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101章

墨唐-第101章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顿心中顿时一阵感慨,前世这三位和皇位纠缠最深的三个皇子,从今日此事就能看出缩影,然而李世民却沉浸在父慈子孝的梦想之中,丝毫没有察觉。

    “陛下放心,墙霜乃是一种泻药,用手触摸根本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铜盆之中微臣并没有放入墙霜,依旧是纯净的清水而已。”墨顿说道。

    李泰这才想起墨顿刚才的动作,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李世民却不以为意,哈哈大笑道:“我儿的孝心为父已经收到,只不过你们没有感觉到这个偏殿有了什么不同了么?”

    “啊!”李泰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中,整个房间之中,已经变得清亮无比燥热尽去。

    “还真是如此?”李承乾惊讶道,感受着空气中凉爽的气息,仿佛回到了凉爽的秋夏。

    众人这时才意识到,一个个惊骇的看着墨顿,李泰不敢相信,伸手摸向铜盆,顿时一股刺骨的严寒传递而来,皇宫之中的病不罕见,李泰当然知道,这个温度几乎已经接近冰的温度了。

    夏日造冰,恐怕这个世人想到不敢想的事情,恐怕真的要在墨顿的手中诞生了。

    众人一阵沉寂,只有陶盆之中温度正在不断地降低,甚至还有隐隐约约的白烟袅袅而上,不知不觉之中,铜盆的水中的表面已经浮现一层薄薄的冰片。

    李世民不顾刺骨的寒冷,将一片薄薄的冰片托在指尖,感受到刺骨的凉意,一股狂喜涌入心中。

    夏虫不可语冰,恐怕这个谚语从今以后,将要改写了。

第二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泰喃喃自语,不敢相信,他现在看向墨顿比看袁守诚更像神棍,如果不是亲眼所言,他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是事实。

    李承乾等人也是纷纷上前,感受刺骨的严寒,不由得惊呼出来,李治更是兴奋的蹦来蹦去。

    “此乃鬼神造化之术!”袁守诚长呼一声道号,心中不由得心潮澎湃,这种方法要是先出现在道家,定能让道家的威望再上一个台阶,可惜道家有眼无珠,空有宝物在手,却不知道有如此的变化,失之交臂。

    “这就是墨学!”墨顿抬高声音昂扬道。

    “墨学?”李泰顿时沉吟,他自认为自己博览群书,诸子百家的书籍他都曾经涉猎,但是像这种学问却是闻所未闻。

    这一段时间,墨家子凭借的墨家技可以说名震长安,但是那都是在常人所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但是这一次墨顿竟然夏日造冰,简直是不可思议,不由得心生嫉妒之情,张口道:“不过是奇巧淫技罢了!”

    “魏王殿下此言差矣,墨学此乃研究万物运行之间规律,而造福人类的学问,大唐每年因为酷热而意外中暑之人数不胜数,如果能够在制冰之法能够普及,到时候酷热的天气能够普通百姓能够吃冰解暑,房间之中放入冰盆可以朝堂诸公可以安心办公,此乃夏日必不可少之物。”墨顿解释道。

    “就凭这些墙霜能够造多少冰!”李泰冷哼道。

    “魏王殿下此言差矣,墙霜乃是矿产,只要开采定然会有不少,而且这等墙霜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凝冰之后,再将溶于墙霜之水晒干,墙霜又会出现,还可以重复使用。”墨顿道。

    李泰顿时张口结舌,他没有想到墙霜竟然有如此功效,要是如此说来,墙霜几乎是没有任何损耗,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简单就能造冰!”李世民感叹道,想到藏冰之法的困难,硝石造冰几乎可以说是最省事的了。

    “看似简单,实则隔行如隔山,贫道惭愧,墙霜乃是贫道常用之物,却有眼无珠。”袁守诚惭愧道。

    “袁道长过谦了,小子能有今日的成就,只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实在是不敢居功!”墨顿谦虚道。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此话何解?”李世民突然问道。

    “启禀陛下,在先秦诸子百家之中,以儒墨道法影响最深,儒家再贤也比不过孔孟二圣!”

