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80章

墨唐-第180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说》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甲()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李世民微微皱眉,在他看来,这篇师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呀?怎么会如此冒犯四门学博士。

    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鞭辟入里,很显然这是一篇上好的文章,甚至就连一旁的褚遂良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犹如久旱之人,突逢甘露一般畅快。

    “好文章!”褚遂良不由赞道。

    二人忽视一眼,迫不及待继续走了下来。

    “墨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士大夫之流……”当二人读到这里之时,顿时有些恍然。

    在他们看来这巫医百工之人,很显然就是墨顿的自喻,士大夫很显然就是指的是四门学博士了,也难怪四门学博士如此生气。

    二人继续读下去,

    最后当读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时候,顿时知道了四门学博士的被气晕的由来。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默默不言。

    褚遂良倒吸一口凉气,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墨顿的词篇文章不可谓不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就是放在任何时候,也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

    褚遂良心中暗自叹息,四门学博士平时最爱倚老卖老,可惜这一次他踢到了铁板,因为他遇到他平生所教授的最有才华的学生。

    有史以来第一个集百家大成的学生,一个艺压国子监,名震长安城的学生,一个在学识上胜过于老师的学生,并执掌一家学说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很善于写文章,

    因为四门学博士,挑错了对手,也挑错了方式。

    这个事件虽然四门学博士都气晕了,从这篇文章之中,墨家子根本没有一点点过错,

    李世民和褚遂良对视一眼,纷纷叹息,在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一个无头冤案,遇到墨家子这样的学生不知是国子监的幸事,也是国子监的不幸。

    皇宫外,更是风云涌动。

    《师说》这篇千古名篇一经传出国子监,立即以最快的方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所读之人,无不大呼痛快,到目前为止,墨顿善于诗词,文章只有一篇,那就是《马说》。

    谁也没有想到和马说一脉相承的师说更是让人惊艳,这两篇文章无论哪一篇,放到一人手中,都会让人功成名就,而谁也没有想到竟然出自一个十五岁少年之手。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依我看!四门学博士在文章诗词方面是真的不如墨顿。”长安城中,不少百姓读着师说,摇头说道。

    “以我看这四门学博士根本是在自取其辱,墨家子可是以诗词在国子监立足,写文章可是墨家子的长项。”

    “而四门学博士,竟然以己之短攻其之长,有今天的耻辱,也算是咎由自取。”

    ……………………

    …………

    一时之间,墨顿和四门学博士之间的矛盾,以及这篇师说瞬间让国子监的年末岁考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不少人突然发现,墨顿的两篇文章都是古文,而且个个都精彩异常。

    在大唐骈体文流行的时代,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骈体文虽然对仗工整,词语华丽,引经据典,但是词语空洞,言之无物,反倒不如古人实用。

    一直以来,在长安城文学界,骈体文和古文的相争早有苗头已久,不过一直以来,骈体文占据绝对上风,古文势弱。

    然而墨顿的两篇古文篇篇精彩,每一个都是古文中的精品,也算是提前引爆了二者的争论。

    国子监中,

    孔颖达环视四周,缓缓说道:“今日四门学博士身体抱恙,有我等联合为四门学阅卷。”

    众人对视一眼,都知道四门学博士的恐怕并非抱恙,而是无脸再见众人了,而且今日阅卷的对象恐怕之后一个那就是他们面前的这篇《师说》。

    刘宜年迫不及待的起立道:“你我看,墨顿的这篇文章虽然不错,但是并非采用骈体文,词语之间根本没有用到典故,最多也就三甲。”

    刘宜年口中的三甲后世的第三名,国子监评卷中,取最好的三个,为一甲,二甲若干名,三甲人数更多,墨顿的这篇文章被评三甲,恐怕不知道是多少名以后了。

    “三甲?”沈鸿才冷笑一声,看着刘宜年讥讽道:“你写出一个这样的三甲文章来!”

