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来到西汉末年 >

第95章

来到西汉末年-第95章

小说: 来到西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大汉道:“吴汉。”

    声音不大,却是透着一股威严。那年轻人立马道:“您就是吴将军?您先屋里暖和暖和,我们马上去通报。”

    说着话,一边引着吴汉三人,走向门洞旁一间小屋。一边冲里面的那个年轻人道:“快,快,快去跟先生说,就说吴将军来了。”

    吴汉向前面走,看门洞里面的那个年轻人稍一愣神,看了吴汉一眼,马上向里面跑去。也许是路面比较滑,那年轻人一个踉跄,还好没有跌倒,还是继续朝前跑去。

    报信之人跑远,吴汉也进了那小屋。一进来,吴汉才知道大错特错,这个屋子很大。里面灯火通明,和暖如春。这不像门人待的地方,倒像一个文人的书房。特别的是待客的桌椅,左面的是平州常见的高桌子,一圈围了四个方凳。右面却是新朝常见的跪式矮几。

    那门人领着吴汉到一个红色高桌前坐下,连忙倒上热腾腾的茶水。三人喝着热茶,吴汉有些奇怪的问道:“你们认识我?”

    那门人站立一旁,毕恭毕敬的答道:“吴将军,您是我家主人的贵宾,他早就跟我们说过你,说你是我们一样,都是南阳宛县人。只要你来,我们若有丝毫的怠慢,我们的饭碗就没了。”

    吴汉吹了吹茶水,看看年轻人,叹口气道:“你们李家的规矩可不小啊,这么多年,还是没怎么变啊。”

    那门人一笑道:“吴将军,听说你以前也在宛县做过亭长。那时候是不是跟李家就有来往啊?”

    吴汉摇摇头道:“没去过,我做亭长时间也不长,后来就来渔阳郡贩马。李家之事,我都是听说,李通、李轶我到现在还都没见过。”

    门人微微一笑道:“吴将军,先生马上过来。李校尉最近有些忙,很少来南阳会馆。”

    吴汉正准备再说diǎn什么,只听得门外脚步声响,门帘一挑,寒风从门外猛地灌进来。屋内的灯闪烁了一阵。

    吴汉连忙扭过头,见一年轻小伙正看着自己。这小伙和自己高矮差不多,看起来比自己年轻些。

    这小伙一抱拳道:“吴将军,李轶不知道您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吴汉连忙站起身,同样施礼道:“李先生,客气,唐突来访,还望见谅。”

    李轶笑道:“我们同为宛县同乡,如此客气,岂不是很见外吗?”

    吴汉也是哈哈大笑道:“李先生,爽快。”

    李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吴将军,请到客厅一叙。”说着话,上前拉住吴汉的大手,拉着吴汉出了小屋,穿过门洞,来到院中。(。)

第六十五章 访李轶() 
吴汉看不出这是几进的院子,但前院很大,极为空旷。diǎn小说,。。o白茫茫的雪地上,一道道车辙印向后蜿蜒而去。

    吴汉一边向里面走,一边看着脚下的车辙印记,车辙密密麻麻,看起来不只是三五辆车。

    雪打着脸,吴汉心想,看来这车也是刚刚从这里走过。顺着车辙往前望去,东北角的高墙边有个月亮门,看来月亮门后还有很大的宅院。

    吴汉是第一次过来,眼睛向东北一扫,立马扭头向前面走去。李轶道:“吴将军,看我这宅院如何?”

    吴汉道:“非常气派,南阳李家,由此可见一斑。”

    李轶微微一笑道:“吴将军谬赞,实在微不足道啊。”

    李轶一边说,一边拉着吴汉向正厅走去。

    吴汉看前面,一排高大无比的房子,跟平州府普遍的低矮房屋不一样,这里的房子十分高大气派。虽有雪光,看不太清楚,只见正屋的厅堂,开着大门,里面透出一道黄色的光亮。

    吴汉来到客厅门口,客厅往里面走有五六尺,居然还有两扇小门,推开小门,里面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般。

    吴汉刚进屋里,几乎就是一愣,不为别的,太热了,他当场将自己的牛皮大衣脱掉,丢给身后跟他一起的两个亲兵。

    李轶同样脱去自己的大衣,里面依旧是一身锦袍。李轶冲吴汉言道:“吴将军,一起喝diǎn如何,在离家万里之遥之地。可曾想品尝下我们宛县的酒,也就是我们李家自己的家。”

    吴汉吞了口口水。一脸的着急道:“我可是好多年没喝过了,这里可有?”

    李轶微微一笑。diǎndiǎn头,一摆手,马上有人在正厅摆上一个圆桌,放好板凳。

    客厅不是很大,一圈摆着炭盆,生着红红的火光。李轶先请吴汉在旁边的小茶几旁喝着热茶,仆人忙碌的准备饭菜。

    两人打开了话匣,李轶先讲刚来此地,如何的不习惯。吃不好,住不好,说到底还是南阳好。

    吴汉也许是深受感染,叹了一口气道:“刚来此地时,我也很不习惯。也许时间久了,现在反而觉得南阳有南阳的好,平州有平州的好。我以前是在渔阳郡贩马的,后来做些羊皮生意,一直更平州这边打交道。开始恐怕比你还看不惯。你看我们现在坐的椅子,我们汉地那有这个啊,还讲什么礼法啊,分明是蛮夷吗?”