    李承乾默默地点头,一副敬仰的模样。

    墨顿将目光转向袁守诚真诚道:“而道家黄老之学,无人出老庄左右。”

    “贫道惭愧,所学不如二圣的一成。”袁守诚点头道。

    “法家的核心早已经固定,每朝每代的律法都逃不过‘定纷止争,兴功惧暴’二词而已。。”墨顿说道。

    李世民点头颔首,墨顿所说的确如此,大唐律的核心思想,的确是这两条。

    “至于墨家,则是不存在前人桎梏,只会和后人铺路,墨圣的杠杆原理,小子将其运用在压井上,墨圣的滑轮原理,小子将其制造成吊起万斤重物的滑车。所以墨家先贤的理论,并非是让墨家后人桎梏在这个框架之中,而是让后人踩着自己的肩膀,看的更高,走的更远。。”

    墨顿说完,李世民顿时一阵沉默。

    的确如此,儒法道三家虽然流传甚广,但是都是拾前人牙慧,想要超越几乎不可能。唯独墨家最有可能。

    “这天地间除了圣贤的道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墨学就是了解其中的秘密,趋利避害,造福于百姓。”墨顿一脸正气的说道。

    “呵呵呵!”李世民顿时一阵冷笑,他对这个小鲶鱼最为了解,造福百姓的确是其中之一,为墨家村谋私利也是少不了的。

    墨顿顿时脸色一红说道:“当然在此之前,墨家也是要先富裕起来,毕竟研究墨学也是需要大量钱财的。”

    “哼!算你说了句实话。”李世民冷哼道。

    墨顿顿时松了一口气道:“陛下放心,为了表示小子的诚意,墨家村将会放弃爵位免税特权,定然会按照大唐税法按时缴税。”

    这句话并不是墨顿一时冲动说出来,墨顿认为在古代这个时候商人的地位之所以底下,除了商人不事生产,囤积居奇等坏名声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商人对朝廷的贡献太少,朝廷的大头都是田税,收上来的商税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不停从身上吸血而又没有贡献的商人,哪一任掌权者也不会待见这种人。

    墨家村的规模定然会不停地扩大,如果只是索取而不知道回报,定然会引起无数人的眼红,相反,如果墨顿每年能够给长安城提供天文数字的赋税,那自然有无数人保护墨家村,毕竟没有人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

    李世民没有想到墨顿竟然有如此的想法,不由得一愣。

    “这真的是你心中所想。”李世民脸色凝重道。

    “陛下,能够破例允许墨家村经商不入贱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墨家村自然不会然陛下失望,经商缴税此乃天经地义之事。”

    墨顿知道此举也许会得罪不少的暗中经商的权贵,但是墨家村的情况不同,墨家村经商本是皇帝特许,自然是能让李世民寒心。

    “哈哈哈!”李世民心情大好,不由得朗声大笑,心道大唐难道还缺少你那点赋税,大手一挥,准备驳回墨顿。

    但是转念一想,墨顿这小子光四轮马车生意半个月就进账十万贯,一年那可是上百万贯钱,收税一年至少几万贯,而且这只是墨家村一项生意而已,不由得口风一转道:“回去之后,自然会有戴尚书给墨家村核算赋税,你以后要是再敢弄乱七八糟的事情,小心你的屁股。”

    “是!皇上!”墨顿连忙应声道,心中也确实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四轮马车月入十万贯,一下子将墨家村坐在了火山口,钱财动人心,墨家村一不留神将会陷入危机之中。

    而只要户部尚书戴胄登门收税,那自然代表皇上已经关注此事,暗中的牛鬼蛇神自然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墨家村的危机就会消弭于无形之中。

第二零九章 墨道合作() 
    “恭送皇上!”

    宣读馆外,墨顿和袁守诚送走李世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有墨道友这样的后起之秀,墨家从此无忧也!”袁守诚突然感慨道,语气之中竟然将墨顿放在平等的位置。

    简直是活成精的袁守诚,岂能看不出来,按照墨顿的思路发展,墨家定然会重新崛起,墨顿虽然没有巨子之名,实则是巨子之实,从地位上讲墨顿已经足以和袁守诚这个道家牛耳平起平坐了。

    “袁道长折煞小子了。墨家从微末中崛起,想要重现墨家的荣光,那就必须做一个有用之学。”墨顿在老成精的袁守诚面前丝毫不隐藏自己的想法,光明正大的道。

    袁守诚眼中精光一闪,心中不由得感叹万分,墨家专注重现墨技的辉煌,民间让百姓受益,对百姓来说,有用。朝堂贡献天文数字的税收,那对朝廷来说,有用。又有谁会让有用之才随意抛弃呢?

    “墨家拥有墨道友这样的后起之秀,实在是墨家之幸。”袁守诚感慨道。

    “袁道长谬赞了,小子不过是承前人之泽而已,今日多谢道长仗义执言,小子感激在心。”墨顿躬身向袁守诚感谢道。今日要不是袁守诚替他说话,恐怕他也也不会轻易脱身。

    “墨道友客气了,道墨两家都是诸子百家之一,自然同气连枝,不过墨道友不也替道家隐瞒了汞毒之害么?”袁守诚神秘一笑说道。

    墨顿豁然一惊,猛然转身盯着袁守诚,手心握紧,不禁手心出汗。

    “这么说,道家也知道汞毒的危害,那为何还用此炼丹。”墨顿不可思议道。

    “知道又如何?长生之道,本来就是千年万难,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机会,也没有人愿意放弃。袁守诚淡然道。