    刘宜年顿时脸色一僵,单论文采来说,墨顿的这篇文章,别说是三甲,就是就是一甲,那也是排名第一的那个。

    他所评判的理由,就是墨顿的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古文文体,并没有使用骈体文。

    “先不说墨家子的文体不对,就拿其将四门学博士气晕在地来说,我们若给其高分,我等国子监博士的脸面何在。”刘宜年厉声道。

    沈鸿才冷笑道:“墨顿和四门学博士,根本无任何肢体言语冲突,而且墨顿的文章就在这里,你倒是说说,这里面哪一个字是在讽刺四门学博士或者攻击辱骂,或者是没有尊师重道,有违学子德性的。

    数学博士顿时噎住。单以文章来看墨顿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字字珠玑,劝人求学问,发人深省,任谁看都是至高的道理。

    而四门学博士被气晕在地,也不过是对号入座吧,这样的事情又岂能摆在台面上说!

    眼看二人争论越来越激烈,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大手一挥道:“尔等莫要在争论。”

    二人这才恨恨的对视一眼,不再争论。

    “国子学博士,依你看呢?”孔颖达将目光集中在一旁的国子学博士身上。

    国子学博士皱眉道:“以老夫看,墨家子虽有文采,但是持才傲物,对吾等夫子并没有多少敬畏之心,此风不可长,应当给予严惩,若是给其一甲,恐怕会助长此风。”

    太学博士马嘉运立即反驳道:“我等进行年末岁考,最重要的是要公平,平常的学子违反德行,自然有我等国子监的规矩惩罚,而在考场之上能够评判分数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文章。

    “老夫在这里想要问问诸位,抛开一切来讲,如果这篇《师说》并不是墨家子写的,并不是墨家子写的,而是一个人,普通的国子监学子国子监所写,我们会怎么评判。”

    众人顿时一片沉默,的确如此,如果换一个人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众人恐怕顿时欣喜若狂,有荣与共。

    “律学博士呢?”孔颖达转向一旁的新任律学博士。

    律学博士闻言,微微蹙眉说道:“以在下看,墨家子虽然持才傲物,但是并未违反任何大唐律法和国子监规定。”

    孔颖达微微颔首,同时心中暗自思绪翻转,刚刚在钢笔和毛笔之争中,他作出了倾向毛笔的决定。

    虽然看起来理由充分,但是难免落人口实,此刻要是他再次偏向国子监,那恐怕就不能服众啊。

    但是此刻大大唐诸子百家各家学说方兴未艾,如果国子监特意针对墨家,恐怕会落人口实。

    而且则不过是一个分数而已,对于墨顿来讲,根本无关痛痒,而要是国子监做的太过分,恐怕随着这篇师说的流传,国子监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思索良久之后,孔颖达豁然抬头道:“既然是岁考,那就以文章定胜负,我建议,这篇《师说》为一甲。”

第三百七十七章 师恩() 
孔颖达知道放出的消息越晚,对国子监越不利,所以当晚长安城就传出墨家子书学、四门学两科全部一甲的消息。

    至于书学一甲,刘宜年就是怨气冲天,但是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孔颖达已经为此次岁考定下了基调,只论考卷的质量。

    单论书法来说,墨顿用钢笔写的小楷,可以说没有冠绝众人,这一点哪怕是他也无法否认自得捏着鼻子为墨顿画了一甲。

    “墨家子,不愧是墨家子!连续两科一甲,目前来说可是国子监第一。”不少人闻言欣喜道。

    “这算什么?下一场乃是算学,墨家子可是以算学扬名,其他的我不敢保证,但是算学一科,墨家子定然是一甲。”一个很是清楚墨家子事迹的长安城百姓得意道。

    “那么说来,那岂不是墨家子已经内定三科一甲了。”有人惊呼道。

    不少人确定的点了点头,算学一道,整个大唐能够超越墨家子的几乎没有,就连国子监算学博士沈鸿才也算在内,祖家先辈面对墨家子也要甘拜下风。

    果然,不出所料。

    第二天的算学岁考刚刚开始两刻钟,国子监就传来已经提前交卷的消息。

    “果然如此!”众人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沈鸿才看着手中的考卷,看着考卷上全部正确的答案,不由得长叹一声,遇到一个能够喊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学生,他也是很无奈呀,而且貌似墨家子在算学一道上的确比他还要厉害。

    毫不疑问,墨顿此次算学岁考,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一甲。

    丙舍中,不少学子看到墨顿空荡荡的位置,再看看手中一头雾水的考卷,不由得一片哀怨。

    “一边排水,一边放水的变态泳池管理员。”

    “鸡兔同笼!”

