育也不迟,我们现在能够做的那就是提前做好准备,一步一步的走到那一步。”

    “不错,你不做,我不做,恐怕全民义务教育那一天永远也不会来到。”李夫子起身坚定地说道。

    现在李夫子只觉全身充满了干劲,他今日前来果然没有来错,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明朗了,编撰让皇帝满意的《国文》,然后创建一个专门的夫子学院,剩下的就是将所有的规划交给朝廷,有朝一日,定然能够实现全民义务教育。

    “夫子果然高义!学生自然也不能小气,墨医院准备在曲池坊修建一座医学院,为墨医院培养医者,如果夫子不嫌弃可以和华老做个邻居。”墨顿说道。

    经过一年的发展,墨医院大获成功,若不是医师不够,墨医院早就再开分院,当看到女医学院的模式之后,墨医院立即准备自己培养医师,不过这个医学院的规模要大得多,最后华老和孙神医商议,最终选定了地价最为便宜的曲池坊。

    “当真?”李夫子惊喜道。

    “这有何难?不过是多建几所学舍而已。”墨顿豪爽道。

    李夫子顿时眉开眼笑。

    墨顿又道:“除此之外,墨家村还会在关中地区三年内修建五十个校舍,以供夫子驱使。”

    李夫子深深地看了墨顿一眼,若空有培养夫子学院的计划那也许只是纸上谈兵,但是现在如果在配套五十个校舍,让培养出来的学子又用武之地,那他的整个义务教育的规划就开始走上了正途。

    万事开头难,这五十个校舍简直是雪中送炭。

    李夫子放走手中的茶杯,郑重的说道:“墨家付出如此之多,不知想要得到什么?”

    他虽然号称怪儒,看不惯儒家一些伪君子作风,但是毕竟是儒家之人,义务教育一旦成立定然能为儒家带来若大的声誉,然而墨顿却出钱出点子,他可不认为自己的面子能够值这么多钱。

    墨顿微微一笑道:“此事儒家获得名声的同时,也能培养大量的精英人才,墨家不过捡一些无意于官场的学子罢了,不过夫子大可放心,为官和钻研墨技本就是两类人,此事儒家和墨家并不冲突。”

    李夫子顿时苦笑,天下学子真正进入官场的又有几人,恐怕不少落魄的人才都往墨家流向。不过此事对于儒家的好处更是无法估计,李夫子自然无法拒绝此诱惑。

    不过李夫子并非狭隘之人,知道此举对于儒家来说利大于弊,只能坦然接受。

第三百九十四章 当家的男人() 
李夫子离开之后,许杰立即闪身进来。

    “东翁英名!如此一来,朝廷所需投入的钱财定然倍增,所需钱财并不亚于修建砖路。”许杰一脸佩服道。

    义务教育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所耗费的钱财,那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想要维持财政,只能更加依赖赋税,如此一来,朝廷想要增加赋税,扶持商人恐怕将会是唯一的选择。

    墨顿摇摇头说道“此事并非我等一己之私,读书之人增多,并非只有朝廷受益,百家学说也能极大发展。”

    他此次提议义务教育,还真的是一心为公,一旦教育兴起,单凭儒家根本难以消化如此多的人才。毕竟官员的职位就那么多。

    多余的人才只能向百家学说转移,到时候,墨家、医家、农家、算学定然趁势而起,此乃一荣俱荣之事。

    “在下受教了!”许杰恍然道。

    不过越是如此,此义务教育推行的可能性就越大,商贾之人也能因此受益。

    “此乃墨家村的最近的账务,还请东翁查阅!”许杰这才想起自己前来还有正事要办,连忙递上账簿。

    “哦!”墨顿顿时来了兴致,翻阅起来。

    四轮马车、铁锅、雪盐、钢铁、解千愁一个个都是销量倍增,墨家村的今年可谓是极大的发展。

    “回东家,自从城南砖路修通以来,朝廷又准备修建两条砖路消息传开之后,四轮马车可谓是销量大增,畅销关中之地。”许杰兴奋道。

    墨家村趁着公输家放弃四轮马车业务,其他马车作坊还未成气候的空挡,简直是垄断了这一时期的四轮马车业务,赚得钵满盆溢。

    墨顿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将许杰聘请过来,果然是最正确不过的选择,以许杰在商界的人脉和经历,直接让墨家村少走了多少弯路,直接从一个商界菜鸟走上了正规发展。

    “到目前为止,大唐十道的所有承销商的解千愁已经全部发货,不过由于公孙姑娘的大力宣传再加上年关将近,解千愁供不应求,所有的承销商纷纷要求加货!不知少爷的意思是?”许杰询问道。

