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来到西汉末年 >

第112章

来到西汉末年-第112章

小说: 来到西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如此生分?大哥,你该拍拍良心自己想想,当年我在家时,你把我当亲兄弟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周仁推开大哥的双手,后退两步,手指着周智接着说道:“当年父母在时候,我过的什么日子,出去都有车可坐吧,有马可骑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二老不在以后,我还坐过车,骑过马没有?

    你们在家享福,让我一个十二三岁大的孩子,到外经商,东往齐鲁,南去九江。经商苦,行路难,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都得承受。那两年,不到腊月天,我哪敢回来?

    回到家中,依然过的连奴仆都不如。吃,有些残羹剩饭就好,哪天可曾吃饱过?穿,冬天没有复褥,只能多披几件脏兮兮的麻布片。夏天,没有单衣穿。一年四季,什么时候穿过好的鞋子。

    天一亮,我还得去河里挑水。几里路,挑着两桶水,洒的水结成冰,我赤脚走在冰上,多少次摔的鼻青脸肿。

    哪个冬天对我都是要命的,双手冻的红肿,裂口无数,裂口处血肉模糊一片。双脚一样,冻的都没感觉,天气一转暖,走在路上,感觉无数针扎似的。

    不光家里,田里也要我来干。种麦种豆,养蚕采桑,种瓜种菜,哪样不要我来干。6月里,还要一个人去地里收瓜,瓜车装满,一个孩子怎么好拉,不是往左歪,就想向右倒。

    一不小心,瓜车就翻,路上没人帮忙。看你是个孩子,当我的面,拿着瓜就跑。我还不能追,一追,整车瓜就没了。

    回到家里,哥哥骂完,嫂子骂。

    那时候,我天天就想着,如果有人跟天上的父母说下,什么时候能将我带走,再也不跟哥嫂在一起就好。”

    说完话,周仁一屁股坐在大路上,想起以前的种种往事,再也难以控制自己,低声啜泣起来。

    周智一时无语,看着坐在地上的周仁,低下头去。

    河水依旧哗哗的流淌,时不时天上传来几声鸟叫,远处的田野里,虫鸣声也不时响几下。周仁的啜泣之声一高一低,时有时无。

    车上的火把在微风的吹拂下来回闪动,火光映照下,周仁的嫂子,上前几步,来到周仁面前道:“弟弟啊,以前哥哥嫂子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可你们毕竟是一母同胞啊。你看现在,家里遭了水灾,我们只得四处漂泊,说实话,要去那里,我们心里也没谱。

    你看你即使恨哥哥嫂子,可这里还有你两个侄子吧,你不会连两个侄子都不认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说着话,周仁的嫂子,一拉两个孩童。两个孩子慢慢的走到周仁面前,恭恭敬敬的施礼道:“二叔,我们有礼了。”

    周仁抬起头,看了看两个小侄子,止住哭声,站立起来,将两个孩子拉过来,揽在怀里,扭头对嫂子说道:“嫂子,既然你这样说。我也不会看着你们不管的,我送你们到个地方。第一,能保住你的家产,第二保证你们衣食无忧,第三还能让孩子好好长大。”

    周仁的嫂子扑通跪了下来,嘴里念叨着:“弟弟啊,你还是我们的亲弟弟,还是危难之际知道谁是真正的亲人啊。”

    周仁往后一退,冲他哥哥说道:“哥哥,我还有话要说,你先将嫂子搀扶起来。”

    他哥哥不敢怠慢,连忙将妻子搀扶起来,两口子一起弯着腰,毕恭毕敬的看着弟弟。

    周仁说道:“哥哥,嫂子,等下我叫人护送你们,现在就走,这个大水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准。我会让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不用问,听我安排就好。到地方之后,你们过你们的,我过我的。

    有朝一日,咱们家乡的水退了,黄河水重新入了河道,你们愿意回来也行。”

    周智道:“哪你呢,我们是住在一起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周仁摇摇头道:“我不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过我会去看看我的侄子,对他们兄弟俩,我不会撒手不管的。”

    周智道:“你这又是为何呢?”

    周智刚说完,他妻子拉拉他的衣角。周智道:“好吧,反正我们现在没地方可去,就听你的安排吧。”

    周仁点点头,安排他们先在此地休息,回头找江河行和李宾一起回去,然后又派两个特战师士兵,护送他们朝巨野泽而去。(。)

第一百零二章 黄水来() 
当天晚上,处理完这事,天已经很晚,众人昏昏睡去。

    天色微明,路上行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整个大路之上,又开始了喧闹。马车,牛车咯吱咯吱走在路上,农人有赶羊的,有撵着猪的,有挑担的,有赤手的。

    江河行等人在路边吃过干粮,天色已经大明。

    江河行和李宾张猛商量一番,无论如何,还是要到里面看看。江河行让张猛在车上摆放一些备用的木料,还准备好绳索,不为别的,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要尽快做出木筏来。

