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

第465章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第465章

小说: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宓曰:“姓刘。”

    马温问:“何以知之?”

    秦宓答曰:“当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

    马温又问:“日生于东乎?”

    秦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秦宓答的头头是道,马温此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长叹一声,拱手说道:“学士果然大才,晚生拜服!”

    “滴!检测到秦宓和马温完成剧情任务问天,秦宓获得基础政治和基础智力+1的奖励,马温获得基础智力+1的奖励,检测到秦宓的四维属性为武力32,统率21,智力89,政治86,当前秦宓的基础智力提升至90,基础政治提升至87,检测到马温的四维属性为武力47,统率76,智力83,政治78。当前马温的基础智力提升至84。”

    吴立仁知道这个秦宓,历史上秦宓是在东吴孙权的使者张温出使成都之时,来了这样经典的一段问天情节,如今东吴不存在了,反倒是这秦宓和马温还是完成了这个剧情,系统,这马温是何许人?总不会谁携带出来的马克吐温吧?

    吴立仁也不知道马温这个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之辈,所以当系统给他解释了一番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是马氏五常之老大,看来这次马温的运气不错,从张温手中将这1点智力给夺走了。

    戚继光此时对秦宓的才思也是十分佩服,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摇了摇头道:“秦学士虽然见识卓绝,但是未免还是有些狭隘。以戚某之言,这天之姓,却非固定。”

    戚继光的意思很明显,秦宓是以天子之姓推测天的姓,那天之姓不是固定,天子也就不是固定了,也就是暗指现在的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毕竟天子被刺身亡之后,竟然没有人再扶立新的天子,即便是汉室后裔诸如刘备、刘循之流,也没有这个意向,他们的心思,诸侯谁不明白。

    秦宓虽然也明白现在的局势,也了解戚继光的意思,更是明白如今的吴立仁是有吞并州府之心,只不过他如今是来求援,也不好直接说吴立仁的不是。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便汉之衰弱,自有其定数,至于之后天有何变,秦宓不知,至少现在天仍姓刘。”

    秦宓刚说完,只听得一个声音响起,“秦学士果然好学问,好口才,既然知道荀子之论天,那便应该知道,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如今我主周王,便是如此顺天应人,以后若是天复归周而姓吴,不知秦学士将何去何从?”

    秦宓听完,心中大惊,戚继光说的很含蓄,而此人却说的十分明目张胆,这让他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应付。他看着那人一身朴素的衣衫,仿佛只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那人不动声色答道:“徐渭徐文成!”

    秦宓对这个叫徐渭的,一点不了解,但是既然他问了,秦宓也不能认怂,所以也回敬了一句。

    “天可改姓,而某是堂堂正正之人,如何能改姓!秦宓是刘氏之秦宓,即便他日改朝换代,依然是刘氏之秦宓。”

    这句话听起来没什么,好像是证明自己的忠心,但是细想之下,却很耐人寻味。毕竟在场所有人,出生之时,都算是大汉朝的人,而如果吴立仁真的称帝之后,他们便会吴氏王朝之人,那便就不是秦宓口中堂堂正正的人了。

    “怕是那益州刘氏算不得大汉之刘氏吧?秦学士若是真的是大汉之忠臣,此刻要么追随先帝而去,要么便去扶立新主才是,有些事情,说容易,做未必就能做。”

    徐渭忍不住反唇相讥道。

    此时戚继光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两人不要再争论下去,“我们还是说下正事吧!我主曾经让戚某尽量帮助蜀王抵御异族入侵,故而只要蜀王有任何需要,戚某一定会在能力范围之内相帮,但是有一点,戚某还是要提前说明。”

    秦宓哦了一声,有些不解地问道:“莫非戚将军是打算亲自领兵对付苻坚不成?”

    吴懿临走前,特别提醒过这点,千万不能让戚继光领兵入蜀,所以戚继光刚一说话,他便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这里。

    戚继光捋了捋胡须,哈哈一笑道:“非也非也!戚某爱兵如子。岂肯让我大好将士去往蜀中偏僻之地送死?蜀王想要求粮草军械,戚某自会尽心相帮,但是想要戚某派兵,那是万万不可!”

960、秦学士舌战江陵 李存孝寻宝汶山(下)() 
    秦宓怎么都没有想到,戚继光提的条件竟然不是派兵,这倒是出乎了秦宓以及益州高层的意料,但是却正合秦宓之意,若是戚继光坚持派兵,那这次出使,怕是只能无功而返了。

    “戚将军爱兵如子,实在令人敬佩!益州虽然兵微将寡,但是却还是不敢劳烦周王麾下的精兵猛将,所以还请将军不必担心。”

    戚继光点了点头,对着一旁的周泰说道:“明日便将之前准备好的兵粮和各类军械都准备好,派人押送到益州地界,就立刻返回便可。”

    秦宓有些大为吃惊地说道:“戚将军早已经准备好了?将军怎么确认我益州不是那苻坚蛮夷的对手?”