    吴汉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李轶倒是有些吃惊,脸色微微一变道:“吴将军慎言,既是同乡。须提醒你一句,有些话不可乱说哦。那怕你位高权重。”

    吴汉笑声更大,一摆手道:“李先生。你想多了,我们这里首先对这些没有什么禁忌,想说什么都可以。再者,你也知道,这里基本还是汉人为主,不过很多东西也是用了乌桓的风俗,反正这里不怎么讲礼仪,有也是简单的一些,远不及我们家乡讲究。你可知道,我当年如何入的平州军吗?”

    李轶看吴汉很是随和,说话也不绕圈子,大有好感。连忙问道:“吴将军是怎么加入的平州军呢?这里很多人对你不是很熟悉,我也是前几天才得知,平州原来居然有一个宛县同乡在,因此立即就去拜访,无奈将军繁忙啊。”

    吴汉道:“李先生,前几天我却是非常繁忙,还请见谅。后来门卫都跟我说了,你看我现在才抽出diǎn时间。哎,军中不比其他地方啊?说到从军,我算是从军晚的。

    那时候我贩卖羊皮来平州,不想亏不少钱。看平州怎么看都恼火,虽是汉人,不少人居然学胡人风俗,还不少人居然髡发,怎么看都别扭。”

    接着,吴汉便将如何因为骂人蛮夷而给李孝全打架,如何被吴奎制服,然后拜师,后来从军之事全部讲了。

    吴汉嘴巴有些笨,说的虽然有些乱,但大致也能让人明白。

    李轶听的极其认真,一边听,不住地diǎn头,听完之后,缓缓的说道:“看来你们这里是没什么胡汉之别啊,将胡人全部成为汉人,自然汉人也会保留一些胡人之俗,倒是正常之事。”

    说到这里,李轶看仆人将酒菜已经准备好。桌子正中间,正是热腾腾的火锅,上面冒着火星。

    李轶连忙招呼众人入座,倒上酒水,推杯换盏,一桌人开始热闹起来。

    酒过三巡,李轶看看身旁的吴汉道:“吴将军,准备匆忙,粗茶淡饭,怕是委屈你了。”

    吴汉哈哈大笑道:“李先生,你太谦虚了”,说着话,筷子diǎn指桌子上满满的盘子,鹿肉,虎肉,羊肉等等,接着说道“这还粗茶淡饭,怕是我们一辈子连粗茶淡饭的机会都不多啊。这样丰盛的酒宴,我还没吃过呢?”

    李轶哈哈一笑道:“吴将军你们吃好,我就高兴。”说着话,又帮吴汉的亲兵布菜,两个亲兵连声道谢,低头海吃,并不多说话。

    吴汉又端起酒杯敬过李轶,喝完这杯酒后,吴汉开口道:“李先生,我在南阳之时,就久闻李家豪富,今日一见,果然不比一般。只是,现在李先生在平州做什么生意呢?”

    李轶闻言,稍一犹豫,开口道:“吴将军,你知道我堂哥最近做了护平州校尉。校尉所虽在辽西郡,可还是经常来往两地。

    你也知道,匈奴和我们新朝现在关系很糟,你们平州不是已经和他们在打仗吗?现在朝廷也发下命令,要征讨匈奴。我呢,生意跟征讨匈奴有关,来这里买些粮食将来拉到边郡,卖给朝廷,充作军用。”

    吴汉道:“哦,原来做粮食生意,是个好生意。朝廷说征讨匈奴,我也听说很久,一直也没见什么动静啊?”

    李轶笑道:“新朝疆域万里,光将命令发往全国知晓就要半个月吧,远的地方怕是一个月都不够。更何况召集全国之兵,动用全国各地钱粮,怎么准备也要半年以上吧?”

    吴汉哑然失笑,自己在平州习惯了,说打仗,部队就是直接出发就走。忘了汉朝常备军可不像平州,除了京师南军北军以外,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不是很多。像打匈奴这样的大战,要用全国之力来打。不仅朝廷要从长安派兵,还要各地郡守从当地征集地方之兵,还要加上北面几个边郡的边兵。光是各地兵力通知,集结,调动,都要费不少时间。

    战时要征集几十万大军,到北方边郡给匈奴作战,没有三个月以上是不可能的。现在国家北部和平六十多年,要重新征集部队更难,估计怎么也得半年以上。(。)

第六十六章 新航道() 
吴汉想到这里,diǎndiǎn头道:“你说的对,攻打匈奴不是那么容易。兵器、医药、衣物、粮食、马匹等的准备,那一项都不容易啊。”

    李轶道:“吴将军说的对,我在这里,跟征伐匈奴还有diǎn关系。不过,我真佩服你们平州,你看你们过完年,说打匈奴,军队就立刻出发,粮食一路供应,丝毫没有耽误。去了之后,先战左贤王,又战单于庭,连战连捷,吴将军,想必立下大大的战功。来,我们一起为战场上的勇士干杯!”