    天色完全放亮之际,已经准备好,吃过干粮,填饱肚子,车子再次向北而行。

    路上走的不快,往南行的人很多,关键是牛啊,羊啊,还有不少的猪,不断的穿来穿去。

    江河行的马车时不时被挡住,只得慢慢往前面挪,走了一上午,才走了不到20里路。

    路东边的河水又涨了不少,水平面距路面不到3尺高,河里的芦苇只有几只露出头,唯有浑浊的黄水向南流淌着。

    眼看就要到中午时分,江河行让停住车辆,命从河里面取出水,先澄清,等下好做点饭,连着吃干粮,实在有些受不了。

    将马车停到路边,旁边就是湍急的黄河水,江河行正准备下车,一拍江河行肩膀道:“和王,你看,那河里是怎么回事?”

    江河行扭头一看,河水眼看涨上来了,距河岸不到一尺,眼看就跟大路平了。不光是水大,更要命的是河上漂浮着各种东西,乱木,杂草,打着漩涡,顺着河水下去。

    不时还能看到各种尸体,有鸡鸭鹅。有猪牛羊,涨的不成样子。最令人惊恐的是,中间还飘过两个死尸,批头散发。浑身发白,浑身肿胀。

    江河行望了几眼,心里泛起一阵阵恶心。马上想到,不好,该是上游已经来了大水。这河水眼看要漫出来,过一阵估计就要到路上。

    江河行大声命令,先别吃饭了,先扎木筏。江河行等人跳下马车,拿出绳子等物,开始忙碌起来。

    路上的人也开始惊恐起来,纷纷大声叫着,哭着,向前跑着。一边跑,一边向后惊恐的看着。人疯跑起来。再也顾不得牛羊等牲畜,牛啊,羊啊,也感到某种惊慌,纷纷惊跑起来,有的甚至直接跑到湍急的河水里,再也跑不动,顺着激流,向下游飘去。

    江河行等人将木头放在路边,正在捆扎。眼看水已经上来,脚下已经有水慢慢渗过来。地皮已经泥泞不堪,好在木筏子已经扎好有3个。

    北面起风了,风沿着地面而来。麦苗折弯了腰,再也抬不起头。往北面看去,天色混黄一片,惊恐的人疯狂的向南涌来,一边跑,一边还不停的叫喊。

    北边的天空黄云堆积。半边天空土黄色一般,黄云朝南压来。空气湿漉漉的,如同刚下过雨一般,到处弥漫着腥臭气。

    地面上黄泥水势如箭头般到处乱窜,地面低洼处已经积水半尺深。

    张猛问江河行,现在是否骑马快跑,或者乘马车向南快跑,水势应该跟不上。再说南面有个高岗地,到了那里在做休整。

    江河行看看路上已经乱做一团,几乎都没路可跑,他们若是骑马跑,估计也得和路上飞奔的人堵在一起,到时候进退不得。

    江河行让张猛安排两个三个士兵,赶着马车,尽量往回走,若有紧急情况,丢下马车,只骑马回去就行。剩下的人,每人自带两天的干粮,全部上木筏,顺着水势,看看能否回到巨野泽边。

    不一会,江河行等人也全上了木筏。天地一片苍茫,雾气罩罩,黄水已经漫过来。

    水势很大,木筏入了河,顺流而下,两岸的麦田已经淹没在黄泥水中。绿野消失不见,只见波浪起伏下,几个树梢还在摇摆。

    江河行等人看着水里的各种死尸,各种杂草,乱木,心情十分压抑,又无可奈何。

    这河水直通巨野泽,他们走了两天,人人是又冷又饿,浑身沾满污泥,狼狈不堪。

    江河行等人丢下木筏,来到岸边。张猛派人去通知陈刚,陈刚派人叫大船停靠岸边,接江河行等人上船,好好休整。

    一行人休整之后,江河行问陈刚近况,陈刚汇报不仅仅是江河行这边,吴汉那边同样接回不少人,现在人都往巨野泽汇集。尤其是林子旺、林子盛兄弟二人,到处去召集乡亲,往巨野泽聚集。

    吴汉等人还没回来,江河行看自己这里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现在灾区已经乱做一团。朝廷也没有大的举动,只能任凭灾民四处流浪,或成为鱼鳖之食。