    戚继光哈哈一笑道:“秦学士不理解,戚某其实也不理解!数月之前,我主便已经嘱咐于我,说西蜀不是苻坚之手,让我等要早点做好军事援助的准备。我主一向高瞻远瞩,洞察世事,戚某也是深感佩服啊!”

    秦宓此时也有些吃惊,他以前只是知道吴立仁手下文武众多,甚至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是却没想到连吴立仁自己的眼光都那么的精准,不但是预料到了益州老牌诸侯不是云南蛮夷的对手,还能不计任何酬劳的帮助益州去抵挡苻坚,这让他完全只能用惊叹来形容。

    “那不让出兵之事,也是周王亲自叮嘱的不成?”

    戚继光笑了一笑,点了点头。

    他自然不知道,吴立仁在知道苻坚拥有王猛、苏烈、兀突骨、萧摩诃、达奚长儒等时代的佼佼者之后,便已经知道,这益州的土著不可能是对手,况且苻坚已经发展了不知多少年,虽然起点不怎么高,但是有王猛这样的超级人才辅助,现在既然敢出手,那就说明,已经实力足够了。

    而派人援助,却不亲自出兵,这其实也是吴立仁考虑很久的额,这也算是模仿当今社会美国的套路,用军资援助一方,去和另一方势力交战,一方面自己不要损失极为难得的兵马,另一方面,还能将局势牢牢掌握,不让其中任何一方做大。毕竟如今在吴立仁的心中,益州已经是自己的了,只是目前还没有空腾出手来去取回来。只要让益州刘氏和苻坚消耗起来,之后想要取回来,就会减少一点难度。

    所以对益州刘循的援助,吴立仁是真心实意的,他可不希望刘循那么快就消亡了。

    自然,没有人知道吴立仁的心思,因为没有人知道苻坚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秦宓第二天便和周泰押着粮草匆匆返回,等到和张任交接之后,周泰就带兵返回了。

    张任完全没有想到秦宓竟然如此速度,他还以为是秦宓的能耐,于是十分感叹道:“秦学士真是我蜀中大功臣,没想到单人匹马就换来那么多粮草和军械,实在让张某敬佩不已啊!”

    秦宓此时只是呵呵一笑,摇了摇头,没说什么,直接返回成都。

    回到成都之后,他便在议事之时,和吴懿等人说明了戚继光当时提的条件和早已经准备好的物质援助,这让吴懿对吴立仁更加感激不已。

    “我就说,周王之仁德,那是天下无双!他知道我益州上下一定不愿意有大军入驻,所以才提出这样一个条件,是想给我等留点颜面啊!而汝等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让人汗颜!不过还好秦学士能够不辱使命,换的了五万石粮食,和诸多弓弩箭矢铁器等等,实在是雪中送炭!”

    吴懿此时十分得意,好像是在和众人炫耀,这些得来的东西,都是他的本事。

    法正此时心中完全想不通吴立仁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以为吴立仁一定会借此机会要求驻军益州,即便是有条件的进驻,也要暂时占据了脚跟才行,可是他却完全没想到吴立仁竟然会只是无偿援助。

    “这周王之心,委实难测啊!莫非他对着益州没有丝毫兴趣?”

    法正内心嘀咕着。

    而此时,在成都西北方的汶江道,也便是西汉时设置的汶川郡,有一个奇怪的人,满头大汗挖开了一个奇怪的密道,从里面翻出了一个长长的马槊。当他用力抓起来,感受那份沉甸甸的重量不由得大喜过望道:“师傅果然没有骗我!这真的是禹王槊,真的是!总算有件趁手的兵器了!”