    说着话,李轶举起杯,眼睛看着吴汉和他身边的两个亲兵。李轶大概很骄傲,骄傲地拉拢一个刚从战场下来的猛将。

    可吴汉心里却是十分狼狈,他知道自己去匈奴一趟,除了修城,还没跟匈奴兵直接交手呢。心里原本疑惑,江河行是不是不信任自己,可回来守平州府的职责交到自己头上,这还能算不信任吗?

    吴汉就认为自己没什么战功,这是自己最尴尬的事,没想到这个李轶偏偏提这个事,吴汉不好说什么,知道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吴汉装作笑吟吟的举起酒杯,喝的干干净净。

    吴汉喝完之后,晃着酒杯,冲着旁边的烛光照了照,说道:“李先生,这个酒杯是玉的吗?”

    李轶还以为吴汉会大讲特讲自己在匈奴的英雄事迹呢,没想到,这个吴将军这么谦虚,看样子提都不想提。李轶这种世家出身之人,自是从小精明无比。看吴汉对酒杯有兴趣,眼睛立马盯着那只杯子道:“吴将军。这个正是我们南阳玉做的酒杯。你看看多漂亮,你看看上面的雕刻。可是我们南阳的山水啊。”

    吴汉端起酒杯,在灯下仔细打量两下道:“哎,我是粗人,看不太懂。还是不看了。”

    吴汉一番话,满桌哄的一声,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还没停歇,吴汉听的院子里,一阵人马喧闹之声。

    一个中年矮胖仆人跑进客厅,这个仆人头上。身上还有不少积雪。

    那仆人看到李轶等人正吃的dingdiǎn小说,。。o《 s=〃arn:2p 0 2p 0〃》s;开心,稍微一愣,还是快步走到李轶跟前。李轶看他过来,立马站起来。冲着吴汉道:“吴将军,两位小将军,你们先吃着,我马上回来。”

    吴汉看他有事,diǎn头道:“李先生,你有事先忙。我们等着你。”

    李轶似乎没听到他说什么,拉着仆人,到了客厅后面的屏风后面,两人低声说了一阵。那仆人立刻跑了出去。

    李轶重新落座,吴汉看他脸色有些变化,似乎不太高兴。吴汉问道:“李先生。可是有什么事吗?”

    李轶意识到吴汉发现自己的脸色变化,叹口气道:“哎。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我买的粮食。可不好运啊,今天都累坏好几匹马了。”

    吴汉以前在南阳做过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虽然平时不怎么爱说话,心里跟明镜似的,李轶这个叹气算是出卖了他。

    以他的身家,断不至于为几匹马唉声叹气,他是在掩盖刚才的脸色变化,真正欲盖弥彰。吴汉心里一激灵,这个李轶有事。

    想到这里,吴汉小心起来,不过酒桌上倒也配合李轶,先是和李轶一起痛恨平州这鬼天气,害的去那里都不方便。

    吴汉下面的酒,依旧是十分豪爽,又喝了又半个时辰。

    喝完酒之后,稍微聊了一会。吴汉便提出告辞,李轶苦苦挽留,吴汉拿出军命不可违,作为挡箭牌,李轶便不再挽留。

    两人换好衣服之后,李轶再次拉着吴汉,非要送吴汉。

    来到院中,冷风一吹,吴汉放慢脚步,装作有些醉意,身子半倚着李轶,眼睛虽是眯着,却仔细看着路面,还有刚才那个月亮门。

    刚才的车辙被雪盖住,新的车辙依旧通向那个月亮门。这次车辙并不多,也就是五辆车的样子。

    吴汉边走,边用醉眼看偷看身边的李轶,李轶也是不停向月亮门那边张望。

    吴汉心里有了线索,哦,问题就在月亮门之后的马车上。

    李轶一直送到大门外,二人告辞之后,吴汉乘着车,慢悠悠的走在漫天飞雪的大路之上。

    一路走的很慢,好几次,三人还要下来推车。路不远,可走了足足一个时辰。

    回到军营,吴汉顾不得天冷,将两个亲兵一起叫进房中道:“立刻秘密派人去查探,刚才的那些车,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拉的是什么。”

    当天晚上,吴汉就做好布置,针对李轶的粮食生意全面调查,看看他的粮食生意到底有什么猫腻。

    吴汉一边布置人马,一边写完详细报告给江河行。

    江河行拿着报告,吴汉只是怀疑李轶,直接去查不合适,江河行让他先秘密调查。

    江河行心里盘算,平州限制盐铁,若有违禁,只能是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只是他们货源从那里来的呢,内部又是谁配合他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