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04章

墨唐-第104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不知夏日造冰造价如何,可否大规模推行!”戴胄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诸位爱卿放心,此乃墙霜也就是硝石,只要将硝石入水即可制冰,制作简单,而且据墨顿这小子说,这些水中的硝石再次煮干,还可以再次循环使用。”李世民朗声道。

    忠臣顿时恍然,工部尚书段纶更是欣喜说道:“陛下放心,硝石并非罕见之物,用不了多久,工部定然会给陛下寻来足够的硝石。”

    工部掌管天下的工矿,当然对硝石并不陌生,光工部掌握的工矿之中,就有硝石出产,别的不敢保证,但是供应皇宫那段纶还是信心满满。

    “段爱卿有心了,等待硝石制冰大规模制作之后,诸位爱卿就不必冒着炎热办公了。”李世民大手一挥道,这种收买人心的举动,李世民简直是轻车熟路。

    “多谢陛下!”

    对于朝堂诸公来说,本来就是千金之躯,平时锦衣玉食,自然不愿意受那酷热之苦。

    同时心中暗暗赞叹,夏日造冰,这种鬼斧神工的手段,也只有墨家能够做出来。

    李世民看到朝堂一阵和谐,点点头又道:“今日再议一事,那就是民部尚书戴胄所建言的分税制。”

    “分税制!”朝堂诸公顿时一阵诧异,不由得看向前排的戴胄。

    戴胄走到前列,拱手到:“诸位同僚,本官在此次征收墨家村赋税之时,正好碰到了长安县苏县令,可是亲身经历了民部和诸县历来已久的矛盾,财权之争。”

    “财权之争!”朝堂诸公顿时心中了然。

    “一直以来,朝堂和诸县之间采用的方法都是地方收税,由民部统一规划具体的赋税的用途。这样一来,难免纷飞不均匀,就会造成不少地方困顿不堪。”

    朝臣顿时点头,全国那么多州县,难免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富县,本地收的税多,结果收上来的税收反而补贴到穷县身上,就会造成很多地方收税不积极,去年全国八成郡县的赋税仅仅刚过民部下发的标准,超过的标准的寥寥无几。”戴胄道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赋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军队的开支,官员的俸禄,帝国的运转,国家的发展,都需要的赋税来支撑,如果税收减少,那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减少。

    然而很遗憾,有时候钱是真的不够用的,这个时候,掌管钱财的民部很显然的就把钱财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而地方的发展则被放在了最后。

    “国家需要用钱,而地方则需要发展,所以本官认为建立合理的分税制,将赋税一分为二,大部分归国家统一规划,小部分则让各郡县留下自用,这样一来即兼顾了朝堂和地方,又能让地方积极收税。”戴胄总结的说道。

    “这不可行!朝廷的赋税本来就紧张,如果在让地方截留一部分,那只会让国家积贫积弱!”戴胄刚刚说完,房玄龄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可是负责政务,自然知道朝堂每年的开支有多少。

    “房相此言差矣,各州县才是帝国赋税的根基,如果地方富裕,那朝堂收的税将会更多。”戴胄反驳道。

    “地方富裕,朝廷穷困,必将不利于帝国稳定。”长孙无忌摇头说道。古代历来实行强干弱枝,最怕地方做大,威胁中央的统治。

    “长孙大人,一地如何能够威胁中央,况且一地富有乃是当地百姓之福气,即能体现陛下的仁德之治,又能为帝国贡献更多的赋税。”魏征起身为戴胄辩解道,在他看来这样能够兼顾地方和朝堂的分税制,自然是百姓的福气。

    整个朝堂顿时分为两派,反对和赞同分税制的更有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世民伸手一挥,顿时整个朝堂安静下来。

    “财权之争,自古都有,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既然此事是由于民部和长安县之争引发,朕早已经通知长安县令在外等候,不若听听长安县令如何解说。”李世民道。

    不一会,一个侍卫领着满头大汗的长安县令苏洛生太极殿。

    “微臣参见皇上!”苏洛生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苏爱卿平身,分税制乃是因你和户部争执而起,此时你可畅所欲言,朕诉你无罪。”李世民道。

    “是!”苏洛生顿时胆气一壮,昂然道,“诸位大人,长安县乃是帝都之地,日常维护所耗钱财不菲,从年后才现在,长安县因为缺少钱财至少有三座桥,五条路急需要修整,已经长安城的青石板路,长安县除了能够保证大道维护之外,其余多条道路需要立即修补,却一直耽搁,再加上县衙修缮……”

    苏洛生大吐口水,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而他直接附在帝都上,简直是十世恶人。其中的艰辛就不用说了。