    “滴!检测到李存孝获得武器真禹王槊,禹王槊的效果为使用者武力+2,。”

    吴立仁这个时候终于从之前的烦扰之中走了出来,李存孝竟然是去寻找那个传说中重达八百斤的禹王槊?效果更是杠杠的,武力+2,和自己的这种魂印兵器虎牙枪竟然一样的。

    吴立仁连忙问道:“系统,这个真禹王槊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宿主的话,因为一般很多兵器都是普通打造的,包括三国本土的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等等,甚至后世还有很多仿制的,譬如方天画戟,后来还有很多人用,所以便用了不同的名字区分,而禹王槊在后世也有很多人用,比如常茂、李存孝等等,他们使用的并不是真正的禹王槊,真正的禹王槊便是李存孝现在寻到的绝世珍稀武器,是当年禹王所用,仅此一把,和宿主的虎牙枪类似,所以也是武力+2的效果。”

    听到系统的解释,吴立仁算是明白了,原来之前的什么万天画戟、方夫画戟、方天钩戟等等都是盗版的,所以只能是武力+1效果,还包括展昭用的仿湛卢剑。而李存孝如果是用的他本来的禹王槊,也应该是这个效果,但是现在他寻找到的真正的禹王槊,却是武力+2。

    看来之前李存孝的消失,一点不亏,相当于提升了一点基础武力,那样对战李元霸的时候,也会多了一分胜算。

    此时的李存孝手握着沉甸甸的禹王槊,意气风发,大吼一声道:“我要让李安之名扬名于世!禹王槊,我定然不会让你辱没了禹王之名!”

961、三军师议退兵 一知己论乘势() 
    李存孝翻身上马,为了禹王槊,他耽误了本来想去下邳投靠吴立仁的计划,不过现在,他已经达成心愿,而他的火焰驹也是一匹千里马,李存孝有信心,不用一个月就能赶到下邳。

    而此刻吴立仁,总算是得到了李存孝的消息,他也知道,用不了多久,李存孝一定就会来了。不然这个人物召唤的就太失败了。

    吴立仁大军在濮阳已经僵持了两个月,有李元霸在,想要破濮阳,几乎不可能,所以麾下的军师都觉得,长期在这里僵持,对大军不利,不如撤退。

    此刻贾诩、荀攸和孙武等人一起联袂来访,一起劝谏吴立仁退兵。

    荀攸先开口说道:“周王,李元霸既然无人可破,那在此僵持也毫无意义,不如暂时撤兵,从长计议如何?否则大军在此消耗太过严重,实在难以支撑。”

    吴立仁看了三人的神情便猜到,这一定是三人商量好的,所以才会一起来劝,只不过吴立仁却摇了摇头道:“若是我有一人可敌李元霸,那三位先生以为,可否一战乎?”

    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吴立仁到底是有什么厉害角色能和李元霸一战,毕竟吴立仁的猛将,众人都知道,实在还想不到,何人才能斗得过这李元霸。

    “滴!检测到贾诩技能观心触发。”

    看来贾诩又想揣摩自己的心思了,不过吴立仁倒是想听听,贾诩到底是怎么想的。

    “周王”,贾诩面带笑容,上前一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在鄄城一战,其实就已经击退刘备,周王此行,已经算是小有胜利,即便此时暂退,也并无不妥,定然不会影响军心和纣王的颜面。周王若是觉得实在有必要,那就暂时留一大将镇守便可,刘备经鄄城一败,想要主动发起攻击,也十分困难。至于李元霸,实在非人力所能敌之,只能智取,不可强攻啊!”

    吴立仁哈哈一笑,这个时候,他算是明白了贾诩的意思:吴立仁现在大张旗鼓来,却被一个李元霸挡住,所以要是吴立仁退兵,就会是觉得很没面子,所以吴立仁是因为抹不开面子,所以才在这里一直不退,至于什么猛将能敌李元霸,全部是吴立仁的托词,想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台阶而已。

    “文和,这次你可是真的说错了。此战被李元霸所挡,本王确实心中不悦,但是本王自起兵以来,大小战斗也经历过不少,或多或少有很多次失败,怎么可能经不起这样小小的挫败?本王也绝不会拿自己手下将士的性命赌气,所以诸位军师不要担忧,我自有良将可敌李元霸,一个月内便见分晓。”

    吴立仁说的十分自信,但是他们三人却丝毫没有相信的意思,毕竟李元霸的能力,他们是见到过了,也不认为,还真的有第二人能有李元霸这份实力,即便是姜松,他们都认为,也是用取巧的方法才将李元霸引开。

    吴立仁看到他们丝毫不为所动,最后吴立仁只好退了一步,对三人说道:“这样吧,我等问问阳明的意思,若是他让我撤,我就撤;若是他建议我留下,那我就留下,三位先生以为如何?”

    荀攸呵呵一笑道:“周王真是会打算盘,这去往下邳,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大半个月,这不等于让我军继续在此僵持吗?不妥,不妥啊!”

    吴立仁嘿嘿一笑,摇了摇头道:“看来公达还不知道我军的情况,孙先生大概也不知道,文和不如和他们两个人说一下。”

    贾诩自然明白吴立仁的意思,他对二人说道:“我主麾下有一奇人名唤戴宗,有一手奇门神行之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不需要太多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