    江河行考虑一番,这里灾害实在太大,而且现在黄河水还在继续泛滥。按照以前的经验,每次黄河决口,都需要朝廷动用国家之力,动用几十万人口才能堵住缺口。

    这次决口,没有几年是难以解决的。黄河水将来回滚动,更多的难民还会产生。

    江河行一边在船上做出种种安排,一边派人到平州府,命他们派出更多的船只粮食等,一边陆陆续续地将到巨野泽的难民安排上船,往平州各地输送。

    过了有20多天,完全是夏天了,樊嘉徐朗等人已经到了巨野泽。

    江河行重新做了安排,让吴汉在此负责,陈刚负责水上,吴汉在地上,吴汉由李宾协助,争取最大限度的运送难民。李宾因为懂医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没有他,很多事难以处理好。因此,这个时候只得借用他。好在李宾也是本地人,愿意救助苦难的乡亲。

    安排好之后,江河行乘一大船,沿着济水,向上游而去,后又入黄河,半个月后来到洛阳。

    到洛阳之后,江河行等人弃船就车,往长安而去,800里的路程,十天工夫,就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朝廷早有人接着江河行送到蛮夷馆,安排江河行等人在此住下。

    王莽现在很忙,半个月内都没什么时间接见江河行。江河行一边休息,一边派徐朗和樊嘉在外打探。他和张猛呆在蛮夷馆,等着徐朗他们,看看有什么消息。(。)

第一百零三章 遇扬雄() 
过了两天,天气异常炎热,院子内的知了叫个不停。院子里,最多的就是核桃树,树荫下还是非常凉爽。靠着窗户,还栽种几颗石榴树,花开如火。

    江河行和张猛在核桃树下,摆个小桌,一边喝水,正谈论吴汉和马援等处事宜,现在一时半会,难以得到他们的讯息。张猛安慰江河行,说他们两人办事多么靠谱,让江河行放心。平州又有李孝文坐镇,调度各项事宜,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正在这时候,门口马车声响。江河行扭头一看,是徐朗回来了。不光是徐朗,徐朗车上还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徐朗本是老人家,看这老者,要比徐朗大上十岁左右。四方脸,浓眉大眼,三缕须髯飘洒胸前。看起来本应是极其潇洒之人,只是看起来特别疲惫,好像大病初愈似的。

    徐朗搀扶着这位老人下车,张猛连忙起身跑过去,一起搀扶着这位老人向院内走来。仔细看那老人,好像左脚有点问题,走起来肩膀一晃一晃的。

    徐朗边扶着那老人,边说道:“扬先生,我们这里最缺的就是好酒,就是没有,长安城里的,只要你喜欢,我们就立刻给你买来。”

    江河行看徐朗毕恭毕敬,说话又异常的客气,连忙站起身迎了过来。江河行拉着这老人,扶着他在核桃树下坐下来。

    江河行扭头问徐朗,这老者是谁。徐朗介绍道,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扬雄。

    江河行心地一惊,“西蜀子云亭”就是指的这位老者的读书之地,这就是当代最大的文豪,扬雄。

    江河行以前是老师,自然对“师范”二字的来源是了解的。扬雄“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句话,一直印在江河行的脑海里。

    不仅这些,江河行还知道这个是当时少有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还算得上历史学家,可称作几百年少有之奇才。

    刚好。今天的扬雄,打扮的却像个普通的教书先生,衣服是平常的麻布,看着也很长时间了,好在十分的干净。

    江河行连忙起身。态度十分谦虚,躬身施礼道:“扬先生,江河行不知道是您老人家驾临,怠慢怠慢,还请恕罪。”

    扬雄上下打量一番江河行,慢悠悠的说道:“和,和,和顺候好年轻啊,我,我虽不问世事。可您的大名,我却一直有所耳闻。”

    江河行犹如粉丝见到明星般,眼睛一直打量这个老人家,心中似乎有无数话,一时又无从说起。

    徐朗看江河行不知为何,只是傻傻的看着扬雄。

    徐朗道:“和王,扬先生,我们多年好友,今天我请他来,特地让他喝酒赏花。好散散心。”

    江河行回过味来,一拍张猛道:“去,准备上好酒席,你亲自去。另外。给扬先生在这里准备一个上好房间,快。”

    张猛不敢怠慢,一溜烟进去安排。

    江河行再次扭头看着扬雄,恭恭敬敬的问道:“扬先生,最近可好?”

    扬雄喝口茶,看看江河行。显得十分客气,慢悠悠的说道:“还好。”

    说完,眼看着茶碗,不怎么理睬江河行。

    江河行一时有些尴尬,想这牛人是否都这样,对自己这样的平凡小人物爱理不理的。

    徐朗搬着凳子,坐到江河行旁边,低声说道:“和王,扬先生最近心情不好,我特意请他来散心的。”

    江河行听徐朗话中有话,好像又不方便当着扬雄面讲,便也不多问。叫来亲兵,取来上好茶叶,频频跟扬雄介绍樊嘉的带来的茶叶。

    扬雄家乡就是茶的原产地,自是懂茶的,喝到好的茶叶,眉头舒展一些。

    喝茶的工夫,旁边摆好桌椅,张猛张罗的饭菜已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