    “修桥铺路自然有百姓服徭役的时候修缮,等到秋后自然解决。”房玄龄皱眉道。

    “房大人,长安城乃是人流最为畅通之处每天数万百姓进进出出,要是都等到秋后百姓服徭役,恐怕就耽误了。”苏洛生苦笑道。

    房玄龄顿时一阵沉默,苏洛生说的的确是是实情。

    “分税制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税制乃是国家的柱石,岂能说改就改!”长孙无忌依旧是反对道。

    不少朝臣顿时点头附议,虽然地方困顿谁都知道,但是毕竟一般不到紧要关头,没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险改进分税制。

    李世民也点头赞同,他虽然很是欣赏分税制的方法,但是毕竟大唐建国不久,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希望再生节枝。

    戴胄顿时一阵失望,依照他的眼光,当然知道分税制的好处,分税制施行之后,可以将原本小枝小节的事情转移到地方头上即可,户部只需要掌控大的开支就可,但是他也承认这的确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通过的事情。

    苏洛生早已经得知会有这样的情况道:“启禀陛下,微臣也甚是赞同长孙大人的观点,国家税制的确不能轻动。”

    顿时朝堂诸公意外的看了苏洛生一眼,不明白刚才还是为地方挣权的他,怎么突然就倒戈了,难道是畏惧长孙无忌的权势,就连李世民也不禁眉头一皱。

    哪知,苏洛生立即取出一本奏折,恭恭敬敬的递道李世民的面前道:“然而微臣认为分税制乃是解决户部和地方各县财权争端的最好的方案,任何新生制度难免会有种种的缺陷,长安县愿意成为分税制的试点,为陛下查缺补漏,如果可行,那将会天下之福,如果有缺陷,长安县近在迟尺,也能及时纠正。”

    所有人顿时心头一转,顿时明白了苏洛生的打算,心中不由的暗道苏洛生打得好主意。

    “诸位爱卿认为如何?”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道。

    “微臣附议!”戴胄率先道。

    这样一来,民部和地方都已经赞成了,再加上只有长安县一个试点而已,他们自然也没有必要枉做小人。

    当下,长安县作为分税制试点,就此定下。

第二百一十五章 泳池效果图() 
    事实证明,对于皇帝来说,只要自己的地盘上有的东西,一切都不是问题,一天的时间,整个长安城周围的硝石都已经被搜刮一空。

    第二天生产的冰块,就足以供应整个皇宫的用度,第三天就已经供应朝堂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立政殿内

    四个冰盆源源不断的散发着冷气,散发着丝丝的白烟,整个殿内暑气全消,清爽可人,一旦冰盆中的冰块化完,立即就会有宫女换上一个新的冰盆,继续保持着店内的温度。

    软榻上,一身彩色宫装的长乐公主一脸郑重的拿着听诊器,正在给躺在软榻上的长孙皇后诊治,虽然早有太医早已经诊治过了,长孙皇后依然很是配合长乐公主。

    “母后的身体已经无恙。”

    长乐公主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将手中的听诊器从长孙皇后的拿开,同时松开血压计,欣喜的说道。

    不但国子监的学子放田假,就连女医学院也不例外,同样放了一个月的田假,正是如此,长乐公主这才得以回到皇宫之中,和长孙皇后团聚。

    “还是长乐的医术高明,母后感觉身体好了很多。”长孙皇后一脸欣慰的说道。作为公主的她本来不必承受学医之苦,而长乐公主为了自己的病情,却甘之若饴,这份孝心怎能不让长孙皇后感动。

    “母后又来笑话我,孩儿不过学了几天医术而已,哪里比得过太医们,不过母后这次痊愈,还是多亏了这些冰盆解暑。”长乐公主娇嗔道。

    长孙皇后的气疾最怕的就是酷热的天气,往往会引起胸闷的症状,以前皇宫之中虽然也有藏冰,但是那只是在最炎热的时候,才能拿出来解暑,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如此奢侈的用冰,少了酷热的煎熬,长孙皇后的气疾自然好转的多。

    “原本要去九成宫避暑,心中正是担忧要和皇儿分离,恰好有了这制冰之法,正好让我们母女得以团聚。”长孙皇后感慨道。一旦要去九成宫恐怕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回来的,长乐公主还要去女医学院,那自然不能跟随而去。

    虽然到九成宫比较凉爽,但是舟车劳顿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现在能够呆在立政殿还能够享受到如此舒适的环境,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听说这个硝石制冰是墨侯爷发明的。”长乐好奇的看向四周的冰盆,墨顿夏日造冰的手段,让她大为惊叹。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道:“除了他,还有谁能够弄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来。”

    “母后,这制冰之法可不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能让母后的病情好转,那就是最好的学问。”长乐公主嘟着嘴说道。

    “还是长乐孝顺。”

    母女二人在一旁说着体己话,其乐融融。

    “碰!”