    “故意放慢脚步等弟弟追上了的坏哥哥。”

    “不会计算利率的高利贷者。”

    ……………………

    …………

    众考生看着自己笔下一个变态的题目,顿时怨气冲天,原来对墨顿捐赠暖气的好感,顿时荡然无存。

    然而墨顿起身没多久,秦怀玉三人同时不约而同起身,一脸骄傲的走出教室。

    一众丙舍的学子,顿时呆若木鸡,什么时候这三位不知不觉中到了学霸程度了。

    算学考试结束之后,众人无奈的交出试卷。

    结果很快出来,果然不出意外,墨顿再下一城,拿下了算学岁考的一甲。

    不过对于这个一甲,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人说沈鸿才放水之类的话题,

    因为墨顿的算学水平乃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就连国子监最新盛行的天竺数字还有各种解题方法都来自于墨家子,想要用这些题目难倒墨顿,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墨家子三科一甲了!”

    消息传出去之后,长安城一片欢呼。

    “下一科是什么?”有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国子学!”有知情人回答道。

    “国子学?那依我看,墨家子四科一甲在望。”一个中年文士脸色欣喜道。

    “此话何解?”众人不由问道。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道:“国子学主要传授诗词经典。而且国子学博士平生最爱诗词,诸位可想而知,要论诗词,墨家子可是输过谁?”

    众人顿时惊呼。

    墨家子要是能够达到四科一甲,这可是国子监多少年都未曾达到的成绩,恐怕定然会在国子监监志上留下浓浓的一笔。

    一时之间,长安城众人都在期待墨家子再创奇迹,拿下四科一甲。

    下午考试,国子学岁考如期进行。

    国子学博士缓步走入丙舍,看到端坐的墨顿,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意味难明的神采。

    他的确是酷爱诗词,也知道墨家子的诗词乃是一绝,所以今日他特意选了一个特殊的题材。

    “此次岁考结束,有一部分学子即将离开国子监,但诸位莫要忘记曾经在国子监的教诲,今日尔等就以师恩为题目写一首诗篇。”

    “师恩!”

    众人不由霍然抬头,看向墨顿。

    国子学博士此题可谓极为精明,直接要求国子监学子以师恩为题写诗,避免了重走四门学博士的老路。

    又能提醒墨家子莫要忘记国子监的教诲,如果墨家子特立独行,公然否定国子监的教诲,定会被万人耻笑。

    众人顿时苦思冥想,师恩这个题材可谓是极为广泛,但是醉死难写。

    “师恩!”

    墨顿提笔踌躇,其实他对国子监并没有恶感,先秦时期儒墨两家矛盾重重,直到后来墨家没落儒墨矛盾这才掩盖下去。

    在国子监中的一年求学生涯中,墨顿和国子监虽然矛盾重重,但是也不能否认国子监这一段时间对其悉心教导。

    墨顿也很珍惜他这一段时间的求学生涯,让他在大唐有了一段缓冲时期。真正的通入这个时代当中。

    墨顿想了很多,想到了前世教导自己的老师,又想到今生的李夫子,还有不耻相师,主动变革的沈鸿才都让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墨顿深吸一口气,在后世几乎没有流传多少感谢师恩的诗篇,不过有一首则极为贴切,那就是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墨顿一口气写完,满意的点了点头,以新竹比喻学子,老干比喻夫子,将夫子对学子的扶持和帮助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诗篇一出,定然极为契合题意。

    墨顿抬起头想要交卷,但是看抬头看了看太学博士,不禁摇头道:“要是不出意外,此诗定然能够过关,但是要想稳妥那就差一点了。

    墨顿沉住气,仔细回想后世关于师恩的诗篇,突然眼睛一亮,后世之中,还有一首诗,虽然不是描写师恩,但是却将被后人广泛应用于表达的师恩。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墨顿满意的放下手中的钢笔。

    前世龚自珍将自己比喻落红,传达自己的报国之心,而此刻墨顿将其移花接木,直接将老师比喻落红,就是落入泥土还在哺育花朵,将师恩淋漓尽致的表达。

    墨顿写完两首,突然想到自己刚入国子监的可是以两首半的诗词打入国子监。现在已经有了两首,自己何不来个有始有终。

    其实有一篇诗,被后世封为乃是被誉为师恩的最佳诗句,然而其动机确实诗人写给自己的爱慕之人。墨顿若是直接写出来,难免破坏意境。

    要是要是将其单独写出,和前两首串联一块,那就极为契合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