    谁也没有想到一瓶一贯的解千愁竟然能够火爆到这种地步,除了美酒的品质好之外,让许杰震撼的乃是墨顿亲自提议的代言人制度,公孙姑娘每到一处,可谓是全城轰动,让解千愁的名声彻底打响,当地经销商哪怕是提前备货,依旧是被一抢而空,纷纷要求墨家村加大供货。

    墨顿毫不犹豫的摇头道“解千愁的确是大唐目前最好的酒,但是能够卖到一贯的天价,更多是靠饥饿销售的刺激,今年的解千愁不会加货,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能够喝到解千愁之人倍感荣幸,让没有买到之人懊悔不已,这样一来,才能让解千愁经久不衰。”

    许杰心中一震,由衷的佩服道“东翁高明。”

    “不过若是如此的话,有钱不赚,恐怕会让那些经销商心存不满呀!”许杰话音一转道。

    墨顿想了想,道“那就转告他们,明年墨家村会增加三成供货,以后每年酌情而定,如有不满,墨家村可以和他们解除合同,保证金原封不动退还。”

    许杰顿时自信道“少爷放心,解千愁如此畅销,哪一个经销商不是大赚特赚,又有谁舍得放弃这样的生意。”

    一直忙碌半天,墨顿这才将许杰打发走。

    “少爷,此乃墨家美食城的账簿,还请少爷查阅。”墨顿刚喘口气,鱼叔立即捧着一大本账簿进来。

    “嗯!”

    墨顿面无表情,点了点头,强打精神的翻看着。

    好不容易等到鱼叔离开,李义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冲了进来。

    “少爷,此乃墨家村的账簿。”

    “少爷,此乃墨家试验田的账簿。”

    “少爷,此乃墨刊的账簿。”

    ……………………

    墨顿不停地翻看账本,看的想吐,不耐烦的将墨大和墨三赶走,墨五抱着厚厚的一本账簿走了进来。

    墨顿顿时双眼通红,恶狠狠的盯着他道“你要是胆敢再让本少爷去看什么墨医院的账簿,信不信少爷砸在你的脸上。”

    墨五顿时头一缩,小心翼翼的将账簿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犹如兔子一般的狼狈,逃出客厅。

    墨顿看着满屋厚厚的账簿,顿时欲哭无泪,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国子监毕业第一天,日子过得如此精彩。

    “啊!”

    墨顿抓狂的大吼道。

    福伯叹息一声,走了进来,看着整个客厅到处都是凌乱的账簿,不由得默默的上前收拾好。

    “你们就这么着急让我掌权。”墨顿叹息一声道。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递上来账簿,墨顿当然知道他们的意思,毕竟在此之前,墨顿大多数时间都在国子监,实行墨家村的权力外放,众人见到墨顿已经从国子监毕业,自然而然的想要墨顿重新掌权。

    “少爷已经从国子监毕业,自然需要了解一下墨家现状,也好让大伙安安心。”福伯将厚厚的一摞账本放到墨顿面前。

    当墨顿带领一众墨家子弟踏入长安城的时候,带领墨家村崛起,可以说,墨顿就是墨家村的精神领袖,哪怕墨顿所做的事情再不可思议,而墨家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且坚信少爷一定能够成功。

    如今墨顿已经从国子监毕业,没有了学业的烦恼,墨家村众人自然希望自家少爷再一次带领他们重铸辉煌。

    “对于墨家村我已有计划,年末之时自然见分晓,我和秦怀玉三人已经约好!这些账簿改日再看。”墨顿不等福伯反应,逃一般的奔出墨府。

    墨顿前脚离开,许杰等人就鬼鬼祟祟的凑到了福伯面前。

    “我们这样的逼迫少爷不好吧!”许杰有些心虚道。

    “那也没法,可惜老爷老爷去世的早,再加上当时墨家村贫困至极,也没有给少爷定下一门亲事。否则要是有了主母,自然不用少爷这么操心了。”李义感叹道。

    其实按照墨顿的爵位,想要定亲并不难,只是墨顿乃是墨家子弟,备受排挤,地位相等的看不上墨家村。小门小户的墨家村看不上就这样落下了。

    “听说少爷和长公主殿下……”墨三低声道。

    “慎言!不可说?”鱼叔立即呵斥道,他经常在鱼状元楼伺候李世民,自然知道皇家是何等的禁忌。

    福伯凝重的点了点头道“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如此旁敲侧击,否则还用如此麻烦么?”

    众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墨顿远去的身影顿时齐声叹了一口气。

    墨家村的光棍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然而自己少爷的终身大事,却成了老大难的问题,长安城中各侯府中,像墨顿这么大还没有订婚恐怕绝无仅有吧!

    不知不觉中,墨顿竟然成为了长安城第一金龟婿,俗称光棍。

    。

第三百九十五 各奔前程() 
鱼状元楼中。

    墨顿半捂着脸,偷偷摸摸的溜进了了包厢。

    墨顿六科一甲从国子监毕业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