    墨顿默然点头,的确,还有什么长生更能吸引世人了。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追求长生不老而走上歧路。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甚至在两汉时期就有人写诗来讽刺丹药的危害,但是谁又能够拒绝对长生的渴望,尤其是有权有势之人,年轻的时候,英明神武,但是越老越怕死,丹药往往会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死死的不放,哪怕是饮鸩止渴,也会毫不犹豫的喝下去。

    “道长应该属于内丹派吧!”墨顿道,袁守诚活了那么久,而且能够和墨家子心平气和的谈论丹药的危害,显然是内丹派。

    袁守诚点头,内丹派靠自身修行。或者是看手掌相面,虽然也炼丹,但是多炼制一些草木丹药。

    “道长应该知道,自古以来从未有人服用丹药而长生,甚至丹药之害定然会有一日能够爆发,恐怕到时将会是道家的一大劫难。”墨顿一针见血的指出墨家最大的问题。

    袁守诚嘴角一抽,这种情况才是他最担心的现象。

    外丹派乃是道家吸引世俗供奉的最佳利器,却最有可能伤到墨家的根本。炼丹之术看似神秘风光,而实质上确实危如累卵,一不小心就会爆发,历史上因此被杀头的方士可不在少数。

    相传汉武帝就是广招方士炼丹,通过考验的封官加爵,被揭穿骗局的的人头落地。

    “墨道友能够一样看穿汞毒之害,为何要替道家掩饰。”袁守诚状似无意问道。

    “因为在小子看来,道家外丹派同样如同墨家先前一样走错了。”墨顿掷地有声道。

    “走错了路!”袁守诚狐疑的看着墨顿。

    “不错!”墨顿昂然道:“以小子看来,道家外丹派从万物中炼出金石之物,这里面将藏有多少学问,这简直是不亚于墨学的至高学问。”

    炼丹师虽然在后世饱受诟病,但是却不知这些炼丹师才是最原始的化学家,炼制、提纯、蒸馏,乃至氧化还原都能够都是这些炼丹师发明创造的,甚至捣鼓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可谓是居功至伟。

    如果只是简单的否定打压,将其毁于一旦,泯灭于历史,那恐怕将会中华民族最大的损失。

    “这么说?墨家想要炼丹秘方?”袁守诚似笑非笑的看着墨顿。

    墨顿顿时呼吸急促,那可是这个时代化学最高的成就,如果让墨家按部就班的发展,恐怕几十年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当然!不过作为回报,小子可以免费给道长提供一个能让人返老回童的药方,儿童吃了茁壮成长,老人吃了健步如飞,焕发青春,而且没有副作用。”

    “这世间真的有如此良药?”袁守诚眼中精光一闪,如果此药真的有墨顿所言的疗效,再稍加包装,恐怕要比后遗症严重,而效果也不明显的丹药要好的多。

    “小子自然不敢欺瞒道长,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人的骨骼之上,道长从幼儿长到成人,人的骨骼可是在不断的增长,墨家研究表情,骨骼中含量最高的是一种叫着钙的物质,人体骨骼生长,实际上就是钙的不断累积。而老人全身疼痛,腿抽筋,易骨折实际上就是这种钙的流失造成的。”墨顿解释道。

    在这个肉类十分匮乏的时代,无论老少几乎人人缺钙,如果真有行之有效的钙片,定然能够掀起偌大的风波。

    “好!”袁守诚顿时喜形于色。

    到了他这个年龄,自然也曾经历过墨顿所言的缺钙的阶段,加上自己的亲身体会,自然而然就相信了墨顿所言不假。

    “你如此痛快的说出来此秘密,就不怕贫道食言而肥。”袁守诚道。

    “袁道长的人品小子当然信得过。不过袁道长确信离开小子的帮助,你知道能找到能够让人体吸收的钙!而不在重蹈丹药之路。”墨顿笑得犹如偷鸡的狐狸一般。

    “呃呃!”袁守诚顿时愕然,虽然道理他明白,但是具体怎么做,墨顿却是丝毫未吐露,而且道家根本没有相关的人才。

    “怪不得陛下叫你小鲶鱼!果然滑不溜秋!”袁守诚气急而笑道。

    墨顿不以为耻反而为荣笑道:“这么说,道长是同意了!”

    “不过,不是将炼丹术传与墨家,而是和墨家合作,共同研究炼丹术的奥秘。”袁守诚摇头道。

    如果炼丹术真的如墨顿所言如此奥秘,那将是那恐怕是道家最大的宝藏,袁守诚当然不愿意拱手让给墨家。

    “可以!”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既然墨家已经和农家,医家合作,再多一个道家也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