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81章

墨唐-第181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要是将其单独写出,和前两首串联一块,那就极为契合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此,世间少了一篇朦胧的爱情诗,多了一个歌颂师恩的诗句,在墨顿看来,此七言律诗哪怕只有半阙,却胜过全篇。

第三百七十八章 师恩三篇() 
钟声响起!国子学岁考结束。

    不少学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忐忑不安的将手中的考卷交上,师恩的考题看似普通,但是却极难写出经典来。

    当然也有不少的学子自信满满,自我感觉良好,不由得面露得意的神色,墨顿刚一走出丙舍,就看到一群人围着韦思安正在相互吹捧。

    “以小弟看,韦兄此诗句句之中,师恩如山,情深似海。定当一甲在望!”一个学子看着韦思安重写的诗篇,一脸惊叹的吹捧道。

    韦思安面露得意之容,道:“师恩难忘!学生也是有感而发,至于排名并非在下所看重,唯有尽力而为,写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不负夫子多年的教导。”

    “韦兄真是才德兼备,当为我等学子典范。”众人纷纷吹捧道。

    “墨兄!墨兄素来乃是诗词好手,不知可否将大作让我等一观。”韦思安正在受到众人的吹捧,突然看到一旁经过的墨顿,不由得眼睛一亮,轻佻的说道。

    在他看来墨顿乃是一个墨家子弟,而国子学博士乃是儒家夫子,墨顿又能够写出什么感谢师恩的诗篇来?

    如果墨顿写得好,恐怕也有阿谀奉承的嫌疑。

    墨顿还未说话,一旁的秦怀玉顿时冷哼一声道:“不知道是谁给你的勇气,胆敢和墨顿比诗词。”

    他现在对墨顿可是绝对的信心,论诗词,墨顿从来没有输过,在他看来哪怕是此诗篇就是难写,对墨顿来说那也是小菜一碟。

    “韦兄乃是我国子监的才子,并不比墨家子差哪?”韦思安身边一个跟班傲然道。

    “不若我等对赌一下,看看你和墨顿的诗词到底谁的排名高,老子压一千两,赌墨顿胜。”程处默突然兴奋道。

    当初墨顿刚入国子监的时候,他可是利用墨顿的狠狠的赚上了一笔,这才拥有了墨家美食城三成的份子,从此财大气粗。

    这一次国子监年末岁考,他们也都亲自要考试,再加上手中并不缺钱,自然不想在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去设赌局。

    可是见到韦思安自己主动前来挑衅,程处默忍不住想再一偿夙愿。

    “我也压两千两!”尉迟宝林人狠话不多,直接将墨顿给他美食城的年末分红压了出去。

    “我也是压两千两!”秦怀玉也是一咬牙说道。

    “五千两了!”围观的学子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众人都知道这三人跟着墨顿那可是发了大财,可是没有想到竟然如此豪。

    韦思安顿时心中退缩,一下子出手五千两,哪怕他是城南韦家的嫡子也拿不出来。

    “要是没钱,可以立下字据,你付不出来,城南韦家到时自然会付钱。”程处默嘿嘿一笑道。

    “在国子监公然开赌,尔等三人果然还是死性不改。”韦思安冷哼道,根本不上当。

    他虽然对自己的诗篇有信心,但是面对诗才名震长安城的墨家子,就算有题材限制,可是他心中一点底气也没有。

    如果他要是输了,最后拿不出来钱财,闹到家族之中自己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看着韦思安一众人灰溜溜的离开,秦怀玉狠狠地说道:“还敢给墨顿比诗词,简直是不知死活,你说是吧!墨兄!”

    “你说呢?”

    墨顿没好气的看着自己一句话没说,就被三人干脆利落的解决。

    “此次写的乃是师恩,不宜拿来赌斗,此等赌斗之事莫要再提了。”墨顿有提醒了一句。

    三人这才恍然,心中暗呼侥幸。

    ………………

    国子学博士一路淡然回到监舍,刚在自己的位置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考卷。

    “墨家子乃是最先一批交卷,那就考卷的倒数第十张。”国子学博士立即翻到倒数第十份考卷。

    从开始考试的时候,国子学博士就已经在密切的关注墨顿,从墨顿动笔到墨顿几次停顿,然后再动笔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三首诗篇!”国子学博士心中暗道。

    抽出一看,果然是墨家子独特的钢笔字体,而且是整整三份。

    果然是三首诗!国子学心中暗暗激动,有些迫不及待的看下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国子学博士仔细品读第一首诗篇,不禁满意的颔首,新竹老干比喻师生的确是恰如其分,又能表现只要老干的扶持才能有新竹的拔高。