    立政殿的大门被一身满是泥迹的李治重重的推开,顿时一股热气扑入殿中。

    “还是母后这里凉快!”李治扑到长孙皇后面前的冰盆,感受凉爽的空气,舒爽道。

    “又到哪疯玩去了?怎么怎么弄的满身都是泥?”长孙皇后宠溺拿着手绢,将李治脸上的泥巴擦去。

    “启禀母后,墨顿正在那挖池塘,孩儿不小心粘上了一点泥巴?”任何小孩都天然的亲近母亲,哪怕自己的母亲是皇后,要是李世民在此,李治估计早就躲得远远地。

    “墨侯爷?他为什么挖池塘,养鱼么?”长乐公主诧异道。

    长孙皇后也露出了诧异的目光,

    “是用来游泳避暑的!要修建一个好大的游泳池,池水都是蓝的,可好看了!”李治连说带比划道。

    “九弟,你又说什么胡话,水怎么回事蓝的?”长乐宠溺的摸了摸李治的脏脸。游泳池没有听说过,左右也不过是洗澡的地方,但是洗澡用的水怎么是蓝色的水呢?

    “是真的?不信,皇姐你看!”李治见长乐不相信,立即急了眼,伸手从袖口拿出一张画纸递到了长乐面前。

    “这是?”长乐公主不解的接过来一看,顿时被画中的景色吸引。

    宽大的池塘内,一汪碧蓝色的水,微波荡漾,三面铺满了汉白玉石板,最后一面则铺满了沙子,再加上墨顿的春秋笔法,一副绝美的泳池画跃然纸上。

    墨顿的避暑计划,意外撞见了李世民自然暴露无遗,墨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游泳池也献了上去,免得日后再被李世民找后账。

    同时献上去的还有这幅泳池效果图,李世民看到了第一眼就决定在皇宫之中也修建一个游泳池,而墨顿则毫无疑问的被抓了壮丁,负责为皇宫修建一个游泳池,毕竟只有他修建过这种新玩意。

    “好美?”长乐公主顿时被画中的美景所吸引。

    “沙滩,海水,这简直是和亲临大海一般?”长孙皇后呢喃道,

    “大海?”长乐公主顿时眼睛一亮,陷入遐想之中。

    后世游泳池的格调为什么这么高,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给人一种置身于大海中的感觉。

    越是久在深宫之中,越是向往自由,大海就是最辽阔,最自由自在的代表,长乐公主不由得对画中的游泳池越来越感兴趣。

    夏日炎炎,太液池旁的几颗一人抱粗的垂柳上,几只逃过太监追赶的知了不停地鸣叫,为这炙热的天气多了几分烦躁的气息。

    在太液池旁的一个偏殿前,

    墨顿正在满头大汗的指挥着一众工匠奋力的工作,虽然有墨家机械的帮助,效率提升十倍不止,但是墨顿给皇宫修建的游泳池,可比墨府后院的工程量要大得多。

    “成人区要深过一丈,儿童区绝不能过三尺以上,跳水台之处,水深两丈,赛道要达过五十步。”墨顿将自己的要求一板一眼的交代给将作监派来的工匠。

    负责修建当然不是墨家子弟,而是将作监派来的工匠,为首的是一个中年将作大匠,手艺极其高超,放到墨家村也仅仅能够老张头等人能够比得上。

    “侯爷放心,定然不会耽误工期。”中年将作大匠满头大汗的保证道,在他看来修建此游泳池已经是最简单的事情了,虽然工程量大了些,但是修建完成只是时间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墨顿再次巡视一遍之后,发现一切正常运转,这才回到了垂柳下一个凉亭下,发现凉亭石桌上自己的图纸早已经不翼而飞,这才想起刚才李治鬼鬼祟祟的动作,肯定是被他拿走了。

    “舍弟淘气,拿走了墨侯爷的图纸,还请见谅!”一个轻若黄鹂的声音在墨顿背后响起。

第二百一十六章 赐冰() 
    墨顿扭头回身一看,只见一个面相略微熟悉的宫装少女拉着一副垂头丧气的李治走了过来,对着墨顿微微行了一个万福。

    “不敢当?”墨顿连忙躲开,能够称李治为弟弟,那自然是公主。

    “你是李质?”

    墨顿越看眼前的宫装少女越觉得熟悉,突然灵光一现,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当日被李承乾带到墨府的长乐公主么?

    “当日长乐使用化名!还望墨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