    “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境。”国子学博士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赞叹。

    正在沉浸在诗篇之中的国子学博士吓了一跳,豁然转身,只见自己身后竟然站满了人。

    “国子博士你可有点不厚道了,既然墨家子的诗篇已经写出来,而你竟然还要独享。”太学博士马嘉运笑道。

    国子学博士顿时摇头失笑,整个国子监又何止是他喜爱诗词,墨顿的诗才乃是得到了天下的公认,众人又岂能安耐得住。

    国子学博士无奈,只好将墨顿的诗稿展开,让众人品鉴。

    “梅兰竹菊,竹乃是四君子之一,用新竹老干自喻师生的确是颇为恰当。”太学博士马嘉运赞道,竹子代表刚直、纯洁、铮铮铁骨,古人作诗多喜爱用竹自喻。

    墨顿的这首诗篇立即让众人满意极了。

    “的确是难得上佳之作。”算学博士沈鸿才颔首道。

    书学博士刘宜年脸色不善,他最看不到墨顿得势,不由得冷哼道:“依我看,墨家子此诗篇虽然不错,但是可不是墨家子的水平,该不会写道师恩就藏拙了吧!”

    书学博士刘宜年此言一出,立即全场皆静。

    刘宜年虽然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嫌疑,但是却倒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此诗篇虽然上佳之作,相比于墨顿的边塞三诗,依旧是低了一个水平。

    刘宜年见到众人沉默,不由得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继续挑拨离间道:“一个能够喊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之人,又能对夫子有多少感恩之心呢?”

    众人顿时脸色一阵难堪。

    “切勿言之不预,那不是还有一篇么?”沈鸿才冷冷的看了刘宜年一眼,提醒道。

    国子学博士这才想起来,立即翻到第二篇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科一甲() 
“浩荡离愁白日斜!”刘宜年见缝插针的冷哼道,“墨家子还有离愁,依我看,他是巴不得早日离开国子监。心中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众人皱眉,继续看下去。

    “吟鞭东指即天涯!此句颇为大气……”沈鸿才为墨顿辩解道。

    众人心中略微点头,这两句诗词的确是令人心旷神远,霍然开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所有人读到此句,顿时犹如如遭雷击,呆立在地。

    “此乃千古绝句!”国子学博士顿时如获至宝,激动得不能自已。

    然而最令国子学博士欣喜的并不是此句是何等的精彩,还有此句将落红当作夫子,可以说在场的夫子大都已经高龄,已经到了晚年,犹如花到了晚期,注定落下枝头。

    谁能想到此诗竟然将看似无用的落花,等到来年之时,化作花肥让新开的花朵更加鲜艳,来比喻他们这些耄耋之年的夫子对学子的教诲。

    “师恩如山呀!”他们想到曾经教到自己的夫子,恐怕早已经深谷,然而那些夫子的教会,又何尝不是一直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自古以来,写师恩的诗篇不计其数,唯有此句最佳。”太学博士马嘉运连读三遍说道。众人不禁颔首点头。

    “墨家子能够写出此诗篇感谢师恩,可见注意是至诚之人,可不像某人口中的藏拙的拙劣人品。”沈鸿才看了书学博士刘宜年一眼,讽刺道。

    刘宜年顿时脸色羞红,此诗篇一出,他之前对墨顿的质疑控诉全部站不住脚跟,简直是当场打脸。

    “哼!”刘宜年自觉无颜再待下去,愤然离开。

    众人此刻对刘宜年离去,根本没有一个人在意刘宜年离开,反而一个个迫不及待继续看下去。

    事实证明,墨家子还是那个才华横溢的墨家子,前两首诗篇已经让众人如此酣畅淋漓,那墨家子的第三首诗篇又会是何等的精彩。

    第三张诗稿缓缓打开,第一行诗篇映入众人的眼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众人微微点头,开篇写道别亦难,想必同样是再写离愁,也算是极为应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国子学博士的心神轰然一般死守,忍不住豁然而起。

    “此诗……”国子学颤抖的指着诗篇,眼中散发着激动的神采。

    “此诗篇道尽了天下师恩!”太学博士马嘉运也是激动道。

    这两句诗篇将师恩简直是无限拔高,相比于新竹老干,和落红护花虽好,但是都没有春蚕和蜡炬最为贴切。

    春蚕吐出的丝不就是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他们一生执教,孜孜不倦的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每一个学子,直到自己老了,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在丝方尽。

    同时他们犹如蜡炬一般,燃烧自己的生命,来为学子照亮前程,蜡烛燃烧流泪不就是夫子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学子指路,直至贡献一生。

    “的确是道尽天下师恩。”国子学博士点头赞同道,同时他心中暗自庆幸不已,若不是他选择师恩为题,此等绝世名篇又岂能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此诗是五言绝句?”突然律学博士疑惑问道。

    “怎么可能?以此诗的音律来看,绝对是七言律诗。”国子监学子摇头否定道。

    “那怎么只有四句。”律学博士不解道,七言律诗都是四行八句,而这首诗下面写到第四句就没有下文了。

    “怎么没有了?”国子学博士惊慌失措道,将手中的宣纸正面背面都翻过来翻了一遍还是一片空白。

    “该不会混在其他考卷中吧!”太学博士不解道。

    太学博士连忙将所有的考卷全部都翻了一遍,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不可能呀!”众人顿时面面相觑。

    突然,沈鸿才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不会是墨家子故意的吧!”

    “故意的?”众人豁然转身,直勾勾的盯着沈鸿才。

    沈鸿才咽了咽唾沫无奈道:“诸位可以想象,年前墨家子进入国子监的时候,所作的边塞三诗,其实也是两首半,这一次该不会也是如此。”

    众人仔细一回想,顿时心中豁然开朗,照这么说来,这一次恐怕也是两首半了,只不过上一次乃是半阙五言绝句,这一次是半阙七言律诗。

    “墨家子!简直是胡闹!”太学博士咬牙切齿的说道。如此经典的诗词,墨顿竟然直写了半阙,简直是暴殄天物。

    众人也是摇头苦笑,墨家子虽然才华横溢,但是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墨家子能够干得出来,要知道墨顿可是曾经写过不少歪诗,也曾用诗词打广告,只有众人想不到的,没有墨顿做不到的。

    要是墨顿在此,肯定大呼冤枉,他要是将此诗写全了,恐怕一篇答谢师恩的名篇瞬间变成暧昧的情诗,这样一来,众人恐怕更加接受不了了。

    “哈哈哈!”

    突然国子学博士纵声大笑。

    众人都诧异的看着他,国子学博士酷爱诗词如命,该不会被墨顿气的得了失心疯了吧!

    只见国子学博士笑声欢快至极,根本没有一丝愤怒的意识,这更让众人细极思恐了。

    见到众人的表情,国子学博士也不以为意,朗声说道:“依我看,墨家子此诗半阙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此话何解?”太学博士马嘉运不解道。

    “师恩如山,情深似海,又岂能几首诗词能够道尽。依我看,墨家子定然无以言表这才只写半阙。”国子学博士肯定地说道。

    众人心中这才释然,按理说,墨顿短时间内连写两首半上等佳作已经足够让人惊喜了,他们想要要求太多,的确是贪心。

    “国子博士所言甚是。”众人点头。

    “此师恩两篇半……不!师恩三篇一出!天下师道定当兴旺,吾道不孤呀!”马嘉运感慨道。

    可以想象,一旦墨顿今日的诗词流出来,对于天下夫子的形象,定然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一直以来,他们都崇尚师道威严,尊师重道,而墨顿直接从夫子呕心沥血的的奉献形象出发,更是让人人木三分。

    国子博士拿起朱笔,大笔一挥,直接在墨顿的考卷上写道:“一甲!”

    至此,墨顿四科一甲。

    很快,伴随着师恩三篇,墨顿四科一甲的消息轰然传遍长安城。

第三百八十章 各方反应() 
“师恩三篇!”

    长安城中,凡是读到师恩三篇的百姓,无不心潮澎湃。

    就像墨顿《师说》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凡是读书识字之人,那一个没有老师,甚至可以说,在人成年以前,我们和老师相处的时间,恐怕要比家长还多。

    更有不少人远离家乡求学拜师,也有不少官员进入官场几乎全凭自己老师的推荐。

    “师恩如山,情深似海。”不少人读着读着潸然泪下。

    在这个师道威严的时代,墨顿的师恩三篇所引起的轰动可以说效果倍增,每传到一处,就会引起阵阵轰动。

    “师恩三篇之后,天下再无感谢师恩之诗。”有人断然道,墨顿的师恩三篇乃是集结华夏几千年来最能体现师恩的绝世名篇构成,后人想要超越恐怕难上加难。

    “是谁说墨家子不懂得感恩!”不少人厉声反问道。

    当国子学岁考的题目传出之后,长安城不少人也有不少人同韦思安一样认为,墨顿乃是墨家子弟,国子学教授的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